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蓬松硅软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5144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蓬松硅软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脂肪酸50~70份,醇胺10~20份,反应型硅油1~5份,催化剂0.5~1份,脂肪族表面活性剂5~10份,消泡剂0.5~1份,稳定剂2~5份,稀释剂2~5份,酸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脂肪酰胺的基础上,通过对组分的调整以及物料的反应,接入反应性硅油,形成稳定性好,手感出众的硅软油。

Super fluffy silicon soft oi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per fluffy silicone soft oi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y weight: 50-70 fatty acids, 10-20 alcohols, 1-5 reactive silicone oils, 0.5-1 catalysts, 5-10 aliphatic surfactants, 0.5-1 defoamers, 2-5 stabilizers, 2-5 diluents, and 5-10 acid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on the basis of aliphatic amides, reactive silicone oil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components and the reaction of materials, and a silicone soft oil with good stability and excellent handle is form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蓬松硅软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蓬松硅软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柔软剂的

技术介绍
织物柔软剂是一类能改变纤维的静、动摩擦系数的化学物质。当改变静摩擦系数时,手感触摸有平滑感,易于在纤维或织物上移动;当改变动摩擦系数时,纤维与纤维之间的微细结构易于相互移动,也就是纤维或者织物易于变形,二者的综合感觉就是柔软。柔软整理是印染加工中的重要后整理工序。纺织品在加工过程中,经多次处理后手感会变得粗糙,一般合成纤维织物更差,尤其是超细纤维织物。为了使织物具有柔软、滑爽、舒适的手感,就需要对其进行整理,目前应用广泛的是用柔软剂进行整理。此外在化学纤维纺丝,各种纤维的纺纱、织造等过程中均大量使用柔软剂,这是因为随着纺织品加工中高速化和小浴比方式的大量使用,织物之间和织物与设备之间相互摩擦增加,易产生擦伤、条疵等现象。使用柔软剂可使纤维本身具有与加工条件相适应的柔软平滑性以避免损伤。因此织物用柔软剂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助剂。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织物柔软剂可分为硅油、软片、软膏等,硅油通常指的是在室温下保持液体状态的线型聚硅氧烷产品;软片通常是脂肪酰胺结构的柔软剂;软膏通常是用软片和硅油复配而成的一种柔软剂;硅油的在织物上的手感好,但是大部分硅油存在着价格高、稳定性差的缺点,容易在面料上出现硅油斑,而且硅油斑基本不能被剥除,造成损失;软片的稳定性较好,而且不稳定出现柔软斑后容易剥除,但是手感不如硅油;软膏通常是一类复配的产品,虽然手感比之同类的软片会有所提升,但是还是不如硅油,且稳定性比之软片会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蓬松硅软油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超蓬松硅软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脂肪酸50~70份,醇胺10~20份,反应型硅油1~5份,催化剂0.5~1份,脂肪族表面活性剂5~10份,消泡剂0.5~1份,稳定剂2~5份,稀释剂2~5份,酸5~10份。所述的脂肪酸60份,醇胺15份,反应型硅油3份,催化剂0.8份,脂肪族表面活性剂7份,消泡剂0.8份,稳定剂4份,稀释剂3份,酸8份。所述的脂肪酸为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或氢化油中的一种;所述醇胺为羟乙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醇胺、二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或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种;所述反应型硅油为氨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环氧基聚醚硅油、端环氧硅油或羟基硅油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为次磷酸、次磷酸钠或KOH中的一种;所述脂肪族表面活性剂为AEO-3、AEO-7、AEO-9、平平加O-25或平平加O-20中的一种;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高碳醇类消泡剂或聚醚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所述稳定剂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或聚乙二醇600中的一种;所述稀释剂为IPA、二乙二醇单丁醚或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所述酸为乳酸、甲酸、冰醋酸或柠檬酸中的一种。一种制备超蓬松硅软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脂肪酸、醇胺、催化剂混合均匀,在氮气的条件下升温至180℃,在180℃保温3-6小时,获得脂肪酰胺;(2)将脂肪酰胺和反应型硅油混合加热至100-125℃,在100-125℃保温5-8小时,再降温到60-80℃后加入酸和脂肪族表面活性剂,搅拌30-60min,然后加入稀释剂和稳定剂,搅拌20-30min后,加入消泡剂,搅拌20min,得到硅软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脂肪酰胺的基础上,通过对组分的调整以及物料的反应,接入反应性硅油,形成稳定性好,手感出众的硅软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一种超蓬松硅软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脂肪酸50份,醇胺10份,反应型硅油1份,催化剂0.5份,脂肪族表面活性剂5份,消泡剂0.5份,稳定剂2份,稀释剂2份,酸5份。所述的脂肪酸为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或氢化油中的一种;所述醇胺为羟乙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醇胺、二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或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种;所述反应型硅油为氨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环氧基聚醚硅油、端环氧硅油或羟基硅油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为次磷酸;所述脂肪族表面活性剂为AEO-3、AEO-7、AEO-9、平平加O-25或平平加O-20中的一种;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稳定剂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或聚乙二醇600中的一种;所述稀释剂为IPA;所述酸为乳酸。一种制备超蓬松硅软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脂肪酸、醇胺、催化剂混合均匀,在氮气的条件下升温至180℃,在180℃保温3小时,获得脂肪酰胺;(2)将脂肪酰胺和反应型硅油混合加热至100℃,在100℃保温5小时,再降温到60℃后加入酸和脂肪族表面活性剂,搅拌30min,然后加入稀释剂和稳定剂,搅拌20min后,加入消泡剂,搅拌20min,得到硅软油。实施例2:一种超蓬松硅软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所述的脂肪酸60份,醇胺15份,反应型硅油3份,催化剂0.8份,脂肪族表面活性剂7份,消泡剂0.8份,稳定剂4份,稀释剂3份,酸8份。所述的脂肪酸为亚油酸或氢化油中的一种;所述醇胺为羟乙基乙二胺、N-甲基二乙醇胺或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种;所述反应型硅油为氨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环氧基聚醚硅油、端环氧硅油或羟基硅油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为次磷酸钠;所述脂肪族表面活性剂为AEO-3、AEO-7、AEO-9、平平加O-25或平平加O-20中的一种;所述消泡剂为高碳醇类消泡剂;所述稳定剂为聚乙二醇400;所述稀释剂为二乙二醇单丁醚;所述酸为甲酸、冰醋酸或柠檬酸中的一种。一种制备超蓬松硅软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脂肪酸、醇胺、催化剂混合均匀,在氮气的条件下升温至180℃,在180℃保温4小时,获得脂肪酰胺;(2)将脂肪酰胺和反应型硅油混合加热至110℃,在110℃保温6小时,再降温到70℃后加入酸和脂肪族表面活性剂,搅拌45min,然后加入稀释剂和稳定剂,搅拌25min后,加入消泡剂,搅拌20min,得到硅软油。实施例3:一种超蓬松硅软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脂肪酸70份,醇胺20份,反应型硅油5份,催化剂1份,脂肪族表面活性剂10份,消泡剂1份,稳定剂5份,稀释剂5份,酸10份。所述的脂肪酸为硬脂酸、油酸或氢化油中的一种;所述醇胺为羟乙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醇胺或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种;所述反应型硅油为氨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环氧基聚醚硅油或羟基硅油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为KOH;所述脂肪族表面活性剂为AEO-3、AEO-7、AEO-9、平平加O-25或平平加O-20中的一种;所述消泡剂为聚醚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所述稳定剂为聚乙二醇600;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单丁醚;所述酸为冰醋酸或柠檬酸中的一种。一种制备超蓬松硅软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脂肪酸、醇胺、催化剂混合均匀,在氮气的条件下升温至180℃,在180℃保温6小时,获得脂肪酰胺;(2)将脂肪酰胺和反应型硅油混合加热至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蓬松硅软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脂肪酸50~70份,醇胺10~20份,反应型硅油1~5份,催化剂0.5~1份,脂肪族表面活性剂5~10份,消泡剂0.5~1份,稳定剂2~5份,稀释剂2~5份,酸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超蓬松硅软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脂肪酸50~70份,醇胺10~20份,反应型硅油1~5份,催化剂0.5~1份,脂肪族表面活性剂5~10份,消泡剂0.5~1份,稳定剂2~5份,稀释剂2~5份,酸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蓬松硅软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酸60份,醇胺15份,反应型硅油3份,催化剂0.8份,脂肪族表面活性剂7份,消泡剂0.8份,稳定剂4份,稀释剂3份,酸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蓬松硅软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酸为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或氢化油中的一种;所述醇胺为羟乙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醇胺、二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或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种;所述反应型硅油为氨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环氧基聚醚硅油、端环氧硅油或羟基硅油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蓬松硅软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次磷酸、次磷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群余习焕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恩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