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20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所述出风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框架;一个蜂窝出风组件,所述蜂窝出风组件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蜂窝出风列;一个转动扇片组件,所述转动扇片组件包括多个转动扇片,所述转动扇片与所述蜂窝出风列相互交错间隔设置,所述蜂窝出风列与所述转动扇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相对边侧的内侧上;一个转动动力组件,所述转动动力组件提供所述转动扇片转动的动力,调整部分风的出风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通过改变出风气流的方向和一组左右摆动扇片相结合,将出风孔板上的灰尘吹落,实现了自动清洗,取消上下摆动的扇叶,降低成本,减少厚度;同时能够实现产生扰流风。

A self cleaning new wind outle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lf cleaning new wind outlet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frame, a honeycomb air outlet component, and the honeycomb air outlet componen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arranged honeycomb exhaust columns, a rotating fan piece, and the rotating fan piec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rotating fan segments, and the rotating fan sheet and the fan piece. The honeycomb out wind column is interlac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honeycomb outlet column and the rotating fan piece are fix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relative side of the fixed frame, and a rotating dynamic component provides the power to rotate the rotating fan sheet and adjust the air outlet direction of the part of the wind, and the invention is the invention. By combining the direction of wind flow and a set of left and right swing fans, the dust of the wind hole board is blown down, the automatic cleaning is realized, the fan leaves swing up and down, the cost and the thickness can be reduced, and the turbulence wind can be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风出风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
技术介绍
空调和新风机出风口长期放置经常积累厚厚的灰尘,影响了空气质量和设备维护,而目前市场上出风结构普遍采用栅格网孔的出风孔板,清洗极为不便。空调的柜式机使用上下和左右两套转动扇叶,但尺寸厚重,陈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所述出风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框架;一个蜂窝出风组件,所述蜂窝出风组件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蜂窝出风列,任意一个所述蜂窝出风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相对侧边的内侧上;一个转动扇片组件,所述转动扇片组件包括多个转动扇片,所述转动扇片与所述蜂窝出风列相互交错间隔设置,任意一个所述转动扇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相对边侧的内侧上;一个转动动力组件,所述转动动力组件包括一个电机、一个推动杆及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分别连接电机及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同时与所有所述转动扇片相铰接。进一步地,任意一个所述蜂窝出风列均包括一个第一蜂窝组合件、及一个第二蜂窝组合件,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与所述第二蜂窝组合件对应映射对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包括多个半体式蜂窝单元,并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为同一侧的半体结构,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上的半体式蜂窝单元均为上半体,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的上半体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其他半体式蜂窝单元的上半体一端,并在两端的半体式蜂窝单元的外端部延伸出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蜂窝组合件与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对称相同,并所述第二蜂窝组合件两端的半体式蜂窝单元的外端部延伸出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与所述第二蜂窝组合件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上。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拼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蜂窝单元;所述蜂窝单元内侧界定形成一个蜂窝出风空腔,所述蜂窝出风空腔一端为入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入风口的截面面积;所述蜂窝单元的数量为多个,置于中间的一个或两个蜂窝单元的出风方向为扩散式准直出风,并置于外侧的蜂窝单元的出风方向与中间的蜂窝单元的出风方向存在角度,外侧的所述蜂窝单元的出风方向与所述中心的蜂窝单元的出风方向存在的角度依次递增。进一步地,在所述侧边的内侧设置有侧边固定座,所述侧边固定座形成一个矩形豁口,所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相互贴合并置于矩形豁口内;所述蜂窝出风空腔的内侧壁由入风口到出风口方向为弧面过渡。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扇片包括一个转动边侧,及一个活动边侧,所述转动边侧与所述活动边侧相互对应设置,并所述转动边侧的两端延伸出转动端,在所述固定框架相对的侧边上分别形成位置相互对应的第一贯穿通孔或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端分别置于第一贯穿通孔或转动座内;在所有所述活动边侧的一端延伸形成一个转轴端。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一个电机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相对两个侧边的任一个边侧外部;所述推动杆包括一个推动横杆及一个带动竖杆,所述推动横杆与所述带动竖杆交叉设置;在所述推动横杆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贯穿通孔,所述第二贯穿通孔内配合容置所述转轴端;所述带动竖杆内侧形成一个贯穿空腔,所述贯穿空腔沿着所述带动竖杆的竖直方向开设形成;所述转动杆包括一个第一转动轴、一个与第一转动轴垂直布置的转接杆、一个第二转动轴;所述转接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部上,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第二转动轴垂直连接所述转接杆的另一端,并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布置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布置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转动轴置于所述贯穿空腔内。一种空调室内机或新风系统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应用上述的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所述室内机包括一个室内机前盖,所述室内机前盖包括一个出风部,在所述出风部内部形成有多个贯穿的贯穿出风孔;所述固定框架的外周侧上形成多个固定台,所述固定台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面向出风方向一侧的外周侧,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固定后的所述新风出风机构与所述出风部位置相互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通过改变出风气流的方向和一组左右摆动扇片相结合,将出风孔板上的灰尘吹落,实现了自动清洗,取消上下摆动的扇叶,降低成本,减少厚度;同时能够实现产生扰流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蜂窝出风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蜂窝出风结构的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动力组件的一个角度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动力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或新风系统室内机的前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其他类似场景;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语并非特指单数,也可以包括复数。一般来说,术语“包括”或“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新风出风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框架1、蜂窝出风组件2、转动扇片组件3、及转动动力组件4;所述固定框架1整体为一个框架结构,并整体的截面可以为矩形、正方形、或具有其他特征的异性结构均可,可以限制的去理解为所述固定框架1提供一个相互对应的侧边10即可,所述平行的相对边侧目的用于提供所述转动扇片组件3进行转动的基础框架结构;所述固定框架1包括一个任意相对两个侧边10,两个相对的侧边10可以平行,也可以不平行,其目的能够提供转动扇片组件3在相对侧边10绕着一个轴心转动即可;所述蜂窝出风组件2包括多个蜂窝出风列20;任意一个所述蜂窝出风列20均包括一个第一蜂窝组合件21、及一个第二蜂窝组合件22,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21与所述第二蜂窝组合件22对应映射对称;如图2(a)及图2(b)所示,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21包括多个半体式蜂窝单元,并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依次连接,具体便于理解地,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为同一侧的半体结构,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第一蜂窝组合件21上的半体式蜂窝单元均为上半体,进一步地,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的上半体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其他半体式蜂窝单元的上半体一端,并在两端的半体式蜂窝单元的外端部延伸出第一固定部210;所述第二蜂窝组合件22包括多个半体式蜂窝单元,并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依次连接,具体便于理解地,该段落中提出的半体式蜂窝单元为下半体,并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的下半体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其他半体式蜂窝单元的下半体一端,并在两端的半体式蜂窝单元的外端部延伸出第二固定部220;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21与所述第二蜂窝组合件22相互对应拼接在一起,并由两端的第一固定部210及第二固定部220相互配合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框架;一个蜂窝出风组件,所述蜂窝出风组件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蜂窝出风列,任意一个所述蜂窝出风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相对侧边的内侧上;一个转动扇片组件,所述转动扇片组件包括多个转动扇片,所述转动扇片与所述蜂窝出风列相互交错间隔设置,任意一个所述转动扇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相对边侧的内侧上;一个转动动力组件,所述转动动力组件包括一个电机、一个推动杆及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分别连接电机及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同时与所有所述转动扇片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框架;一个蜂窝出风组件,所述蜂窝出风组件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蜂窝出风列,任意一个所述蜂窝出风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相对侧边的内侧上;一个转动扇片组件,所述转动扇片组件包括多个转动扇片,所述转动扇片与所述蜂窝出风列相互交错间隔设置,任意一个所述转动扇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相对边侧的内侧上;一个转动动力组件,所述转动动力组件包括一个电机、一个推动杆及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分别连接电机及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同时与所有所述转动扇片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蜂窝出风列均包括一个第一蜂窝组合件、及一个第二蜂窝组合件,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与所述第二蜂窝组合件对应映射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包括多个半体式蜂窝单元,并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为同一侧的半体结构,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上的半体式蜂窝单元均为上半体,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的上半体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其他半体式蜂窝单元的上半体一端,并在两端的半体式蜂窝单元的外端部延伸出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蜂窝组合件与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对称相同,并所述第二蜂窝组合件两端的半体式蜂窝单元的外端部延伸出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蜂窝组合件与所述第二蜂窝组合件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体式蜂窝单元拼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蜂窝单元;所述蜂窝单元内侧界定形成一个蜂窝出风空腔,所述蜂窝出风空腔一端为入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入风口的截面面积;所述蜂窝单元的数量为多个,置于中间的一个或两个蜂窝单元的出风方向为扩散式准直出风,并置于外侧的蜂窝单元的出风方向与中间的蜂窝单元的出风方向存在角度,外侧的所述蜂窝单元的出风方向与所述中心的蜂窝单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威符伟全
申请(专利权)人:云森威尔智能环境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