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预制构件及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38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2:54
一种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预制构件及其连接结构,该连接套筒包括套筒主体,套筒主体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剪力槽,套筒主体的内侧壁只设有的注浆口,注浆口是与套筒主体垂直焊接连接的刚性短管,注浆口连通套筒主体的内部与外部。该预制构件为预埋有连接套筒的预制混凝土墙或柱,该连接结构包括下层的预制混凝土墙或柱、上层的预制混凝土墙或柱以及两者之间的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侧壁专用出浆口,降低了加工成本,避免了因出浆口与出浆软管在预制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同时确保了所有钢筋灌浆连接套筒均能够灌浆饱满,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A connecting sleev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without independent pulp outlet

A connecting sleeve, a prefabricated member and a connecting structure without an independent slurry outlet are provided. The connecting sleeve comprises a sleeve main body, a protruding shear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eeve main body, a grouting port is only provided on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sleeve main body, and the grouting port is a rigid short pipe vertically welded with the sleeve main body, and the grouting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eeve main body.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body. The prefabricated member is a prefabricated concrete wall or column embedded with a connecting sleeve.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prefabricated concrete wall or column in the lower layer, a prefabricated concrete wall or column in the upper layer and a floor slab between the two.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special slurry outlet for the side wall, reduces the processing cost, avoids the problem that the slurry outlet and the slurry hose are easy to be blocked during the prefabrication process, and ensures that all the steel bar grouting connection sleeves can be filled with slurry, thereby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预制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浆套筒,特别是一种无独立出浆口的灌浆套筒及其预制构件和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灌浆钢筋套筒均在侧壁设有独立的注浆口和出浆口。在结构中,注浆口与出浆口分别通过与独立的注浆软管和出浆软管连接引至混凝土构件外表面,而注浆软管和注浆口连接处在预制过程中容易产生漏浆,因此需要很仔细的处理。特别是非铸造成型的灌浆钢筋套筒,其注浆口与套筒本体非一体成型,通常需要附加一段刚性短管分别与注浆软管和套筒侧壁的注浆孔相连,这样不仅连接成本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刚性短管脱落和漏浆的几率也很高。另外目前结构抗震要求高,配筋较密集,这就使得众多注浆管和出浆管分布的很密集从而导致施工不方便、施工效率低、对工人技术要求高以及注浆后处理结构表面的工作量增加的问题。另外灌浆套筒在预制构件内部,灌浆后的饱满度无法检测,如果灌浆的饱满度没有达到要求,那么结构的安全可能产生隐患。由于灌浆套筒和预制构件内密集的钢筋的影响,通过常规方法很难对灌浆的饱满度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体系,要解决现有灌浆钢筋套筒系统由于多个出浆口分别与独立的注浆软管连接存在容易产生漏浆和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灌浆钢筋套筒群注浆管和出浆管分布密集导致施工不便、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灌浆套筒无法检测灌浆饱满度的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包括套筒主体,所述套筒主体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剪力槽,所述套筒主体的内侧壁上无出浆口只设有的注浆口,所述注浆口是与套筒主体垂直焊接连接的刚性短管,所述注浆口连通套筒主体的内部与外部。所述剪力槽仅在套筒主体的两个端部内侧壁设置或者沿套筒主体的内侧壁通长连续设置。所述套筒主体的外侧壁表面上无凹槽或者仅在套筒主体的两个端部外侧壁设置凹槽或者沿套筒主体的外侧壁通长连续设置凹槽。所述套筒主体为铸钢成型、钢棒切削成型或者钢管滚扎压制成型,所述套筒主体的材质为钢或铁。所述连接套筒为半灌浆套筒,所述套筒主体的预制端为直螺纹连接端、设有用于连接预制端钢筋的螺纹。所述连接套筒为半灌浆套筒,所述套筒主体的预制端挤压连接端,挤压连接端设有内嵌套管或者不设内嵌套管。所述连接套筒为全灌浆套筒,所述套筒主体的端部密封有的橡胶塞。一种连接套筒的预制构件,所述预制构件为预制混凝土墙或柱,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或柱的顶部预埋有两排连接套筒,分别为靠近楼板的内侧连接套筒和远离楼板的外侧连接套筒,所述内侧连接套筒的注浆口A与预制混凝土墙或柱的内侧表面连通,所述外侧连接套筒的注浆口B是通过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墙或柱之内的注浆软管延伸至预制混凝土墙或柱的内侧表面并形成的,所述连接套筒的预制端与预制构件内预埋的预制端钢筋固定,所述连接套筒的装配端与预制混凝土墙或柱的顶面平齐,所述连接套筒的预制端的开口永久密封,所述装配端的开口、注浆口A的出口和注浆口B的出口均临时封闭。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下层的预制混凝土墙或柱、上层的预制混凝土墙或柱以及两者之间的楼板,上层的预制混凝土墙或柱内预埋有凸出下侧表面的装配端钢筋,所述装配端钢筋的底端部插入装配端中,下层的预制混凝土墙或柱的套筒主体填满有通过分别自注浆口A和注浆口B注入的钢筋套筒灌浆料,所述楼板为叠合板,包括下侧的预制叠合楼板和上侧的现浇楼板,所述装配端钢筋位于预制叠合楼板的外侧、贯穿现浇楼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灌浆钢筋套筒系统在注浆过程中出浆软管和出浆口连接处容易产生漏浆的问题,较常用的钢筋灌浆连接套筒减少了侧壁专用出浆口,降低了加工成本,避免了因出浆口与出浆软管在预制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本技术由于对出浆软管的使用减少,从而使施工方便,施工效率提高,对工人技术要求降低以及注浆后处理结构表面的工作量减少。本技术通过观察即可检查灌浆套筒内灌浆料是否注满,确保了所有钢筋灌浆连接套筒均能够灌浆饱满,解决了工程中无法对钢筋灌浆连接套筒灌浆饱满度的检测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无独立出浆口连接套筒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无独立出浆口连接套筒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无独立出浆口连接套筒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无独立出浆口连接套筒实施例四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无独立出浆口连接套筒实施例五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无独立出浆口连接套筒实施例六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无独立出浆口连接套筒实施例七的示意图。图8是现有技术设有注浆口和注浆口连接套筒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连接套筒的预制构件及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套筒主体、2-预制端、3-装配端、4-注浆口、5-出浆口、6-剪力槽、7-预制端钢筋、8-装配端钢筋、9-钢筋套筒灌浆料、10-挤压连接端、11-内嵌套管、12-螺纹连接端、13-橡胶塞、14-预制混凝土墙或柱、15-模板、16-现浇楼板、17a-注浆口A、17b-注浆口B、18-注浆软管、19-预制叠合楼板、2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参见附图8所示,灌浆钢筋套筒均在侧壁设有独立的注浆口4和出浆口5。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无独立出浆口的全灌浆套筒,包括套筒主体1,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剪力槽6,所述套筒主体1的外侧壁表面上仅在套筒主体的两个端部外侧壁设置凹槽20,套筒主体1为管滚扎压制成型。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侧壁上无出浆口只设有的注浆口4,所述注浆口4是与套筒主体1垂直焊接连接的刚性短管,所述注浆口4连通套筒主体1的内部与外部,所述套筒主体1的端部密封有的橡胶塞13。实施例二参见图2所示,该实施例为无独立出浆口的半灌浆套筒,包括套筒主体1,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剪力槽6,所述套筒主体1的外侧壁表面上无凹槽,套筒主体1为铸钢成型,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侧壁上无出浆口只设有的注浆口4,所述注浆口4靠近套筒主体1的预制端2,所述注浆口4是与套筒主体1垂直焊接连接的刚性短管,所述注浆口4连通套筒主体1的内部与外部,预制端2为挤压连接端10,装配端3为灌浆钢筋连接套筒。实施例三参见图3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主体1的预制端2为直螺纹连接端、设有用于连接预制端钢筋7的螺纹12。实施例四参见图4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套筒主体1的外侧壁表面上沿套筒主体的外侧壁通长连续设置凹槽20。实施例五参见图5所示,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挤压连接端10设有内嵌套管11,并且挤压连接端10整体也设有凹槽和剪力槽。实施例六参见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套筒主体1的外侧壁表面上无凹槽。实施例七参见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套筒主体1的外侧壁表面上沿套筒主体的外侧壁通长连续设置凹槽20。上述几种实施例中,所述套筒主体1为铸钢成型、钢棒切削成型或者钢管滚扎压制成型,所述套筒主体1的材质为钢或铁。参见图9,一种包含连接套筒的预制构件,所述预制构件为预制混凝土墙或柱14,所述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包括套筒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剪力槽(6),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侧壁上无出浆口只设有的注浆口(4),所述注浆口(4)是与套筒主体(1)垂直焊接连接的刚性短管,所述注浆口(4)连通套筒主体(1)的内部与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包括套筒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剪力槽(6),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侧壁上无出浆口只设有的注浆口(4),所述注浆口(4)是与套筒主体(1)垂直焊接连接的刚性短管,所述注浆口(4)连通套筒主体(1)的内部与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槽(6)仅在套筒主体的两个端部内侧壁设置或者沿套筒主体的内侧壁通长连续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1)的外侧壁表面上无凹槽或者仅在套筒主体的两个端部外侧壁设置凹槽(20)或者沿套筒主体的外侧壁通长连续设置凹槽(2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1)为铸钢成型、钢棒切削成型或者钢管滚扎压制成型,所述套筒主体(1)的材质为钢或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为半灌浆套筒,所述套筒主体(1)的预制端(2)为直螺纹连接端、设有用于连接预制端钢筋(7)的螺纹(1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为半灌浆套筒,所述套筒主体(1)的预制端(2)挤压连接端(10),挤压连接端(10)设有内嵌套管(11)或者不设内嵌套管(1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独立出浆口的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为全灌浆套筒,所述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戢文占郭海山张涛刘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