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AM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缝纫预熨平衣服贴袋的自动生产工艺及其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477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缝纫预先经熨平的贴袋的自动生产工艺和实现该生产工艺所需的机器,该工艺包括在一个已预先放好的贴袋被缝纫在衣件上时,用手工将另一个贴袋放到另一件行将被缝纫的衣件上以及在缝纫完后将衣件自动地横向卸出。 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工作生产工艺的机器包含使用两个新的装置:一个用于向缝纫台自动提供衣件,另一个用于将在缝纫台上缝好后的衣件横向卸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用于缝纫预先熨平的衣服贴袋的自动生产工艺和实现该自动生产工艺所需的机器。目前是采用专门的缝纫机来缝制预先熨平的衣服贴袋的,这种缝纫机自动地将贴袋缝到所述的衣服例如裤子、衬衫或茄克衫的有关部位上。这些缝纫机的特点是在缝纫机机头之下具有双夹板,该双夹板安装在一个沿着两垂直轴线移动的台车上。所述的双夹板由一个织物夹持板和置于所述织物夹持板内的一个贴袋夹持板组成,更确切地说,该较大的织物夹持板的特点是它具有一个完全与将被缝制到衣服织物上的贴袋的形状相一致的中央开口。贴袋夹持板的形状相似于但小于所述开口的形状,以使它置于该开口中时能在四周形成一个间隙,在缝制时缝针可沿着周边间隙移动。所述的双夹板首先分别将贴袋和衣服织物夹持在缝制面之上,然后沿着与缝制线相一致的一条闭合曲线把贴袋和衣织物拉在一起。在这种型式的缝纫机中,衣服织物和贴袋是由操作者用手工送入的。具体说,该工作循环包括下面的一些阶段A)用手工将衣件送至缝纫机头和升起的双夹板之下;B)由操作者降下织物夹持板;C)用手工将贴袋安放在织物夹持板的中央开口中;D)由操作者降下贴袋夹持板;E)操作者开始缝制阶段,最后将被升起并被迭堆在缝纫机之前(刚好在缝纫台前方处)的已缝制好贴袋的衣物自动卸出。有些型式的缝纫机具有一种自动装置用以自动送入衣件;这种装置基本上由一个专门的夹板组成,该夹板从一个储存台升起衣件并将衣件传送至织物夹持板之下,该织物夹持板然后在输送板释放织物时,自动地下降到织物之上。即使在这些情况下,贴袋还是要由操作者用手工送入,操作者首先要将贴袋置放到在织物夹持板上的中央开口内,然后降下织物夹持板并开始缝纫。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适合工业批量生产的工艺和实现这种工艺的机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可以在先前已放好的贴袋处于缝纫阶段时,用手工将另一个贴袋放在另一衣件之上以减少每个工作循环的时间。上述目的是通过在衣件处在上述双夹板之下以前就将贴袋放到衣件上来实现的。换句话说,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其特点在于,衣件是与先前已正确地置于贴合部位的贴袋一起到达所述的缝纫台之下的。为了进一步减少工件循环的时间,按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还包括将已缝好贴袋的衣件自动从横向卸出,该缝好贴袋的衣件由机器卸到机器的一侧,即从与贴袋置于该衣件上相反的那一侧卸出。衣件而不是像目前的机器那样从机器的前方卸出。这个特点能在缝纫后很快地出请缝纫台并取消了缝好贴袋的衣件与另外衣件更换所需要的空载时间。按照本专利技术实现操作过程的这种机器,相对于现有机器来说,使用了两种新的装置一种用于自动地将衣件供给缝纫台,而另一种用于将在该缝纫台上已经缝好贴袋的衣件横向地卸出。该第一装置,即用于为缝纫台供衣件的装置是由一个可移动的织物夹持板组成的,该夹持板将衣件夹持在缝纫表面上并使它沿着所述表面移动直到该衣件到达缝纫台之下为止。所述夹板由一具有完全与贴袋形状一致的一个中央开口的板组成,当衣件织物被压在所述夹板之下时,操作者把贴袋置放到该中央开口内。该第二装置,即用于将缝好贴袋的衣件卸到该机器的一侧的装置是由一个具有夹紧和拉出机构的台车组成,它沿着一对水平支持和导向的杆滑动,这一台车置于缝纫台的与贴袋施放相反的那一侧。为了更清楚起见,现参照附图继续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这些附图完全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附图的范围,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按本专利技术实现操作工艺的机器的立体图;图2是缝纫台的供料和卸料装置的近视图。现请参照上述这附图。所述的机器基本上由一缝纫机头(1)和一双电动机驱动的夹板(2)组成,该夹板(2)由一贴袋夹持板(2a)和一衣件织物夹持板(2b)所组成。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机器,其特点是它具有一个用于将衣件自动地供向缝纫台的装置(4)和一个用于将在该缝纫台上缝好贴袋的衣件自动地横向卸出的装置(5)。该装置(4)由被错开的支撑滑板(4b)所支承的一织物夹持板(4a)组成,滑板(4b)相对于安装在具有水平轴线的一对气动动力缸的杆(4d)上的支座垂直地滑动。所述的织物夹持板(4a)的特点是它具有一个中央开口(4A),其形状与贴袋的形状相一致。装置(5)由一台车(5a)组成,它由一个气动驱动装置驱动,沿着一对由一支承座(5c)支承在缝纫表面(6)之上的、起支承和导向作用的杆(5b)移动,该缝纫表面在缝纫台的两侧上纵向地延伸。具有一垂直轴线的两个相邻气动动力缸安装在台车(5a)上,而在缝纫好以后从双夹板(2)之下夹持和拉出衣件(M)的两板(5d)施放在气动缸杆之下。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由以下的操作阶段所组成;(a)将衣件用手工送到工作表面(6)上、在升起的织物夹持板(4a)之下;(b)由操作者将织物夹持板(4a)降下到衣件的上面;(c)将贴袋(T)用手工施放在板(4a)的中央开口(4A)中;(d)使自动操作循环开始工作,该循环包括以下的快速操作程序(I)将衣件自动供向缝纫台;(II)迅速相继地自动夹紧第一个贴袋和第一件衣服并随后由在缝纫台上的双夹板(2)的两板(2a和2b)予以夹紧;(III)从该缝纫台将缝好贴袋的衣件卸到机器一侧;(IV)采用通常的自动卸衣和叠堆装置将在工作表面(6)的前面的衣件卸出。应注意到,一旦机器工作时,用手工将衣件(M)安置到工作表面(6)上并放好贴袋(T)的过程是在先前已放好贴袋的衣件的缝纫阶段进行的,而另一衣件自动送到缝纫台也是在缝好的衣件从缝纫台卸到机器一侧的阶段中进行的。具体说来,贴袋一旦缝好,该双夹板(2)就升起,装置(4和5)也同时工作,使它们以与台车(5a)和织物夹持板(4a)的同样的方向完成同步的行程。这意味着,当台车(5a)将被缝上贴袋的衣件拉离到机器旁边时,板(4a)就将带有预先正确地处于缝纫部位上的贴袋的一待缝贴袋的衣件供给缝纫台。显然,整个的操作过程由一个电子编程和操纵板控制的,该编程、操纵板接收、处理和传递为整个工作循环的全部工作阶段的正确顺序的同步所需的所有信号。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缝纫预先经熨平的贴袋的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操作阶段;a)用手工将将安置到升起的织物夹持板(4a)之下的工作面(6)上;b)由操作在将所述织物夹持板(4a)降下至衣件上面;c)用手工将贴袋(T)安放在板(4a)的中央开口(4a)内;d)开始自动工作循环,该循环包括I)将衣件自动供向缝纫台;II)迅速相继地自动夹紧第一个贴袋和第一件衣服,然后由在缝纫台上工作的双夹板(2)的两板(2a和2b)夹紧;III)将衣件从缝纫台卸到机器一侧;IV)用一个通常的自动卸衣和叠堆装置将在工作表面(6)前面的衣件卸出;在衣件从缝纫台卸至机器一侧的同时将另一衣件供向缝纫缝纫台。2.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生产工艺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通常的缝纫机头(1),在其下面一个通常的双电动机驱动夹板(2)工作,夹板(2)由一贴袋夹持板(2a)和一衣服织物夹持板(2b)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机器还包括一个用于自动地将衣件供向缝纫台的装置(4)和一个用于自动地将衣件从缝纫台卸向机器一侧的装置(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将衣件自动供向缝纫台的装置(4)包括一由错开的支承滑板(4b)支承的织物夹持板(4a),该支承滑板(4b)相对于一个安装在具有水平轴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缝纫预先经熨平的贴袋的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操作阶段; a)用手工将将安置到升起的织物夹持板(4a)之下的工作面(6)上; b)由操作在将所述织物夹持板(4a)降下至衣件上面; c)用手工将贴袋(T)安放在板(4a)的中央开口(4a)内; d)开始自动工作循环,该循环包括: Ⅰ)将衣件自动供向缝纫台; Ⅱ)迅速相继地自动夹紧第一个贴袋和第一件衣服,然后由在缝纫台上工作的双夹板(2)的两板(2a和2b)夹紧; Ⅲ)将衣件从缝纫台卸到机器一侧; Ⅳ)用一个通常的自动卸衣和叠堆装置将在工作表面(6)前面的衣件卸出;在衣件从缝纫台卸至机器一侧的同时将另一衣件供向缝纫缝纫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柬普罗锡卡罗
申请(专利权)人:JAM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