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坛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535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坛净水装置,包括花坛和落水管,所述落水管设置在建筑表面,所述落水管的出水口末端为U型结构;所述花坛从下至上分别为卵石排水层、陶粒过滤层、玻纤布、土壤层、绿色植物;所述土壤层表面铺有一层卵石;所述花坛均匀设置有2‑3个PVC排水管;所述PVC排水管连通所述卵石排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建筑屋顶的雨水收集排放到了花坛内,通过花坛的过滤净化能力,再通过低势绿地进行渗透。不但可以防止雨水的地表径流从而涵养土壤,本身也具有景观性。

A flower bed water purifi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wer bed water purif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lower bed and a water falling pipe arranged on the building surface, and the end of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water falling pipe is a U-shaped structure. There is a layer of pebble; the flower bed is evenly provided with 2,3 PVC drainage pipes; the PVC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ebble drainage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collects and discharges rainwater from the roof of a building into a flower bed, which is filtered and purified by the flower bed, and then permeates through a low-potential green space. It can not only prevent the surface runoff of rainwater, but also maintain the landsc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坛净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城市建设领域,具体为一种花坛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与此同时,城市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城市开发建设破坏了自然的“海绵体”,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同时也带来了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维持和恢复城市绿地与水体吸水、渗水、净水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花坛净水装置,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如何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维持和恢复城市绿地与水体吸水、渗水、净水能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坛净水装置,包括花坛和落水管,所述落水管设置在建筑表面,所述落水管的出水口末端为U型结构;所述花坛从下至上分别为卵石排水层、陶粒过滤层、玻纤布、土壤层、绿色植物;所述土壤层表面铺有一层卵石;所述花坛均匀设置有2-3个PVC排水管;所述PVC排水管连通所述卵石排水层。优选的,所述土壤层为透水性良好的人工土或天然土。能够给绿色植物提供营养的同时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优选的,所述PVC排水管出水口与落水管出水口间距≥5米。有充裕的空间容纳雨水和净化雨水。优选的,所述卵石排水层和陶粒过滤层厚度均为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建筑屋顶的雨水收集排放到了花坛内,通过花坛的过滤净化能力,再通过低势绿地进行渗透。不但可以防止雨水的地表径流从而涵养土壤,本身也具有景观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净水花坛的剖面示意图;其中:1、建筑表面;2、落水管;3、花坛;4、卵石排水层;5、陶粒过滤层;6、玻纤布;7、天然土层;8、卵石;9、绿色植物;10、PVC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花坛净水装置,包括花坛3和落水管2,落水管2设置在建筑表面1,落水管2的出水口末端为U型结构;花坛3从下至上分别为卵石排水层4、陶粒过滤层5、玻纤布6、土壤层7、绿色植物9;土壤层7表面铺有一层卵石8;花坛3均匀设置有3个PVC排水管10;PVC排水管10连通卵石排水层4。进一步的,土壤层7为透水性良好的人工土或天然土。能够给绿色植物提供营养的同时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进一步的,PVC排水管10出水口与落水管2出水口间距≥5米。有充裕的空间容纳雨水和净化雨水。进一步的,所述卵石排水层4和陶粒过滤层5厚度均为50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屋顶的雨水经过落水管2流入花坛,落水管2出水口末端为U型结构,可以减缓雨水进入花坛的速度。同时花坛土壤层7表面铺有卵石8,保护绿色植物9的根部不被雨水冲坏。流入花坛的雨水经过过滤净化后,通过PVC排水管10流入低势绿地,再进行渗透。本技术不但可以防止雨水的地表径流从而涵养土壤,本身也具有景观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坛净水装置,包括花坛和落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设置在建筑表面,所述落水管的出水口末端为U型结构;所述花坛从下至上分别为卵石排水层、陶粒过滤层、玻纤布、土壤层、绿色植物;所述土壤层表面铺有一层卵石;所述花坛均匀设置有2‑3个PVC排水管;所述PVC排水管连通所述卵石排水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坛净水装置,包括花坛和落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设置在建筑表面,所述落水管的出水口末端为U型结构;所述花坛从下至上分别为卵石排水层、陶粒过滤层、玻纤布、土壤层、绿色植物;所述土壤层表面铺有一层卵石;所述花坛均匀设置有2-3个PVC排水管;所述PVC排水管连通所述卵石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彩春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