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1589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7 19:10
一种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有土壤的选择、盐碱地预处理、整地、金刺梨种与灵芝栽培距离的选择、灵芝拱棚栽培及日常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土壤利用率高,可以同时管理一块土地收获两种不同农作物,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具有经济效益好的优点,提高单位面积复合生产力,为可持续发展农业提供了有效途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先调节盐碱地的水分含量,再将磷石膏、菌糠、油枯与盐碱地的表土均匀混合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大大降低了盐碱地的盐碱化度。

Cultivation method of golden thorn pear and Ganoderma lucidum Intercropping in saline alkali soil

A salinized planting method for planting golden rosin and interplanting with Ganoderma lucidum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lanting method includes selection of soil, preprocessing of salt and alkali land, whole land, selection of cultivation distance of Ganoderma lucidum, Ganoderma lucidum cultivation and daily manageme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soil utilization rate, and can manage a piece of land at the same time to harvest two different crops,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 per unit area, have good economic benefits, improve the compound productivity per unit area, 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wa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rough a series of treatment, the salinization degree of the saline alkali land is greatly reduced by a series of treatment by adjusting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saline alkali soil and then mixing the phosphogypsum, the mushroom bran, the oil dry and the salt and alkali soil even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的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上种植刺梨并套种野地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刺梨又名茨梨、木梨子,别名送春归、刺酸梨子、九头鸟、文先果,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刺梨的药用价值很高,其花、叶果、籽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特别是刺梨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衰、防癌作用的活性物质,刺梨还具有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在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各种肿瘤疾病防治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刺梨果味酸、涩、平,具有增强机体对传染的抵抗力、防癌抗癌、治疗坏血病、排铅作用、抗衰老、治疗脚气病、治疗口腔炎症、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及治疗夜盲症、健脾助消化解疼痛、降三高等功效。金刺梨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酒、饮料、果脯和果酱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医疗保健作用,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种植金刺梨的农户越来越多,灵芝属高温型腐生真菌,菌丝体在24~30℃时生长迅速,子实体在24~28℃之间分化较快。灵芝的生长周期一般在5个月左右,合理安排灵芝栽培季节,使其控制在金刺梨生长周期内,达到提高种植地的利用率,增加种植农户收入的目的。采用间套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合理的间套作模式不仅能集约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复合生产力,也是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途径。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公开报道。盐碱地是盐地和碱地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地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地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地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地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土地的盐碱化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土地盐碱化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土地的盐碱化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对于盐碱地的改良,常用的方法有:1、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3、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4、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5、可以用盐碱地专用土壤调理剂“治碱”对土壤进行有效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该方法采用磷石膏、油枯和菌糠对盐碱地进行预处理,降低盐碱地中的盐分和pH值,使该盐碱地适合于刺梨和野地瓜的生长,金刺梨和灵芝套种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所述种植方法包括有土壤的选择、盐碱地预处理、整地、金刺梨种与灵芝栽培距离的选择、灵芝拱棚栽培及日常管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的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强、质地疏松、基本呈中性的砂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壤的山坡作为种植地;(2)盐碱地预处理:先将磷石膏烘干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获得磷石膏粉,接着调节盐碱地中的水分含量为45~50%,将磷石膏粉、菌糠和油枯均匀撒施在盐碱地上,磷石膏粉的施用量为350~1800kg/亩,油枯的施用量为500~1500kg/亩,菌糠的用量为400~1000kg/亩,接着进行旋耕处理,覆薄膜14~30天后,将薄膜取走并进行淋溶处理;(3)整地:在经淋溶处理后的盐碱地表均匀施腐农家肥、磷酸二氢钾、尿素和脲甲醛300~600kg/亩,在冬季对种植地进行深翻40~50cm,再次翻耕种植地30~40cm,经过2~3个月自然风化后,再次翻耕种植地25~35cm,并把种植地表面整细耙平;所述的有机肥由牛粪和猪粪按2:1的重量比混合发酵而得;(4)金刺梨的种植:按照行距2.5~2.9米,株距2~2.5米的距离横向成行种植金刺梨果苗,相邻两行之间的金刺梨错窝种植,种植时间比灵芝栽培提前二年种植;(5)金刺梨果树的修剪:种植后的刺梨在成长阶段,需要对金刺梨果树下层枝条和病死枝叶进行摘除,使地上40~60cm刺梨枝叶生长,保证空气的快速流通,对上层枝条进行适当修剪保证透光性;(6)病虫害防治:针对枯萎病,发病初期用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喷雾,每12天一次,连喷3次;针对轮纹病,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每10天一次,连喷3次;针对红蜘蛛、蚜虫,用40%吡虫啉,40%螺螨酯1500倍液喷杀一次,施喷量为2~4L/亩;(7)灵芝栽培之前整地:在金刺梨种植果园内相邻两行金刺梨果树之间的空隙中间挖40~50cm宽、45~55cm深、长度随金刺梨种植长度而定的长渠,挖出的土壤放置在长渠两侧,翻晒土壤8~10天;(8)灵芝栽培:采用常规方法将发好菌的灵芝菌袋或椴木脱去塑料袋后直立在步骤(6)中的长渠中,每条长渠摆放2排菌袋或椴木,使两菌袋或椴木之间保持15厘米的间距,中间空隙用步骤(6)中翻晒过的土壤填充,并向放有灵芝菌袋或椴木的长渠内浇水,使其水分完全渗透至渠底;(9)灵芝拱棚:采用竹条在已经浇透水的长渠上方搭建拱棚,拱棚高度控制在55~60cm,并用农用塑料薄膜覆盖拱棚,塑料薄膜两侧用土壤压盖,两头采用绳子系好;(10)日常管理:当栽培在长渠内的灵芝子实体开始分化形成,并长出表土层形成白色块状物,随时观察拱棚内空气湿度和温度,确保空气湿度控制在80%~90%,拱棚内温度不超过35℃以上;在灵芝子实体长至4~6厘米高时,每天上、下午将拱棚两头塑料解开各通风一次,使空气保持流通20~30分钟;当灵芝分化形成菌盖后,揭起拱棚两侧塑料,将其绑在距离地面5厘米高度的竹架子上,随时观察拱棚内土壤表面湿度,当拱棚内湿度低于80%时,向棚内喷撒雾状水,控制土壤表面不出现干裂情况;(11)灵芝收获:当灵芝子实体表面弹射铁红色孢子时,即进行灵芝的采摘,同时撤去拱棚设施,平整土壤,便于金刺梨的日常管理及果实的采摘管理;(12)金刺梨的收获:按照金刺梨收获的季节及时收获、销售。前述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在步骤(2)整地中,所述的农家肥由牛粪和猪粪按2:1的重量比混合发酵而得。前述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所述磷石膏粉的细度为60~200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土壤利用率高,可以同时管理一块土地收获两种不同农作物,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具有经济效益好的优点,提高单位面积复合生产力,为可持续发展农业提供了有效途径。本专利技术通过先调节盐碱地的水分含量,再将磷石膏、菌糠、油枯与盐碱地的表土均匀混合后,覆膜保湿一段时间,菌糠、油枯与磷石膏发生广泛的协同作用,使磷石膏中的硫酸钙、油枯中的有机质、菌糠中的无氮浸出物等物质和土壤中游离的碳酸氢钠、碳酸钠充分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有土壤的选择、盐碱地预处理、整地、金刺梨种与灵芝栽培距离的选择、灵芝拱棚栽培及日常管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的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强、质地疏松、基本呈中性的砂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壤的山坡作为种植地;(2)盐碱地预处理:先将磷石膏烘干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获得磷石膏粉,接着调节盐碱地中的水分含量为45~50%,将磷石膏粉、 菌糠和油枯均匀撒施在盐碱地上,磷石膏粉的施用量为350~1800kg/ 亩,油枯的施用量为500~1500kg/亩,菌糠的用量为400~1000kg/亩, 接着进行旋耕处理,覆薄膜14~30天后,将薄膜取走并进行淋溶处理;(3)整地:在经淋溶处理后的盐碱地表均匀施腐农家肥、磷酸二氢 钾、尿素和脲甲醛300~600kg/亩,在冬季对种植地进行深翻40~50cm,再次翻耕种植地30~40cm,经过2~3个月自然风化后,再次翻耕种植地25~35cm,并把种植地表面整细耙平;所述的有机肥由牛粪和猪粪按2:1的重量比混合发酵而得;(4)金刺梨的种植:按照行距2.5~2.9米,株距2~2.5米的距离横向成行种植金刺梨果苗,相邻两行之间的金刺梨错窝种植,种植时间比灵芝栽培提前二年种植;(5)金刺梨果树的修剪:种植后的刺梨在成长阶段,需要对金刺梨果树下层枝条和病死枝叶进行摘除,使地上40~60cm刺梨枝叶生长,保证空气的快速流通,对上层枝条进行适当修剪保证透光性;(6)病虫害防治:针对枯萎病,发病初期用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喷雾,每12天一次,连喷3次;针对轮纹病,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每10天一次,连喷3次;针对红蜘蛛、蚜虫,用40%吡虫啉,40%螺螨酯1500倍液喷杀一次,施喷量为2~4L/亩;(7)灵芝栽培之前整地:在金刺梨种植果园内相邻两行金刺梨果树之间的空隙中间挖40~50cm宽、45~55cm深、长度随金刺梨种植长度而定的长渠,挖出的土壤放置在长渠两侧,翻晒土壤8~10天;(8)灵芝栽培:采用常规方法将发好菌的灵芝菌袋或椴木脱去塑料袋后直立在步骤(6)中的长渠中,每条长渠摆放2排菌袋或椴木,使两菌袋或椴木之间保持15厘米的间距,中间空隙用步骤(6)中翻晒过的土壤填充,并向放有灵芝菌袋或椴木的长渠内浇水,使其水分完全渗透至渠底;(9)灵芝拱棚:采用竹条在已经浇透水的长渠上方搭建拱棚,拱棚高度控制在55~60cm,并用农用塑料薄膜覆盖拱棚,塑料薄膜两侧用土壤压盖,两头采用绳子系好;(10)日常管理:当栽培在长渠内的灵芝子实体开始分化形成,并长出表土层形成白色块状物,随时观察拱棚内空气湿度和温度,确保空气湿度控制在80%~90%,拱棚内温度不超过35℃以上;在灵芝子实体长至4~6厘米高时,每天上、下午将拱棚两头塑料解开各通风一次,使空气保持流通20~30分钟;当灵芝分化形成菌盖后,揭起拱棚两侧塑料,将其绑在距离地面5厘米高度的竹架子上,随时观察拱棚内土壤表面湿度,当拱棚内湿度低于80%时,向棚内喷撒雾状水,控制土壤表面不出现干裂情况;(11)灵芝收获:当灵芝子实体表面弹射铁红色孢子时,即进行灵芝的采摘,同时撤去拱棚设施,平整土壤,便于金刺梨的日常管理及果实的采摘管理;(12)金刺梨的收获:按照金刺梨收获的季节及时收获、销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有土壤的选择、盐碱地预处理、整地、金刺梨种与灵芝栽培距离的选择、灵芝拱棚栽培及日常管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的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强、质地疏松、基本呈中性的砂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壤的山坡作为种植地;(2)盐碱地预处理:先将磷石膏烘干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获得磷石膏粉,接着调节盐碱地中的水分含量为45~50%,将磷石膏粉、菌糠和油枯均匀撒施在盐碱地上,磷石膏粉的施用量为350~1800kg/亩,油枯的施用量为500~1500kg/亩,菌糠的用量为400~1000kg/亩,接着进行旋耕处理,覆薄膜14~30天后,将薄膜取走并进行淋溶处理;(3)整地:在经淋溶处理后的盐碱地表均匀施腐农家肥、磷酸二氢钾、尿素和脲甲醛300~600kg/亩,在冬季对种植地进行深翻40~50cm,再次翻耕种植地30~40cm,经过2~3个月自然风化后,再次翻耕种植地25~35cm,并把种植地表面整细耙平;所述的有机肥由牛粪和猪粪按2:1的重量比混合发酵而得;(4)金刺梨的种植:按照行距2.5~2.9米,株距2~2.5米的距离横向成行种植金刺梨果苗,相邻两行之间的金刺梨错窝种植,种植时间比灵芝栽培提前二年种植;(5)金刺梨果树的修剪:种植后的刺梨在成长阶段,需要对金刺梨果树下层枝条和病死枝叶进行摘除,使地上40~60cm刺梨枝叶生长,保证空气的快速流通,对上层枝条进行适当修剪保证透光性;(6)病虫害防治:针对枯萎病,发病初期用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喷雾,每12天一次,连喷3次;针对轮纹病,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每10天一次,连喷3次;针对红蜘蛛、蚜虫,用40%吡虫啉,40%螺螨酯1500倍液喷杀一次,施喷量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泽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龙里县泽洋生态科技种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