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挑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30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缝纫机的挑线机构,通过使设于定位构件的偏心轴部、锥形部、卡扣面等与设于挑线体的支轴一侧的抵触端部抵触,可在轴向上将支轴定位。即使在为了变更挑线杆供给线量、缝制作业者解除支轴的固定而将其改变周向位置地固定在机框上时,利用定位构件的作用也可高精度地将支轴定位在轴向上,可防止挑线连杆两端部的轴向位置发生偏位,使挑线体圆滑地进行上下摆动,由此可提供耐久性优良的缝纫机的挑线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的挑线机构,特别是涉及在四节连杆式的挑线机构中对挑线体的支轴的轴向位置作出高精度定位用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用于使缝纫机的挑线体沿上下方向摆动的连杆式挑线机构以往存在有多种。例如日本专利特开昭59-214487号公报(Japanese Patent ApplicationLaid-Open No.59-214487(1984))所记载的缝纫机的挑线机构包括与主轴固接的挑线曲柄;通过第1轴部支承在缝纫机的机框上的支轴;以及后端部可转动地被支承在该支轴的第2轴部上的挑线连杆。挑线体分别连接着挑线连杆的前端部和挑线曲柄,主轴旋转时,挑线体在受挑线连杆的限制下跟随与挑线曲柄连接部的旋转运动进行上下摆动。在支轴的第1轴部的外周间隔90°地设置有四个平坦面,相对于支轴的轴心能间隔90°地变更旋转相位。支轴的第2轴部相对第1轴部偏心,第2轴部对挑线连杆后端部的支承位置对应于第1轴部的旋转相位的变更而变化。由此,可变更随着挑线体前端的线孔的上下运动轨迹变化而形成的挑线杆线量曲线,可适当地供给与加工布的布厚相对应的线量。在日本专利特开昭59-214487号公报所记载的以往的缝纫机的挑线机构中,变更挑线杆线量曲线时,作业者在旋松固定螺钉而将支轴的固定解除后,以90°为单位旋转该支轴,将固定螺钉紧固在设于第1轴部外周的四个平坦面中的任一个上,重新将支轴固定。重新固定时,因第1轴部外周的平坦面比固定螺钉的直径大,故不能在轴向上进行支轴定位。变更挑线杆线量曲线时,作业者大多是适当地作出支轴的轴向定位后将固定螺钉紧固。该场合,由于支轴对挑线连杆一端部的支承位置相对于挑线连杆另一端部与挑线体的连接位置发生偏位,使跟随挑线体摆动的挑线连杆两端部的转动阻力增大,因此会引起支承部的磨损、烧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使挑线杆的支轴旋转来变更挑线杆线量曲线时也能容易且高精度地对变更后支轴的轴向位置作出定位的、耐久性优良的挑线机构。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的挑线机构,包括与缝纫机的主轴固接的挑线曲柄;支承在缝纫机的机框上的支轴;一端部与该支轴连接的挑线连杆;以及连接该挑线连杆另一端部和所述挑线曲柄的挑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对所述支轴作出轴向定位的定位构件。通过定位构件能对为了变更挑线杆线量曲线而旋转的支轴的轴向位置作出定位。可防止支轴对挑线连杆一端部的支承位置与挑线体上的挑线连杆另一端部的连接位置发生偏位,能减轻挑线连杆两端的转动阻力,使挑线体的上下摆动圆滑地进行。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的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具有可与设于所述支轴一侧的抵触端面抵触的偏心轴部,通过使定位构件围绕与所述支轴大致正交的轴心进行转动,使所述偏心轴部与所述抵触端面抵触,从而在轴向上将所述支轴定位。使定位构件绕轴心转动,使定位构件所具有的偏心轴部与支轴一侧的抵触端面抵触,通过这种简单的操作能高精度地作出支轴的轴向位置定位。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的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具有可与设于所述支轴一侧的抵触端面抵触的锥形部,通过使定位构件向与所述支轴大致正交的轴向进行移动,使所述锥形部的一部分与所述抵触端面抵触,从而在轴向上将所述支轴定位。使定位构件沿轴向移动,使向移动方向倾斜的锥形部的一部分与支轴一侧的抵触端面抵触,通过这种简单的操作能高精度地作出支轴的轴向位置定位。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的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具有可从轴向的相反侧与设于所述支轴一侧的抵触端面抵触的卡扣面,通过使定位构件在与所述支轴共用的轴上进行移动,使所述卡扣面与所述抵触端面抵触,从而在轴向上将所述支轴定位。使定位构件在与支轴共用的轴上进行轴向移动,使设于该定位构件的卡扣面与支轴的抵触端面抵触,通过这种简单的操作能高精度地作出支轴的轴向位置定位。技术方案5的缝纫机的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制突起,该限制突起设置在所述支轴的抵触端面上,通过与所述定位构件抵触而将所述支轴的旋转限制在旋转一圈以内。技术方案6的缝纫机的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制突起,该限制突起设置在所述支轴的抵触端面上,通过与所述定位构件的卡扣面上形成的凸部抵触而将所述支轴的旋转限制在旋转一圈以内。利用限制突起的作用或卡扣突起与凸部的相互作用,将用于变更挑线杆线量曲线的支轴旋转量限制在旋转一圈以内,可防止穿通于支轴轴心的润滑油的油线绞合在一起,能可靠地防止因油线而妨碍供油、以及油线破损等不良现象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挑线机构的平缝缝纫机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挑线机构的平缝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纵剖面部分图。图3为表示支轴与定位构件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4为表示挑线杆供给线量曲线的图。图5为表示第1变更形态的支轴与定位构件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6为表示第2变更形态的支轴与定位构件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表示最佳实施形态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挑线机构,在将通过挑线连杆支承挑线体的支轴安装在机框上时使用定位构件能容易地将支轴定位在轴向上的安装位置。如图1、图2所示,在平缝缝纫机M的机壳部1的内侧,配设有可旋转地支承在机框F上的主轴2。在主轴2的左端部固定着挑线曲柄5。在挑线曲柄5上通过第1支轴6a固接着针杆曲柄6的一端部。在针杆曲柄6的另一端部通过设于第2支轴6b的轴承7连接着针杆曲柄连杆8的上端部。针杆曲柄连杆8的下端部与针杆架9连接。针杆架9与可上下运动地支承在机壳部1的机框F上的针杆10的中途部固接。主轴2在未图示的缝纫机电机的传动下朝规定方向旋转。针杆曲柄6跟随该旋转与挑线曲柄5一起旋转,使通过针杆曲柄连杆8及针杆架9与该针杆曲柄6连接的针杆10进行上下运动。平缝缝纫机M具有与挑线曲柄5的旋转对应地使挑线体16上下摆动的挑线机构15。挑线体16的下部在机壳部1的内侧通过设于第1支轴6a的轴承6c可转动地与挑线曲柄5连接。挑线体16的上部从机壳部1的前面上部向外侧突出,在该突出端上形成有线孔16a。在机壳部1内侧的后上部配设有后述的固定于机框F的支轴18,在该支轴18上连接着具有图1所示的弯曲形状的挑线连杆17的后端部。挑线连杆17的前端部通过转动轴19及轴承20可转动地与挑线体16的中间部连接。当主轴2朝规定方向旋转时,挑线体16的下部在与挑线曲柄5的连接部的旋转周上进行旋转。挑线连杆17以后端的支轴18为中心摆动,起着将与前端连接的挑线体16的中间部限制在摆动轨迹上的作用。由此,形成有线孔16a的挑线体16的上端部与挑线曲柄5的旋转同步地沿着特有的圆弧轨迹进行上下方向摆动,表示由线孔16a供给的线量的挑线杆线量曲线N1、N2参见图4。如图2所示,挑线连杆17的支轴18内嵌在设于机框F一部分的插通孔Fa中,水平地支承在左右方向上。如图3所示,支轴18包括用于支承在插通孔Fa中的支承轴部18a;直径比该支承轴部18a小、相对支承轴部18a偏心的连接轴部18b;以及直径比该连接轴部18b小、与连接轴部18b的前端连接的前端轴部18c。支轴18具有穿通轴心的通孔18d,在该通孔18d中如图2所示地穿通有油线21。油线21从前端轴部18c突出并延伸到机壳部1的前端,从未图示的油槽中引出润滑油,向配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挑线机构,包括:与缝纫机的主轴固接的挑线曲柄;支承在缝纫机的机框上的支轴;一端部与该支轴连接的挑线连杆;以及连接该挑线连杆另一端部和所述挑线曲柄的挑线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可对所述支轴作出轴向定位的定位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田幸夫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