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文正专利>正文

总和送针车箱包成型押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4327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总合送针车箱包成型押脚装置,专用于一般箱、包边框车制用,包括一单脚式押脚本体,于押脚本体底缘外侧,配合锁装一可自由转动的锥环体,于押脚本体底缘向另一侧延伸凹弧槽,供形成车缝箱、包框缘时包覆框条可容置通过,而锥环体的外缘则可自然压置车制工件的外侧边,使车制工件的移位更顺畅平滑。(*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用押脚装置,特别是一种总合送针车箱包成型押脚装置。以缝纫机的使用其历史极久远,其使用的范围由早期的缝制衣服至今日用于工业大量生产皮包或箱体的缝制工作等等,已成为一不可缺少的加工器具,尤其以现行的皮包、箱体的车制使用,俨然为实际生产加工的主要器具,而为因应不同产品的缝制需要,整部缝纫机的结构设计上分别有其特有的不同设计,本技术所欲探讨的即是针对现行皮包、箱体车缝使用的押脚部分,以一般传统总合送针车之押脚设计,因为箱、包体边框为求美观及凸条的框缘设计,于折制的框缘内面均内衬有一塑管或细杆,使边线可立体凸出,而该折起的框条凸出,便形成车制时押送操作上的困扰,故而为求车缝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于押脚的部份做有适切的变换设计,其中最为常见的即是如图4、5所示,一种日制单边高脚式的押脚结构,其主要藉由押脚本体30底部外侧支脚31的外侧边面设成较高(厚)的形状,而中央则形成凹落的状态,使用时,即将两侧支脚31分别压置于车制的框条21两侧,使其凸出的部分,恰穿置于两侧支脚31中央,而较厚的部份,恰可压置车制工件20的外侧平面,使车缝的边可收到平整的车制效果,而以此种设计,其或可收到压平的效果,然由于两侧支脚31底面皆呈平面状的压持,故而在工件20的车缝推送方面,便自然形成极大的压持阻力,而整个工件的推送是由底部相对夹合的齿盘面(图上未绘出),故当车缝者稍一不慎,便可能因压持力量不均而产生偏斜的状态,则将直接影响及车缝线的平直及车缝边面的平整性,徒增车制时的技术依赖性。于是为求能适当的减小整个压持的接触面,使能将推送阻力适当降低,一种如图6所示的押脚便被开发出来,其主要的特色便在于将外侧的支脚31予以削去,使形成单脚式的押脚本体32结构,而以此一设计其虽克服车缝时阻力的部份,但由于其削去的底边为求能适切的压实到车缝工件20的平面,中央设有一凹落的半圆凹弧槽33,其是呈一仅容凸出的框条穿置较小槽孔设计,且削除后的外侧底缘呈一平面式的削设,与本体32的边面形成一明显的端角结构,如此一者容易发生刮伤车缝工件20的表面,二者因为底部亦呈平面接触,且压持的边面延伸到凹弧槽33的槽面部份,实际上移位的阻力仍具有一相当的数值,于实际的移位上亦不甚理想,故而如何改善现行车缝押脚使用的不顺畅,以合乎业者大量车缝产制时可获加工迅速及产品美观的加工的需要,以总合送针车箱包成型用押脚的结构,实为一极具有研究开发改良价值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总和送针车箱包成型押脚装置,可简易组装,并可使缝制时压合确实及移位省力,使整个缝制的操作更顺利迅速,产品的车缝品质大幅提升,达到缝制产品外观平整美观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总合送针车箱包成型押脚装置,包含有一单脚式押脚本体及支脚;其特征在于于该押脚本体外侧底缘装一可滚动的锥环体,配合押脚本体底缘的圆弧槽,共同组成一凹弧空间。本技术的效果是本技术的锥环体14的锥斜弧面,恰可与押脚本体10底缘的圆弧槽11,共同组成一较大且延伸到外侧近乎半圆的凹弧空间,即可供车缝皮包或箱体边框缝线时,其内部穿置框条21所形成包覆凸出的边框可容置到该凹弧的空间,形成车缝时工件20滑移导向,而锥环体12的外侧大锥环径,更可对被车缝的工件20外侧,形成一压实的操作,而因为整个锥环体12是呈圆形且可滚动的设计,其与车缝工件20间类似呈点接触的压实状态,故而不会影响到实际工件20缝制时的推送移位,整个压送阻力大幅的降低,可获省力移位的效果,不仅可确保整个车制缝线的平直品质,更可确实降低不良品率,提高整体的产品美观特性。而以本技术的锥环体14的设计,其尚有一特性,即是可以配合车制框条21的大小做环径适当大小的变换组装,使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箱包车制使用,整个使用弹性可较现行的押脚设计更具实用变换性,当可使整体的制造成本降低,更富使用的弹性,而以本技术的滚动式压持锥环体14的设计,亦将因为其实际压持阻力的减低,可适切的减低整个动力的负荷,相对使整个车缝的工作更符安全的功效,所车制产品的品质进一步的提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总合送针车箱包成型押脚装置,其以简易圆形滚动的锥环体的设计,不仅可使整个箱包的边框车缝工作更顺畅,更而可依不同的框条尺寸,适时的变换锥环体锥形环径组装,使适应不同的产品车制。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以一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图式部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外观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为习用的押脚外观示意图。图5为习用押脚使用示意图。图6为习用的另一种押脚外观参考图。本技术的总合送针车箱包成型押脚装置,请配合图1、2所示,其主要包括一单脚式的押脚本体10,并使押脚本体10的宽度予以适当的削减,于押脚本体10外侧底缘设留凹落的圆弧槽11,而于外侧边面上,设一螺孔12,其配合以螺栓13锁装一设成锥斜形状的锥环体14,于锁合后,整个锥环体14仍可以螺栓13为轴心做任意转动;结合参照图3,锁装后锥环体14的锥斜弧面,恰可与押脚本体10底缘的圆弧槽11,共同组成一较大且延伸到外侧近乎半圆的凹弧空间,即可供车缝皮包或箱体边框缝线时,其内部穿置框条21所形成包覆凸出的边框可容置到该凹弧的空间,形成车缝时工件20滑移导向,而锥环体12的外侧大锥环径,更可对被车缝的工件20外侧,形成一压实的操作,而因为整个锥环体12是呈圆形且可滚动的设计,其与车缝工件20间类似呈点接触的压实状态,故而不会影响到实际工件20缝制时的推送移位,整个压送阻力大幅的降低,可获省力移位的效果,不仅可确保整个车制缝线的平直品质,更可确实降低不良品率,提高整体的产品美观特性。而以本技术的锥环体14的设计,其尚有一特性,即是可以配合车制框条21的大小做环径适当大小的变换组装,使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箱包车制使用,整个使用弹性可较现行的押脚设计更具实用变换性,当可使整体的制造成本降低,更富使用的弹性,而以本技术的滚动式压持锥环体14的设计,亦将因为其实际压持阻力的减低,可适切的减低整个动力的负荷,相对使整个车缝的工作更符安全的功效,所车制产品的品质进一步的提升。权利要求1.一种总合送针车箱包成型押脚装置,包含有一单脚式押脚本体及支脚;其特征在于于该押脚本体外侧底缘装一可滚动的锥环体,配合押脚本体底缘的圆弧槽,共同组成一凹弧空间。专利摘要一种总合送针车箱包成型押脚装置,专用于一般箱、包边框车制用,包括一单脚式押脚本体,于押脚本体底缘外侧,配合锁装一可自由转动的锥环体,于押脚本体底缘向另一侧延伸凹弧槽,供形成车缝箱、包框缘时包覆框条可容置通过,而锥环体的外缘则可自然压置车制工件的外侧边,使车制工件的移位更顺畅平滑。文档编号D05B29/06GK2245621SQ95224109公开日1997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柯文正 申请人:柯文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总合送针车箱包成型押脚装置,包含有一单脚式押脚本体及支脚;其特征在于:于该押脚本体外侧底缘装一可滚动的锥环体,配合押脚本体底缘的圆弧槽,共同组成一凹弧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柯文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