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用防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243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用防拉装置。本装置包括上固定带及下固定带;下固定带的底端处布置下钩环从而与瓶塞穿刺端或相近的软管间构成固接配合,下固定带的顶端的一侧面处沿下固定带带长方向而延伸设置有下齿条;上固定带的顶端处布置上钩体从而与输液架挂钩或输液瓶网兜间构成固接配合,上固定带的底端的一侧面处沿上固定带带长方向而延伸设置上齿条;所述上齿条与下齿条间构成齿面啮合配合,且环绕固定带的啮合部位而布置用于提供啮合部位处齿间咬合力的箍紧套。本装置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使用舒适度高而成本低的优点,能够有效防止输液器的瓶塞穿刺端被拉脱,从而减少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An anti tension device for infusion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auxiliary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to an anti pulling device for transfusion. The device includes the upper fixed belt and the lower fixed belt; the bottom end of the lower fixing belt is arranged with the bottom hook ring to form a solid connection with the puncture end of the bottle stopper or the similar hose. The bottom of the top of the lower fixed belt extends along the long direction along the lower fixed belt to set the lower rack, and the top of the upper fixed belt is arranged with the leptospira and thus infusion. The frame hook or the infusion bottle net pocket consists of a fixed connection.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fixed belt extends along a long direction along the upper fixed belt and extends the upper rack; the upper rack and the lower rack are meshed and matched, and the hoop sleeve is arranged to provide the bite force between the teeth at the rodent position.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and quick operation, high comfort and low cost,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uncture end of the bottle plug from being pulled off, thus reducing the safety hidden danger in the infus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用防拉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用防拉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医院常见的一种医疗器械,也是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最频繁的医疗器械之一。通常,输液器包括输液管以及设置在输液管两端的静脉注射端和瓶塞穿刺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传统的输液器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传统输液器结构仅限于在理想的依从性高的病人身上使用,而对于依从性差的儿童、老年患者、神志不清的病人应用时则暴露其弊端。因为这类依从性差的人群,在输液时难以持续保持一种固定姿势或体位至输液完毕,在移动肢体、改变体位、下床方便时极容易造成输液器被拉脱。其二,传统输液器存在安全隐患,拉脱的输液器在医护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从高处落下时可发生针刺伤,再次插入输液瓶时也存在药液被污染的风险。其三,输液器被拉脱后,会因更换输液器造成药液剂量的不精准和部分药品的浪费,尤其是小剂量贵重的药品,如白蛋白、输血及血制品、化疗药物等,从而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输液用防拉装置,其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使用舒适度高而成本低的优点,能够有效防止输液器的瓶塞穿刺端被拉脱,从而减少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用防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上固定带及下固定带;下固定带的底端处布置下钩环从而与瓶塞穿刺端或相近的软管间构成固接配合,下固定带的顶端的一侧面处沿下固定带带长方向而延伸设置有下齿条;上固定带的顶端处布置上钩体从而与输液架挂钩或输液瓶网兜间构成固接配合,上固定带的底端的一侧面处沿上固定带带长方向而延伸设置上齿条;所述上齿条与下齿条间构成齿面啮合配合,且环绕固定带的啮合部位而布置用于提供啮合部位处齿间咬合力的箍紧套。所述上齿条与下齿条均为长度方向铅垂布置的三角齿条;上齿条的齿尖延伸方向斜向上延伸,而下齿条的齿尖延伸方向为斜向下延伸以便啮合上齿条。所述箍紧套为弹性套筒状结构,箍紧套可沿上固定带及下固定带的带体作滑动动作。所述上齿条的齿侧面设置零刻度点,下齿条处沿自身长度方向而在同侧齿侧面处设置两个以上的对应不同容量输液袋或输液瓶的标记点。所述上钩体外形呈弯钩状;下钩环外形呈开口朝下的U型槽结构,在下钩环的两槽端处分别对应布置魔术贴的子面及母面;下钩环的槽腔套入瓶塞穿刺端或相近的软管上时,下钩环的两槽端彼此贴合并构成魔术贴式的固接配合关系。所述下固定带的顶端处及上固定带的底端处均设置有弯弧状的便于手持的翘曲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立足于解决目前输液器易于受力拉脱的状况,从而提出了采用上固定带搭配下固定带的组合式,并配合箍紧套来实现两固定带的齿条啮合构造;在此基础上,再依靠上钩体及下钩环即可实现输液器与输液架或输液瓶网兜间的可靠固接目的。当输液器受力而被下拽时,由于本技术的中间衔接作用,输液器的下拉力会经由本技术传递而被输液瓶网兜甚至是输液架来接收,而不会导致瓶塞穿刺端直接脱离输液袋或输液瓶,最终确保本技术的防拉脱效果。应当注意的是,本技术的上钩体是固接于输液瓶网兜或输液架上的,优选是采用弯钩来直接钩合。之所以采用该种配合方式,是考虑到当上钩体与输液瓶瓶口或输液袋袋口配合时,势必必须采用弯钩或凹槽的侧向插接结构。当输液器受拉时,上述侧向插接方式会导致当拉力位于某一角度时,弯钩或凹槽会自行脱出输液袋袋口或输液瓶瓶口,造成使用上的不可靠性。而如采用环箍结构,输液瓶瓶口或输液袋袋口本身体积就相对较小,再需配合上述环箍结构,使用上的不便性又凸显了出来。本技术采用上钩体结构,在钩于输液瓶网兜或输液架上时,由于位于下方的输液器无论如何下拉甚至侧向受拉,只要不是向上抬升,上钩体都不会脱离其配合部位,使用上的可靠性及便捷性显然都能得到有效保证。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上齿条与下齿条应当是斜齿配合的三角齿条结构。由于上齿条的齿尖延伸方向斜向上延伸,而下齿条的齿尖延伸方向为斜向下延伸,使得上齿条与下齿条在被箍紧套箍紧后,仍能在外力作用下而产生彼此“相向”错动,从而使得本技术在总长度上可产生缩短效果。而又是由于上述斜向啮合,使得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无论外力如何动作也不会产生彼此“反向”错动,从而保证输液器受拉状况下的本技术长度的保持效果。如果需要本技术在总长度上增长,以适配不同容量所导致的具备不同体型尺寸的输液袋或输液瓶,可先行脱出或取下箍紧套,直接重新定位啮合上齿条及下齿条即可,之后再重新套接箍紧套以保证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间的配合性。当然,优选箍紧套应当为套接结构,需要进行上齿条及下齿条的重新啮合时,只需将箍紧套脱出上齿条及下齿条的啮合段,之后再重新复位箍紧套即可,其使用起来也较为便捷。3)、由于不同容量所导致的输液袋或输液瓶在高度及体型上的差异性,因此本技术才设置了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的齿形啮合及调节结构。然而,考虑到输液袋或输液瓶本身容量是有标准的,也即是标准化生产的,因此可通过预先布置零刻度点及标记点;如马上需要进行250ml的输液袋输液时,只需调节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使得零刻度点与250ml所对应的标记点对合即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其使用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a-翘曲部10-上固定带11-上钩体12-上齿条12a-零刻度点20-下固定带21-下钩环22-下齿条22a-标记点30-箍紧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具体结构参照图1-3所示,其结构包括上固定带10及下固定带20。上固定带10由上而下被分为上钩体11、上齿条12及翘曲部a,而下固定带20由上而下的被分为翘曲部a、下齿条22及下钩环21。使用时,上钩体11用于钩住输液瓶网兜或输液架的相应部位,而下钩环21则用于环绕箍紧瓶塞穿刺端或相近的软管处。上齿条12与下齿条22间形成图1-3所示的三角斜齿状的啮合配合,并依靠箍紧套30来保证两齿条间的咬合效果,以避免出现一旦受拉就彼此滑脱的状况。本技术实际使用时,首先根据当前输液袋或输液瓶的体型大小,而适应性的调节本技术的总长度。具体以图1-3为实施例而言,如果需要本技术在总长度上增长,以适配相应的输液袋或输液瓶,可先行如图2所示的将箍紧套30滑出齿条啮合范围,以便使得上齿条12和下齿条22彼此脱开,待重新调整上齿条12与上齿条12的啮合位置并重新啮合后,再重新如图3所示的套接箍紧套30即可。当然,如需本技术在总长度上缩短,由于上齿条12与下齿条22间的斜齿啮合结构,可直接操作翘曲部a而使得上固定带10与下固定带20间产生相向错合动作,从而在无需操作箍紧套30前提下实现本技术在总长度上的便捷缩短效果。在本技术的总长度调节完成后,将下固定带20处的下钩环21的槽腔横向套入瓶塞穿刺端或相近的软管上,并通过位于下钩环21槽端处的魔术贴的粘合来使得下钩环21形成如图1-3所示的环形箍紧结构。再后,向上捋直本技术,直至将上固定带10的上钩体11钩于输液瓶网兜或直接钩在输液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用防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上固定带(10)及下固定带(20);下固定带(20)的底端处布置下钩环(21)从而与瓶塞穿刺端或相近的软管间构成固接配合,下固定带(20)的顶端的一侧面处沿下固定带(20)带长方向而延伸设置有下齿条(22);上固定带(10)的顶端处布置上钩体(11)从而与输液架挂钩或输液瓶网兜间构成固接配合,上固定带(10)的底端的一侧面处沿上固定带(10)带长方向而延伸设置上齿条(12);所述上齿条(12)与下齿条(22)间构成齿面啮合配合,且环绕固定带的啮合部位而布置用于提供啮合部位处齿间咬合力的箍紧套(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用防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上固定带(10)及下固定带(20);下固定带(20)的底端处布置下钩环(21)从而与瓶塞穿刺端或相近的软管间构成固接配合,下固定带(20)的顶端的一侧面处沿下固定带(20)带长方向而延伸设置有下齿条(22);上固定带(10)的顶端处布置上钩体(11)从而与输液架挂钩或输液瓶网兜间构成固接配合,上固定带(10)的底端的一侧面处沿上固定带(10)带长方向而延伸设置上齿条(12);所述上齿条(12)与下齿条(22)间构成齿面啮合配合,且环绕固定带的啮合部位而布置用于提供啮合部位处齿间咬合力的箍紧套(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用防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条(12)与下齿条(22)均为长度方向铅垂布置的三角齿条;上齿条(12)的齿尖延伸方向斜向上延伸,而下齿条(22)的齿尖延伸方向为斜向下延伸以便啮合上齿条(12)。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沈光银章秀兰余冬梅张平范双姐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