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竹材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446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霉竹材,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竹条46‑52份;脱氢乙酸40‑46份;海藻酸钠26‑32份;硝酸银18‑22份;稀盐酸14‑18份;过氧乙酸8‑12份;醋酸3‑6份;防霉添加剂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霉竹材,将竹条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步骤三中脱氢乙酸、海藻酸钠、硝酸银、稀盐酸、过氧乙酸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制成的混合液,随后再通过艾叶粉熏蒸1‑2h,进一步的提高竹材的防霉效果,混合液经过合适的配比使防霉效果得到很大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霉竹材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材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防霉竹材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竹材产业连年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增速保持10%以上,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企业创新及新技术、新品开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开发竹资源的积极性非常高,竹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竹子资源丰富,竹子种类、面积、竹材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资源的优势、日益增大的科技投入,以及国家的产业引导政策使得我国的竹产业在20多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个由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贸易的较为完善的竹子产业发展体系正逐步形成。现有的竹材防霉效果不是很好,在高温、湿气大的环境中容易霉变,限制了防霉竹材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霉竹材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霉竹材,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防霉竹材中还添加有艾叶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防霉添加剂为枇杷提取液、木棉树皮提取液按照重量(2-6):3组成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防霉添加剂为枇杷提取液、木棉树皮提取液按照重量4:3组成的混合物。一种防霉竹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步骤二,将竹条置于醋酸溶液中静置24-28h,随后进行加热,加热至温度为55-65℃,向其中加入防霉添加剂,继续加热至温度为65-75℃,加热时间45-55min,将竹条捞出,沥干;步骤三,将脱氢乙酸、海藻酸钠、硝酸银、稀盐酸、过氧乙酸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搅拌转速为125-135r/min,搅拌时间为1-2h,得到混合液;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竹条置于步骤三混合液中,加压6-8MPa,保持35-45s,再用干燥的艾叶粉熏蒸1-2h,随后进行铺装、热压及固化成型,待温度冷却至24-30℃,卸模出料,即得本专利技术的防霉竹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步骤四中艾叶粉用量为12-18g/m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步骤四中艾叶粉用量为15g/m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霉竹材,将竹条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步骤三中脱氢乙酸、海藻酸钠、硝酸银、稀盐酸、过氧乙酸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制成的混合液,通过竹条置于步骤三混合液中,加压6-8MPa,保持35-45s,该方法使竹材防霉效果得到很大提高,随后再通过艾叶粉熏蒸1-2h,进一步的提高竹材的防霉效果,混合液经过合适的配比使防霉效果得到很大改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霉竹材,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本实施例的防霉竹材中还添加有艾叶粉。本实施例的防霉添加剂为枇杷提取液、木棉树皮提取液按照重量2:3组成的混合物。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霉竹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步骤二,将竹条置于醋酸溶液中静置24h,随后进行加热,加热至温度为55℃,向其中加入防霉添加剂,继续加热至温度为65℃,加热时间45min,将竹条捞出,沥干;步骤三,将脱氢乙酸、海藻酸钠、硝酸银、稀盐酸、过氧乙酸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搅拌转速为125r/min,搅拌时间为1h,得到混合液;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竹条置于步骤三混合液中,加压6MPa,保持35s,再用干燥的艾叶粉熏蒸1h,随后进行铺装、热压及固化成型,待温度冷却至24℃,卸模出料,即得本专利技术的防霉竹材。本实施例的步骤四中艾叶粉用量为12g/m3。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霉竹材,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本实施例的防霉竹材中还添加有艾叶粉。本实施例的防霉添加剂为枇杷提取液、木棉树皮提取液按照重量2:1组成的混合物。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霉竹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步骤二,将竹条置于醋酸溶液中静置28h,随后进行加热,加热至温度为65℃,向其中加入防霉添加剂,继续加热至温度为75℃,加热时间55min,将竹条捞出,沥干;步骤三,将脱氢乙酸、海藻酸钠、硝酸银、稀盐酸、过氧乙酸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搅拌转速为135r/min,搅拌时间为2h,得到混合液;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竹条置于步骤三混合液中,加压8MPa,保持45s,再用干燥的艾叶粉熏蒸2h,随后进行铺装、热压及固化成型,待温度冷却至30℃,卸模出料,即得本专利技术的防霉竹材。本实施例的步骤四中艾叶粉用量为18g/m3。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霉竹材,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本实施例的防霉竹材中还添加有艾叶粉。本实施例的防霉添加剂为枇杷提取液、木棉树皮提取液按照重量4:3组成的混合物。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霉竹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步骤二,将竹条置于醋酸溶液中静置26h,随后进行加热,加热至温度为60℃,向其中加入防霉添加剂,继续加热至温度为70℃,加热时间47.5min,将竹条捞出,沥干;步骤三,将脱氢乙酸、海藻酸钠、硝酸银、稀盐酸、过氧乙酸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搅拌转速为130r/min,搅拌时间为1.5h,得到混合液;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竹条置于步骤三混合液中,加压7MPa,保持40s,再用干燥的艾叶粉熏蒸1.5h,随后进行铺装、热压及固化成型,待温度冷却至26℃,卸模出料,即得本专利技术的防霉竹材。本实施例的步骤四中艾叶粉用量为15g/m3。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霉竹材,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本实施例的防霉竹材中还添加有艾叶粉。本实施例的防霉添加剂为枇杷提取液、木棉树皮提取液按照重量1:3组成的混合物。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霉竹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步骤二,将竹条置于醋酸溶液中静置22h,随后进行加热,加热至温度为53℃,向其中加入防霉添加剂,继续加热至温度为62℃,加热时间43min,将竹条捞出,沥干;步骤三,将脱氢乙酸、海藻酸钠、硝酸银、稀盐酸、过氧乙酸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搅拌转速为122/min,搅拌时间为0.8h,得到混合液;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竹条置于步骤三混合液中,加压5MPa,保持32,再用干燥的艾叶粉熏蒸0.8h,随后进行铺装、热压及固化成型,待温度冷却至22℃,卸模出料,即得本专利技术的防霉竹材。本实施例的步骤四中艾叶粉用量为10g/m3。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霉竹材,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本实施例的防霉竹材中还添加有艾叶粉。本实施例的防霉添加剂为枇杷提取液、木棉树皮提取液按照重量8:3组成的混合物。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霉竹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步骤二,将竹条置于醋酸溶液中静置30h,随后进行加热,加热至温度为68℃,向其中加入防霉添加剂,继续加热至温度为78℃,加热时间56min,将竹条捞出,沥干;步骤三,将脱氢乙酸、海藻酸钠、硝酸银、稀盐酸、过氧乙酸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搅拌转速为138r/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霉竹材,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霉竹材,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竹材,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霉竹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竹材中还添加有艾叶粉。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霉竹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添加剂为枇杷提取液、木棉树皮提取液按照重量(2-6):3组成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霉竹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添加剂为枇杷提取液、木棉树皮提取液按照重量4:3组成的混合物。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霉竹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步骤二,将竹条置于醋酸溶液中静置24-28h,随后进行加热,加热至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庆林从全朱丽凤李秀青彭跃胜李爱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