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振华专利>正文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24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通过预制钢筋架和钢筋混凝土的墙板,在施工现场对墙板和钢筋架进行吊装,然后封闭墙板侧向开口,浇筑混凝土即可完成剪力墙的施工,其中墙板在工厂预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既可作为剪力墙的承载构件,又可以作为剪力墙的模板,浇筑混凝土之后不需要拆除模板,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提高了剪力墙施工效率。在两块墙板之间布置预制的钢筋架对剪力墙进行加强,进一步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序,现场施工操作更加简单,施工效率更高。并且,两块墙板之间的夹层现场浇筑混凝土,确保了剪力墙与底部待连接部位的节点整体性,节点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安全。

Rapid casting technology for precast concrete shear wa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fabricated assembled shear wall integral pouring and quic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rough prefabricated steel bar fram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 plate, the wall plate and steel bar frame are hoi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then the side opening of the wall plate is close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ear wall can be completed by pouring concrete, in which the wall plate is prefabricated as reinforced concrete in the factory. The structure can be used not only as the bearing member of shear wall, but also as the formwork of shear wall. After pouring concrete, the formwork need not be removed,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and material cost, and improves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of shear wall. The prefabricated steel fram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wallboards to strengthen the shear wall, which further reduces the site construction process, makes the sit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simpler and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higher. Moreover, the sandwich between the two wallboards is poured into concrete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joints between the shear wall and the bottom to be joined, and the joints are more stable, reliable and sa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仍以工地全现浇为主,存在施工效率低、资源消耗量大、施工噪音大、环境污染大、施工队伍职业素养低、施工精度差、用户投诉率高等问题,与发达国家建筑建造技术有很大差距。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刚刚起步,推进很快,很多技术问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理论上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做不到,存在诸多影响结构安全的隐患。尤其是现有的装配式剪力墙施工,采用工厂预制整个剪力墙墙体、在现场拼装施工的方式,节点连接整体性差、钢筋连接操作麻烦、钢筋连接可靠性低,承载力不可靠,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点整体性强、施工操作简单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墙板和钢筋架,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并预制钢筋架;步骤二、吊装墙板和钢筋架,在待施工剪力墙的位置吊装两块相对布置的墙板、并吊装位于两块墙板之间的钢筋架;步骤三、固定封板,在两块墙板之间固定封板,封板将两块墙板之间的侧向开口封闭;步骤四、浇筑混凝土,在两块墙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步骤五、拆封板,施工完成。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制钢筋架和钢筋混凝土的墙板,在施工现场对墙板和钢筋架进行吊装,然后封闭墙板侧向开口,浇筑混凝土,即可完成剪力墙的施工,其中墙板在工厂预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即可作为剪力墙的承载构件,又可以作为剪力墙的模板,浇筑混凝土之后不需要拆除模板,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提高了剪力墙施工效率。在两块墙板之间布置预制的钢筋架对剪力墙进行加强,进一步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序,现场施工操作更加简单,施工效率更高。并且,两块墙板之间的夹层现场浇筑混凝土,确保了剪力墙与底部待连接部位的节点整体性,节点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安全。步骤二中,在吊装墙板之前,先在待安装墙板的位置涂覆至少3mm厚的结构胶或者混凝土加固浆料。这样涂覆结构胶或者混凝土加固浆料,确保墙板下端与待连接部位之间的接缝传力可靠。步骤二中,先将两块墙板固定相连,再整体吊装。墙板厚度控制更加方便,施工效率更高。步骤一中,在预制的墙板内预埋有用于连接钢筋的连接件。预埋的连接件在后续固定两块墙板时,便于钢筋的快捷插接,有利于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步骤二中,墙板吊装到位之后,在至少其中一块墙板外设置有斜撑杆。对墙板进行斜撑加强,有利于确保墙板的稳定性。步骤一中,在工厂预制的墙板外固定有保温层和/或装饰层。这样直接在工厂将保温层和/或装饰层固定在墙板上,使该墙板可以直接用作建筑外墙面,避免在现场进行保温层和/或装饰层的施工,有利于提高现场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步骤四浇筑混凝土之前,在两块墙板之间的夹层内预埋有线管,在每一墙板的下端开孔安装有与线管连通的检查盒,在每一墙板的中部开孔安装有与线管连通的接线盒。这样在墙板内预埋线管、检查盒和接线盒,避免现场开槽安装线管、检查盒和接线盒,便于提高施工乃至装修效率。在剪力墙待安装部位预埋有向上伸出的待连接钢筋,步骤二中在钢筋架内插装有竖向钢筋,竖向钢筋的下端与待连接钢筋连接,竖向钢筋的上端伸出墙板上端。这样在钢筋架内布置竖向钢筋,并将竖向钢筋与预埋待连接钢筋连接,将竖向钢筋上端伸出墙板,有利于提高剪力墙整体受力效果,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节点整体性和节点的传力效果。步骤二中,每一面墙板均包括至少两块并排拼接的预制墙板,步骤二中,在墙板拼接处的夹层内布置有钢筋架。这样设置多块墙板拼接呈整面墙板,有利于较宽和较长剪力墙的一次性浇筑施工,拼接处布置的钢筋架有利于对拼接进行结构加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制钢筋架和钢筋混凝土的墙板,在施工现场对墙板和钢筋架进行吊装,然后封闭墙板侧向开口,浇筑混凝土,即可完成剪力墙的施工,从而提供了一种节点整体性强、施工操作简单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实施例一的工艺步骤示意图。图2为剪力墙在现场的施工状态图。图3为墙板内钢筋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用于插接钢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第一套筒的右视图。图6为两块墙板的其中一种固定结构示意图。图7为两块墙板的另一种固定结构示意图。图8为斜撑杆的安装示意图。图9为线管、接线盒和检查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0为剪力墙墙底的其中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竖向钢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第二套筒的俯视图。图13为剪力墙墙底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4为小洞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连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连梁与剪力墙的施工示意图。图17为大洞剪力墙的施工示意图。图18为暖通水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左视图。图20为其中一种异形墙肢的墙板拆分和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1为另一种异形墙肢的墙板拆分和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2为又一种异形墙肢的墙板拆分和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3为再一种异形墙肢的墙板拆分和组合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钢筋网1、弯钢筋2、插管3、连接件4、第一套筒411、套环412、锁片413、第一弹簧圈414、墙板5、保温层6、装饰层7、斜撑杆8、线管9、接线盒10、检查盒11、第二套筒12、夹片13、第二弹簧圈14、销钉15、加强钢筋16、预留口17、连梁18、钢筋架19、封板20、暖通水管21、拉结钢筋22、带弯头钢管23、竖向钢筋24、矩形钢筋框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墙板5和钢筋架19,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5,并预制钢筋架19;步骤二、吊装墙板5和钢筋架19,在待施工剪力墙的位置吊装两块相对布置的墙板5、并吊装位于两块墙板5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墙板和钢筋架,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并预制钢筋架;步骤二、吊装墙板和钢筋架,在待施工剪力墙的位置吊装两块相对布置的墙板、并吊装位于两块墙板之间的钢筋架;步骤三、固定封板,在两块墙板之间固定封板,封板将两块墙板之间的侧向开口封闭;步骤四、浇筑混凝土,在两块墙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步骤五、拆封板,施工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墙板和钢筋架,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并预制钢筋架;步骤二、吊装墙板和钢筋架,在待施工剪力墙的位置吊装两块相对布置的墙板、并吊装位于两块墙板之间的钢筋架;步骤三、固定封板,在两块墙板之间固定封板,封板将两块墙板之间的侧向开口封闭;步骤四、浇筑混凝土,在两块墙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步骤五、拆封板,施工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吊装墙板之前,先在待安装墙板的位置涂覆至少3mm厚的结构胶或者混凝土加固浆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先将两块墙板固定相连,再整体吊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预制的墙板内预埋有用于连接钢筋的连接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整浇快建工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振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