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594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主要包括箱式机架、卷绕电机旋转轴、进给轮轴臂、复合芯棒后进给轮、进给轮轴臂定位孔、复合芯棒前进给轮、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卷绕盘等,卷绕电机旋转轴固定在箱式机架上,与卷绕盘连接,固定锁紧机构固定连接在卷绕盘上,进给轮轴臂一端固定在箱式机架上,另一端通过带销轴的螺栓固定在进给轮轴臂定位孔中,进给轮轴臂的合适位置固定复合芯棒后进给轮;复合芯棒前进给轮固定在箱式机架上,在复合芯棒前进给轮正后方固定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该装置灵活可靠、使用方便,提高检测效率;避免了碳纤维复合芯棒在卷绕试验中爆裂的安全问题,有利于保护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A 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ndrel winding de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ndrel winding detection device, which mainly comprises a box-type frame, a rotating shaft of a winding motor, a feed wheel arm, a compound mandrel rear feed wheel, a positioning hole of the feed wheel arm, a compound mandrel forward feed wheel, a composite mandrel clamping fixed wheel, a winding disk, etc.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winding motor is fixed in the winding shaft. The box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nding disk, the fixed locking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winding disk, one end of the feed shaft arm is fixed on the box frame, the other end is fixed in the positioning hole of the feed shaft arm through the bolt with the pin shaft, and the compound mandrel rear feed wheel is fixed at the proper position of the feed shaft arm. Fixed on the box frame, fixed the compound mandrel clamping fixed wheel in front and rear of the compound mandrel feed wheel. The device is flexible, reliable, easy to use, improves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avoids the safety problem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ndrel bursting in winding test, and is beneficial to protecting the personal safety of the inspec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碳纤维复合芯棒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碳纤维复合芯棒由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经高温挤拉成型,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等优点。但是,碳纤维复合芯棒的韧性较差,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为确保碳纤维复合芯棒满足架空导线使用要求的卷绕性能,碳纤维复合芯棒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经过多次卷绕性能试验,保证复合芯棒卷绕性能的合格性,充分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现有的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装置存在每次不同规格的复合芯棒都需要笨重更换其对应的卷绕盘,时间长,效率低;以前没有防护装置,在卷绕试验过程中会发生爆裂的不安全隐患的问题,对检测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该装置还存在移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主要包括箱式机架、卷绕电机旋转轴、旋转杆、蜂鸣报警器、控制系统、固定锁紧机构、键、螺栓、进给轮轴臂、复合芯棒后进给轮、进给轮轴臂定位孔、带刹车车轮总成、急停控制器、碳纤维复合芯棒、复合芯棒前进给轮、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玻璃防护罩、卷绕盘、锁紧螺栓、复合芯棒孔、复合芯棒槽等,其特征在于,卷绕电机旋转轴固定在箱式机架上,卷绕电机旋转轴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键与卷绕盘连接;固定锁紧机构通过两个螺栓固定连接在卷绕盘上;旋转杆一端与箱式机架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系统和蜂鸣报警器连接;进给轮轴臂一端通过带销轴的螺栓固定在箱式机架上,另一端通过带销轴的螺栓固定在进给轮轴臂定位孔中,进给轮轴臂的合适位置固定复合芯棒后进给轮;带刹车车轮总成固定在箱式机架的底部,急停控制器固定在箱式机架的左后方,以便更好的工作人员操作;复合芯棒前进给轮固定在箱式机架上,在复合芯棒前进给轮正后方固定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优选的,卷绕盘上带有至少两个复合芯棒卷绕螺旋槽,以便碳纤维复合芯棒更好的缠绕在卷绕盘上。优选的,玻璃防护罩固定在箱式机架上,且在箱式机架上可左右移动,工作时玻璃防护罩放置在卷绕盘一侧,用于保护检测人员安全。优选的,固定锁紧机构上有一个复合芯棒孔,通过锁紧螺栓将碳纤维复合芯棒锁紧固定,并进行初始的卷绕工作。优选的,进给轮轴臂分布在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后方及卷绕电机旋转轴下方,且不得于卷绕盘干涉。优选的,进给轮轴臂定位孔以进给轮轴臂下方的带销轴的螺栓为中心旋转,因碳纤维复合芯棒规格不同,造成卷绕盘规格不同,因此进给轮轴臂要放置固定在不同的箱式机架上的进给轮轴臂定位孔上。优选的,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上与升降调节机构连接固定,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包括上压紧轮和下压紧轮,上下对称平行间隔一段距离后均布安装在复合芯棒前进给轮后面,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在升降调节机构控制下,压紧碳纤维复合芯棒,平稳地控制住复合芯棒前进进给方向。优选的,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复合芯棒后进给轮和复合芯棒前进给轮均为橡胶制作。优选的,带刹车车轮总成布置在箱式机架下端的四个边角位置,便于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的移动,便于不同的地点开展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性能测试。优选的,复合芯棒前进给轮上带有两个圆柱,以便碳纤维复合芯棒从圆柱中间位置通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灵活可靠、使用方便,提高检测效率;(2)避免了碳纤维复合芯棒在卷绕试验中爆裂的安全问题,有利于保护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B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I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箱式机架、2-卷绕电机旋转轴、3-旋转杆、4-蜂鸣报警器、5-控制系统、6-固定锁紧机构、7-键、8-螺栓、9-进给轮轴臂、10-复合芯棒后进给轮、11-进给轮轴臂定位孔、12-带刹车车轮总成、13-急停控制器、14碳纤维复合芯棒、15-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6-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7-玻璃防护罩、18-卷绕盘、61-锁紧螺栓、62-复合芯棒孔、171复合芯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主要包括箱式机架1、卷绕电机旋转轴2、旋转杆3、蜂鸣报警器4、控制系统5、固定锁紧机构6、键7、螺栓8、进给轮轴臂9、复合芯棒后进给轮10、进给轮轴臂定位孔11、带刹车车轮总成12、急停控制器13、碳纤维复合芯棒14、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6、、玻璃防护罩17、卷绕盘18、锁紧螺栓61、复合芯棒孔62、复合芯棒槽171等,其特征在于,卷绕电机旋转轴2固定在箱式机架1上,卷绕电机旋转轴2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键7与卷绕盘18连接;固定锁紧机构6通过两个螺栓固定连接在卷绕盘18上;旋转杆3一端与箱式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系统5和蜂鸣报警器4连接;进给轮轴臂9一端通过带销轴的螺栓8固定在箱式机架1上,另一端通过带销轴的螺栓8固定在进给轮轴臂定位孔11中,进给轮轴臂9的合适位置固定复合芯棒后进给轮10;带刹车车轮总成12固定在箱式机架1的底部,急停控制器13固定在箱式机架1的左后方,以便更好的工作人员操作;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固定在箱式机架1上,在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正后方固定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6。优选的,卷绕盘18上带有三个复合芯棒卷绕螺旋槽171,以便碳纤维复合芯棒14更好的缠绕在卷绕盘18上。优选的,玻璃防护罩17固定在箱式机架1上,且在箱式机架1上可左右移动,工作时玻璃防护罩17放置在卷绕盘18一侧,用于保护检测人员安全。优选的,固定锁紧机构6上有一个复合芯棒孔62,通过锁紧螺栓61将碳纤维复合芯棒14锁紧固定,并进行初始的卷绕工作。优选的,进给轮轴臂9分布在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6后方及卷绕电机旋转轴2下方,且不得于卷绕盘18干涉。优选的,进给轮轴臂定位孔11以进给轮轴臂9下方的带销轴的螺栓8为中心旋转,因碳纤维复合芯棒14规格不同,造成卷绕盘18规格不同,因此进给轮轴臂9要放置固定在不同的箱式机架1上的进给轮轴臂定位孔11上。优选的,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6上与升降调节机构连接固定,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6包括上压紧轮和下压紧轮,上下对称平行间隔一段距离后均布安装在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后面,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6在升降调节机构控制下,压紧碳纤维复合芯棒,平稳地控制住复合芯棒前进进给方向。优选的,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6、复合芯棒后进给轮10和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均为橡胶轮制作。优选的,带刹车车轮总成12布置在箱式机架1下端的四个边角位置,便于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的移动,便于不同的地点开展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性能测试。优选的,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上带有两个圆柱,以便碳纤维复合芯棒14从圆柱中间位置通过。具体工作流程:碳纤维复合芯棒通过复合芯棒前进给轮两个圆柱中间,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主要包括箱式机架(1)、卷绕电机旋转轴(2)、旋转杆(3)、蜂鸣报警器(4)、控制系统(5)、固定锁紧机构(6)、键(7)、螺栓(8)、进给轮轴臂(9)、复合芯棒后进给轮(10)、进给轮轴臂定位孔(11)、带刹车车轮总成(12)、急停控制器(13)、碳纤维复合芯棒(14)、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6)、玻璃防护罩(17)、卷绕盘(18)、锁紧螺栓(61)、复合芯棒孔(62)、复合芯棒槽(171),其特征在于,卷绕电机旋转轴(2)固定在箱式机架(1)上,卷绕电机旋转轴(2)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键(7)与卷绕盘(18)连接;固定锁紧机构(6)通过两个螺栓固定连接在卷绕盘(18)上;旋转杆(3)一端与箱式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系统(5)和蜂鸣报警器(4)连接;进给轮轴臂(9)一端通过带销轴的螺栓(8)固定在箱式机架(1)上,另一端通过带销轴的螺栓(8)固定在进给轮轴臂定位孔(11)中,进给轮轴臂(9)上固定复合芯棒后进给轮(10);带刹车车轮总成(12)固定在箱式机架(1)的底部,急停控制器(13)固定在箱式机架(1)的左后方;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固定在箱式机架(1)上,在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正后方固定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主要包括箱式机架(1)、卷绕电机旋转轴(2)、旋转杆(3)、蜂鸣报警器(4)、控制系统(5)、固定锁紧机构(6)、键(7)、螺栓(8)、进给轮轴臂(9)、复合芯棒后进给轮(10)、进给轮轴臂定位孔(11)、带刹车车轮总成(12)、急停控制器(13)、碳纤维复合芯棒(14)、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6)、玻璃防护罩(17)、卷绕盘(18)、锁紧螺栓(61)、复合芯棒孔(62)、复合芯棒槽(171),其特征在于,卷绕电机旋转轴(2)固定在箱式机架(1)上,卷绕电机旋转轴(2)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键(7)与卷绕盘(18)连接;固定锁紧机构(6)通过两个螺栓固定连接在卷绕盘(18)上;旋转杆(3)一端与箱式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系统(5)和蜂鸣报警器(4)连接;进给轮轴臂(9)一端通过带销轴的螺栓(8)固定在箱式机架(1)上,另一端通过带销轴的螺栓(8)固定在进给轮轴臂定位孔(11)中,进给轮轴臂(9)上固定复合芯棒后进给轮(10);带刹车车轮总成(12)固定在箱式机架(1)的底部,急停控制器(13)固定在箱式机架(1)的左后方;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固定在箱式机架(1)上,在复合芯棒前进给轮(15)正后方固定复合芯棒夹持固定轮(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芯棒卷绕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绕盘(18)上带有至少两个复合芯棒卷绕螺旋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琦李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瑞斯特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