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173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属于建筑板材的技术领域,包括肋体,所述肋体包括主肋以及对称设置在主肋两侧的左侧肋和右侧肋;所述肋体截面为几字型;所述墙面内板由一个以上相同肋体首尾相连构成,位于所述墙面内板最外侧的左侧肋端部和右侧肋端部均设有弯钩;所述弯钩设置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设置肋体的数量,也可以选择多块墙面内板搭接后固定,从而实现宽度可调的技术效果;且宽度调节范围大,方便施工,减少现场切割,提高效率,节约材料。

A wall panel with adjustable widt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ll panel with adjustable width,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building plate, including the rib. The rib consists of the main rib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ribs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rib; the rib section is a few words; the inner panel of the wall is made up of more than one of the same ribs. The left rib end and the right rib end of the outermost inner panel of the wall surface are provided with bending hooks; the bending hooks are arrang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set up the number of ribs, but also select the internal plates of a number of wall surfaces to be fixed after joining, so that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adjustable width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width adjustment range is large, the construction is convenient, the field cutting is reduced, the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the material is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属于建筑板材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快速发展,轻钢结构及相应配套的彩钢板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公共建筑方面,应用相当普及。国内良好的发展环境,催生了众多钢构企业,虽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需要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其性价比,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发挥优势。目前现有的墙面内板结构都是较为简单,有效宽度固定不变,内墙板、屋面内板安装碰到柱、梁时,由于板模数与轴距不配套,每间的柱、梁边一块内板需要工地现场切割使用,即不利于绿色节能环保,工厂标准化的推行,同时浪费材料,降低安装效率,如果切割物粘在板上易造成板表面生锈,无法真正发挥墙面内板所应当具备的特性。有鉴于此,本技术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有效宽度固定不变、搭接板缝大、工地现场切割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包括肋体,所述肋体包括主肋以及对称设置在主肋两侧的左侧肋和右侧肋;所述墙面内板由一个以上相同肋体首尾相连构成,位于所述墙面内板最外侧的左侧肋端部和右侧肋端部均设有弯钩;所述弯钩设置方向相反;所述肋体截面为几字型。作为优选,前一块内板与后一块内板通过前一块内板的右肋和后一块内板左肋搭接。本技术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既可以设置肋体的数量,也可以选择多块墙面内板搭接后固定,从而实现宽度可调的技术效果。(2)独特的肋体平面设计,且墙面内板由一个以上相同肋体首尾相连构成可形成多个循环波,增加外观平整度,美观实用,同时肋体中的多个循环波可根据需要减少至一个波,宽度调节范围大,方便施工,减少现场切割,提高效率,节约材料,绿色环保。(3)由于弯钩设置方向相反,右侧肋端部弯钩起到加强墙板整体稳定性作用,左侧肋端部弯钩起到加强搭接板缝密实度作用,使搭接板缝变小。(4)搭建形成墙面时,直接通过自钻螺钉把墙面板与檩条进行固定,远距离观看如同隐藏一般,外观效果优,同时安装更方便,成本相应减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墙面内板只有1个肋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两块墙面内板连接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墙面内板具有4个肋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墙面内板具有8个肋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墙面内板安装在墙面上的状态示意图。标注说明:肋体1,主肋11,左侧肋12,右侧肋13,正弯钩14,反弯钩15,自钻螺钉2,墙面檩条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实施例1墙面内板只有1个肋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墙面内板包括肋体1,肋体1包括主肋11以及对称设置在主肋11两侧的左侧肋12和右侧肋13。肋体截面为几字型。位于该墙面内板最外侧的左侧肋12端部和右侧肋13端部均设有弯钩,这一对弯钩设置方向相反,实施例1的图1中,左侧肋12端部设有正弯钩14,右侧肋13端部设有反弯钩15。如图2所示,图2为实施例1两块墙面内板连接示意图,弯钩用于两块墙面内板的连接,前一块内板与后一块内板通过前一块内板的右肋和后一块内板左肋搭接,左侧肋12端部向外延伸形成正弯钩14,右侧肋13端部向上延伸形成反弯钩15,左侧肋12端部的正弯钩14用于保证墙面内板的支撑强度,右侧肋13端部的反弯钩15用于保证安装搭接的密实度及平整度。如图3所示,图3为实施例2墙面内板具有4个肋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两个以上相同的几字型肋体1首尾相连构成的墙面内板,使该墙面内板的截面为凹凸型,该墙面内板由4个相同肋体1首尾相连构成,该墙面内板最外侧的左侧肋12端部设有正弯钩14,该墙面内板最外侧的右侧肋13端部设有反弯钩15。如图4所示,图4为实施例3墙面内板具有8个肋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墙面内板由8个相同肋体1首尾相连构成,该墙面内板最外侧的左侧肋12端部设有正弯钩14,该墙面内板最外侧的右侧肋13端部设有反弯钩15。如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墙面内板安装在墙面上的状态示意图,构成的多个肋体1的墙面内板,由若干墙面内板首尾相连而成,且后一墙面内板的左侧肋12搭接在前一墙面板的右侧肋13上,并通过自钻螺钉2与墙面檩条3连接形成固定段。两个以上相同的几字型肋体1首尾相连构成的墙面内板,使该墙面内板的截面为凹凸型,外观非常平整,实施例3中,8个肋体形成8个循环波,波峰多且宽。本实施例3的墙面内板的常规有效宽度L(即正弯钩14与左侧肋12的连接处与反弯钩15与右侧肋的13的连接处)为860mm,也可根据要求调整至860mm-110mm范围内可控,墙面内板厚度S为0.4-0.6mm,常规展开宽度为1000mm,特殊可调成1000mm-110mm范围内可控,肋体的肋高H为12mm。即多个肋体1形成的多个循环波可根据需要减少至一个波,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分别减少到1个肋体1(一个波)和4个肋体1(四个波)。以上仅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包括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肋体包括主肋以及对称设置在主肋两侧的左侧肋和右侧肋;所述肋体截面为几字型;所述墙面内板由一个以上相同肋体首尾相连构成,位于所述墙面内板最外侧的左侧肋端部和右侧肋端部均设有弯钩;所述弯钩设置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宽度的墙面内板,包括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肋体包括主肋以及对称设置在主肋两侧的左侧肋和右侧肋;所述肋体截面为几字型;所述墙面内板由一个以上相同肋体首尾相连构成,位于所述墙面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峰龚松柏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工业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