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162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7 19:27
一种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箱、供氧装置,养殖箱为可浮在水面上的敞开式养殖箱,包括底板、挡板Ⅰ、挡板Ⅱ、挡板Ⅲ和拦网,挡板Ⅰ安装在水流的进水端,拦网安装在水流的出水端;供氧装置包括供氧设备、供氧管道,供氧管道包括通风管组件A、曝气管组件A、通风管组件B和曝气管组件B,该通风管组件A和曝气管组件A倾斜安装在挡板Ⅰ的内侧;通风管组件B和曝气管组件B安装在挡板Ⅱ、挡板Ⅲ的内侧,且在鱼苗进入养殖箱初期时开启,在鱼苗熟悉环境后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为整个养殖槽提供足够、均匀的氧气,并形成持续流动的水环境,为鱼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提升养殖成品质量,其安装简便,结构实用可靠,且可根据顾客需求回收拆分后运至新的场地重新组装使用,可满足水产养殖市场发展的生产需求。

Recoverable and intelligent high density aquaculture system

A recoverable and intelligent high density aquaculture system involving aquaculture systems, including aquaculture tanks and oxygen supply devices. The aquaculture box is an open aquaculture box that floats on the water surface, including a floor, a baffle plate I, a baffle II, a baffle III and a block. The baffle I is installed at the inlet of the water, and the block is installed in the flow of water. The oxygen supply device includes the oxygen supply equipment, the oxygen supply pipe, the oxygen supply pipeline including the ventilator assembly A, the aeration tube assembly A, the ventilating tube component B and the aeration tube assembly B, which are inclined to the inside of the baffle I, and the aerator assembly A and the aeration tube assembly A; the ventilator component B and the aerator component B are installed on the baffle II, the baffle III, and the aerator component B. Inside, and when the fry enters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ulture box, it opens and closes after the fry is familiar with the environment. The invention can provide sufficient and uniform oxygen for the whole aquiculture and form a continuous flow of water environment, provid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fish growth,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fish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It is easy to install, and is practical and reliable, and can be reclaimed and disassembled to a new site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the customer. The new assembly can meet the needs of aquaculture market develo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系统,特别是一种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是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的水产品。在现有的密集(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中,供氧装置一般都是旋转机械式供氧装置或空压机式供氧装置,或是如公开号为CN104335951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环形供氧的水产养殖池”,这些供氧装置一般是设置在箱底中,虽然起到了供氧的作用,但是经常会出现供氧不均匀,靠近供氧装置的地方气泡又大又猛,容易对水产动物造成伤害,而远离供氧装置的地方又成为死角,易导致缺氧,水产动物死亡率高,单位水面养殖密度低,使得成鱼捕捞困难。且该供氧方式会将鱼群排泄物等向上吹起,加重水质污染,影响鱼群生长,成鱼品质较差。另外,现有的高密度精养养殖一般都是采用固定的养殖池,结构不能回收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供氧不均匀、单位水面养殖密度低、成鱼捕捞困难、成鱼品质较差、结构不能回收重复使用的不足之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箱、供氧装置,所述的养殖箱为可浮在水面上的敞开式养殖箱;该养殖箱包括底板、挡板Ⅰ、挡板Ⅱ、挡板Ⅲ和拦网,所述的挡板Ⅰ、挡板Ⅱ、挡板Ⅲ和拦网分别安装在底板的四周,且挡板Ⅰ安装在水流的进水端,拦网安装在水流的出水端;所述的供氧装置包括供氧设备、供氧管道,所述的供氧管道包括通风管组件A和曝气管组件A,通风管组件A安装在挡板Ⅰ的内侧,该通风管组件A通过进气管与供氧设备连接;曝气管组件A安装在通风管组件A上且与通风管组件A相互连通;所述的通风管组件A、曝气管组件A、挡板Ⅰ的下半部分均向下倾斜设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通风管组件A、曝气管组件A、挡板Ⅰ的下半部分向下倾斜设置的角度相同,均为α=5°~8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供氧管道还包括通风管组件B和曝气管组件B,通风管组件B分别安装在挡板Ⅱ、挡板Ⅲ的内侧且与供氧设备连接,曝气管组件B安装在通风管组件B上并与通风管组件B相互连通;该通风管组件B和曝气管组件B在鱼苗进入养殖箱初期时开启,在鱼苗熟悉环境后关闭。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养殖箱的四周设置有保证养殖箱能够浮于水面的浮箱。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养殖箱的四周设置有便于人员行走和作业的人行通道。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系统还包括有具备手动、自动和远程操作控制功能的供电装置,所述的供电装置包括常规电路供电装置和断电跳闸启动发电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系统还包括有监控装置,所述的监控装置包括监视装置、监测装置、终端设备,监视装置用于监视现场,并将监视到的相关图像或数据传递至终端设备上,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各个装置的运转情况和水质、氧含量,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和信息传递至终端设备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系统还包括有喂料装置,该喂料装置安装在挡板Ⅰ的上方;所述的喂料装置包括撑脚、电动送料机、储料桶,电动送料机安装在撑脚的下部,储料桶安装在撑脚的上部,储料桶的上端安装有盖板,储料桶的下端与电动送料机相连通,电动送料机的出料口伸入至养殖箱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系统还包括有抽水滤水装置,抽水滤水装置包括抽水设备和滤水设备,抽水设备包括电动抽水机或太阳能抽水机,滤水设备包括滤网式滤水设备或直接采用植物滤水。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系统还包括有锚碇索,该锚碇索包括柔性索、碇石,所述的柔性索一端与养殖箱连接,柔性索的另一端与碇石连接。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之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供氧均匀,可完全覆盖养殖区域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养殖箱包括底板、挡板Ⅰ、挡板Ⅱ、挡板Ⅲ和拦网,挡板Ⅰ、挡板Ⅱ、挡板Ⅲ和拦网分别安装在底板的四周,且挡板Ⅰ安装在水流的进水端,拦网安装在水流的出水端;本专利技术的供氧装置包括供氧设备、供氧管道,所述的供氧管道包括通风管组件A和曝气管组件A,通风管组件A安装在挡板Ⅰ的内侧,该通风管组件A通过进气管与供氧设备连接;曝气管组件A安装在通风管组件A上且与通风管组件A相互连通;所述的通风管组件A、曝气管组件A、挡板Ⅰ的下半部分均向下倾斜设置,这样可以保证氧气尽量溶于水内,同时形成一个顺着养殖箱长度方向的推力,推动氧气随着水流流动至养殖箱另一端的拦网处,为整个养殖槽提供足够、均匀的氧气,其供氧区域可完全覆盖养殖区域。2.可为鱼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成鱼品质由于本专利技术安装在挡板Ⅰ的内侧通风管组件A和曝气管组件A的下半部分倾斜排布,可以保证氧气尽量溶于水内,同时形成一个顺着养殖箱长度方向的推力,该推力既可以推动氧气随着水流流动至养殖箱另一端的拦网处,为整个养殖槽提供足够、均匀的氧气,养殖槽内的水因推力,形成一个持续流动的水环境,促使鱼群游动,提升成品质量;还可以将养殖箱箱底的鱼粪等排泄物推出养殖槽拦网外,从而为鱼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3.可提高鱼苗的成活率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供氧管道还包括有通风管组件B和曝气管组件B,该通风管组件B分别安装在挡板Ⅱ、挡板Ⅲ的内侧且与供氧设备连接,曝气管组件B安装在通风管组件B上且与通风管组件B相互连通;通过控制供氧设备可控制通风管组件B和曝气管组件B在鱼苗进入养殖箱初期时开启,在鱼苗熟悉环境后关闭;通过该通风管组件B和曝气管组件B可进一步保证了养殖箱的供氧量,提高了鱼苗的成活率。4.安装简便、结构可回收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由敞开式养殖箱+供氧装置+其余一个或数个模块组成,各组成部分可在工厂内加工成模块结构,发至现场后拼装,可实现岸边拼装或水上拼装,其操作简单快捷。整个结构均为模块式组成,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拆分回收,转移至其他场地重新组装使用。5.成鱼捕捞容易,单位水面养殖密度高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超高密度养殖可视化、智能化,同时通过抽水滤水装置改善水质,通过供氧系统和养殖槽形成持续流动水环境,提高养殖品质,供氧装置、供电装置、监控装置、喂料装置、抽水滤水装置和锚碇索等满足了不同客户需求,其中供氧装置解决了超高密度养殖的供氧不均或不足的问题,可使鱼群在限定的范围内生长,使用定宽、定高和适合目数的捕捞工具就可轻松捕捞,为后续捕捞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同时供电装置、监控装置等措施有效保证了养殖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有利于在有限的水面内更高密度的水厂养殖,或是在水库等捕捞困难的区域养殖,满足水产养殖市场发展的生产需求,因此,本专利技术比较实用可靠。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之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之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俯视图,图3:图1中的A向放大示意图,图4:图2中的B向放大示意图,图5:实施例一所述的喂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养殖箱,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箱(1)、供氧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箱(1)为可浮在水面上的敞开式养殖箱;该养殖箱(1)包括底板(101)、挡板Ⅰ(102)、挡板Ⅱ(103)、挡板Ⅲ(104)和拦网(105),所述的挡板Ⅰ(102)、挡板Ⅱ(103)、挡板Ⅲ(104)和拦网(105)分别安装在底板(101)的四周,且挡板Ⅰ(102)安装在水流的进水端,拦网(105)安装在水流的出水端;所述的供氧装置(2)包括供氧设备(201)、供氧管道(202),所述的供氧管道包括通风管组件A(2021)和曝气管组件A(2022),通风管组件A(2021)安装在挡板Ⅰ(102)的内侧,该通风管组件A(2021)通过进气管(20211)与供氧设备(201)连接;曝气管组件A(2022)安装在通风管组件A(2021)上且与通风管组件A(2021)相互连通;所述的通风管组件A(2021)、曝气管组件A(2022)、挡板Ⅰ(102)的下半部分均向下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箱(1)、供氧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箱(1)为可浮在水面上的敞开式养殖箱;该养殖箱(1)包括底板(101)、挡板Ⅰ(102)、挡板Ⅱ(103)、挡板Ⅲ(104)和拦网(105),所述的挡板Ⅰ(102)、挡板Ⅱ(103)、挡板Ⅲ(104)和拦网(105)分别安装在底板(101)的四周,且挡板Ⅰ(102)安装在水流的进水端,拦网(105)安装在水流的出水端;所述的供氧装置(2)包括供氧设备(201)、供氧管道(202),所述的供氧管道包括通风管组件A(2021)和曝气管组件A(2022),通风管组件A(2021)安装在挡板Ⅰ(102)的内侧,该通风管组件A(2021)通过进气管(20211)与供氧设备(201)连接;曝气管组件A(2022)安装在通风管组件A(2021)上且与通风管组件A(2021)相互连通;所述的通风管组件A(2021)、曝气管组件A(2022)、挡板Ⅰ(102)的下半部分均向下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风管组件A(2021)、曝气管组件A(2022)、挡板Ⅰ(102)的下半部分向下倾斜设置的角度相同,均为α=5°~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氧管道(202)还包括通风管组件B(2023)和曝气管组件B(2024),通风管组件B(2023)分别安装在挡板Ⅱ(103)、挡板Ⅲ(104)的内侧且与供氧设备(201)连接,曝气管组件B(2024)安装在通风管组件B(2023)上并与通风管组件B(2023)相互连通;该通风管组件B(2023)和曝气管组件B(2024)在鱼苗进入养殖箱初期时开启,在鱼苗熟悉环境后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型智能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箱(1)的四周设置有保证养殖箱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军肖玉平潘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中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