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4028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的配方,涉及医药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含以下组份:多烯鱼油400‑450重量份,丹参提取物250‑350重量份,银杏提取物150‑250重量份,大豆油350‑400重量份,柠檬油60‑80重量份,蜂蜡150‑200重量份,明胶50‑100重量份,纯化水150‑250重量份,甘油50‑100重量份,焦糖色素5‑10重量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的配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原辅料有协同增进的作用,能够防止视力下降、预防心血管病、预防老年痴呆、改善老化白内障、改善痛风症状,并且全程同线处理,避免了不稳定因素造成的营养流失,整个制备工艺在一定的洁净区内完成,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洁净,最大程度的降低环境对胶囊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保健食品
,具体涉及一种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随着心脏每次收缩将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流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以供给各组织细胞代谢需要。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心病的少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可以没有粥样硬化),产生变异性心绞痛,如果痉挛超过30分钟,也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研究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公共健康课题。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35799.8公开了一种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均衡调和油,该调和油是由花生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脂为原料油,海狗油、海藻油、鱼油或多烯鱼油为掺和油,茶多酚、维生素E为抗氧剂组成。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和营养需要及各油脂的脂肪酸含量计算添加量,每100g调和油含SFA12-18g,PUFA39-46g,ω-6PUFA31-38g,ω-3PUFA5-9g。该调和油具有促进大脑发育、预防近视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但是该调和油在烹饪的过程中,有可能有些营养物质会散失。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35796.4公开了一种含鱼油或多烯鱼油的营养调和油,该调和油是由精炼花生油、双低菜籽油等植物油脂为原料油,鱼油或多烯鱼油为掺和油,脂溶性茶多酚、维生素E为抗氧剂组成。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和营养需要及原料油、掺和油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计算添加量该调和油具有促进大脑发育、预防近视和早老性痴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等作用。同样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优选的,一种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一种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a、生产前准备:按清场标准检查操作间,合格后方可生产;b、领料:按批生产指令领取本批生产量所需原辅材料及批号做好标记,待用;c、配料:将丹参提取物、银杏提取物分别粉碎过200-400目筛,原辅料按投料处方分别称量,称量时一人称量,一人复核;d、混合:将丹参提取物与银杏提取物用等量递增发混合,混合均匀,混合20-30分钟,得混合粉1,称量后,放入物料暂存分别摆放,并做好标记,标明品名、批号、数量;(2)溶料、溶胶a、内容物的配制:将多烯鱼油、大豆油、柠檬油和蜂蜡加热至80-100℃,使蜂蜡熔融后降温至30-40℃,得油蜡液;将混合粉1与油蜡液用胶体磨研磨3次使混合均匀,待压丸用;并做好标记,标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b、胶液的制备:将甘油、纯化水倒入化胶罐加热至55-64℃时加入明胶,并不停搅拌加热至75-95℃,时间为1.5-2.5小时,使明胶完全溶解加入焦糖色素搅拌均匀,抽真空,脱泡,用100目筛过滤,过滤好的胶液推至保温桶存放间,用50-60℃保温,待压丸用。并做好标记,标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3)压丸a、做好压丸准备工作,准备好相应的模具,从保温桶存放室领来所用胶液和内容物物料,核对胶液和内容物物料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b、检查车间温湿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压丸室状态标识是否正确、是否处于待生产状态;c、先调试压丸机,再将内容物料液和胶液置软胶囊压丸机中压制成1.15-2.15g/粒的软胶囊;e、软胶囊装量差异控制在±5%以内,每隔40分钟检测一次,胶皮厚度控制在0.80mm,左右偏差不得超过0.02mm,胶液保温温度控制50-60℃;(4)定型压好的胶丸必须经过转笼进行4小时的定型,温度18-22℃,相对湿度40%;(5)干燥a、胶丸定型后,平摊入棚丝车,每盘装约2kg,送入干燥室进行干燥,干燥是应每小时翻动一次;b、干燥参数:干燥温度应控制在35℃,相对湿度50%,时间20-25小时,胶皮水分应控制在14%-18%;(6)选丸、洗丸:选丸就是剔除不合格的产品,而洗丸即洗去软胶囊表面的油污;(7)包装、质检、入库。优选的,所述步骤(1)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检验合格的丹参放入闪式提取器,加入丹参量10倍的溶剂水;(2)打开动力开关电机,搅拌转速为10000-12000r/min,提取时间为30s-1min;(4)过滤,合并提取物得丹参初提取物;(4)将丹参初提取物放入浓缩设备容器中;(5)启动浓缩设备容器,条件为:浓缩温度为50-60℃、浓缩真空度为0.06-0.08MPa、浓缩时间2-3小时;(6)浓缩至提取物质量分数为2%即可;(7)首先开启喷雾干燥塔离心风机,当干燥室进口温度达到180-220℃,开启离心喷头,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丹参初提取物;(8)干燥后的成品收集,得丹参提取物。优选的,所述步骤(1)银杏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银杏叶60℃下烘干、粉碎后40目筛、4℃下备用;(2)加入复合酶,复合酶为银杏叶的1/300,酶解时间3小时,酶解温度40℃,酶解pH4.0,得银杏叶酶解液;(3)将银杏叶酶解液用2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加水调整;(4)将上述提取液过滤除去固形物,采用LX-5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得银杏初提物;(5)将银杏初提取物放入浓缩设备容器中;(6)启动浓缩设备容器,条件为:浓缩温度为50-60℃、浓缩真空度为0.06-0.08MPa、浓缩时间2-3小时;(7)浓缩至提取物质量分数为2%即可;(8)首先开启喷雾干燥塔离心风机,当干燥室进口温度达到180-220℃,开启离心喷头,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银杏初提取物;(9)干燥后的成品收集,得银杏提取物。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抽真空-0.06MPa-0.06MPa。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车间温湿度分别为15℃-25℃,4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多烯鱼油、丹参提取物、银杏提取物、大豆油以及柠檬油有协同增进的作用,能够防止视力下降、预防心血管病、预防老年痴呆、改善老化白内障、改善痛风症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通过配料、溶料、溶胶、压丸、定型、干燥以及包装、检测、入库等工艺等制成,在压丸工艺中,软胶囊装量差异控制在±5%以内,每隔60分钟检测一次,胶皮厚度控制在0.80mm,左右偏差不得超过0.02mm,胶液保温温度控制50-60℃,此工艺能够有效的防止胶囊的崩解;所述银杏叶提取物、丹参提取物通过复合酶预处理法、闪式提取法提取,能够有效保证银杏和丹参的有效物质银杏总黄酮、银杏内脂和丹参酮、隐丹参酮、异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醇提取率达到最高,损失降到最小并且全程同线处理,避免了不稳定因素造成的营养流失,整个制备工艺在一定的洁净区内完成,保证了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银杏叶丹参多烯鱼油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a、生产前准备:按清场标准检查操作间,合格后方可生产;b、领料:按批生产指令领取本批生产量所需原辅材料及批号做好标记,待用;c、配料:将丹参提取物、银杏提取物分别粉碎过200-400目筛,原辅料按投料处方分别称量,称量时一人称量,一人复核;d、混合:将丹参提取物与银杏提取物用等量递增发混合,混合均匀,混合20-30分钟,得混合粉1,称量后,放入物料暂存分别摆放,并做好标记,标明品名、批号、数量;(2)溶料、溶胶a、内容物的配制:将多烯鱼油、大豆油、柠檬油和蜂蜡加热至80-100℃,使蜂蜡熔融后降温至30-40℃,得油蜡液;将混合粉1与油蜡液用胶体磨研磨3次使混合均匀,待压丸用;并做好标记,标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b、胶液的制备:将甘油、纯化水倒入化胶罐加热至55-64℃时加入明胶,并不停搅拌加热至75-95℃,时间为1.5-2.5小时,使明胶完全溶解加入焦糖色素搅拌均匀,抽真空,脱泡,用100目筛过滤,过滤好的胶液推至保温桶存放间,用50-60℃保温,待压丸用。并做好标记,标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3)压丸a、做好压丸准备工作,准备好相应的模具,从保温桶存放室领来所用胶液和内容物物料,核对胶液和内容物物料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b、检查车间温湿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压丸室状态标识是否正确、是否处于待生产状态;c、先调试压丸机,再将内容物料液和胶液置软胶囊压丸机中压制成1.15-2.15g/粒的软胶囊;e、软胶囊装量差异控制在±5%以内,每隔40分钟检测一次,胶皮厚度控制在0.80mm,左右偏差不得超过0.02mm,胶液保温温度控制50-60℃;(4)定型压好的胶丸必须经过转笼进行4小时的定型,温度18-22℃,相对湿度40%;(5)干燥a、胶丸定型后,平摊入棚丝车,每盘装约2kg,送入干燥室进行干燥,干燥是应每小时翻动一次;b、干燥参数:干燥温度应控制在35℃,相对湿度50%,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震高岚梁勇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