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泵转子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54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立式泵转子部件,主要由叶轮体、泵轴、叶轮盲孔、轴套、自锁式联轴器及其他转子部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体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叶轮轮毂和叶轮叶片,所述叶轮轮毂自后盖板向后延伸,叶轮轮毂上具有一叶轮盲孔,叶轮盲孔的开口方向朝向叶轮体后方,所述自锁式联轴器包括胀套、下压套、泵用联轴器和螺栓,所述泵轴自叶轮安装处开始全都采用同一直径,泵轴上有一泵轴键孔,所述叶轮盲孔上有和所述泵轴键孔相配合的轮毂键孔,泵轴靠泵用联轴器端有一内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能够满足叶轮连接处泵轴直径尽量小的要求,既有利于保证泵的水力性能,又有利于节省泵轴材料,装配与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泵转子部件
本技术属于泵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泵转子部件。
技术介绍
泵作为一种通用机械,种类繁多,适用范围广,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凡是有液体流动的地方,就有泵在工作。泵主要运用在农田排灌、石油化工、动力工业、城市给排水、采矿和船舶工业等行业;此外,泵在火箭燃料供给、船舶推进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而立式泵作为泵众多类型中的一种,广泛运用在自来水工程、火力发电厂、船舶工业和建筑设备等行业。现有的立式泵转子部件一般依靠泵轴上的螺纹与螺母将叶轮、轴套等转子部件紧固在泵轴上,泵与电机间的传动依靠另外的泵用联轴器实现。中国专利号201320572335.1,名称为“一种立式泵转子提升装置”专利为了解决现有的立式泵调节过程中存在的对中调整困难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立式泵转子的提升装置,该立式泵转子提升装置包括套装在泵轴外露轴段上的提升件,所述提升件的内壁与所述泵轴的外壁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提升件外壁上设有便于旋转提升件的结构,所述提升件上开有通过紧固件将提升件紧固在支撑座上或泵联轴器上的连接孔。该专利解决了立式泵转子部件提升和流道对中的问题,保证了泵的顺利运转。但是该专利并没有考虑到对立式泵转子部件结构的改进,以及转子部件装配与维修方面的问题。中国专利号201621231822.1,名称为“一种立式输液泵轴承转子部件”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立式输液泵的轴承转子部件,包括主轴,主轴表面由上至下设置有锁紧螺母、轴颈、轴承箱体,所述锁紧螺母通过螺栓连接轴颈,所述轴承箱体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冷却室盖和轴承架,轴承架上端通过螺栓连接轴承箱压盖,轴承架与轴颈之间设置有轴承A,所述轴承箱体与轴颈之间设置有轴承B,所述轴承箱体与冷却室盖之间形成冷却室。该专利涉及的轴承转子部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有效控制轴承的温度,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但该专利仅涉及立式泵轴承转子部件的结构,并未设计其他转子部件,也并不能改善叶轮的进水流态和保证泵的水力性能。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本技术人技术了“一种立式泵转子部件”,相比于目前普遍存在的立式泵转子部件,该结构可以改善叶轮进口处介质的流动状态,使实际流动状态和设计流动状态不发生偏离,泵轴自叶轮安装处全部采用同一直径,没有螺纹、退刀槽等构件,简化了泵轴的加工工艺,保证了泵轴的加工质量,而且减少了泵轴的材料消耗,增强了轴的受力强度,且结构简单,装配与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目前,绝大多数泵叶轮与泵轴的连接靠叶轮螺母来实现,一般而言,这种连接方式,很难做到叶轮螺母表面的结构形状与叶轮水力设计形状相一致,将会使得泵在实际运行时介质的流动状态与设计状态发生偏离,造成不必要的水力损失,影响泵的实际运行性能;此外,一般的泵轴均是阶梯式的,虽然能够满足叶轮连接处泵轴直径尽可能小的设计要求,但是会造成泵轴材料的浪费,增加了装配和维修的难度。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立式泵转子部件,该转子部件叶轮与泵轴的固定不需要叶轮螺母来实现,因此在水力设计时不需要考虑叶轮螺母与叶轮叶片间预留给扳手的活动空间,降低了叶轮水力设计的难度,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本技术的泵轴自叶轮连接处起均采用同一直径,既能够满足叶轮连接处泵轴直径尽可能小的设计要求,保证水泵的水力性能,又能节省泵轴的材料,而且,装配与维修更加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泵转子部件。本技术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本技术的这种立式泵转子结构主要由叶轮体、泵轴、叶轮盲孔、轴套、自锁式联轴器及其他转子部件构成,所述泵轴自叶轮安装处开始均采用同一直径,所述泵轴靠泵用联轴器端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孔,所述泵轴上有一泵轴键孔。进一步地,所述叶轮体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叶轮轮毂和叶轮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轮毂自后盖板向后延伸,所述叶轮轮毂上具有一叶轮盲孔,所述叶轮盲孔的开口方向朝向叶轮体后方;所述叶轮盲孔上有和所述泵轴键孔相配合的轮毂键孔。进一步地,所述自锁式联轴器包括胀套、下压套、泵用联轴器和螺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联轴器将叶轮体、轴套和其他转子部件紧固在泵轴上,所述下压套内有一胀套,所述下压套、所述泵轴和所述泵用联轴器通过螺栓进行装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1、所述泵轴上安装叶轮处有一泵轴键孔,所述叶轮盲孔内具有与所述泵轴键孔相对应的一轮毅键孔,所述泵轴和所述叶轮体通过键相结合;所述泵轴自叶轮安装处开始均采用同一直径。2、按照装配要求,装好叶轮体和轴套后,装入自锁式联轴器的所有配件;通过泵轴上的内螺纹孔、附加压板和压紧螺栓将叶轮体、轴套等转子部件与自锁式联轴器固定在泵轴上。3、通过锁紧泵用联轴器与下压套上的螺栓将自锁式联轴器联接在泵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立式泵转子部件相比于目前普遍采用的转子部件结构而言,保证了叶轮加工制造时,叶轮进口处的结构与水力设计时结构一致,不破坏叶轮水力模型,使得泵实际运行时介质的流动状态与设计时介质流动状态相符;此外,减少了叶轮水力设计时的限制,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2、泵轴自叶轮安装处开始全都采用同一直径,没有螺纹、退刀槽等部件,简化了泵轴的加工工艺、保证了加工质量、减少了材料消耗、增强了受力强度。3、自锁式联轴器采用胀紧联接,工作转矩由胀套与平键共同传递,泵轴与联轴器间不会出现高速与频繁的脉动,延长了泵轴的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盖板,2、后盖板,3、叶轮轮毂,4、轴套,5、泵轴,6、叶轮盲孔,7、叶轮体,8、叶轮叶片,9、内螺纹孔,10、胀套,11、下压套,12、泵用联轴器,13、螺栓,14、自锁式联轴器。具体实施方法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立式泵转子部件,该结构主要由相互连接的叶轮体7、泵轴5、叶轮盲孔6、轴套4、自锁式联轴器14及其他转子部件组成。所述叶轮体7包括前盖板1、后盖板2、叶轮轮毂3和叶轮叶片8,所述叶轮轮毂3自后盖板2向后延伸,所述叶轮轮毂3上具有一叶轮盲孔6,所述叶轮盲孔6的开口方向朝向叶轮体7后方。所述自锁式联轴器14由胀套10、下压套11、泵用联轴器12和螺栓13组成,所述下压套11内有一胀套10,所述下压套11、所述泵用联轴器12和所述泵轴5通过所述螺栓13进行装配,所述自锁式联轴器14将叶轮体7、轴套4和其他转子部件紧固在泵轴5上。所述泵轴5自叶轮安装处开始全都采用同一直径,所述泵轴5上有一泵轴键孔,所述叶轮盲孔6上有和所述泵轴键孔相配合的轮毂键孔,所述泵轴5靠泵用联轴器12处有一内螺纹孔9。以上即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不难看出,该立式泵转子部件结构简单,安装与维修方便。由于叶轮连接处未使用叶轮螺母,因此叶轮进口处水力结构不会被破坏,使得泵在实际运行时,介质的流态和设计流态基本上无偏离,提高了介质的运行稳定性,改善了泵在实际使用时的性能,同时还减少了可能对叶轮进口处叶片的损伤;该结构满足了叶轮连接处泵轴直径尽可能小的设计要求,有利于保证泵的水力性能;此外,自锁式联轴器采用胀紧联接,工作转矩由胀套与平键共同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泵转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叶轮体、泵轴、叶轮盲孔、轴套、自锁式联轴器;所述叶轮体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叶轮轮毂和叶轮叶片,所述叶轮轮毂自后盖板向后延伸,叶轮轮毂上设有叶轮盲孔,所述叶轮盲孔的开口方向朝向叶轮体后方;所述自锁式联轴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胀套、下压套、泵用联轴器和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泵转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叶轮体、泵轴、叶轮盲孔、轴套、自锁式联轴器;所述叶轮体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叶轮轮毂和叶轮叶片,所述叶轮轮毂自后盖板向后延伸,叶轮轮毂上设有叶轮盲孔,所述叶轮盲孔的开口方向朝向叶轮体后方;所述自锁式联轴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胀套、下压套、泵用联轴器和螺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泵转子部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兴戚龙喜王秀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进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