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207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7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该方法的接种方法——土壤或其它基质材料混合甘薯黑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和培养方法——培养箱或人工气候室,最大限度的模拟大田薯苗的生长条件,能够保证各处理薯苗感病均匀,可满足评价杀菌剂防治效果的条件。同时又能够做到所有试验条件可调可控,与大田试验相比极大提高了试验的成功率、准确率,并缩短了试验周期,大幅改善了传统室内生测结果与实际应用结果差异巨大的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薯苗感病严重度的分级是通过大量调查总结出来的,符合盆栽接种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创新的将薯苗茎段和末端伤口感病进行独立的分级和评价,对综合评价药剂的防治效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A set of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control effect of Fungicides on black spot of potato seedlin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t of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Fungicide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black spot of potato seedlings. The inoculation method of this method, soil or other matrix materials, is mixed with the inoculation of the conidia suspension of sweet potato black spot pathogen, and the culture box or artificial climate chamber. It is enough to ensure that the treatment of potato seedlings is uniform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fungicides. At the same time, all the test conditions can be adjusted and controllable. Compared with the field test, the test success rate and accuracy rate are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test period is shortened,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indoor test results and the actual application results are greatly improv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severity of potato seedlings is summarized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ot inoculation. Especially, the independently grading and evaluating of wound susceptibility of stem and end of potato seedlings is innovative, which has an importan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ontrol effect of medica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杀菌剂的效果评价技术,具体涉及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甘薯黑斑病在世界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在我国薯区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每年由该病造成的甘薯产量损失为5%-10%,危害严重时造成损失为20%-50%,甚至更高(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848)。此外,病薯可产生甘薯黑疱霉酮(ipomeamarone)等呋喃萜类有毒物质,人和家畜使用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土壤带菌和病健混种等原因可引起健康薯苗的感病,而薯苗移栽大田后如果感病,会造成死苗和生长不良,还会侵染新结薯块产生病薯,导致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健薯染病,而且为病原更大范围传播创造了条件。我国大部分地区均适合甘薯生产,随着地区间种苗频繁调运,种植大户专业种植规模扩大,重茬种植面积扩大,病害感染的风险越来越大。保护健康薯苗不被甘薯黑斑病菌侵染十分重要。在药剂防治薯苗黑斑病方面,主要采取药剂浸苗的方式施药。而目前正式登记防治甘薯黑斑病的杀菌剂只有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铵、乙蒜素四种,且施药方式绝大多数为浸薯块,少量的施药方式为浸种,没有正式登记处理薯苗的药剂和处理方法。药剂种类少和施药技术研究的匮乏是薯苗黑斑病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筛选适用的杀菌剂是提高薯苗黑斑病防治水平的重要手段,常规的杀菌剂筛选方法主要包括室内筛选和大田试验两大类。甘薯黑斑病防治药剂室内筛选使用最多的是菌丝生长抑制法,主要步骤是制备含药培养基,接种菌饼至含药培养基,通过计算不同浓度杀菌剂对菌饼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来评价筛选杀菌剂。由于甘薯黑斑病致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水中萌发率低,直至最近甘薯长喙壳分生孢子促萌发技术建立,孢子萌发法才开始应用于甘薯黑斑病防治药剂筛选(张德胜等,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7,33(5):681-685)。另一种室内筛选防治甘薯黑斑病药剂的方法为水培薯苗结合人工接种技术。室内筛选虽然简单便捷,条件易于控制,但与病害侵染过程中的环境、寄主条件差异巨大,经常出现室内生测结果与大田试验结果不符的情况。大田防治试验可以对药剂、环境和寄主相互作用下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可用来验证室内筛选的结果,是筛选杀菌剂的重要环节。但大田试验不可控因素较多,试验周期长,成本高,且有一定失败率,结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模拟薯苗在大田的生长环境,能够控制病原菌的接种强度,全面的评价药剂对薯苗地下茎段和伤口的保护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将土壤或其它基质材料用常规方法消毒灭菌后作为盆栽基质,用无菌水润湿,将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均匀混入润湿后的盆栽基质中,装入底部有孔的营养钵;将待测杀菌剂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把剪下的新鲜薯苗插入药液进行浸苗处理后扦插进营养钵,得到盆栽薯苗;随后将盆栽薯苗置于培养箱或人工气候室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调查薯苗茎段和末端伤口的感病情况,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土壤为农田表层土壤,其它基质材料为市售蛭石和草炭土的混合物,蛭石和草炭土的体积比为1:1。消毒灭菌的方法为阳光暴晒7-14天;所述无菌水与盆栽基质体积比为1:10-12。病原菌为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fimbriata),分生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为103-107个孢子/mL。分生孢子悬浮液与润湿后的盆栽基质的体积比为1:4-7。新鲜薯苗的茎段长度14-16cm,将薯苗的叶片剪除,保留顶芽和2-3个腋芽。浸苗的深度为4-5cm。盆栽薯苗的培养条件为:23-27℃,每24h光照时长12-16h,7天。茎段感病的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斑;1级,有一个长轴小于等于1cm的病斑;3级,有两个长轴小于等于1cm的病斑或一个长轴大于1cm小于等于2cm的病斑;5级,单独病斑或融合病斑长轴大于2cm小于等于3cm,或短轴宽度达到茎粗一半;7级,单独病斑或融合病斑长轴大于3cm,或短轴达到茎粗的三分之二,植株生长不良。茎段末端伤口感病的分级标准如下:0级,不感病;1级,伤口边缘感病,病斑长度小于等于茎段周长的四分之一,或伤口切面感病,感病面积小于等于切面的四分之一;3级,伤口边缘感病,病斑长度大于茎段周长的四分之一,小于等于茎段周长的二分之一,或伤口切面感病,感病面积大于切面的四分之一,小于等于切面的二分之一;5级,伤口边缘感病,病斑长度大于茎段周长的二分之一,小于等于茎段周长的四分之三,或伤口切面感病,感病面积大于切面的二分之一,小于等于切面的四分之三;7级,伤口边缘感病,病斑长度大于茎段周长的四分之三,或伤口切面感病,感病面积大于切面的四分之三。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反复试验验证,掌握了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模拟大田生产条件,快速、准确的通过薯苗的感病和生长情况评价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还可通过控制试验条件来探索影响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2、本专利技术的接种方法——土壤或其它基质材料混合甘薯黑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和培养方法——培养箱或人工气候室,最大限度的模拟大田薯苗的生长条件,能够保证各处理薯苗感病均匀,可满足评价杀菌剂防治效果的条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改变分生孢子接种量的大小来调节感病的严重度,从而满足不同的试验要求。3、本专利技术对薯苗感病严重度的分级是通过大量调查总结出来的,符合盆栽接种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创新的将薯苗茎段和末端伤口感病进行独立的分级和评价,对综合评价药剂的防治效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本专利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模拟生产实际,同时又能够做到所有试验条件可调可控,与大田试验相比极大提高了试验的成功率、准确率,并缩短了试验周期,大幅改善了传统室内生测结果与实际应用结果差异巨大的弊端。通过对单独试验条件的调整,还能满足不同层次试验的要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茎段感病的分级标准。图2为茎段末端伤口感病的分级标准。图3为实施例4不同浓度四霉素处理的水培薯苗生长情况。图4为实施例4不同浓度四霉素处理的盆栽薯苗生长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1、实验材料:盆栽基质:将干燥的蛭石和草炭土阳光暴晒7-14天后等体积混匀。加入无菌水润湿,无菌水与盆栽基质体积比为1:10。甘薯薯苗:薯苗品种均为商薯19。将甘薯薯块采用常规方法催芽,薯苗长至15-20cm高时采取常规的高剪苗方法获得扦插用薯苗,或者在育苗床选取合适茎段进行截取获得扦插用薯苗(每棵薯苗茎段长度15cm左右),将薯苗的叶片剪除,保留顶芽和2-3个腋芽。分生孢子悬浮液:将病原菌(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fimbriata)接种于PCA培养基或其它适生培养基上,25℃避光培养8-10天,用蒸馏水将分生孢子洗下,配制成浓度103-107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的浓度可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进行调节,孢子悬浮液的配制总量根据试验的处理数进行计算。病土制备:将湿润后的盆栽基质与分生孢子悬浮液按照体积比1:5在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土壤或其它基质材料用常规方法消毒灭菌后作为盆栽基质,用无菌水润湿,将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均匀混入润湿后的盆栽基质中,装入底部有孔的营养钵;将待测杀菌剂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把剪下的新鲜薯苗插入药液进行浸苗处理后扦插进营养钵,得到盆栽薯苗;随后将盆栽薯苗置于培养箱或人工气候室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调查薯苗茎段和末端伤口的感病情况,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土壤或其它基质材料用常规方法消毒灭菌后作为盆栽基质,用无菌水润湿,将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均匀混入润湿后的盆栽基质中,装入底部有孔的营养钵;将待测杀菌剂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把剪下的新鲜薯苗插入药液进行浸苗处理后扦插进营养钵,得到盆栽薯苗;随后将盆栽薯苗置于培养箱或人工气候室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调查薯苗茎段和末端伤口的感病情况,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的防治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为农田表层土壤,其它基质材料为市售蛭石和草炭土的混合物,蛭石和草炭土的体积比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灭菌的方法为阳光暴晒7-14天;所述无菌水与盆栽基质体积比为1:10-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菌为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fimbriata),分生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为103-107个孢子/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生孢子悬浮液与润湿后的盆栽基质的体积比为1:4-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鲜薯苗的茎段长度14-16cm,将薯苗的叶片剪除,保留顶芽和2-3个腋芽。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胜田雨婷王永江王爽秦艳红乔奇白瑞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