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睿华专利>正文

一种弹簧测力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32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教学实验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测力计;采用主支撑架内部两侧中线位置关于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滑槽结构,解决了副支撑架和辅助支撑架分别与主支撑架之间的连接问题;采用第一圆形卡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凸钮,第二圆形卡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凸钮结构,解决了副支撑架和辅助支撑架收纳后的固定问题;采用副支撑架一端外部关于厚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卡块,矩形通孔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卡槽结构,解决了副支撑架与辅助支撑架之间的固定以及支撑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测力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实验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弹簧测力计。
技术介绍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大小的工具,其原理为:首先,任何测量都是将某一个物理量与标准(即单位)比较的过程,力的测量就是将力的作用效果与已知力的作用效果比较的过程;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1牛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的大小就是1牛;其次,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在确定1牛力的作用效果以后,容易确定更大力和更小力的作用效果;另外,弹簧的稳定性较好,可以重复使用;故可以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际测量时,由于弹簧测力计下行过程中会受到一定阻力,也就是摩擦力,导致测量误差变大,尤其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磨损、腐蚀等原因,使得测量误差更大,导致使用寿命缩短,且现有的弹簧测力计在测量重量较大的物体时,会造成弹簧拉伸过于严重而导致弹簧不能恢复原位,这会影响后期测量的精确度,而现有的弹簧测力计装拆也较为麻烦,这也会影响后期对弹簧测力计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弹簧测力计,采用主支撑架内部两侧中线位置关于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滑槽结构,解决了副支撑架和辅助支撑架分别与主支撑架之间的连接问题;采用第一圆形卡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凸钮,第二圆形卡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凸钮结构,解决了副支撑架和辅助支撑架收纳后的固定问题;采用副支撑架一端外部关于厚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卡块,矩形通孔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卡槽结构,解决了副支撑架与辅助支撑架之间的固定以及支撑问题;采用副支撑架一端外部居中位置设置有U型固定块,U型固定块居中位置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结构,解决了弹簧测力计与副支撑架之间的固定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台、弹簧测力计和重物;支撑台包括主支撑架、副支撑架和辅助支撑架;主支撑架内部两侧中线位置关于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滑槽;主支撑架内部一端关于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第一矩形凹槽内部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圆形卡槽;第一圆形卡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凸钮;副支撑架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卡轴;副支撑架另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矩形卡板;第一矩形卡板居中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副支撑架一端外部关于厚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卡块;副支撑架一端外部居中位置设置有U型固定块;U型固定块居中位置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中设置有螺栓;螺栓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辅助支撑架外部一端长度方向关于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卡轴;辅助支撑架外部上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卡槽;辅助支撑架外部另一端长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矩形卡板;第二矩形卡板居中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辅助支撑架内部一端长度方向关于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矩形凹槽;第二矩形凹槽内部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圆形卡槽;第二圆形卡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凸钮;辅助支撑架外部另一端长度方向关于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块;弹簧测力计包括壳身和刻度板;壳身与刻度板卡接;壳身外部一端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置有固定杆;壳身外部一端居中位置设置有环形卡钩;壳身外部另一端居中位置设置有第四通孔;壳身内部设置有矩形滑槽;矩形滑槽下部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矩形滑槽居中位置设置有滑杆;滑杆正下方设置有挂钩;挂钩与滑杆卡接;挂钩与重物挂接;滑杆上部设置有环形块。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凸钮与第一圆形卡槽直径尺寸相等;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圆形卡槽内部下表面卡接;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凸钮下表面卡接;第一卡轴与第二滑槽滑动和转动连接;第一凸钮与第二通孔卡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凸钮与第二圆形卡槽直径尺寸相等;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二圆形卡槽内部下表面卡接;第二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凸钮下表面卡接;第二卡轴与第一滑槽滑动和转动连接;第二凸钮与第一通孔卡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环形卡钩与螺栓卡接;壳身下表面与副支撑架上表面面接触。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杆下端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杆杆身与第三通孔滑动连接;固定杆外部套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端与壳身内表面卡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环形块上部宽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五通孔;环形块居中位置设置有第三螺纹孔;环形块外部居中位置设置有指针;指针与环形块卡接;环形块下表面与第三弹簧另一端卡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杆与第五通孔套接;滑杆与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第一凸钮与第一圆形卡槽直径尺寸相等,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第一凸钮能顺利的在第一圆形卡槽内滑动,不会造成卡死的情况;2、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圆形卡槽内部下表面卡接;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凸钮下表面卡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凸钮能在弹簧的作用下实现上下往复运动;3、第一卡轴与第二滑槽滑动和转动连接;第一凸钮与第二通孔卡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副支撑架能顺利的在第二滑槽内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实现转动;4、固定杆下端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杆杆身与第三通孔滑动连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固定杆能够与壳身之间稳固连接,不会发生滑动的失效情况;5、环形块外部居中位置设置有指针,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能够与准确地显示力的大小;6、滑杆与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滑杆在下行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导致测量不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弹簧测力计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弹簧测力计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弹簧测力计结构爆炸图。图中:1、支撑台;2、弹簧测力计;3、重物;4、主支撑架;5、副支撑架;6、辅助支撑架;201、壳身;202、刻度板;203、第三通孔;204、固定杆;205、环形卡钩;206、第四通孔;207、矩形滑槽;208、第二螺纹孔;209、滑杆;210、挂钩;211、环形块;212、第五通孔;213、第三螺纹孔;214、指针;401、第一滑槽;402、第二滑槽;403、第一矩形凹槽;404、第一圆形卡槽;405、第一弹簧;406、第一凸钮;501、第一卡轴;502、第一矩形卡板;503、第一通孔;504、三角卡块;505、U型固定块;506、第一螺纹孔;507、螺栓;601、第二卡轴;602、矩形通孔;603、三角卡槽;604、第二矩形卡板;605、第二通孔;606、第二矩形凹槽;607、第二圆形卡槽;608、第二弹簧;609、第二凸钮;610、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2所示,包括支撑台1、弹簧测力计2和重物3;支撑台1包括主支撑架4、副支撑架5和辅助支撑架6;主支撑架4内部两侧中线位置关于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401);第一滑槽(401)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滑槽402;主支撑架4内部一端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测力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弹簧测力计(2)和重物(3);支撑台(1)包括主支撑架(4)、副支撑架(5)和辅助支撑架(6);主支撑架(4)内部两侧中线位置关于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401);第一滑槽(401)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滑槽(402);主支撑架(4)内部一端关于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403);第一矩形凹槽(403)内部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圆形卡槽(404);第一圆形卡槽(404)内设置有第一弹簧(405);第一弹簧(405)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凸钮(406);副支撑架(5)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卡轴(501);副支撑架(5)另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矩形卡板(502);第一矩形卡板(502)居中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503);副支撑架(5)一端外部关于厚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卡块(504);副支撑架(5)一端外部居中位置设置有U型固定块(505);U型固定块(505)居中位置设置有第一螺纹孔(506);第一螺纹孔(506)中设置有螺栓(507);螺栓(507)与第一螺纹孔(506)螺纹连接;辅助支撑架(6)外部一端长度方向关于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卡轴(601);辅助支撑架(6)外部上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矩形通孔(602);矩形通孔(602)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卡槽(603);辅助支撑架(6)外部另一端长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矩形卡板(604);第二矩形卡板(604)居中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605);辅助支撑架(6)内部一端长度方向关于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矩形凹槽(606);第二矩形凹槽(606)内部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圆形卡槽(607);第二圆形卡槽(607)内设置有第二弹簧(608);第二弹簧(608)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凸钮(609);辅助支撑架(6)外部另一端长度方向关于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块(610);弹簧测力计(2)包括壳身(201)和刻度板(202);壳身(201)与刻度板(202)卡接;壳身(201)外部一端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通孔(203);第三通孔(203)内设置有固定杆(204);壳身(201)外部一端居中位置设置有环形卡钩(205);壳身(201)外部另一端居中位置设置有第四通孔(206);壳身(201)内部设置有矩形滑槽(207);矩形滑槽(207)下部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08);矩形滑槽(207)居中位置设置有滑杆(209);滑杆(209)正下方设置有挂钩(210);挂钩(210)与滑杆(209)卡接;挂钩(210)与重物(3)挂接;滑杆(209)上部设置有环形块(2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测力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弹簧测力计(2)和重物(3);支撑台(1)包括主支撑架(4)、副支撑架(5)和辅助支撑架(6);主支撑架(4)内部两侧中线位置关于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401);第一滑槽(401)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滑槽(402);主支撑架(4)内部一端关于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403);第一矩形凹槽(403)内部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圆形卡槽(404);第一圆形卡槽(404)内设置有第一弹簧(405);第一弹簧(405)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凸钮(406);副支撑架(5)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卡轴(501);副支撑架(5)另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矩形卡板(502);第一矩形卡板(502)居中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503);副支撑架(5)一端外部关于厚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卡块(504);副支撑架(5)一端外部居中位置设置有U型固定块(505);U型固定块(505)居中位置设置有第一螺纹孔(506);第一螺纹孔(506)中设置有螺栓(507);螺栓(507)与第一螺纹孔(506)螺纹连接;辅助支撑架(6)外部一端长度方向关于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卡轴(601);辅助支撑架(6)外部上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矩形通孔(602);矩形通孔(602)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卡槽(603);辅助支撑架(6)外部另一端长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矩形卡板(604);第二矩形卡板(604)居中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605);辅助支撑架(6)内部一端长度方向关于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矩形凹槽(606);第二矩形凹槽(606)内部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圆形卡槽(607);第二圆形卡槽(607)内设置有第二弹簧(608);第二弹簧(608)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凸钮(609);辅助支撑架(6)外部另一端长度方向关于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块(610);弹簧测力计(2)包括壳身(201)和刻度板(202);壳身(201)与刻度板(202)卡接;壳身(201)外部一端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通孔(203);第三通孔(203)内设置有固定杆(204);壳身(201)外部一端居中位置设置有环形卡钩(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睿华
申请(专利权)人:樊睿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