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压延覆膜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901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压延覆膜片材,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5‑85份;增塑剂0.5‑5份;润滑剂1‑3份;填充剂2‑10份;抗氧化剂1‑4份;热稳定剂1‑6份;加工助剂2‑8份;所述加工助剂为苯酚磺酸锌,增塑剂为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丙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加工助剂苯酚磺酸锌,对聚氯乙烯的分子型降解反应起到抑制作用,提高耐老化性能;苄索氯铵能和苯酚磺酸锌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进一步抑制聚氯乙烯的热降解,提高PVC压延覆膜片材的耐老化性能,增塑剂选用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丙酯,不易从PVC压延覆膜片材中析出污染环境,达到了耐老化、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VC压延覆膜片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PVC压延覆膜片材。
技术介绍
覆膜又称过塑、裱胶、贴膜,是指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到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经过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不但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还能起到防潮、防水、耐磨、耐折的保护作用,聚氯乙烯是常用于覆膜的塑料材料,简称PVC,PVC材料是合成材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具有优良的阻燃性、绝缘性、耐酸碱性和耐磨损等综合性能,同时其成本低廉、原料来源充足,因此在日常生活、包装、建材、农业、电子电器及公共事业等部门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PVC材料的综合性能非常好,适合用于覆膜工艺,但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其老化性能差,在光辐照和氧化的作用下会产生缓慢的分解,从而释放HCl,在PVC链上形成羰基和共轭双键,进而影响PVC材料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VC压延覆膜片材,具有耐老化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PVC压延覆膜片材,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5-85份;增塑剂0.5-5份;润滑剂1-3份;填充剂2-10份;抗氧化剂1-4份;热稳定剂1-6份;加工助剂2-8份;所述加工助剂为苯酚磺酸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氯乙烯的耐热性差,在80℃就开始变软,没有热稳定剂的条件下聚氯乙烯就开始分解,聚氯乙烯的分解不但会使制品变黄甚至变黑,机械性能下降,影响PVC片材的使用。聚氯乙烯在使用或加工时,容易因为受光照或者外界的高温而发生氧化,聚氯乙烯氧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分子链中的游离基的存在,抗氧化剂的作用就是去除游离基或者阻止分子链的断裂。高分子材料从合成、贮存及其加工应用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变质,即表现为材料的综合性能下降,例如表面变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材料表面出现裂纹、丧失光泽、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材料的正常使用,这种现象称为高分子材料的化学老化,简称老化。正常的聚氯乙烯结构是很稳定的,但在生产过程中有一系列副反应的原因,以致聚氯乙烯的链结构在某些部位会发生变化,进而产生了结构上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包括头-头结构、不饱和双键、活性氯结构、支链结构以及二氯末端结构。由于聚氯乙烯本身具有这些结构缺陷,造成其热氧稳定与光氧稳定性比较差,聚氯乙烯在热降解过程中,聚氯乙烯在常温下以分子型降解反应机理为主,首先在大分子上任意生成一个双键,然后分别脱去HCl,再将HCl催化氢进行重排,进而形成新的具有活性的基团,当大分子链上反应形成了新的间同立构结构并且不会受到其他结构的影响时,脱HCl降解反应才会终止。PVC压延覆膜片材原料中的加工助剂选用苯酚磺酸锌,苯酚磺酸锌分散在PVC压延覆膜片材原料中,能明显抑制聚氯乙烯的分子型降解反应,显著提高PVC压延覆膜片材的耐老化性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80-85份聚氯乙烯,1-3份增塑剂;2-3份润滑剂;5-10份填充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VC压延覆膜片材原料包括润滑剂、填充剂,润滑剂的作用在于减小聚氯乙烯分子间的摩擦以及聚氯乙烯分子与加工设备之间的摩擦。聚氯乙烯制品中加入填充剂,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塑剂为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丙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邻苯二甲酸二辛脂是聚氯乙烯常用的增塑剂,但是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容易迁出,且容易污染环境。相比于邻苯二甲酸二辛脂,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丙酯较难析出,和聚氯乙烯分子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使得PVC压延覆膜片材环保、不易污染环境。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3-6份热稳定剂,所述热稳定剂为丁基锡或辛基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稳定剂为丁基锡或辛基锡,热稳定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氧化剂为双酚A。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氯乙烯在使用或加工时,容易因为受到光照或者外界的高温而发生氧化,聚氯乙烯氧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分子链的游离基的存在,抗氧化剂选用双酚A,双酚A能与游离基结合,产生较稳定的物质,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钙和石蜡,硬脂酸钙和石蜡的质量比为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2-3份三氯卡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氯乙烯老化降解过程会先脱HCl,接着会产生断链和交联反应,其中一种老化机理如下:当聚氯乙烯分子内含有自由基或者可以生成新的自由基时,分子链上会出现攻击-CH2-上的氯原子的现象,生成含有不稳定氯原子的大分子链,然后就会形成双键结构,活泼的氯原子会进攻相近的-CH2-,形成小分子和新的自由基,将降解反应持续下去。三氯卡班分散在PVC压延覆膜片材原料,能抑制聚氯乙烯中新的自由基产生,进而起到抑制聚氯乙烯分子的老化降解、提高耐老化性能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3-4份苄索氯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苄索氯铵分散在PVC压延覆膜片材原料中,也能起到抑制聚氯乙烯的分子型降解的作用,且苄索氯铵能与苯酚磺酸锌共同作用,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1-2份甲酚曲唑三硅氧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酚曲唑三硅氧烷能起到抑制聚氯乙烯的热降解,进一步提高PVC压延覆膜片材的耐老化性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加工助剂苯酚磺酸锌,对聚氯乙烯的分子型降解反应起到抑制作用,提高耐老化性能;苄索氯铵能和苯酚磺酸锌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进一步抑制聚氯乙烯的热降解,提高PVC压延覆膜片材的耐老化性能,增塑剂选用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丙酯,不易从PVC压延覆膜片材中析出污染环境,达到了耐老化、环保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PVC压延覆膜片材,原料内各组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表1中各组分的单位为kg,其中加工助剂为苯酚磺酸锌,抗氧化剂为双酚A,热稳定剂为丁基锡,增塑剂为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丙酯,填充剂为滑石粉,润滑剂包括1kg硬脂酸钙和1kg石蜡。PVC压延覆膜片材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配料,取原料中各组分,加热至85℃,搅拌均匀。步骤二,挤出,将步骤一中的物料冷却至50℃,送入挤出机挤出,挤出机加热温度控制在140-150℃,物料塑化温度控制在150-180℃。步骤三,压延,将挤出机挤出的物料用压延机压延,压延辊的温度控制在150-170℃之间。步骤四,冷却收卷,压延机压延出来的PVC片材经冷却后,收卷,得到PVC压延覆膜片材。实施例2:PVC压延覆膜片材,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内各组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热稳定剂为辛基锡,润滑剂包括1.5kg硬脂酸钙和1.5kg石蜡。实施例3:PVC压延覆膜片材,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内各组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润滑剂包括0.5kg硬脂酸钙和0.5kg石蜡。实施例4:PVC压延覆膜片材,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内各组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润滑剂包括0.5kg硬脂酸钙和0.5kg石蜡。实施例5:PVC压延覆膜片材,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内各组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实施例6:PVC压延覆膜片材,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压延覆膜片材,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压延覆膜片材,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所述加工助剂为苯酚磺酸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压延覆膜片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80-85份聚氯乙烯,1-3份增塑剂;2-3份润滑剂;5-10份填充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压延覆膜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丙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压延覆膜片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3-6份热稳定剂,所述热稳定剂为丁基锡或辛基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压延覆膜片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礼富尚嘉轩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久通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