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舜培专利>正文

缝纫机的缝纫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19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缝纫机的缝纫机构。该缝纫机构包括一个外罩、一个缝纫针组件和一个压脚组件,缝纫针组件由针杆、横设于针杆上并与其固为一体的横杆和一个由针杆底端伸出的缝纫针构成,横杆的一端设有一与横杆垂直且固为一体的延伸板,于外罩相邻横杆的一侧面设置有一限位板,并且限位板上方设有一弹性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这种结构后,在其工作的过程中限位板会阻挡横杆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保证整个缝纫针组件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因其因素出现误差,当延伸板沿竖直方向运动到垫片位置的时候,通过垫片的作用,使缝纫针组件横向移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械
,特指一种缝纫机的缝纫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缝纫机械通常由一个主体组成,该主体带有上、下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之间通过要缝合的物品。其中上部分包括一个缝纫机构,其中具有一个缝纫针和一个压脚,所述压脚上带有弹簧,弹簧向压脚施加偏压。一个传动机构,其带动缝纫针上、下运动,从而进行缝纫操作。其主体下部分由一个台面构成,并在台面上设有针孔,要缝合的物品由压脚靠压在该台面上,设在台面下方还有一人送布牙装置,其在缝纫机操作过程中,将要缝合的物品同步送进。上述惯用的缝纫机械具有结构复杂等特点。针对这一缺点,本专利技术人曾提出过一种将结构大大简化的缝纫机,详见专利号为93107420.7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产品不设置推进织物的送布牙装置,而采用使缝纫机针摆动达到同步送进要缝合物品的效果,大大简化了缝纫机的总体结构,达到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练的效果。该专利技术专利中缝纫针的摆动是通过传动机构的曲臂销带动缝纫机构的横杆实现的。即曲臂销工作时将不断周而复始的转动,在每一转动循环中,曲臂销将碰撞缝纫机构中一横杆上槽的封闭端,使整个缝纫针组件瞬时摆动,同时缝纫机构再依靠弹簧的作用顺利复位。故一旦曲臂销转离槽的封闭端,复位弹簧便使缝针回到垂直位置。但是在实际工作时,当曲臂销从最低的位置向上移动时,即缝纫针组件开始向上移动直至曲臂销撞击到横杆槽的封闭端的这段时间内,缝纫针组件本应只做上下垂直运动,但是曲臂销在转动的过程中,其将对槽产生一个指向封闭端的摩擦力,在此摩擦力作用下横杆将向其封闭端运动,而此时缝纫针的针尖已经到达位于缝纫机构下方的套线器上,并作用于套线器的第二斜面,以使套线器以逆时针方向转动至到达它的最低位置。这样就造成了缝纫针在向下压迫套线器时,其将同时产生横向运动,造成缝纫针的针尖与套线器第二斜面之间摩擦加剧,不仅易导致第二斜面的磨损,更易导致缝纫针的变形,更有甚者导致缝纫针的折断。同时,由于这种缝纫针组件中横杆的竖直运动以及水平偏转均是通过曲臂销带动而实现的,易出现机构运行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缝纫机中缝纫机构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对缝纫机的缝纫机构的改进,使之可确保在工作过程中运行稳定、准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缝纫机构包括一个外罩、一个缝纫针组件和一个压脚组件,缝纫针组件由针杆、横设于针杆上并与其固为一体的横杆和一个由针杆底端伸出的缝纫针构成,横杆的一端设有一与横杆垂直且固为一体的延伸板,于外罩相邻横杆的一侧面设置有一限位板,并且限位板上方设有一弹性垫片。上述横杆由外罩一侧上的开口中穿出而露在外罩的外面,并且其上设有沿其本体延伸的槽。所述的限位板位于横杆下滑到最低位置的水平面上,并且限位板与外罩侧面之间形成一可容置横杆上延伸板的槽。所述的弹性垫片的一端固定于外罩上,位于限位板正上方的另一端形成有一凸起部。所述延伸板上侧边与外罩侧面之间形成一斜口,其下侧边贴于外罩的侧面上;弹性垫片上凸起部的上侧边与外罩侧面之间形成一斜口,其下侧边贴于外罩的侧面上。本技术采用这种结构后,横杆的竖直运动及水平动通过两个不同的方式实现,其中竖直运动仍通过曲臂销在横杆上横向槽中的移动实现;而水平摆动是通过横杆一末端的延伸板越过外罩上的垫片实现。在其工作的过程中限位板会阻挡横杆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保证整个缝纫针组件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因其因素出现误差,当延伸板沿竖直方向运动到垫片位置的时候,将首先由其外表面越过垫片,再由内穿过垫片与外罩侧面之间的间隙,通过垫片的作用,使缝纫针组件横向移动。以上装置确保了缝纫针组件在运行过程中,误差减小,工作更加稳定、精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缝纫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缝纫机械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A和4B是本技术压脚处于降低时和升高时的相对位置的侧视图;图5A和5B是本技术与传动机构在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工作示意图;图6A~6F是本技术在传动机构驱动下不同状态的顺序的示意图;图7A~7F是本技术在传动机构驱动下运动过程的顺序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缝纫针运行轨迹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套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A~10K本技术的缝纫针与套线机构联合工作时工作状态的顺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做出更加详尽的描述,这里将对本技术所涉及的缝纫机械做详细描述。下面首先参考图1~3,图中所示为本技术以及本技术所涉及的缝纫机构10和传动机构15。其中缝纫机械10包括一个由台座12和机头13组成的主体11。台座12是箱式的,它带有一个缝纫台面14,台面14中有一个针孔43(见图4)。机头13是倒L形的,它从台座12一端部131向上延伸、然后再横向伸向台座12的相对的另一端,并终止于位于台座12上方的自由端132,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缝纫区。本技术(即缝纫机构16)与传动机构15分别位于机头13相对的两端132和131。见图2,传动机构15由一传动轴17、一个通过传动输出小齿轮19带动传动轴17的电动机18、一个减速双联齿轮20和一个牢固地安装在传动轴17一轴端171上的冠状轮21组成。在轴端171的末端处设置有一个手轮53,它露在机头13的外面,可用于由手转动传动轴17。传动轴17的另一轴端172伸入到缝纫机构16,并通过一个带有轴向曲臂销23的径向曲臂22与它相接合。见图3,缝纫机构16(本技术)具有一个竖直长方体的外罩24、一个缝纫针组件25和一个压脚组件26。缝纫针组件25由针杆27、横设于针杆27并与其固为一体的横杆28和一个从针杆27底端伸出来的缝纫针29组成。针杆27用轴颈支承并可穿过外罩24所开设的通孔垂直地滑动,而横杆28则从外罩24面向传动机构15的一侧240上的方形开口30中穿出而露在外罩24的外面。横杆28设有沿其本体延伸的槽31,槽31也面向传动机构15。横杆28的一端设有一与横杆28垂直且固为一体的延伸板281,其另一端33向前伸出形成一个挑线杆34。如图所示,槽31的长度一般与带挑线杆30的一侧240的外罩24的宽度相等。结合图7A~7F,于外罩24相邻横杆28的一侧面242设置有一限位板241,并且限位板241上方有一弹性垫片244。该限位板241位于横杆28下滑到最低位置的水平面上,并且限位板241与外罩24侧面242之间形成一可容置横杆28上延伸板281的槽243。而弹性垫片244的一端固定于外罩24上,位于限位板241正上方的另一端形成有一凸起部245。横杆28上的延伸板281上侧边与外罩24侧面242之间形成一斜口282,其下侧边贴于外罩24的侧面242上;弹性垫片244上凸起部245的上侧边与外罩24侧面242之间形成一斜口246,其下侧边贴于外罩24的侧面242上。见图4A和4B所示,压脚组件26由压脚杆35、从压脚杆35的顶端同轴延伸的整体杆36和位于压脚杆35底端的压脚37组成。压脚杆35和整体杆36由轴颈支承并可穿过外罩24垂直滑动,它们由设置在外罩24内的整体杆36上、并且在压脚杆35和外罩24顶壁之间施加强制力的弹簧38向下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缝纫机的缝纫机构,包括:一个外罩(24)、一个缝纫针组件(25)和一个压脚组件(26),缝纫针组件(25)由针杆(27)、横设于针杆(27)上并与其固为一体的横杆(28)和一个由针杆(27)底端伸出的缝纫针(29)构成,其特征在于:横杆(28)的一端设有一与横杆(28)垂直且固为一体的延伸板(281),于外罩(24)相邻横杆(28)的一侧面(242)设置有一限位板(241),并且限位板(241)上方设置一弹性垫片(24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舜培
申请(专利权)人:赵舜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