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30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雨伞,包括手柄、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手柄上的伞杆、设于伞杆上的伞骨架,固定连接于伞骨架上的伞布。所述手柄内设有电源,所述伞杆为中空状,周侧设有透光孔,内部一端固定有中空玻璃棒,玻璃棒内填充有光致储能荧光粉;另一端固定有灯具。所述灯具与所述电源形成开关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雨伞在伞杆和伞布上均设有发光物质,可使驾驶人员或他人能更快的发现持伞人,避免事故发生,相比现有荧光伞,增加了可开关的主动照明系统,增强了亮度,避免荧光粉储能不足,亮度不够的缺陷;持伞人可依靠伞的亮度发现路面缺陷,增加安全性。

Multifunction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functional umbrella, which includes a handle, an umbrella rod connected to a handle in a detachable way, an umbrella framework on the umbrella bar, and a umbrella cloth connected to the umbrella skeleton.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supply, the umbrella rod is hollow, the circumferential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permeable hole, a hollow glass rod is fixed on the inner end, and the glass rod is filled with light energy storage fluorescent powder,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 with a lamp. The lamps and lantern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to form a switching circuit. The multi-function umbrella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luminous substances on the umbrella rod and the umbrella cloth, so that the driver or other people can find the umbrella person faster and avoid the acciden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fluorescent umbrellas, the active lighting system can be switched on, the brightness is enhanced, the luminance is not enough and the brightness is not enough. The umbrella holder can rely on the brightness of the umbrella to discover the road defects and increase the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雨伞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伞,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雨伞。
技术介绍
现有雨伞大多只具有挡雨功能,无警示功能,由于下雨天光线较暗,视线不好,汽车驾驶员注意力较为集中,难以发现持伞人,可能会造成撞到持伞人或将路边积水溅到持伞人身上,引起纠纷。现有部分荧光伞由于没有主动光源,在雨天亮度不足,起到警示作用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多功能雨伞,在雨天使用时使雨伞发光进而增加警示功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雨伞,包括手柄、与手柄相连的伞杆、设于伞杆上的伞骨架,固定连接于伞骨架上的伞布,所述手柄为圆柱形绝缘体,一端设有盲孔,盲孔内固定有电源,于盲孔内还固定有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有相互绝缘的第一阳极与第一阴极,分别于所述电源正极与负极电连;伞杆为金属圆管,靠近手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体,伞杆靠近第二连接体一端内部固定有中空透明玻璃棒,另一端内部固定有电光源,所述玻璃棒内填充有荧光粉,所述第二连接体设有相互绝缘的第二阳极与第二阴极,分别与电光源的正极与负极电连,于伞杆周侧与所述玻璃棒及所述电光源对应位置设有透光孔;所述手柄与所述伞杆通过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时,所述电源与所述电光源形成导通电路。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为可充电锂电池。进一步的,于所述手柄周侧设有充电接口。进一步的,所述电光源为LED灯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阳极为圆柱状金属导体,中心设有内螺纹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阳极为圆柱状金属导体,具有外螺纹,中心设有通孔。进一步的,于所述手柄远离伞杆一侧边缘处固定有挂绳一端,挂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进一步的,于所述伞布上固定有环状荧光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雨伞在伞杆有荧光粉和电光源,在手柄内设有电源可为电光源供电,在雨天使用时,具有较强的亮度,可使驾驶人员或他人能更快的发现持伞人,避免事故发生。(2)手柄可进行拆卸方便为设于手柄内的电池充电,方便易用。(2)在手柄一侧增加了真空吸盘,进入公共场所后,可将真空吸盘吸附于墙壁或桌面上,使雨伞竖立,解决雨伞靠墙放置易倾倒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雨伞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手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伞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2-伞杆,3-伞骨架,4-伞布,5-荧光条,11-锂电池,101-盲孔,12-第一连接体,121-第一阳极,12101-内螺纹通孔,122-第一阴极,123-第一绝缘体,13-按钮开关,14-挂绳,15-真空吸盘,201-内孔,21-第二连接体,211-第二阳极,21101-通孔,2112-外螺纹,212-第二阴极,213-第二绝缘体,22-玻璃棒,221-荧光粉,23-LED灯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由于伞骨架3、伞布4、雨伞其它配件的安装固定及使用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多功能雨伞,如图1所示,其整体包括手柄1、连接于手柄的伞杆2、连接于伞杆上的伞骨架3,固定设置于伞骨架上的伞布4。如图2所示,手柄1为圆柱状绝缘体,一端中心设有盲孔101,所述盲孔101底部固定有电源,为了使电源循环使用,本实施例采用可充电锂电池11,于手柄1周侧设有为所述锂电池11充电的接口。于所述盲孔101顶部还套装有第一连接体12,第一连接体12包括第一阳极121和第一阴极122,以及为使第一阳极121及第一阴极122相互绝缘的第一绝缘体123。如图2所示,第一阳极121为圆柱状金属导体,中心设有内螺纹通孔12101,内螺纹通孔12101一端中心设有直径小于内螺纹通孔12101内径的第一阴极122。第一阴极122为圆片状金属导体,通过第一绝缘体123固定于所述第一阳极121。第一阳极121固定于所述手柄1具有的盲孔101内,且与盲孔101同心,其中,安装有第一阴极122一端靠近盲孔101底部。为了便于控制,于手柄1具有盲孔一侧边缘处还固定设有按钮开关13。所述锂电池11负极与所述一阴极122电连,所述锂电池11正极经所述按钮开关13与所述第一阳极121电连。如图3所示,伞杆2为金属长管,于所述伞杆2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体21,第二连接体21包括第二阳极211和第二阴极212,以及为使第二阳极211与第二阴极212绝缘的第二绝缘体213。如图3所示,第二阳极211为圆柱状金属导体,中心设有通孔21101,外侧一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通孔12101相配合的外螺纹2111。通孔21101内设有直径小于通孔21101内径的第二阴极212,第二阴极212为圆柱状金属导体,通过填充的第二绝缘体213与第二阳极211固定,进一步的,第二阴极212凸出第二阳极211有外螺纹2111一侧,当第二阳极211旋入第一阳极121时,第二阴极212与第一阴极122接触。第二阳极211无外螺纹2112一侧固定设于伞杆2具有的内孔201中。于内孔201靠近第二连接体21一端固定设有中空、透明的玻璃棒22,于所述玻璃棒22内填充有荧光粉221,为了增强亮度,玻璃棒22长度大于伞杆总长度的3/4。于内孔201另一端固定设有电光源,本实施例为LED灯带23。所述LED灯带23正极电连于所述第二阳极211,负极电连于所述第二阴极212。于伞杆2上在玻璃棒22及LED灯带23相应的位置设有长条形透光孔。当设于伞杆2上的第二阳极211具有外螺纹2112的一端旋入设于手柄1上的第一阳极121具有的内螺纹12101中时,所述第二阴极212与所述第一阴极122接触。所述锂电池11与所述LED灯带23形成了电流通路,通过按钮开关13可控制电流通路的导通或断开。电流通路导通时,LED灯带发光,可照亮所述荧光粉221,同时为所述荧光粉221储能。电流通路断开后,所述荧光粉221能继续发光。如图1所示,为了增强警示效果,增大显示面积,于伞布4外侧固定设有环状荧光条5,当有车灯照射时,能发亮以更加醒目;如图1及图2所示,为了便于雨伞使用后放置,于手柄1远离伞杆2一侧边缘处设有孔,孔内固定有挂绳14一端,挂绳另一端固定有真空吸盘15,真空吸盘15可在雨伞竖直放置后吸附于墙壁或桌面,使雨伞竖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雨伞,包括手柄、与手柄相连的伞杆、设于伞杆上的伞骨架,固定连接于伞骨架上的伞布,其特征在于:手柄为圆柱形绝缘体,一端设有盲孔,盲孔内固定有电源,于盲孔内还固定有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有相互绝缘的第一阳极与第一阴极,分别与所述电源正极与负极电连;伞杆为金属圆管,靠近手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体,伞杆靠近第二连接体一端内部固定有中空透明玻璃棒,另一端内部固定有电光源,所述玻璃棒内填充有荧光粉,所述第二连接体设有相互绝缘的第二阳极与第二阴极,分别与电光源的正极与负极电连,于伞杆周侧与所述玻璃棒及所述电光源对应位置设有透光孔;所述手柄与所述伞杆通过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时,所述电源与所述电光源形成导通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雨伞,包括手柄、与手柄相连的伞杆、设于伞杆上的伞骨架,固定连接于伞骨架上的伞布,其特征在于:手柄为圆柱形绝缘体,一端设有盲孔,盲孔内固定有电源,于盲孔内还固定有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有相互绝缘的第一阳极与第一阴极,分别与所述电源正极与负极电连;伞杆为金属圆管,靠近手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体,伞杆靠近第二连接体一端内部固定有中空透明玻璃棒,另一端内部固定有电光源,所述玻璃棒内填充有荧光粉,所述第二连接体设有相互绝缘的第二阳极与第二阴极,分别与电光源的正极与负极电连,于伞杆周侧与所述玻璃棒及所述电光源对应位置设有透光孔;所述手柄与所述伞杆通过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时,所述电源与所述电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园园陈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