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民专利>正文

多头缝纫或刺绣机框架的承载和导向驱动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497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头缝纫或刺绣机框架的承载和导向驱动方法和装置,将改变传统的台面直接承载框架重量方式,甚至无须传统的台面。使用既可承载又可导向驱动框架的装置,可以消除框架与台面间的磨擦阻力和运动干涉。装置包括直线驱动机构;承载及导向机构组。承载及导向机构组的上部与框架固接,下部固定在机架或与机架固接的支座或直线驱动机构支座上。驱动装置承接与其相连接的框架及框架上被缝制物的荷重,并将此荷重传递至机架,它既可承载又可导向驱动框架。图示是一种在X向上设置2组4个框架驱动装置,Y向上设置2个直向集成的框架驱动装置,在驱动源100、直线驱动机构2、承载及导向机构组1作用下,驱动框架7的框体A73和框体B74做平面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头缝纫或刺绣机框架的承载和导向驱动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使框架在X向及与X向垂直的Y向所组成的X、Y水平平面移动的框架承载和导向驱动方法及其装置。现有技术目前,多头缝纫或刺绣机的框架驱动能否准确快速地按照计算机指令信息进行移动是提高缝纫和刺绣产品质量和效能的关键。为了提高缝纫或刺绣机移送带被缝制物的框架的平面移动精度,人们在增强缝纫或刺绣机框架的强度、以及减小驱动机构的传动误差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中国专利ZL00106934.9公开了一种“缝纫机框架驱动装置”,它是由通过马达在交替方向给固定被缝纫物的框架施加驱动力的X向驱动机械以及Y向驱动机械转动的螺杆与该螺杆旋接的移动件构成的,移动件通过导向件来驱动放置在缝纫机台板上的框架。这种驱动装置通过滚珠螺杆来驱动框架,其传动的精度大大提高,但当框架刚性不足时,或当台面的移动阻力增大时,框架本身就会发生变形,而当框架产生变形时,保持在该框架上的被缝制物将不能得到准确的移送。为解决上述问题,日本特开平5-16366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X向和Y向使用加长型导向部件的结构,来防止框架变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另外,中国专利ZL00126031.6,中国专利ZL00104378.1都分别揭示了有关提高缝纫或刺绣机框架移动的准确度的相关内容。无论上述哪种专利所揭示的缝纫或刺绣机框架驱动装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框架置放在缝纫或刺绣机的台面上,由位于台面下或上的X向和Y向驱动机构分别或同时驱动框架在X、Y平面内作单向往复或双向平面运动,为减小框架与台面的硬摩擦,往往在框架下部置有毛毡块。因此,框架和其上的被缝纫或刺绣物料的荷重则经由框架下部粘着的毡块传递到缝纫或刺绣机台面,再由台面经由台面支架传递给机架来实现的。当框架驱动装置驱动框架在台面上移动时,框架及框架上的荷重使毡块与台面间产生摩擦阻力。摩擦阻力随台面的平整度、台面各台板和台板联结盖板接口平整度、台板表面粗糙度、毡块完好程度而变化。又由于台面一般系多件台板和台板联结盖板拼装而成,难以消除表面凹凸,故框架在运行时将会因此产生额外运行阻力及运动干涉,受此阻力及干涉作用导致框架变形或弹性变形。框架的弹性变形将使得其上的被缝纫或被刺绣物的移动轨迹失真,从而使缝纫或刺绣产品的质量大大下降,同时也易造成框架、驱动构件和被驱动构件、台板、联接盖板、驱动机构及其他相关构件因摩擦和撞击而造成损坏。另外,由于框架的承重方式引起的运动阻力和框架变形导致的运动干涉,也使得框架的平面移动速度受到限制,多年来,该类设备的车速都在每分钟1000针左右徘徊,而框架的承重及导向驱动方式则是车速难以提高的主要障碍。显而易见,目前公知的有关缝纫或刺绣机框架的驱动方案的不足是1.采用“框架--毡块--台面—支架—机架”的承重方式将造成框架与台面间产生摩擦阻力;拼接台面的局部凹凸使框架在运行中产生梗阻,导致干涉和冲击。可见,框架的总驱动阻力将随承载框架的台面的表面平整状况、运动干涉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2.上述框架驱动中产生的干涉、冲击和阻力导致框架变形和弹性变形,影响框架的移动精度从而造成框架的平面运行失真,最终导致被缝纫及刺绣产品不良。同时,也导致相关构件损坏失效。3.由于框架所受的冲击强度和干涉程度与框架的移动速度、加速度成正比,而与缝纫或刺绣产品的质量成反比,所以该类设备目前在工作速度和生产效能方面受到极大的制约。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多头缝纫或刺绣机框架的承载及导向驱动的方法及其装置,它既可承载又可导向驱动框架,该装置使框架不用搁置在台板上,无须台面承重、甚至不须台面。这种装置在驱动源的驱动下可带动框架作X和Y向水平平面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头缝纫或刺绣机框架的承载和导向驱动方法,改变传统的多头缝纫或刺绣机框架的台面承重方法,改用既可承载又可导向驱动框架的装置,免除传统的框架与台面的磨擦阻力和运动干涉。一种多头缝纫或刺绣机框架的承载和导向驱动装置,它包括直线驱动机构和水平安装的承载及导向机构组;承载及导向机构组的上部与框架固接,下部固定于支撑件之上,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框架运动。承载及导向机构组承接与其相连接的框架及框架上被缝制物的荷重,并将此荷重直接或经支座或直线驱动机构支座传递至机架。本专利技术还可设计成如下结构它包括直线驱动机构和承载及导向机构组;所述承载及导向机构组由三部分组成,即由上导轨和可沿上导轨移动的上滑块所组成的上导轨滑块元件组及由下导轨、可沿下导轨移动的下滑块所组成的下导轨滑块元件组和支座组成;上导轨滑块元件组位于下导轨滑块元件组之上,且上、下导轨的轴线相互正交;其上导轨滑块元件组与框架固接,下导轨滑块元件组固定于支座上;直线驱动机构与承载及导向机构组的可运动部连接。上述的支撑件可以是机架、矩形的支座,也可以是直线驱动机构的支座或其它结构的可用于放置承载及导向机构组的构件。上述承载及导向机构组包括由上导轨和可沿上导轨移动的上滑块所组成的上导轨滑块元件组及由下导轨和可沿下导轨移动的下滑块所组成的下导轨滑块元件组;上导轨滑块元件组位于下导轨滑块元件组之上并相连接,且上、下导轨的轴线相互正交。上述承载及导向机构组的上导轨滑块元件组的上导轨或上滑块与框架固接;下导轨滑块元件组的下导轨或下滑块与支座或直线驱动机构的支座固接;上导轨滑块元件组与下导轨滑块元件组之间有以下连接形式a.经由上滑块和下滑块相连接;上导轨与框架固接,下导轨与机架或与机架固结的支座或直线驱动机构支座固接。或b.经由上滑块与下导轨相连接;上导轨与框架固接,下滑块与机架或与机架固结的支座或直线驱动机构支座固接。或c.经由上导轨与下导轨相连接;上滑块与框架固接,下滑块与机架或与机架固结的支座或直线驱动机构支座固接。或d.经由上导轨与下滑块相连接;上滑块与框架固接,下导轨与机架或与机架固结的支座或直线驱动机构支座固接。当然,在a.上滑块与下滑块之间、在b.上滑块与下导轨之间、在c.上导轨与下导轨之间或在d.上导轨与下滑块之间可有连接件,经连接件将两者连接,即经连接件将上导轨滑块元件组和下导轨滑块元件组连接;上述连接件可为固定连接件也可为浮动连接件。上述承载及导向机构组还包括横向连接件,横向连接件将两个平行的承载及导向机构组横向连为一体,形成横向集成的承载及导向机构组。横向连接件可与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在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横向集成的承载及导向机构组沿框架一侧同步驱动框架。上述承载及导向机构组还包括直向连接件,直向连接件将框架对侧且同轴的两个承载及导向机构组或两个横向集成的承载及导向机构组或一承载及导向机构组一横向集成的承载及导向机构组直向连为一体,形成直向集成的承载及导向机构组。直向连接件可与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在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推动其上两端的承载及导向机构组分别在框架相对的两侧同步驱动框架。上述承载及导向机构组中的上、下导轨滑块元件组中的导轨与滑块间的运动联接类型为V级移动副或IV级圆柱副即滚动直线导轨副、滑动直线导轨副、滚动花键副、滑动花键副或滚动圆柱导套副、滑动圆柱导套副等。上述承载及导向机构组中的上导轨滑块元件组中的上滑块或上导轨可直接设计为框架框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头缝纫或刺绣机框架的承载和导向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传统的台面承重方式,改用既可承载又可导向驱动框架的装置,进而消除传统的框架与台面间的磨擦阻力和运动干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民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