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312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冬季混凝土养护时间长、混凝土强度低的技术问题;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蒸气发生容器,其为封闭结构并与外部水源连通;加热棒,其置于蒸气发生容器中;蒸气输出总管,其置于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内,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发生容器连通;蒸气输出分管,其两端分别与蒸气输出总管连通,所述蒸气输出分管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蒸气发生容器内的水经加热棒加热产生蒸气,且蒸气经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输出分管散布并通过排气孔排出至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内;混凝土浇筑后,既能加热保温,又能进行养护,养护时间短,且能在短时间内大大提升混凝土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涉及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对建筑结构本身非常重要,而混凝土得到较好的养护,则是建筑结构强度的有力保证,而有些建筑结构甚至需要较早的提高前高强度,以便尽快的投入使用,例如基础、地坑、沟道等。但是,建筑工程由于工期因素,经常会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此时土壤、混凝土、砂浆等所含的水分冻结,建筑材料容易脆裂,给建筑施工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冬期混凝土的养护尤为重要。在冬季混凝土施上中,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混凝土养护龄期较长、养护效果差;2、混凝土浇筑后早期易受冻;3、浇筑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无法达到设计的需要。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冬季混凝土养护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混凝土养护效率高、养护效果好,混凝土不易受冻且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凝土养护效率高、养护效果好,混凝土不易受冻且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蒸气发生容器,其为封闭结构并与外部水源连通;加热棒,其置于蒸气发生容器中;蒸气输出总管,其置于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内,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发生容器连通;蒸气输出分管,其两端分别与蒸气输出总管连通,所述蒸气输出分管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蒸气发生容器内的水经加热棒加热产生蒸气,且蒸气经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输出分管散布并通过排气孔排出至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内。在上述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中,所述加热棒与蒸气发生容器内壁采用绝缘材料隔离。在上述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中,所述蒸气发生容器与蒸气输出总管间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蒸气发生容器的顶部相连。在上述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中,所述蒸气输出总管为循环的管状结构,所述蒸气输出分管有多个,多个蒸气输出分管均匀排列于蒸气输出总管内,任意蒸气输出分管的两端均与蒸气输出总管连通。在上述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中,任意蒸气输出分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气孔。在上述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中,所述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输出分管为PVC管。在上述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中,在浇筑后的混凝土上盖设有密封罩,所述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输出分管位于密封罩与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养护装置,其构造简易,成本小,各部件均可采用现场已有资源进行设计,达到降低成本、节能环保的效果。2、本技术做到在混凝土浇筑后,既能加热保温,又能进行养护,养护时间短,且能在短时间内大大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同时不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上升过快而开裂,具有提升混凝土养护效果、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输出分管的平面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结构;10、蒸气发生容器;11、进水管;20、加热棒;30、蒸气输出总管;31、连通管;40、蒸气输出分管;41、排气孔;50、密封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冬季混凝土的养护装置,以解决冬季混凝土养护时间长、养护效果差且混凝土易受冻损坏的问题,从而缩短混凝土的养护期龄,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蒸气发生容器10、加热棒20、蒸气输出总管30与蒸气输出分管40。蒸气发生容器10为封闭结构,蒸气发生容器10通过一进水管11与外部水源连通,该蒸气发生容器10可采用工地上废气的金属油桶制作,从而节约成本且蓄水量大,加热棒20有多个且置于蒸气发生容器10中,加热棒20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蒸气输出总管30置于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内,这种混凝土结构,可以是基础、地坑或沟道等建筑结构,蒸气输出总管30与蒸气发生容器10通过一连通管31连通,连通管31连接蒸气发生容器10的顶部,以方便排出蒸气,蒸气输出分管40两端分别与蒸气输出总管30连通,所述蒸气输出分管40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41。工作时,将蒸气输出总管30与蒸气输出分管40置于刚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中,加热棒20通电并对蒸气发生容器10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产生蒸气并通过排气管依次输送至蒸气输出总管30与蒸气输出分管40内,最后经排气孔41排出至混凝土结构内,从而对混凝土面进行保温养护,防止混凝土受冻,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养护质量,也缩短了混凝土的养护期龄。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技术对其作了进一步改进与细化。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棒20与蒸气发生容器10内壁采用绝缘材料隔离,由于加热棒20与蒸气发生容器10均由金属材料制作,采用这种方式,有效的避免了短路现象以及触电现象的发生,使用更安全。如图1、图2所示,所述蒸气输出总管30为循环的管状结构,整个蒸气输出总管30呈方形设置,所述蒸气输出分管40有多个,多个蒸气输出分管40均匀排列于蒸气输出总管30内,任意蒸气输出分管40的两端均与蒸气输出总管30连通,任意蒸气输出分管4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气孔41。设置多个蒸气输出分管40,且在每个蒸气输出分管40上设置多个排气孔41,有效的增加了蒸气排出范围,能使蒸气快速的散布到混凝土结构的每个部位,使得混凝土的养护范围更加全面,当然,蒸气输出总管30的分布范围及蒸气输出分管40的数量,根据混凝土结构的面积来决定。进一步的,所述蒸气输出总管30与蒸气输出分管40为PVC管,PVC管为建筑工地上常见的管材,采用PVC管作为蒸气输出总管30与蒸气输出分管40,简单方便且节省成本。如图2所示,在浇筑后的混凝土上盖设有密封罩50,所述蒸气输出总管30与蒸气输出分管40位于密封罩50与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间,通过设置密封罩50,将排出至混凝土结构中的蒸气封盖住,有效的防止了蒸气的泄漏,保证了混凝土结构得到最好的养护。混凝土结构在养护时,可采用以下步骤:S1:根据混凝土结构规模,确定加热棒的数量,制作蒸汽发生容器、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输出分管;S2:将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输出分管置于混凝土结构中,并盖上密封罩;S3:通过进水管向蒸汽发生容器内蓄水;S4:对加热棒通电,蒸汽发生容器内产生大量蒸汽,通过连通管输送至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输出分管中,蒸气经排气孔排出至混凝土结构中;S5:养护7天后,进行回弹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选择是否继续养护。本技术这种养护装置,在冬季混凝土施工后,可缩短混凝土养护龄期、提升混凝土养护效果,混凝土浇筑后早期不易受冻,而浇筑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也能达到设计的需求。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蒸气发生容器,其为封闭结构并与外部水源连通;加热棒,其置于蒸气发生容器中;蒸气输出总管,其置于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内,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发生容器连通;蒸气输出分管,其两端分别与蒸气输出总管连通,所述蒸气输出分管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蒸气发生容器内的水经加热棒加热产生蒸气,且蒸气经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输出分管散布并通过排气孔排出至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蒸气发生容器,其为封闭结构并与外部水源连通;加热棒,其置于蒸气发生容器中;蒸气输出总管,其置于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内,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发生容器连通;蒸气输出分管,其两端分别与蒸气输出总管连通,所述蒸气输出分管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蒸气发生容器内的水经加热棒加热产生蒸气,且蒸气经蒸气输出总管与蒸气输出分管散布并通过排气孔排出至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与蒸气发生容器内壁采用绝缘材料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季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发生容器与蒸气输出总管间连接有连通管,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新张建华岳齐贤尹茂国孙叔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