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鹏飞专利>正文

一种颗粒驱鸟剂的包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3777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颗粒驱鸟剂的包膜方法,将载体型颗粒驱鸟剂,加入搅拌机中,喷洒水溶性树脂溶液,连续搅拌20‑60min,然后干燥40‑80min,干燥温度为20‑40℃,溶剂挥发后,树脂包裹在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表面,形成干燥、光滑致密的膜层,通过水溶性树脂溶液的多次喷洒包裹,最终得到树脂包膜的载体型颗粒驱鸟剂。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护驱鸟剂并缓慢释放药效,延长驱鸟的效果和有效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驱鸟剂的包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驱鸟
,具体涉及一种颗粒驱鸟剂的包膜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家保护鸟类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毒农药的禁用、农民护鸟意识的增强等各种因素叠加,生态环境有了很了很大的改善,随之而来的鸟类的增多,继而农作物受到鸟类危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鸟害已是播种及收获期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播种期鸟害轻则导致缺苗断垄,重则几近无苗,收获期鸟类又啄食果实,造成作物品质及产量的下降,农民苦不堪言。目前传统的驱鸟方法多采用声音或视觉的刺激来驱鸟,例如放鞭炮、敲锣、稻草人、恐怖眼、驱鸟彩带等,这些方法手段单一又费时费力,鸟类很快就能适用,驱鸟效果不佳。现有的产品大多采用喷施或颗粒丢施等,这些技术手段受到不良天气因素的影响,造成有效成分的分解、流失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即增加了施药次数,增加了农药的经济负担,又增加了产生药害的风险,在一篇申请号为201220391631.7的一种方便使用的驱鸟药包,其技术思路跟本技术类似,需单独加工成小袋,并附带在其他颗粒驱鸟剂上使用,但未能将该技术跟驱鸟剂结合在一起,额外增加了成本,且使用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颗粒驱鸟剂的包膜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护驱鸟剂并缓慢释放,延长驱鸟的效果和有效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颗粒驱鸟剂的包膜方法,将载体型颗粒驱鸟剂,加入搅拌机中,喷洒水溶性树脂溶液,连续搅拌20-60min,然后干燥40-80min,干燥温度为20-40℃,溶剂挥发后,树脂包裹在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表面,形成干燥、光滑致密的膜层,通过水溶性树脂溶液的多次喷洒包裹,最终得到树脂包膜的载体型颗粒驱鸟剂。所述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载体为天然或人造的多孔性物质。所述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载体为凹凸棒、沸石、分子筛、活性炭、鹿沼土、核桃壳、高岭土或海泡石。所述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粒径为1.5mm-40mm。所述树脂溶液中树脂的质量为驱鸟剂质量的3%-9%。所述树脂溶液中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或硅树脂。所述树脂溶液中的树脂为有机硅树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简单,只需颗粒搅拌包膜机及干燥机即可,使用方便,产品持效期长,减少了农民的用药次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相应了减少了药害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驱鸟剂的有效成分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降解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颗粒驱鸟剂的包膜方法,将载体型颗粒驱鸟剂,加入搅拌机中,喷洒水溶性树脂溶液,连续搅拌20-60min,然后干燥40-80min,干燥温度为20-40℃,溶剂挥发后,树脂包裹在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表面,形成干燥、光滑致密的膜层,通过水溶性树脂溶液的多次喷洒包裹,最终得到树脂包膜的载体型颗粒驱鸟剂。所述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载体为天然或人造的多孔性物质。所述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载体为凹凸棒、沸石、分子筛、活性炭、鹿沼土、核桃壳、高岭土或海泡石。所述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粒径为1.5mm-40mm。所述树脂溶液中树脂的质量为驱鸟剂质量的3%-9%。所述树脂溶液中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或硅树脂。所述树脂溶液中的树脂为有机硅树脂。通过以上方法对颗粒驱鸟剂进行包膜,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包膜成品剖面,发现驱鸟颗粒表面的包膜比较均匀、致密,无明显断层现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树脂成三维网状结构。用称重法测定其包膜率为2.2%-8.1%之间,用颜色色调检测法测定其膜厚在80-150μm之间。本方法通过树脂在颗粒驱鸟剂的表面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再利用水分子的表面张力,从而达到有效防水的目的,同时网状结构又有利于驱鸟成分的挥发,形成有效的驱鸟效果。实施例1:取粒径为3-5mm的驱鸟颗粒剂1000克,放入搅拌器中搅拌,将100克硅树脂乳液,其中其硅树脂含量为44%,通过空气泵喷洒到驱鸟颗粒剂中,连续搅拌40min,颗粒表面均匀涂布树脂膜后倒出,常温干燥60min,颗粒表面形成均匀树脂膜即可。比较例1:取200克粒径2.5mm碘值为600的柱状活性炭,倒入驱鸟剂的主要成分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进行吸附,经测定饱和吸附率为57%,即:100克柱炭可吸附57克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取出饱和吸附的柱炭晾干均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用上述方法包膜,将两份成品放置于户外,保证其相同的室外环境,每天测量两份颗粒的重量变化,进而核算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降解曲线图。由降解曲线图可知包膜可大幅延缓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挥发,促进其缓慢释放,未包膜的颗粒驱鸟剂在20天时几乎检测不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而包膜颗粒40天时在驱鸟颗粒中仍残存该成分;因此说明包膜可明显提高颗粒驱鸟剂的持效期。使用效果实施例1:时间:2017年7月1号-2017年7月31号地点: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实验作物:桃树,由于城市化进程,周边几乎没有耕地,科教园区种有各种果树、蔬菜、药材及小麦、玉米等,是附近鸟类最好的觅食及栖息地,鸟类成群活动,常见害鸟有喜鹊、乌鸦、斑鸠、麻雀等。以早5点-8点,晚17-19点两个时间段最多。以5克为单位分别称取未包膜驱鸟颗粒及包膜驱鸟颗粒各5份,用无纺布包成小包,交叉选取即将成熟并产生鸟害的相同树龄的桃树,以相同的高度悬挂,每个树上1小包。以早晚鸟类危害最多的两个时段观察鸟类活动,并观察鸟类啄食的情况并记录:10天时,两类桃树均未见鸟类啄食情况;14天时,悬挂未包膜颗粒驱鸟剂的桃树中有1棵被鸟啄食;20天时,悬挂未包膜颗粒驱鸟剂的桃树中已有3棵被发现有鸟啄食,而悬挂包膜颗粒驱鸟剂的桃树未见鸟类啄食情况。使用效果实验例2时间:2017年8月1号-9月1号地点:长垣县张三寨乡官桥营村实验作物:葡萄园的葡萄树,由于种植的为红色、大粒、皮薄的葡萄品种,且周边多树,适合鸟类生存,经常会有成群的鸟类集体侵袭葡萄园。主要危害鸟类是麻雀和灰喜鹊等,每天黎明和傍晚左右是两个危害高峰时段。以5克为单位分别称取未包膜驱鸟颗粒及包膜驱鸟颗粒各10份,用无纺布包成小包,交叉选取即将成熟并产生鸟害的葡萄树,以相同的高度悬挂驱鸟包,每个树上1小包。以早晚鸟类危害最多的两个时段观察鸟类活动,并观察鸟类啄食的情况并记录:10天时,两类葡萄树均未见鸟类啄食情况;12天时,悬挂未包膜颗粒驱鸟剂的葡萄树中有1棵出现被鸟啄食的情况;20天时,悬挂未包膜颗粒驱鸟剂的葡萄树中已有4棵被发现有鸟啄现象,而悬挂包膜颗粒驱鸟剂的葡萄树未见鸟类啄食情况。30天时,悬挂未包膜颗粒驱鸟剂的葡萄树中有7棵被发现有鸟啄现象,而悬挂包膜颗粒驱鸟剂的葡萄树仅1棵发生鸟啄现象。该观察记录结果证明了随着时间的延长,未包膜驱鸟颗粒的有效成份快速施放,驱鸟效果大幅降低,而包膜的颗粒驱鸟剂由于树脂的包膜,对驱鸟成份有明显的保护缓释作用,极大了延长了驱鸟颗粒产品的有效期。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颗粒驱鸟剂的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载体型颗粒驱鸟剂,加入搅拌机中,喷洒水溶性树脂溶液,连续搅拌20‑60min,然后干燥40‑80min,干燥温度为20‑40℃,溶剂挥发后,树脂包裹在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表面,形成干燥、光滑致密的膜层,通过水溶性树脂溶液的多次喷洒包裹,最终得到树脂包膜的载体型颗粒驱鸟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驱鸟剂的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载体型颗粒驱鸟剂,加入搅拌机中,喷洒水溶性树脂溶液,连续搅拌20-60min,然后干燥40-80min,干燥温度为20-40℃,溶剂挥发后,树脂包裹在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表面,形成干燥、光滑致密的膜层,通过水溶性树脂溶液的多次喷洒包裹,最终得到树脂包膜的载体型颗粒驱鸟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驱鸟剂的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载体为天然或人造的多孔性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驱鸟剂的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型颗粒驱鸟剂的载体为凹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王鹏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