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547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其结构包括操作面板、阀门把杆、左循环出口、底座、循环接口管、右循环出口、接管座、锁环套、连接管、启动开关、操作按钮、数据显示屏,循环接口管上方的中部与底座垂直焊接,操作面板安装在底座的上方,阀门把杆安装在循环接口管左侧的上方采用过盈配合,左循环出口为圆形结构,与右循环出口位于同一平面上,左循环出口设于循环接口管的左侧为一体结构,右循环出口设于循环接口管的右侧为一体结构,接管座安装在循环接口管后端的右侧,锁环套嵌套在接管座的上方,通过其结构设有循环接口管,在使用时,可以将装置的内部形成制冷循环,可大大减小不必要的浪费。

A drying filter cartridge in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ying filter cartridge in a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n operation panel, a valve handle, a left circulation outlet, a base, a circulation interface pipe, a right circulation outlet, a nozzle seat, a locking ring sleeve, a connecting pipe, a starting switch, an operation button, a data display screen, and a middle and a base above the circulation interface pipe. Vertical welding, operation panel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base, valve rod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circulating interface pipe with interference fit, the left circulating outlet is circular structure, and the right circulating outlet is located on the same plane, the left circulating outlet is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circulating interface pipe as a whole structure, the right circulating outlet is located on the circulating interface pipe. The right side of the pipe is an integral structure, the nozzle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ack end of the circulating interface pipe, and the lock ring is nested on the top of the nozzle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属于干燥过滤筒领域。
技术介绍
在制冷循环系统(如空调等)中,如制冷剂中混有酸、水份及杂质,包括加工管道残留的碎屑、氧化皮等,而该些组份均会在毛细管和膨胀阀产生“冰堵”或“脏堵”,致使制冷剂不能流通循环,进而影响到制冷循环系统正常工作;因此,市面上出现各种形式的干燥过滤设备应用于制冷循环系统中,顾名思义,该干燥过滤器是采用干燥,过滤组合设计,其应用于制冷循环系统中可用于保护其中制冷剂清洁干燥的最佳组件。现有技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不能形成循环,使用起来比较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不能形成循环,使用起来比较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其结构包括操作面板、阀门把杆、左循环出口、底座、循环接口管、右循环出口、接管座、锁环套、连接管、启动开关、操作按钮、数据显示屏,所述循环接口管上方的中部与底座垂直焊接,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在底座的上方,所述阀门把杆安装在循环接口管左侧的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左循环出口为圆形结构,与右循环出口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左循环出口设于循环接口管的左侧为一体结构,所述右循环出口设于循环接口管的右侧为一体结构,所述接管座安装在循环接口管后端的右侧,所述锁环套嵌套在接管座的上方,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嵌套在锁环套与操作面板上,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启动开关为正方形结构,嵌套在操作面板前端中部的右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操作按钮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操作按钮分别设于启动开关的左侧,与操作面板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数据显示屏为长方形结构,嵌套在操作面板左侧的中部,所述循环接口管包括防护外壳、啮合装置、弹簧、推块、下循环管道、转轮、啮合转轮、焊接底座、垂直接杆、横轴杆、固定套块、立柱、连接传动装置、支座脚、转盘、双头锥形齿轮杆、升降轴杆、分隔板、上循环管道、一号转轮、传送拖带、升降尺、方框活动装置、双头齿轮杆、齿轮座、连动杆、推动装置、小轴轮、焊接杆、连动齿轮、弧形齿轮、拖动传接装置、主驱动齿轮、过滤网、二号转轮、焊接导杆,所述防护外壳内部的左上方设有啮合装置,所述啮合装置的下方设有弹簧,与防护外壳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右侧设有推块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下循环管道与上循环管道相互平行,所述下循环管道与上循环管道分别与防护外壳为一体结构,所述转轮设于防护外壳内部的左下方,所述啮合转轮位于转轮的右侧,相互啮合,所述焊接底座与防护外壳内部下方的左侧焊接,所述垂直接杆与焊接底座上方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横轴杆贯穿垂直接杆与固定套块相连接,所述立柱位于固定套块的右侧,与防护外壳垂直焊接,所述连接传动装置设于防护外壳内部下方的中部,所述支座脚的上方设有转盘,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双头锥形齿轮杆的两端分别与转盘和升降轴杆相互啮合,所述分隔板安装在防护外壳的中部,所述一号转轮安装在防护外壳内部的右上方,所述传送拖带分别与一号转轮和二号转轮相互啮合,所述升降尺嵌套在焊接导杆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方框活动装置设于升降尺的左侧,与防护外壳垂直焊接,所述双头齿轮杆的两端分别与方框活动装置和齿轮座相互啮合,所述连动杆分别与齿轮座和推动装置相连接,所述推动装置设于设于啮合装置的右侧,与防护外壳垂直焊接,所述小轴轮与转轮的上方相互啮合,所述焊接杆的一端嵌套在小轴轮内部,所述焊接杆的,另一端设有连动齿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弧形齿轮设于连动齿轮的右侧,所述拖动传接装置安装在弧形齿轮的右侧,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主驱动齿轮安装在防护外壳内部的中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过滤网设有两个,分别嵌套在下循环管道内部采用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啮合装置包括升降导轨、升降弧形齿、套块、转轮、啮合齿轮、涡轮传动齿轮、移动啮合转轮、移动杆、焊接杆、焊接底座、安装杆,所述升降导轨与防护外壳垂直焊接,所述升降弧形齿嵌套在升降导轨的中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套块安装在防护外壳的左侧,所述转轮的一端嵌套在套块内部,所述转轮的另一端与啮合齿轮相连接,所述涡轮传动齿轮安装在安装杆上,与移动杆相互啮合,所述移动啮合转轮嵌套在移动杆的右侧,所述焊接杆设有两个,相互平行,所述焊接杆分别与焊接底座下方的左右两端垂直焊接,所述安装杆与焊接底座下方的中部垂直焊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传动装置包括垂直接杆、啮合纹路、传接筒、中轴套、涡轮杆、连动杆、右接转轮,所述垂直接杆设有两个,分别与防护外壳垂直焊接,所述啮合纹路分别与立柱相连接,所述传接筒与啮合纹路上方的中部相互啮合,所述中轴套设有两个,所述中轴套分别嵌套在传接筒的左右两端,所述涡轮杆的中部设有啮合纹路为一体结构,所述连动杆与涡轮杆相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右接转轮嵌套在连动杆的右侧,采用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方框活动装置包括一号拖轮、套框架、拖带、二号拖轮、方形轴套、连接中轴,所述一号拖轮的中部设有连接中轴,所述套框架为长方形结构,嵌套在方形轴套上,所述拖带分别与一号拖轮和二号拖轮相互啮合,所述方形轴套设于拖带上,所述连接中轴为圆形结构,设有两个,所述连接中轴分别设于一号拖轮和二号拖轮上。进一步地,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连接轴、拖动杆、安装外壳、中轴槽、推动块、定位杆、推力杆、滑动槽、推尺,所述连接轴与移动啮合转轮相互啮合,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拖动杆的一端与连接轴相连接,所述拖动杆的另一端与推动块左侧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安装外壳的内部设有中轴槽为一体结构,所述推动块安装在中轴槽的内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定位杆与推动块前端的左下方垂直焊接,所述推力杆设于定位杆的右侧,与推动块相连接,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有推尺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拖动传接装置包括传动推尺、齿轮安装杆、大齿轮、连接轴、拖带、小齿轮,所述传动推尺设于齿轮安装杆的后端,所述齿轮安装杆设有两个,相互平行,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分别安装在齿轮安装杆的下方,所述连接轴贯穿齿轮安装杆与大齿轮和小齿轮相连接,所述拖带分别与大齿轮和小齿轮相互啮合。有益效果当设备在使用时,通过下循环管道将制冷材料倒入,使在中部的主驱动齿轮可以进行运行,在主驱动齿轮的驱动下,将连接传动装置上的传接筒与涡轮杆上的啮合纹路进行啮合转动,使连接杆右侧的右接转轮与转盘进行转动,通过双头锥形齿轮杆与升降轴杆啮合,使其可以进行升降,然后将升降轴杆顶上分隔板,而齿轮座在主驱动齿轮的转动下,可以将双头齿轮杆进行转动,同时与方框活动装置上的一号拖轮啮合,通过拖带的两端同时与一号拖轮和二号拖轮进行传动,使安装在拖带上的方形轴套可以带动着套框架进行移动,而齿轮座的左侧与连动杆相连接,可以将推动装置上的推动块,将其进行左右移动,然后再将拖动杆在中轴槽进行移动,使连接轴可以与移动啮合转轮相连接,然而啮合装置中的升降导轨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再将升降弧形齿安装在在升降导轨上,可以进行升降,再将升降弧形齿与转轮的上方相互啮合在一起,然后通过涡轮传动齿轮安装在安装杆上,将安装杆与焊接底座下方的中部垂直焊接,并在焊接杆上将移动杆拉出,使得移动啮合转轮的左侧与移动杆相连接,在推力杆与推尺的配合下,可以在滑动槽中进行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其结构包括操作面板(1)、阀门把杆(2)、左循环出口(3)、底座(4)、循环接口管(5)、右循环出口(6)、接管座(7)、锁环套(8)、连接管(9)、启动开关(10)、操作按钮(11)、数据显示屏(12),所述循环接口管(5)上方的中部与底座(4)垂直焊接,所述操作面板(1)安装在底座(4)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把杆(2)安装在循环接口管(5)左侧的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左循环出口(3)为圆形结构,与右循环出口(6)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左循环出口(3)设于循环接口管(5)的左侧为一体结构,所述右循环出口(6)设于循环接口管(5)的右侧为一体结构,所述接管座(7)安装在循环接口管(5)后端的右侧,所述锁环套(8)嵌套在接管座(7)的上方,所述连接管(9)的两端分别嵌套在锁环套(8)与操作面板(1)上,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启动开关(10)为正方形结构,嵌套在操作面板(1)前端中部的右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操作按钮(11)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操作按钮(11)分别设于启动开关(10)的左侧,与操作面板(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数据显示屏(12)为长方形结构,嵌套在操作面板(1)左侧的中部;所述循环接口管(5)包括防护外壳(501)、啮合装置(502)、弹簧(503)、推块(504)、下循环管道(505)、转轮(506)、啮合转轮(507)、焊接底座(508)、垂直接杆(509)、横轴杆(510)、固定套块(511)、立柱(512)、连接传动装置(513)、支座脚(514)、转盘(515)、双头锥形齿轮杆(516)、升降轴杆(517)、分隔板(518)、上循环管道(519)、一号转轮(520)、传送拖带(521)、升降尺(522)、方框活动装置(523)、双头齿轮杆(524)、齿轮座(525)、连动杆(526)、推动装置(527)、小轴轮(528)、焊接杆(529)、连动齿轮(530)、弧形齿轮(531)、拖动传接装置(532)、主驱动齿轮(533)、过滤网(534)、二号转轮(535)、焊接导杆(536),所述防护外壳(501)内部的左上方设有啮合装置(502),所述啮合装置(502)的下方设有弹簧(503),与防护外壳(501)相连接,所述弹簧(503)的右侧设有推块(50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下循环管道(505)与上循环管道(519)相互平行,所述下循环管道(505)与上循环管道(519)分别与防护外壳(501)为一体结构,所述转轮(506)设于防护外壳(501)内部的左下方,所述啮合转轮(507)位于转轮(506)的右侧,相互啮合,所述焊接底座(508)与防护外壳(501)内部下方的左侧焊接,所述垂直接杆(509)与焊接底座(508)上方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横轴杆(510)贯穿垂直接杆(509)与固定套块(511)相连接,所述立柱(512)位于固定套块(511)的右侧,与防护外壳(501)垂直焊接,所述连接传动装置(513)设于防护外壳(501)内部下方的中部,所述支座脚(514)的上方设有转盘(51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双头锥形齿轮杆(516)的两端分别与转盘(515)和升降轴杆(517)相互啮合,所述分隔板(518)安装在防护外壳(501)的中部,所述一号转轮(520)安装在防护外壳(501)内部的右上方,所述传送拖带(521)分别与一号转轮(520)和二号转轮(535)相互啮合,所述升降尺(522)嵌套在焊接导杆(536)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方框活动装置(523)设于升降尺(522)的左侧,与防护外壳(501)垂直焊接,所述双头齿轮杆(524)的两端分别与方框活动装置(523)和齿轮座(525)相互啮合,所述连动杆(526)分别与齿轮座(525)和推动装置(527)相连接,所述推动装置(527)设于设于啮合装置(502)的右侧,与防护外壳(501)垂直焊接,所述小轴轮(528)与转轮(506)的上方相互啮合,所述焊接杆(529)的一端嵌套在小轴轮(528)内部,所述焊接杆(529)的,另一端设有连动齿轮(530)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弧形齿轮(531)设于连动齿轮(530)的右侧,所述拖动传接装置(532)安装在弧形齿轮(531)的右侧,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主驱动齿轮(533)安装在防护外壳(501)内部的中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过滤网(534)设有两个,分别嵌套在下循环管道(505)内部采用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其结构包括操作面板(1)、阀门把杆(2)、左循环出口(3)、底座(4)、循环接口管(5)、右循环出口(6)、接管座(7)、锁环套(8)、连接管(9)、启动开关(10)、操作按钮(11)、数据显示屏(12),所述循环接口管(5)上方的中部与底座(4)垂直焊接,所述操作面板(1)安装在底座(4)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把杆(2)安装在循环接口管(5)左侧的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左循环出口(3)为圆形结构,与右循环出口(6)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左循环出口(3)设于循环接口管(5)的左侧为一体结构,所述右循环出口(6)设于循环接口管(5)的右侧为一体结构,所述接管座(7)安装在循环接口管(5)后端的右侧,所述锁环套(8)嵌套在接管座(7)的上方,所述连接管(9)的两端分别嵌套在锁环套(8)与操作面板(1)上,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启动开关(10)为正方形结构,嵌套在操作面板(1)前端中部的右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操作按钮(11)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操作按钮(11)分别设于启动开关(10)的左侧,与操作面板(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数据显示屏(12)为长方形结构,嵌套在操作面板(1)左侧的中部;所述循环接口管(5)包括防护外壳(501)、啮合装置(502)、弹簧(503)、推块(504)、下循环管道(505)、转轮(506)、啮合转轮(507)、焊接底座(508)、垂直接杆(509)、横轴杆(510)、固定套块(511)、立柱(512)、连接传动装置(513)、支座脚(514)、转盘(515)、双头锥形齿轮杆(516)、升降轴杆(517)、分隔板(518)、上循环管道(519)、一号转轮(520)、传送拖带(521)、升降尺(522)、方框活动装置(523)、双头齿轮杆(524)、齿轮座(525)、连动杆(526)、推动装置(527)、小轴轮(528)、焊接杆(529)、连动齿轮(530)、弧形齿轮(531)、拖动传接装置(532)、主驱动齿轮(533)、过滤网(534)、二号转轮(535)、焊接导杆(536),所述防护外壳(501)内部的左上方设有啮合装置(502),所述啮合装置(502)的下方设有弹簧(503),与防护外壳(501)相连接,所述弹簧(503)的右侧设有推块(50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下循环管道(505)与上循环管道(519)相互平行,所述下循环管道(505)与上循环管道(519)分别与防护外壳(501)为一体结构,所述转轮(506)设于防护外壳(501)内部的左下方,所述啮合转轮(507)位于转轮(506)的右侧,相互啮合,所述焊接底座(508)与防护外壳(501)内部下方的左侧焊接,所述垂直接杆(509)与焊接底座(508)上方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横轴杆(510)贯穿垂直接杆(509)与固定套块(511)相连接,所述立柱(512)位于固定套块(511)的右侧,与防护外壳(501)垂直焊接,所述连接传动装置(513)设于防护外壳(501)内部下方的中部,所述支座脚(514)的上方设有转盘(51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双头锥形齿轮杆(516)的两端分别与转盘(515)和升降轴杆(517)相互啮合,所述分隔板(518)安装在防护外壳(501)的中部,所述一号转轮(520)安装在防护外壳(501)内部的右上方,所述传送拖带(521)分别与一号转轮(520)和二号转轮(535)相互啮合,所述升降尺(522)嵌套在焊接导杆(536)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方框活动装置(523)设于升降尺(522)的左侧,与防护外壳(501)垂直焊接,所述双头齿轮杆(524)的两端分别与方框活动装置(523)和齿轮座(525)相互啮合,所述连动杆(526)分别与齿轮座(525)和推动装置(527)相连接,所述推动装置(527)设于设于啮合装置(502)的右侧,与防护外壳(501)垂直焊接,所述小轴轮(528)与转轮(506)的上方相互啮合,所述焊接杆(529)的一端嵌套在小轴轮(528)内部,所述焊接杆(529)的,另一端设有连动齿轮(530)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弧形齿轮(531)设于连动齿轮(530)的右侧,所述拖动传接装置(532)安装在弧形齿轮(531)的右侧,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主驱动齿轮(533)安装在防护外壳(501)内部的中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过滤网(534)设有两个,分别嵌套在下循环管道(505)内部采用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装置(502)包括升降导轨(50201)、升降弧形齿(50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速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