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聪明专利>正文

手缝拉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32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缝拉力机,包含:一机架,及一定位基座,该机架具有一顶座、一间隔设置于该顶座下方的第一横杆,及一间隔设置于该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二横杆,该定位基座设置于该第一横杆上,并开设有二分别位于该定位基座左右两侧的滑动槽,其特征在于:    该手缝拉力机还包含有一传动单元、一夹持单元及一动力源,该传动单元位于该顶座下方,并具有一传动轴杆、一与该传动轴杆固接的压动件、二分别与该压动件枢接的滑动件,及二分别与该滑动件连接的卷线件,该滑动件分别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且该第一端部分别与该压动件相枢接,该第二端部则分别设置于该滑动槽中,该卷线件是分别设置于该滑动件第二端部的末梢,并延伸出该滑动槽,且该卷线件上环设有一凹槽,该夹持单元设置于该第二横杆上,并具有一第一夹持臂、一第二夹持臂、一弹性件及一踩踏件,该第一夹持臂具有一第一上臂与一第一下臂,该第一下臂具有一固接于该第二横杆上的底端,该第二夹持臂具有一第二上臂与一第二下臂,该第二下臂具有一与该第一下臂相互枢接的底端,该第一上臂与该第二上臂分别具有相互贴触的顶端,该弹性件分别连接该第一夹持臂与该第二夹持臂,该踩踏件与该第二下臂的底端固接,该动力源设置于该顶座上,并与该传动单元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力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手工缝合多片式的运动器材产品的手缝拉力机。(2)
技术介绍
目前多片缝合式的球类运动器材产品,例如足球、排球,及篮球等等。其制作方式是以人工手缝方式将一片片的球皮依序缝合后,留下一个缺口,再塞入一个可供充气的内胎,最后将该缺口缝合,并对该内胎充气,以制成球类产品。而利用人工所缝制的产品,如果产品要制作得好,在缝制过程中除了要靠经验与技巧外,更重要的是缝线时,所组合的多片球体外皮,每一片球皮的横向与纵向的缝合拉力强度必须平均,这样才能使球体的圆度更趋近于圆。然而,人类毕竟不是机器,并无法有效控制每次缝线时所施的力,常常会有左右施力不均或是前一针缝的比较紧实,而下一针却缝得比较松弛的情况产生,人工缝合多片组合的条件其拉力不能控制相同,导致不良品增加且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执行缝制工作的作业人员,为了缝制紧实的球类产品,在长时间施力将线拉紧的情形下,容易对手部造成职业伤害,也是相当令人头痛的问题。(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机械产生缝合拉力的设计,使得每次缝合时的强度皆相同的手缝拉力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手缝拉力机,包含一机架、一定位基座、一传动单元、一夹持单元,及一动力源。该机架具有一顶座、一间隔设置于该顶座下方的第一横杆,及一间隔设置于该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二横杆。该定位基座设置于该第一横杆上,该定位基座上开设有二分别位于该定位基座左右两侧的滑动槽。该传动单元位于该顶座下方,并具有一可进行上下位移的传动轴杆、一与该传动轴杆固接的压动件、二分别与该压动件枢接的滑动件,及二分别与该滑动件连接的卷线件。该滑动件分别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且该第一端部分别与该压动件相枢接,该第二端部则分别穿伸入该滑动槽中。该卷线件是分别设置于该滑动件的第二端部的末梢,并延伸突出该滑动槽,且该卷线件上并环设有一凹槽。该夹持单元设置于该第二横杆上,并具有一第一夹持臂、一第二夹持臂、一弹性件及一踩踏件。该第一夹持臂具有一第一上臂与一第一下臂,且该第一下臂具有一固接于该第二横杆上的底端。该第二夹持臂具有一第二上臂与一第二下臂,且该第二下臂具有一与该第一下臂相互枢接的底端,该第一上臂与该第二上臂分别具有相互贴触在一起的顶端。该弹性件分别连接该第一夹持臂与该第二夹持臂。该踩踏件与该第二下臂的底端固接,适用于供一人脚踩踏。施力踩踏该踩踏件,可使该第二夹持臂相对于该第一夹持臂在一夹持位置与一非夹持位置间移动。当在该夹持位置时,该第一上臂与该第二上臂的顶端是相互贴触在一起。当在该非夹持位置时,施力踩踏该踩踏件的力大于该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该第二上臂远离该第一上臂。该动力源设置于该顶座上,并与该传动单元连接,可驱动该传动轴杆进行上下位移。当该动力源驱动该传动轴杆进行上下位移时,该滑动件可相对于该滑动槽在一拉扯位置与一非拉扯位置间移动。当在该拉扯位置时,该传动轴杆向下移动,并驱动该压动件向下挤压而迫使该滑动件分别向相反的左右两侧滑动。当在该非拉扯位置时,该传动轴杆向上移动,带动该压动件向上移动回复至挤压前的位置,并迫使该滑动件分别相向的向内移动至先前未滑动的位置。(4)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手缝拉力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一前视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传动单元。图3是一前视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夹持单元。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手缝拉力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手缝拉力机,主要是用在手工缝合多片式运动器材产品,例如足球、排球,及篮球等球类产品所使用的缝合机器,该手缝拉力机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机架2、一定位基座3、一传动单元4、一夹持单元5,及一动力源6。该机架2具有一顶座21、一间隔设置于该顶座21下方的第一横杆22,及一间隔设置于该第一横杆22下方的第二横杆23。该定位基座3设置于该第一横杆22上,并开设有二分别位于该定位基座3左右两侧的滑动槽31。该传动单元4位于该顶座21下方,并具有一可进行上下位移的传动轴杆41、一与该传动轴杆41固接的压动件42、二分别与该压动件42枢接的滑动件43及二分别与该滑动件43连接的卷线件44。该滑动件43分别具有一第一端部431与一第二端部432,且该第一端部431分别与该压动件42相枢接,所以该滑动件43可相对于该压动件42进行转动,而该第二端部432则分别穿伸入该滑动槽31中。该卷线件44分别设置于该滑动件43第二端部432的末梢,并延伸突出该滑动槽31,且该卷线件44上并环设有一凹槽441。该夹持单元5设置于该第二横杆23上,并具有一第一夹持臂51、一第二夹持臂52、一弹性件53,及一踩踏件54。该第一夹持臂51具有一第一上臂511与一第一下臂512,且该第一下臂512的底端固接于该第二横杆23上。该第二夹持臂52具有一第二上臂521与一第二下臂522,且该第二下臂522的底端与该第一下臂512的底端相互枢接,所以该第二夹持臂52可相对于该第一夹持臂51进行转动。该第一上臂511与该第二上臂521的顶端面是相互贴触在一起。该弹性件53具有两端,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夹持臂51的中央处,另一端则连接于该第二夹持臂52的中央处。该踩踏件54与该第二下臂522的底端固接在一起,适用于供一人脚踩踏。该动力源6设置于该顶座21上,并与该传动单元4连接,可驱动该传动轴杆41进行上下位移。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动力源6为一气压缸,该气压缸是属于一种气动装置,主要是运用空气作为媒介,在一密闭的气缸容器中产生压力,可根据需要做横向或纵向的前后动作。但是,该气压缸的设计已经早为业界所周知,且应用非常广泛,故在此不多加叙述。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动力源6具有一控制开关61与一气压调节组62。该控制开关61是设置于该第二横杆23上,并可供人脚踩踏,以控制该动力源6启动与否。该气压调节组62,可调整该气压缸驱动该传动轴杆41向下移动的气压大小及移动速度的快慢。当施力踩踏该踩踏件54时,可使该第二夹持臂52相对于该第一夹持臂51在一夹持位置与一非夹持位置间移动。当在该夹持位置时,该第一上臂511与该第二上臂521的顶端面是相互贴触在一起。当在该非夹持位置时,施力踩踏该踩踏件54的力大于该弹性件53的弹性回复力,该第二下臂522相对于该第一下臂512进行旋转,并且使得该第二上臂521远离该第一上臂511。如图1、3所示,当该动力源6驱动该传动轴杆41进行上下位移时,该滑动件43是可分别相对于该滑动槽31在一拉扯位置与一非拉扯位置间移动。当在该拉扯位置时,该传动轴杆41受该动力源6向下移动,并驱动该压动件42向下作挤压运动,而迫使该滑动件43分别在该滑动槽31中同时向相反的左右两侧滑动。当在该非拉扯位置时,该传动轴杆41向上移动,带动该压动件42向上移动而回复至挤压前的位置,并连动该滑动件43分别于该滑动槽31中,同时相向地向左右两侧移动至先前未滑动的位置。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手缝拉力机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态样,图中一工作人员正将二预先剪裁好的球片,两片正面相叠对齐,置于该夹持单元5的第一夹持臂51与该第二夹持臂52的顶端相贴触的接触面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江南
申请(专利权)人:欧聪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