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浸调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415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浸调粘系统,包括调粘桶、过滤器和含浸槽;调粘桶、过滤器与含浸槽之间通过管道固定首尾连接,含浸调粘系统内还设置有第三泵体,第三泵体分别通过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并联在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上,在第一泵体或第二泵体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的切换到第三泵体进行使用,即当第一泵体故障时,可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使得树脂由第三泵体打到含浸槽内,当第二泵体出现故障时,可关闭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打开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使用第三泵体将含浸槽内的树脂大会调粘桶,第三泵体起到备用泵的作用,减少设备异常或故障进行维修而浪费的生产时间,提升产能。

An immersion and viscosity control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mersion viscosity regulat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viscosity regulating bucket, a filter and an immersion trough; the viscosity regulating bucket, a filter and the immersion trough are fixedly connected at the end and the head through a pipe; a third pump body is also arranged in the immersion viscosity regulating system; and the third pump body is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the first pump body and the second pump body through the second pipe body and the third pipe body, respectively. On the body, when the first pump body or the second pump body fails, it can quickly switch to the third pump body for use, that is, when the first pump body fails, the first valve and the second valve can be closed, the third valve and the fifth valve can be opened, so that the resin from the third pump body into the immersion tank, when the second pump body fails, it can be turned off. Close the seventh valve and the eighth valve, open the fourth valve and the sixth valve, use the third pump body to adjust the resin assembly bucket in the immersion tank, the third pump body plays the role of a standby pump, reduce equipment abnormalities or malfunctions for maintenance and waste of production time, improve production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浸调粘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浸调粘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的含浸调粘系统包括含浸槽、调粘桶和过滤器,由泵体将在调粘桶中经过调粘的树脂打到含浸槽内,树脂经过使用后,多余的部分经过泵体打回调粘桶内进行循环使用。但是一般的含浸调粘系统中只设置有两个泵体,当两个泵体其中之一发生故障时,需要对泵体进行更换,这样会浪费生产时间,从而降低生产效率,更甚者会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预防故障并且提升产能的含浸调粘系统。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含浸调粘系统,包括调粘桶、过滤器和含浸槽;所述调粘桶、过滤器与含浸槽之间通过管道固定首尾连接,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依次设置在调粘桶和含浸槽之间,所述第三过滤器设置在含浸槽和调粘桶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器和含浸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三过滤器和调粘桶之间设置有第二泵体,所述第一泵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泵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所述含浸调粘系统内还设置有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泵体两端通过第二管体与第三泵体并联,所述第二管体分别固定在第一阀门和第二过滤器之间以及第二阀门和含浸槽之间,所述第三泵体两端的第二管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三泵体两端还通过第三管体与第二泵体并联,所述第三管体分别安装在第八阀门和第三过滤器之间以及第七阀门和调粘桶之间,所述第三泵体两端的第三管体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该含浸调粘系统内设置有三个过滤器,对树脂进行过滤,去除掉杂质,提升产品质量,同时第三泵体分别通过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并联在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上,在第一泵体或第二泵体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的切换到第三泵体进行使用,即当第一泵体故障时,可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使得树脂由第三泵体打到含浸槽内,当第二泵体出现故障时,可关闭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打开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使用第三泵体将含浸槽内的树脂大会调粘桶,第三泵体起到备用泵的作用,减少设备异常或故障进行维修而浪费的生产时间,提升产能。上述的含浸调粘系统,所述调粘桶和第一过滤器之间设置有阀门,更好的控制该含浸调粘系统。上述的含浸调粘系统,所述含浸槽两端均设置有阀门。上述的含浸调粘系统,所述含浸调粘系统内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分别与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第三本体电连接。上述的含浸调粘系统,所述调粘桶为圆柱形调粘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含浸调粘系统内设置有三个过滤器,对树脂进行过滤,去除掉杂质,提升产品质量,同时第三泵体分别通过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并联在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上,在第一泵体或第二泵体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的切换到第三泵体进行使用,即当第一泵体故障时,可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使得树脂由第三泵体打到含浸槽内,当第二泵体出现故障时,可关闭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打开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使用第三泵体将含浸槽内的树脂大会调粘桶,第三泵体起到备用泵的作用,减少设备异常或故障进行维修而浪费的生产时间,提升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含浸调粘系统,包括调粘桶1、过滤器和含浸槽3;所述调粘桶、过滤器与含浸槽之间通过管道4固定首尾连接,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器21、第二过滤器22和第三过滤器23,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依次设置在调粘桶和含浸槽之间,所述第三过滤器设置在含浸槽和调粘桶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器22和含浸槽3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5,所述第三过滤器23和调粘桶1之间设置有第二泵体6,所述第一泵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51和第二阀门52,所述第二泵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61和第八阀门62;所述含浸调粘系统内还设置有第三泵体7,所述第三泵体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管体71,所述第一泵体5两端通过第二管体72与第三泵体并联,所述第二管体分别固定在第一阀门和第二过滤器之间以及第二阀门和含浸槽之间,所述第三泵体两端的第二管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721和第五阀门722;所述第三泵体7两端还通过第三管体73与第二泵体并联,所述第三管体分别安装在第八阀门和第三过滤器之间以及第七阀门和调粘桶之间,所述第三泵体两端的第三管体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阀门731和第六阀门732。该含浸调粘系统内设置有三个过滤器,对树脂进行过滤,去除掉杂质,提升产品质量,同时第三泵体分别通过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并联在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上,在第一泵体或第二泵体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的切换到第三泵体进行使用,即当第一泵体故障时,可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使得树脂由第三泵体打到含浸槽内,当第二泵体出现故障时,可关闭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打开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使用第三泵体将含浸槽内的树脂大会调粘桶,第三泵体起到备用泵的作用,减少设备异常或故障进行维修而浪费的生产时间,提升产能。所述调粘桶和第一过滤器之间设置有阀门,更好的控制该含浸调粘系统。在本技术中,所述含浸槽两端均设置有阀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含浸调粘系统内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分别与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第三本体电连接。所述调粘桶为圆柱形调粘桶。该含浸调粘系统内设置有三个过滤器,对树脂进行过滤,去除掉杂质,提升产品质量,同时第三泵体分别通过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并联在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上,在第一泵体或第二泵体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的切换到第三泵体进行使用,即当第一泵体故障时,可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使得树脂由第三泵体打到含浸槽内,当第二泵体出现故障时,可关闭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打开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使用第三泵体将含浸槽内的树脂大会调粘桶,第三泵体起到备用泵的作用,减少设备异常或故障进行维修而浪费的生产时间,提升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浸调粘系统,包括调粘桶、过滤器和含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粘桶、过滤器与含浸槽之间通过管道固定首尾连接,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依次设置在调粘桶和含浸槽之间,所述第三过滤器设置在含浸槽和调粘桶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器和含浸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三过滤器和调粘桶之间设置有第二泵体,所述第一泵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泵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所述含浸调粘系统内还设置有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泵体两端通过第二管体与第三泵体并联,所述第二管体分别固定在第一阀门和第二过滤器之间以及第二阀门和含浸槽之间,所述第三泵体两端的第二管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三泵体两端还通过第三管体与第二泵体并联,所述第三管体分别安装在第八阀门和第三过滤器之间以及第七阀门和调粘桶之间,所述第三泵体两端的第三管体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浸调粘系统,包括调粘桶、过滤器和含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粘桶、过滤器与含浸槽之间通过管道固定首尾连接,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依次设置在调粘桶和含浸槽之间,所述第三过滤器设置在含浸槽和调粘桶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器和含浸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三过滤器和调粘桶之间设置有第二泵体,所述第一泵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泵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所述含浸调粘系统内还设置有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泵体两端通过第二管体与第三泵体并联,所述第二管体分别固定在第一阀门和第二过滤器之间以及第二阀门和含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康康陈庆中汝振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宏仁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