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447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包括容箱、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端面的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上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的成型装置,所述容箱后侧端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固定臂杆,所述固定臂杆上呈上下方向等距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搅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腔,所述容箱右侧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第一通透口,所述第一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斗,所述第一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一通透口互通的立斗腔,所述搅合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滑板,所述斜滑板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竖管,所述竖管内上下穿透设置有通透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粉尘利用
,具体是一种改进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往往会产生较多的工业粉尘,这些工业粉尘对环境影响极为严重,因此无法直接排入空气中,但是这些粉尘同时可作为混凝土原料进行加工后制成砖块、墩柱等一系列物件使用于建筑施工等领域中去,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保护环境以及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包括容箱、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端面的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上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的成型装置,所述容箱后侧端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固定臂杆,所述固定臂杆上呈上下方向等距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搅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腔,所述容箱右侧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第一通透口,所述第一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斗,所述第一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一通透口互通的立斗腔,所述搅合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滑板,所述斜滑板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竖管,所述竖管内上下穿透设置有通透槽,所述通透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竖管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竖管外表面的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搅合腔的内壁上,所述搅合腔临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前后对应且固定设置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与所述搅合腔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旋绞片,所述第一螺旋绞片下端与所述搅合腔下侧内壁相抵接,前后对应所述第一螺旋绞片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搅合腔前后侧内壁相抵接,所述容箱临近下侧端面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排放口,所述第一转向轴左端伸展入所述排放口内,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临近所述容箱上端面的左侧端面的第一安放座,所述第一安放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推进腔,所述推进腔上端面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推进腔互通的第二通透口,所述第二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斗,所述第二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二通透口互通的第二立斗腔,所述推进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与所述推进腔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搅合腔临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臂,所述第二转向轴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固定臂的左侧端面,所述第二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螺旋绞片,所述容箱上还设有探照装置,所述探照装置包括灯杆以及探照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放座下侧且位于所述容箱左侧的第二安放座,所述第二安放座内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通过所述排放管与所述搅合腔互通,所述容腔下侧内壁上设置有斜滑块,所述斜滑块中点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容腔互通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端向左的通透孔,所述通透孔内设置有可左右平滑的滑块,所述滑块临近上端面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通透孔上侧内壁平滑配合连接的隔离板,所述通透孔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滑块右侧端面之间配合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成型槽左侧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成型槽互通的模具槽,所述模具槽下侧的所述第二安放座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槽互通的起落槽,所述起落槽内设置有顶推板,初始状态时,所述顶推板上端面与所述模具槽下端开端相齐平,所述顶推板下端面前后对应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向左伸展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安放座临近下端面的左侧端面固定且前后对应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液压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通透槽内侧壁上的喷淋座,所述喷淋座内上下穿透设置有喷淋口,所述喷淋口临近上端开端处的内侧壁及临近下侧开端处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斜倾部,上下对应设置的所述斜倾部与所述喷淋口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喷淋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放座下端面、第二安放座上端面及所述容箱左端面通过机座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臂及所述搅合腔上侧内壁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一稳定板,所述第一稳定板有助于增强所述固定臂及所述搅合腔上侧内壁之间的强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二稳定板,所述第二稳定板有助于增强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处的强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箱顶部端面左侧,所述探照灯固定设置于所述灯杆顶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分别通过立斗腔往搅合腔内添加水泥,通过第二立斗腔往推进腔内添加粉尘颗粒物,此时第二马达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向轴带动第二螺旋绞片转绕,此时第二螺旋绞片可将通过第二立斗腔落入推进腔内的粉尘颗粒物移送到搅合腔内,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二转向轴及推进腔左侧内壁之间的第二垫片可预防推进腔内的粉尘颗粒物进入影响第二马达的正常工作,此时通过立斗腔落入搅合腔内的水泥及通过推进腔被移送至搅合腔内的粉尘颗粒物通过斜滑板滑落,再通过通透槽、喷淋口落入到斜滑板下侧的搅合腔内,在此过程中,喷淋头启动并向通过喷淋口的水泥及粉尘颗粒混合物喷水,同时,第一马达反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向轴带动第一螺旋绞片反转,此时落入到斜滑板下侧的搅合腔内的混凝土原料在搅合腔内通过第一螺旋绞片进行搅拌,当搅拌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第一马达正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向轴带动第一螺旋绞片正转,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一转向轴及搅合腔右侧内壁之间的第一垫片有助于混凝土原料进入影响第一马达的正常工作,此时第一螺旋绞片将混合后的混凝土原料通过排放口挤压至容腔内,此时混凝土原料落入成型槽内,同时,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液压杆伸出,进而推动滑块伸出通透孔外,进而将落入成型槽的混凝土原料推移到模具槽内进行成型工作,在此过程中,设置于滑块上的隔离板有助于预防落入成型槽内的混凝土原料进入到通透孔内,待模具槽内的混凝土原料初步成型后第二液压缸启动,进而通过第二液压杆带动第二连接柱下移,进而通过第一连接柱带动顶推板下移,进而将成型后的混凝土原料移送出起落槽外,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成型后的物料取下,同时顶推板回复到初始状态进行下的成型工作,通过不断上述的动作持续将粉尘颗粒物与水泥混合搅拌后进行成型操作,同时成型后的混物料经过烘干处理亦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臂杆的设置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包括容箱11、设置于所述容箱11左侧端面的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箱11内的搅合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上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容箱11左侧的成型装置,所述容箱11后侧端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固定臂杆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包括容箱、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端面的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上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的成型装置,所述容箱后侧端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固定臂杆,所述固定臂杆上呈上下方向等距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搅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腔,所述容箱右侧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第一通透口,所述第一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斗,所述第一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一通透口互通的立斗腔,所述搅合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滑板,所述斜滑板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竖管,所述竖管内上下穿透设置有通透槽,所述通透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竖管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竖管外表面的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搅合腔的内壁上,所述搅合腔临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前后对应且固定设置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与所述搅合腔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旋绞片,所述第一螺旋绞片下端与所述搅合腔下侧内壁相抵接,前后对应所述第一螺旋绞片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搅合腔前后侧内壁相抵接,所述容箱临近下侧端面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排放口,所述第一转向轴左端伸展入所述排放口内,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临近所述容箱上端面的左侧端面的第一安放座,所述第一安放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推进腔,所述推进腔上端面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推进腔互通的第二通透口,所述第二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斗,所述第二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二通透口互通的第二立斗腔,所述推进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与所述推进腔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搅合腔临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臂,所述第二转向轴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固定臂的左侧端面,所述第二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螺旋绞片,所述容箱上还设有探照装置,所述探照装置包括灯杆以及探照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包括容箱、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端面的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上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的成型装置,所述容箱后侧端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固定臂杆,所述固定臂杆上呈上下方向等距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搅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腔,所述容箱右侧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第一通透口,所述第一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斗,所述第一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一通透口互通的立斗腔,所述搅合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滑板,所述斜滑板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竖管,所述竖管内上下穿透设置有通透槽,所述通透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竖管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竖管外表面的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搅合腔的内壁上,所述搅合腔临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前后对应且固定设置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与所述搅合腔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旋绞片,所述第一螺旋绞片下端与所述搅合腔下侧内壁相抵接,前后对应所述第一螺旋绞片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搅合腔前后侧内壁相抵接,所述容箱临近下侧端面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排放口,所述第一转向轴左端伸展入所述排放口内,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临近所述容箱上端面的左侧端面的第一安放座,所述第一安放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推进腔,所述推进腔上端面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推进腔互通的第二通透口,所述第二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斗,所述第二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二通透口互通的第二立斗腔,所述推进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与所述推进腔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搅合腔临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臂,所述第二转向轴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固定臂的左侧端面,所述第二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螺旋绞片,所述容箱上还设有探照装置,所述探照装置包括灯杆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子赫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