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式抗震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10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叠合式抗震墙板,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组竖向筋组,每组竖向筋组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竖向筋和第二竖向筋;与多组竖向筋组一一对应的多个对角腹筋,每个对角腹筋沿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并分别与对应的竖向筋组的第一竖向筋和第二竖向筋均相连,每个对角腹筋的前折弯角向前突出于对应的竖向筋组的第一竖向筋,每个对角腹筋的后折弯角向后突出于对应的竖向筋组的第二竖向筋;与多个对角腹筋一一对应的多个加强肋板,每个加强肋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对角腹筋相连;保温芯层,保温芯层设在竖向筋组的第一竖向筋和第二竖向筋之间并包裹多个加强肋板。

Superimposed aseismatic wall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erimposed aseismic wall plate, including a multi group of vertical tendons arranged in a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 Each group of vertical tendons consists of a first vertical bar and second vertical tendons arranged in a front and back interval, and a plurality of diagonal abdominal tendons corresponding to a group of vertical tendons, and each diagonal abdominal tendons are flexed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The first vertical tendons and second vertical tend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vertical tendons are connected respectively. The front bending angles of each diagonal abdominal tendon are forward out of the first vertical tend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vertical tendons, and the back bending angles of each diagonal abdominal tendons are backward out of the second vertical tend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vertical tendons, and the multiple diagonal abdominal tendons are corresponded to one by one. A reinforced rib is reinforced, each stiffened rib extends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iagonal abdominal tendons; the insulation core lay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vertical bar and the second vertical rib in the vertical reinforcement group and encased a number of stiffened ri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合式抗震墙板
本技术涉及建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合式抗震墙板。
技术介绍
目前,和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体系配套的内外墙主要是各类的预制加气混凝土条板、轻质复合墙板、轻钢龙骨内隔墙。这些产品在工厂预制完成到现场都以填充墙或外挂的形式拼装。拼装完成后表面进行表面砂浆抹灰,预制墙板和框架的联接主要是靠砂浆粘接来完成。无论上述哪种产品,由于结构的原因在和结构部分联接的实际建筑施工使用中容易发生一些墙板和结构接缝开裂、墙板和墙板接缝开裂、表面不易贴砖、容易空鼓、墙体挂不住空调等建筑质量上的一些通病。例如现有的聚苯保温夹芯墙板,由于联接聚苯保温板两面轻质水泥的是单根独立芯棒,墙体在地震造成的框架形变时现有墙板容易发生与框架分离脱落、板材自身会分层及变形断裂失效,容易引发次生灾害。而加气混凝土条板保温较差,接缝容易开裂,大面积龟裂,易空鼓.装空调外机不牢等建筑质量通病,所以面临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推广,但施工单位不愿使用的尴尬局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叠合式抗震墙板。根据本技术的叠合式抗震墙板,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组竖向筋组,每组所述竖向筋组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竖向筋和第二竖向筋;与多组所述竖向筋组一一对应的多个对角腹筋,每个所述对角腹筋沿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一竖向筋和所述第二竖向筋均相连,每个所述对角腹筋的前折弯角向前突出于对应的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一竖向筋,每个所述对角腹筋的后折弯角向后突出于对应的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二竖向筋;与多个所述对角腹筋一一对应的多个加强肋板,每个所述加强肋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所述对角腹筋相连;保温芯层,所述保温芯层设在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一竖向筋和所述第二竖向筋之间并包裹多个所述加强肋板。有利地,所述的叠合式抗震墙板还包括多个第一横向筋和多个第二横向筋,每个所述第一横向筋与任一组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所述对角腹筋的前折弯角可拆卸地相连,每个所述第二横向筋与任一组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所述对角腹筋的后折弯角可拆卸地相连。有利地,所述的叠合式抗震墙板还包括前抹灰面层和后抹灰面层,所述前抹灰面层设在多个所述第一竖向筋的前面,所述前抹灰面层包裹每个所述对角腹筋的前折弯角以及多个所述第一横向筋,所述后抹灰面层包裹每个所述对角腹筋的后折弯角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横向筋。有利地,所述保温芯层为发泡陶瓷保温芯层、发泡玻璃保温芯层、发泡混凝土保温芯层或岩棉保温芯层。有利地,所述保温芯层为秸秆保温芯层。有利地,所述秸秆保温芯层经过防腐处理和防火阻燃处理。有利地,每个所述对角腹筋与对应的所述竖向筋组焊接,每个所述加强肋板与对应的所述对角腹筋焊接。根据本技术的叠合式抗震墙板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下列优点:(1)与现有技术比较,可作为各种建筑结构形式的维护体系,匹配性大幅提高,安装更方便快捷建筑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人工成本;(2)生产设备投入仅仅是现有预制墙板生产设备的1/10;(3)对建筑业安装人员的技能的依赖度大大减低;(4)大大提高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性能;(5)原材料主要是各种对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工业废渣、尾矿石、建筑垃圾等,再生循环利用率可达80%;(6)基本杜绝了预制装配式墙板在实际施工中板与结构,板与板裂缝问题以及空鼓等常见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叠合式抗震墙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叠合式抗震墙板。根据本技术的叠合式抗震墙板,包括:多组竖向筋组100,多个对角腹筋200,多个加强肋板300,保温芯层400。具体地说,多组竖向筋组100沿左右(即如图1中所示的箭头左右所指示的方向)方向间隔布置,每组竖向筋组100包括前后(即如图1中所示的箭头前后所指示的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竖向筋110和第二竖向筋120。多个对角腹筋200与多组竖向筋组100一一对应,每个对角腹筋200沿上下(即如图1中所示的箭头上下所指示的方向)方向弯折延伸并分别与对应的竖向筋组100的第一竖向筋110和第二竖向筋120均相连,每个对角腹筋200的前折弯角向前突出于对应的竖向筋组100的第一竖向筋110,每个对角腹筋200的后折弯角向后突出于对应的竖向筋组100的第二竖向筋120。有利地,每个对角腹筋200与对应的竖向筋组100焊接。多个加强肋板300与多个对角腹筋200一一对应,每个加强肋板300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对角腹筋200相连。有利地,每个加强肋板300与对应的对角腹筋200焊接。保温芯层400设在竖向筋组100的第一竖向筋110和第二竖向筋120之间并包裹多个加强肋板300。有利地,所述保温芯层为发泡陶瓷保温芯层、发泡玻璃保温芯层、发泡混凝土保温芯层或岩棉保温芯层。作为一种替换,若根据本技术的叠合式抗震墙板应用于农村地区,则保温芯层可以为秸秆保温芯层。有利地,所述秸秆保温芯层经过防腐处理和防火阻燃处理。有利地,所述的叠合式抗震墙板还包括多个第一横向筋510和多个第二横向筋520,每个第一横向筋510与任一组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对角腹筋200的前折弯角可拆卸地相连,每个第二横向筋520与任一组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对角腹筋200的后折弯角可拆卸地相连。有利地,所述的叠合式抗震墙板还包括前抹灰面层610和后抹灰面层(未示出),前抹灰面层610设在多个第一竖向筋110的前面,前抹灰面层619包裹每个对角腹筋200的前折弯角以及多个第一横向筋510,所述后抹灰面层包裹每个对角腹筋200的后折弯角以及多个第二横向筋520。根据本技术的叠合式抗震墙板,中间以不燃材料为芯部保温层材料,连续一体的加强型对角腹筋和保温层两侧的竖向钢筋焊接形成预制双面叠合墙结构,在现场绑扎横向钢筋,再和建筑结构柱、梁通过专用固定件固定,然后在安装好的叠合墙板两面进行水泥砂浆抹灰,使得保温芯层及两侧的钢筋有效联成坚固一体。由于地震发生时墙体即使受到大的侧向力时由于对角腹筋和另一侧的竖向钢筋是焊接件,所以部分水平向力将被分解垂直方向的力,这样的结构不仅提高板材厚度方向的刚度,在强地震发生时墙体不会断裂、不会分层。换言之,根据本技术的叠合式抗震墙板由中间保温芯材+加强对角腹筋+两侧钢筋组成,并以水泥基JS防水材料作为钢筋表面防腐保护剂及混凝土界面剂,防止钢筋被腐蚀现象发生并提高混凝土面层和保温芯层的粘接附着力。根据本技术的叠合式抗震墙板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下列优点:(1)与现有技术比较,可作为各种建筑结构形式的维护体系,匹配性大幅提高,安装更方便快捷建筑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人工成本;(2)生产设备投入仅仅是现有预制墙板生产设备的1/10;(3)对建筑业安装人员的技能的依赖度大大减低;(4)大大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叠合式抗震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组竖向筋组,每组所述竖向筋组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竖向筋和第二竖向筋;与多组所述竖向筋组一一对应的多个对角腹筋,每个所述对角腹筋沿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一竖向筋和所述第二竖向筋均相连,每个所述对角腹筋的前折弯角向前突出于对应的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一竖向筋,每个所述对角腹筋的后折弯角向后突出于对应的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二竖向筋;与多个所述对角腹筋一一对应的多个加强肋板,每个所述加强肋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所述对角腹筋相连;保温芯层,所述保温芯层设在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一竖向筋和所述第二竖向筋之间并包裹多个所述加强肋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叠合式抗震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组竖向筋组,每组所述竖向筋组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竖向筋和第二竖向筋;与多组所述竖向筋组一一对应的多个对角腹筋,每个所述对角腹筋沿上下方向弯折延伸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一竖向筋和所述第二竖向筋均相连,每个所述对角腹筋的前折弯角向前突出于对应的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一竖向筋,每个所述对角腹筋的后折弯角向后突出于对应的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二竖向筋;与多个所述对角腹筋一一对应的多个加强肋板,每个所述加强肋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所述对角腹筋相连;保温芯层,所述保温芯层设在所述竖向筋组的所述第一竖向筋和所述第二竖向筋之间并包裹多个所述加强肋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式抗震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横向筋和多个第二横向筋,每个所述第一横向筋与任一组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所述对角腹筋的前折弯角可拆卸地相连,每个所述第二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雄阎寅彬孙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践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