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电线路通断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344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电线路通断测试装置,基体块的中央设置有呈长孔状的中间贯通孔,中间贯通孔的孔壁中央嵌入有金属制成并呈圈状的内连圈,中间贯通孔自前端向后均布贯穿设有若干个金属制成的插杆,插杆上处于中间贯通孔内的部分与内连圈接触,插杆的后端嵌套有转动端头,插杆的前部靠近基体块的部分为螺纹段,螺纹段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嵌套有螺母,螺母的后端与基体块接触,转动端头和螺母的径向尺寸大于中间贯通孔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电线路通断测试,解决了多根线路在接线端子一端短接不便的问题,可调节性好,能够用于不同线路间距的接线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电线路通断测试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车检修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机车电线路通断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是电工辅料之一,机车电线的接头部位(比如线路比较长,或者电线管要转角)就采用接线端子做为过渡用。接线端子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方便快捷。而在机车线路检修时,由于线路较多,处于多根线路两端的接线端子在进行通断测试时,需要用万用表逐个测试,较为不便,尤其是如果线路较长,需要万用表检测线的长度较长,且需要至少两名工人进行配合协作,故现场工作时,一般将线路一端的接线端子利用多根线路全部短接在一起,然后在线路另一端利用万用表进行测试,即在线路两端之一即可完成测试,方便快捷,但是多根线路全部短接在一起的装置目前较为简陋,一般是利用多根导线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短接装置,使用时将多根导线的自由端分别插入接线端子内,使得多根导线分别与多根线路一一对应相连,也就是完成多根线路的短接,由于导线容易变形,且在向接线端子内插入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车电线路通断测试装置,用于电线路通断测试,解决了多根线路在接线端子一端短接不便的问题,可调节性好,能够用于不同线路间距的接线端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车电线路通断测试装置,基体块的中央设置有呈长孔状的中间贯通孔,所述中间贯通孔的孔壁中央嵌入有金属制成并呈圈状的内连圈,所述中间贯通孔自前端向后均布贯穿设有若干个金属制成的插杆,所述插杆上处于所述中间贯通孔内的部分与所述内连圈接触,所述插杆的后端嵌套有转动端头,所述插杆的前部靠近所述基体块的部分为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嵌套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后端与所述基体块接触,所述转动端头和所述螺母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中间贯通孔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块的上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贯通设置有导向长孔,所述导向长孔内嵌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后端向后延伸伸出所述导向长孔并嵌套有手拧头,所述螺柱的前端向前延伸伸出所述导向长孔并设置有扣合钩。进一步地,所述手拧头的外形呈梅花形的块状结构,且中间设有螺纹孔与所述螺柱以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扣合钩的上端嵌套在所述螺柱的前端,且下端向下延伸呈悬臂状。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长孔与所述中间贯通孔的贯通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端头和所述螺母的外形呈六棱柱状。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可以一次性将多根机车线路在接线端子处的短接,便于测试人员只在机车线路的另一端利用万用表进行测试,无需两端来回跑,省时省力,方便快捷。2、本技术通过调节插杆上螺母的松紧,即是否将插杆夹紧在基体块上,可以使得插杆在中间贯通孔内滑动,可以调节插杆相邻间的间距,能够用于不同线路间距的接线端子,可调节性好。3、本技术在螺柱上设置扣合钩,将扣合钩钩住接线端子上部后端以后,通过旋紧手拧头,将导向块压向接线端子,可以将基体块紧固在接线端子上,可以有效避免插杆插在接线端子的接线孔内不稳定的问题。4、本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好。5、本技术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转动端头,2-基体块,3-中间贯通孔,4-螺母,5-手拧头,6-导向块,7-导向长孔,8-螺纹段,9-插杆,10-扣合钩,11-螺柱,12-内连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车电线路通断测试装置,基体块2的中央设置有呈长孔状的中间贯通孔3,中间贯通孔3的孔壁中央嵌入有金属制成并呈圈状的内连圈12,中间贯通孔3自前端向后均布贯穿设有若干个金属制成的插杆9,插杆9上处于中间贯通孔3内的部分与内连圈12接触,插杆9的后端嵌套有转动端头1,插杆9的前部靠近基体块2的部分为螺纹段8,螺纹段8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嵌套有螺母4,螺母4的后端与基体块2接触,转动端头1和螺母4的径向尺寸大于中间贯通孔3的宽度。基体块2的上端设置有导向块6,导向块6上贯通设置有导向长孔7,导向长孔7内嵌入有螺柱11,螺柱11的后端向后延伸伸出导向长孔7并嵌套有手拧头5,螺柱11的前端向前延伸伸出导向长孔7并设置有扣合钩10。手拧头5的外形呈梅花形的块状结构,且中间设有螺纹孔与螺柱11以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扣合钩10的上端嵌套在螺柱11的前端,且下端向下延伸呈悬臂状。导向长孔7与中间贯通孔3的贯通方向相同。转动端头1和螺母4的外形呈六棱柱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一次性将多根机车线路在接线端子处的短接,便于测试人员只在机车线路的另一端利用万用表进行测试,无需两端来回跑,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又通过调节插杆9上螺母4的松紧,即是否将插杆9夹紧在基体块2上,可以使得插杆9在中间贯通孔3内滑动,可以调节插杆9相邻间的间距,能够用于不同线路间距的接线端子,可调节性好;同时在螺柱11上设置扣合钩10,将扣合钩10钩住接线端子上部后端以后,通过旋紧手拧头5,将导向块6压向接线端子,可以将基体块2紧固在接线端子上,可以有效避免插杆9插在接线端子的接线孔内不稳定的问题;其中转动端头1、基体块2、手拧头5、导向块6、扣合钩10均可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塑料、陶瓷等。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在本技术各个零部件所采用的材质方面,如果带有“弹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弹簧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橡胶材质;如果带有“刚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硬质工程塑料材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电线路通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体块的中央设置有呈长孔状的中间贯通孔,所述中间贯通孔的孔壁中央嵌入有金属制成并呈圈状的内连圈,所述中间贯通孔自前端向后均布贯穿设有若干个金属制成的插杆,所述插杆上处于所述中间贯通孔内的部分与所述内连圈接触,所述插杆的后端嵌套有转动端头,所述插杆的前部靠近所述基体块的部分为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嵌套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后端与所述基体块接触,所述转动端头和所述螺母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中间贯通孔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电线路通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体块的中央设置有呈长孔状的中间贯通孔,所述中间贯通孔的孔壁中央嵌入有金属制成并呈圈状的内连圈,所述中间贯通孔自前端向后均布贯穿设有若干个金属制成的插杆,所述插杆上处于所述中间贯通孔内的部分与所述内连圈接触,所述插杆的后端嵌套有转动端头,所述插杆的前部靠近所述基体块的部分为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嵌套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后端与所述基体块接触,所述转动端头和所述螺母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中间贯通孔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电线路通断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块的上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贯通设置有导向长孔,所述导向长孔内嵌入有螺柱,所述螺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孟巩强斌姚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铁路局宝鸡机车检修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