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696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涉及了市政道路工程领域,旨在解决淤泥不易清理,易堵塞下水道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车道和人行道,所述车道与人行道分界处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靠近人行道一侧设有储尘沟槽,所述储尘沟槽通过排水孔与排水沟相通,所述排水沟底部设有平行放置的抽污管与输水管,所述抽污管远离排水沟一侧设有泥浆泵,所述输水管远离排水沟一侧设有输水泵,所述输水泵另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泥浆泵另一侧设有升料机构,所述升料机构的顶部出料口设有储泥箱,所述升料机构底部与市政下水管道相通,使淤泥易于清理,从而减少管道堵塞的风险,提高市政道路的排水效率。

A kind of anti clogging and dredging system for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blocking and dredging system for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and aims at solving the problems that the sludge is not easy to clean up and the sewer is easily blocked.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system include a lane and a sidewalk. A drainage ditch is arranged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lane and the sidewalk, and the drainage ditch is close to the sidewalk. A dust storage groov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and the dust storage groov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drainage groove through a drainage hole. A parallel drainage pipe and a water conveyance pipe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rainage groove. A mud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drainage pipe far from the drainage groove, and a water conveyance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ater conveyance pump. The other side of the mud pump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top discharge port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mud storage box.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municipal sewer pipeline, which makes the mud easy to clean up, thereby reducing the risk of pipeline blockage and improving the drainage efficiency of municipal roa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会导致路面的尘土飞扬,从而造成道路周围一定程度上的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害,而且影响产生环境卫生,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23803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清淤装置,包括主杆沟底、上伸杆、外伸杆和凹形断面的长方组合体,主杆下端连接沟底,沟底外端连接上伸杆,主杆的上端连接外伸杆,而且在上伸杆内设置有横向排水孔,在外伸杆内设有纵向通气孔,其优点在于市政路面上的尘土会进入路旁清淤沟槽内,使路面尘土减少,减轻空气污染程度。但是该清淤沟槽内的尘土通过排水口进入下水道后,其淤泥不易清理,易堵塞下水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使淤泥易于清理,从而减少管道堵塞的风险,提高市政道路的排水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包括车道和人行道,所述车道与人行道分界处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靠近人行道一侧设有储尘沟槽,所述储尘沟槽通过排水孔与排水沟相通,所述排水沟底部设有平行放置的抽污管与输水管,所述抽污管远离排水沟一侧设有泥浆泵,所述输水管远离排水沟一侧设有输水泵,所述输水泵另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泥浆泵另一侧设有升料机构,所述升料机构的顶部出料口设有储泥箱,所述升料机构底部与市政下水管道相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储尘沟槽内的尘土排进排水沟内,并在排水沟底部设置抽污管和输水管,其中抽污管依靠泥浆泵不断抽吸淤泥,继而淤泥经过升料机构的运输排放至储泥箱中储存,由环卫工人定时地集中处理,而污水会渗漏到升料机构下方的市政下水管道,实现固液分离;当淤泥干化结块时,还可凭借输水泵和输水管加入少量水以便于清理,因此避免了排水沟内污水污泥堆积,减少了管道堵塞的风险,提高了市政道路的排水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升料机构包括与泥浆泵相通的升料腔,所述升料腔正中央穿设有支杆,所述支杆周侧沿其轴向螺旋设有推料片,所述推料片与升料腔侧壁相抵接,所述支杆延伸出升料腔一端设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与泥浆泵相通的升料腔,升料腔内穿设支杆,并在支杆周侧沿其轴向螺旋设置推料片,启动步进电机带动支杆自转,使淤泥从升料腔底部螺旋上升到顶部,进而输送到储泥箱内储存,能很好地实现固液分离,保证淤泥输送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支杆靠近泥浆泵出料一端设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沿支杆圆周阵列设置若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杆靠近泥浆泵出料一端设置导流片,以确保进料时顺畅不堵塞,并且导流片沿支杆圆周阵列设置若干,可提高进料时的均匀性和平稳度,使淤泥在推料前增大进料量。进一步地,所述支杆靠近升料腔出料一端设有整流片,所述整流片沿支杆圆周阵列设置若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杆靠近泥浆泵出料一端设置整流片,其整流片可利用支杆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平稳地将淤泥从升料腔出料口推出,以确保出料时顺畅不堵塞,并且整流片沿支杆圆周阵列设置若干,使淤泥均匀地从出料口推出。进一步地,所述储泥箱与水箱的底面设有横板,所述储泥箱与水箱的上表面设有盖板,所述横板和盖板之间穿设有拉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储泥箱与水箱底面设置横板,上表面设置盖板,并在盖板与横板之间穿设拉杆,可组成置放用的固定框,通过提拉固定框,方便地取出储泥箱和水箱,进而对淤泥进行可再生利用。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人行道齐平,所述盖板表面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转动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盖板表面挖设圆槽,圆槽内安装把手可便于提拉,并且盖板与人行道保持齐平,把手转动安装在圆槽内不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进一步地,所述横板正下方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横板之间设有与两者抵接的复位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板正下方设置限位板,限位板与横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一方面可对固定框起到有效限位,另一方面复位弹簧使固定框紧紧抵接在人行道下预设的空腔内,防止受外力作用盖板突出人行道影响路面平整度。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底部设有向排水沟与市政下水管道的连接口倾斜的导流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沟底部设置导流斜面,使淤泥可在导流斜面的导引下倾斜沉淀,利于淤泥的集中处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输水管和输水泵,使淤泥在干化结块时也易被到抽污管抽吸清理,从而使淤泥易于清理,减少了管道堵塞的风险;2、通过设置升料机构中的导流片和整流片,以确保淤泥进料、出料时顺畅不堵塞,并提高进出料的均匀性与平稳度,保证淤泥输送效率;3、通过设置横板、盖板及支杆组成的固定框,可方便地取出储泥箱和水箱,从而便于环卫工人定时清理,利用储泥箱中淤泥回收加工处理,符合绿色环保的生态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升料机构及储泥箱的剖视图,显示了升料机构的内部结构。图中,1、车道;11、人行道;2、排水沟;21、储尘沟槽;22、导流斜面;3、抽污管;31、泥浆泵;32、储泥箱;4、输水管;41、输水泵;42、水箱;5、升料机构;51、升料腔;52、支杆;53、推料片;54、驱动件;55、导流片;56、整流片;6、横板;61、盖板;62、拉杆;63、圆槽;64、把手;65、限位板;66、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车道1和人行道11,在车道1与人行道11的分界处设置了排水沟2,在排水沟2靠近人行道11一侧(即路牙)设置有储尘沟槽21,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道路上的尘土飞扬、挪动,一部分进入比车道1低的凹形储尘沟槽21内,以减轻空气污染程度。并且储尘沟槽21与排水沟2相通,通过往储尘沟槽21内注水,可以携带尘土经排水口落入排水沟2内,绿色环保。但是不断积累的淤泥可能会堵塞排水沟2,且淤泥不易清理,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所示,排水沟2底部安装有相隔不远的抽污管3与输水管4,且抽污管3特别设置在排水沟2与市政下水管道的易堵连接口,其中抽污管3远离排水沟2一侧安装有可不断抽吸淤泥的泥浆泵31,泥浆泵31输出端设置有升料机构5,升料机构5的顶部出料口设置了储泥箱32,升料机构5底部则与市政下水管道相通,利用抽污管3、泥浆泵31抽吸的淤泥进入升料机构5后,会在升料机构5的运输下排至储泥箱32中储存,而污水会渗漏至升料机构5底部的市政下水管道中,实现固液分离。另一方面,输水管4远离排水沟2一侧安装了输水泵41,并在输水泵41一侧设置水箱42,因为有时淤泥干化,不利于抽污管3抽吸,所以加入少许定量的水后便于清理,从而避免了排水沟2内污水淤泥堆积,减少了管道堵塞的风险,提高了市政道路的排水效率。为了利于淤泥集中清理,如图2所示,在排水沟2底部设置有向排水沟2与市政下水管道的连接口倾斜的导流斜面22,污水淤泥部分在导流斜面22的导引下沿倾斜面向流向低处并沉淀。如图1和图3所示,升料机构5包括与泥浆泵31相通的升料腔51,该升料腔51正中央穿设有支杆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包括车道(1)和人行道(11),所述车道(1)与人行道(11)分界处设有排水沟(2),所述排水沟(2)靠近人行道(11)一侧设有储尘沟槽(21),所述储尘沟槽(21)通过排水孔与排水沟(2)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底部设有平行放置的抽污管(3)与输水管(4),所述抽污管(3)远离排水沟(2)一侧设有泥浆泵(31),所述输水管(4)远离排水沟(2)一侧设有输水泵(41),所述输水泵(41)另一侧设有水箱(42),所述泥浆泵(31)另一侧设有升料机构(5),所述升料机构(5)的顶部出料口设有储泥箱(32),所述升料机构(5)底部与市政下水管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包括车道(1)和人行道(11),所述车道(1)与人行道(11)分界处设有排水沟(2),所述排水沟(2)靠近人行道(11)一侧设有储尘沟槽(21),所述储尘沟槽(21)通过排水孔与排水沟(2)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底部设有平行放置的抽污管(3)与输水管(4),所述抽污管(3)远离排水沟(2)一侧设有泥浆泵(31),所述输水管(4)远离排水沟(2)一侧设有输水泵(41),所述输水泵(41)另一侧设有水箱(42),所述泥浆泵(31)另一侧设有升料机构(5),所述升料机构(5)的顶部出料口设有储泥箱(32),所述升料机构(5)底部与市政下水管道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料机构(5)包括与泥浆泵(31)相通的升料腔(51),所述升料腔(51)正中央穿设有支杆(52),所述支杆(52)周侧沿其轴向螺旋设有推料片(53),所述推料片(53)与升料腔(51)侧壁相抵接,所述支杆(52)延伸出升料腔(51)一端设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件(5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52)靠近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军朱永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鸿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