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893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50%、TPP(三元共聚聚丙烯)20—40%、PPC(二元共聚聚丙烯)15—35%,必要的功能性助剂如爽滑剂5—10%、抗粘连剂10—20%、抗静电剂5—15%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在包装不规则产品时具有优良效果,已经达到国际环保标准,符合美国及欧洲环保质量达标体系,而且在收缩膜封口的时候明显,收缩时不易暴口,分子结构紧密,在包装后产品表面不易磨花,不易刺穿,表现韧性强度高,适用于各个行业产品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缩膜工艺
,具体为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用途十分广泛,市场广阔,并具有环保无毒的优点,因此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已基本取代PVC热收缩包装膜成为热收缩包装材料中的主流产品。我国该系列产品的生产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目前国内已有十余条生产线,全部为引进设备,总生产能力约为2万吨。由于我国包装技术与国际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三层共挤系列热收缩包装膜在国内应用尚处在初步阶段,应用范围还较窄,仅限于饮料、音像制品、方便食品及少量日化产品少数领域。目前,现有的收缩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收缩膜在包装不规则产品时效果比较一般,不能达到国际环保标准,而且现有的收缩膜在封口的时候不明显,收缩时容易暴口,分子结构比较松散,在包装后产品表面容易被磨花和刺穿,表现韧性强度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50%、TPP(三元共聚聚丙烯)20—40%、PPC(二元共聚聚丙烯)15—35%,必要的功能性助剂如爽滑剂5—10%、抗粘连剂10—20%、抗静电剂5—15%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爽滑剂主要成份有食用胶体、酶制剂与乳化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粘连剂主要分为有机抗粘连剂和无机抗粘连剂两种,所述无机抗粘连剂主要有硅藻土、滑石粉、碳酸钙、合成二氧化硅以及玻璃微珠等,所述抗粘连剂的粒径一般在3-5μm,而薄膜的表层厚度约为1μ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静电剂主要为外涂型抗静电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制备方法步骤如下:a.首先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称取;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称取好的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TPP(三元共聚聚丙烯)、PPC(二元共聚聚丙烯)倒入到混合器中加水进行混合;c.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爽滑剂和抗粘连剂倒入到混合器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混合,然后再将混合好的原料倒入到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抗静电剂通过涂布、喷涂或浸渍等方法使之附着在收缩膜材料的表面,再经过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e.待步骤d完成后,最后再将加工高的收缩膜进行展平切边,接着再将收缩膜进行收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所述涂布的操作包括以下步骤:f.首先对收缩膜表面进行清洗,彻底除去表面灰尘、油脂等,可用1%左右的中性洗涤剂溶液清洗,清洗后需要放置在无尘室内晾干;g.待步骤f完成后,再配液用乙醇、酯类或水将抗静电剂配成0.2~2%浓度的溶液,溶液的浓度在保证抗静电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稀一些,因为浓度高的溶液会发粘,容易吸附灰尘;k.待步骤g完成后,再使用喷涂法是用喷枪将抗静电剂液喷涂在收缩膜上;h.待步骤k完成后,再对收缩膜进行干燥处理,使涂膜层硬化,在温度30-40℃,湿度60-80%的条件下,大约需要干燥3个小时,干燥后还要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放置5个小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混合器采用搅拌、加热一体机,所述搅拌时的搅拌杆采用双螺旋搅拌杆,所述加热时的加热器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器,所述混合器搅拌时电机的转速为1500r/min,所述混合器在加热时的内部温度为70℃,加热的时间为1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在包装不规则产品时具有优良效果,已经达到国际环保标准,符合美国及欧洲环保质量达标体系,而且在收缩膜封口的时候明显,收缩时不易暴口,分子结构紧密,在包装后产品表面不易磨花,不易刺穿,表现韧性强度高,适用于各个行业产品包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50%、TPP(三元共聚聚丙烯)20—40%、PPC(二元共聚聚丙烯)15—35%,必要的功能性助剂如爽滑剂5—10%、抗粘连剂10—20%、抗静电剂5—15%等。所述爽滑剂主要成份有食用胶体、酶制剂与乳化剂。所述抗粘连剂主要分为有机抗粘连剂和无机抗粘连剂两种,所述无机抗粘连剂主要有硅藻土、滑石粉、碳酸钙、合成二氧化硅以及玻璃微珠等,所述抗粘连剂的粒径一般在3-5μm,而薄膜的表层厚度约为1μm。所述抗静电剂主要为外涂型抗静电剂。所述的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制备方法步骤如下:a.首先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称取;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称取好的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TPP(三元共聚聚丙烯)、PPC(二元共聚聚丙烯)倒入到混合器中加水进行混合;c.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爽滑剂和抗粘连剂倒入到混合器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混合,然后再将混合好的原料倒入到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抗静电剂通过涂布、喷涂或浸渍等方法使之附着在收缩膜材料的表面,再经过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e.待步骤d完成后,最后再将加工高的收缩膜进行展平切边,接着再将收缩膜进行收卷。所述的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所述涂布的操作包括以下步骤:f.首先对收缩膜表面进行清洗,彻底除去表面灰尘、油脂等,可用1%左右的中性洗涤剂溶液清洗,清洗后需要放置在无尘室内晾干;g.待步骤f完成后,再配液用乙醇、酯类或水将抗静电剂配成0.2~2%浓度的溶液,溶液的浓度在保证抗静电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稀一些,因为浓度高的溶液会发粘,容易吸附灰尘;k.待步骤g完成后,再使用喷涂法是用喷枪将抗静电剂液喷涂在收缩膜上;h.待步骤k完成后,再对收缩膜进行干燥处理,使涂膜层硬化,在温度30-40℃,湿度60-80%的条件下,大约需要干燥3个小时,干燥后还要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放置5个小时。所述混合器采用搅拌、加热一体机,所述搅拌时的搅拌杆采用双螺旋搅拌杆,所述加热时的加热器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器,所述混合器搅拌时电机的转速为1500r/min,所述混合器在加热时的内部温度为70℃,加热的时间为10min。在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及其加工工艺使用的时候首先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再将称取好的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TPP(三元共聚聚丙烯)、PPC(二元共聚聚丙烯)倒入到混合器中加水进行混合,再将爽滑剂和抗粘连剂倒入到混合器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混合,然后再将混合好的原料倒入到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再将抗静电剂通过涂布、喷涂或浸渍等方法使之附着在收缩膜材料的表面,再经过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最后再将加工高的收缩膜进行展平切边,接着再将收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50%、TPP(三元共聚聚丙烯)20—40%、PPC(二元共聚聚丙烯)15—35%,必要的功能性助剂如爽滑剂5—10%、抗粘连剂10—20%、抗静电剂5—15%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50%、TPP(三元共聚聚丙烯)20—40%、PPC(二元共聚聚丙烯)15—35%,必要的功能性助剂如爽滑剂5—10%、抗粘连剂10—20%、抗静电剂5—15%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爽滑剂主要成份有食用胶体、酶制剂与乳化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粘连剂主要分为有机抗粘连剂和无机抗粘连剂两种,所述无机抗粘连剂主要有硅藻土、滑石粉、碳酸钙、合成二氧化硅以及玻璃微珠等,所述抗粘连剂的粒径一般在3-5μm,而薄膜的表层厚度约为1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主要为外涂型抗静电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步骤如下:a.首先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称取;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称取好的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TPP(三元共聚聚丙烯)、PPC(二元共聚聚丙烯)倒入到混合器中加水进行混合;c.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爽滑剂和抗粘连剂倒入到混合器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混合,然后再将混合好的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达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