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57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板,包括装饰板本体,所述的装饰板本体的一端为榫槽固定件公部,另一端为与榫槽固定件公部相锁合的榫槽固定件母部;所述的装饰板本体、榫槽固定件公部以及榫槽固定件母部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用在墙面或顶上装饰中,安装速度快,拼接缝隙小,目力几乎不见,可视整体性强,外观优美,还具有防火防水,绿色环保,无甲醛,无气味,可即装即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板
本技术涉及装饰板材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环保防火防水的墙面、地面、墙顶装饰用的装饰板。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室内装修日趋多元化和高端化,集成快装墙顶材料作为家庭装修必不可少的装修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集成墙顶材料材质从铝合金到竹木纤维,再到现在的石塑护墙板,墙顶装饰材料这一系列的发展更迭,正是体现了集成墙顶广阔的市场空间。由于最开始第一代铝合金集成墙顶用的是铝层、发泡膜、铝箔三层压制而成,故存在铝层氧化、金属辐射、金属导电、铝层软不耐撞击、造型不方便、运输不方便等缺点;随着行业的发展,集成墙顶开始升级换代到竹木纤维集成墙顶;竹木纤维材料的出现,慢慢改善了铝合金集成墙顶的缺点,有效地解决了导电、辐射、氧化、造型难等这些缺点。竹木纤维产品是以锯末、木屑、竹屑等纤维为主原料,所以在后期使用中大家发现,竹木纤维产品由于密度低等原因,随着季节变化,很容易造成产品收缩变形,造成墙顶表面不平整或出现鼓包等问题,由于是木质产品结构,竹木纤维燃点低,防火性能较差;硬度不高,运输中容易破损。如图1-2所示,现有传统墙顶装饰板包括相互拼接的公、母部,现有传统墙顶装饰板可钉、可锯、可磨、可钻,并且施工时必须采取钉子将装饰板固定在墙顶上才能进行完美施工,有时候钉子会直接损坏装饰板,传统施工对缝工艺采用钉子钉,缝隙比较明显,并且装饰板与墙面会出现不平整,翘边现象;现有装饰板的公、母部在拼接时对缝缝隙处易受热胀冷缩影响而产生较大变形,变形量非常大;另外,现有的公、母部拼接后,缝隙非常大,影响美观。随着墙顶装饰材料行业的高速发展和行业技术的提高,为了解决竹木纤维产品的一些缺点,新一代环保防火防水石塑快装墙顶装饰材料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饰板,运用在墙面或顶上装饰中,安装速度快,拼接缝隙小,目力几乎不见,可视整体性强,外观优美,还具有防火防水,绿色环保,无甲醛,无气味,可即装即住等优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饰板,包括装饰板本体,所述的装饰板本体的一侧为榫槽固定件公部,另一侧为与榫槽固定件公部相锁合的榫槽固定件母部;所述的装饰板本体、榫槽固定件公部以及榫槽固定件母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榫槽固定件公部的截面结构为:左侧为向左突出的第一凸榫,其第一凸榫的下方平面长于上方平面,第一凸榫下方平面的尾部为向上凹陷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右侧为向装饰本体延伸的板延伸部,该板延伸部呈阶梯状结构,包括第一阶梯面、第二阶梯面以及第三阶梯面,其第一阶梯面平行于第三阶梯面,第二阶梯面垂直于第一阶梯面和第三阶梯面,第三阶梯面的尾部为向下突出的与装饰体相接触的第一接触平面;所述的榫槽固定件母部的截面结构为:左侧上半段的上半部分为向右突出的第二凸榫,左侧上半段的下半部分为与第一凸榫相锁合的向左凹陷的第二凹槽,左侧下半段的最下方为向下突出的与装饰体相接触的第二接触平面;所述第二凹槽的下方平面长于上方平面,第二凹槽下方平面的尾部为与第一凹槽相锁合的向上突出的第三凸榫,第三凸榫右侧下半部分为向右延伸的延伸块;所述的第一接触平面、第二接触平面和装饰板本体与装饰体相接触的接触平面齐平。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榫槽固定母部上安装有干挂件。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不锈钢干挂件包括不锈钢干挂件本体,该不锈钢干挂件本体上设有与不锈钢干挂件本体为一体结构的凸块,凸块与不锈钢干挂件本体之间形成一个卡槽;所述凸块右侧的不锈钢干挂件本体上设有一组对称的螺丝孔。进一步改进,所述不锈钢干挂件卡扣在榫槽固定母部的延伸块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榫槽固定件公部与榫槽固定件母部锁合时,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形成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小于不锈钢干挂件本体的厚度。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装饰板本体、榫槽固定公部以及榫槽固定母均由环保型石塑材料构成。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装饰板本体的表面贴有木质纹路贴纸。进一步改进,上述所述的装饰体为墙面、地面、墙顶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所示的板材不仅使得集成墙顶快装系统施工方便,可锯、可钻、可磨的优点,又设计出了新型的榫槽固定公、母部结构和不锈钢干挂件相结合,施工中仅需对不锈钢干挂件加以固定,省去钉子钉才能完成施工这一环节,更体现出设计效果,省时省力。本技术采用新型的榫槽固定公、母部结构和不锈钢干挂件相结合的拼缝施工工艺,热胀冷缩变形量小,变形量小于0.1℅。2、采用本技术设计出新型的榫槽固定公、母部结构,使得墙面合缝小,目力几乎不见,可视整体性强,外观优美,整体效果美观大方、耐久、实用,效果更佳。3、在榫槽固定公、母部相拼接时,第一阶梯面与延伸块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正好将不锈钢干挂件卡在内,榫槽固定公部左下端为第一接触平面,榫槽固定母部右下端为第二接触平面,两平面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凹槽,这样的话不锈钢干挂件在安装时与墙面接触后,不会使得装饰板与墙面不平整,解决了现有装饰板通过钉子钉使得装饰板与墙面不平整的问题。4、采用的石塑护墙板是以纳米石粉为主要原料,经过科学配比及高科技技术挤压成型,特有的石粉材质,无燃点,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防火等级B1级,客户使用更放心;物理性稳定,产品基材未经发泡,表面硬度好、抗冲击力强,运输过程损耗低;耐候性强,防水性能好,非常适合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清洁打扫方便,可用水直接擦洗,墙面能够20年持久如新;绿色环保,无甲醛,无气味,可即装即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榫槽固定件公、母部拼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榫槽固定件公、母部安装在墙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榫槽固定件公部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榫槽固定件母部结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不锈钢干挂件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榫槽固定件公、母部拼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榫槽固定件公、母部安装在墙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饰板,包括装饰板本体1,所述的装饰板本体的一侧为榫槽固定件公部2,另一侧为与榫槽固定件公部相锁合的榫槽固定件母部3;所述的装饰板本体、榫槽固定件公部以及榫槽固定件母部为一体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的榫槽固定件公部的截面结构为:左侧为向左突出的第一凸榫22,其第一凸榫的下方平面长于上方平面,第一凸榫下方平面的尾部为向上凹陷的第一凹槽23,第一凹槽右侧为向装饰本体延伸的板延伸部24,该延伸部呈阶梯状结构,包括第一阶梯面241、第二阶梯面242以及第三阶梯面243,其第一阶梯面平行于第三阶梯面,第二阶梯面垂直于第一阶梯面和第三阶梯面,第三阶梯面的尾部为向下突出的与装饰体相接触的第一接触平面244;如图5所示,所述的榫槽固定件母部的截面结构为:左侧上半段的上半部分为向右突出的第二凸榫31,左侧上半段的下半部分为与第一凸榫相锁合的向左凹陷的第二凹槽32,左侧下半段的最下方为向下突出的与装饰体相接触的第二接触平面33;所述第二凹槽的下方平面长于上方平面,第二凹槽下方平面的尾部为与第一凹槽相锁合的向上突出的第三凸榫34,第三凸榫右侧下半部分为向右延伸的延伸块35;所述的第一接触平面244、第二接触平面33和装饰板本体与装饰体相接触的接触平面齐平,保证装饰板与墙面的平整性。如图6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板,包括装饰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板本体的一侧为榫槽固定件公部(2),另一侧为与榫槽固定件公部相锁合的榫槽固定件母部(3);所述的装饰板本体、榫槽固定件公部以及榫槽固定件母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榫槽固定件公部的截面结构为:左侧为向左突出的第一凸榫(22),其第一凸榫的下方平面长于上方平面,第一凸榫下方平面的尾部为向上凹陷的第一凹槽(23),第一凹槽右侧为向装饰本体延伸的板延伸部(24),该板延伸部呈阶梯状结构,包括第一阶梯面(241)、第二阶梯面(242)以及第三阶梯面(243),其第一阶梯面平行于第三阶梯面,第二阶梯面垂直于第一阶梯面和第三阶梯面,第三阶梯面的尾部为向下突出的与装饰体相接触的第一接触平面(244);所述的榫槽固定件母部的截面结构为:左侧上半段的上半部分为向右突出的第二凸榫(31),左侧上半段的下半部分为与第一凸榫相锁合的向左凹陷的第二凹槽(32),左侧下半段的最下方为向下突出的与装饰体相接触的第二接触平面(33);所述第二凹槽的下方平面长于上方平面,第二凹槽下方平面的尾部为与第一凹槽相锁合的向上突出的第三凸榫(34),第三凸榫右侧下半部分为向右延伸的延伸块(35);所述的第一接触平面(244)、第二接触平面(33)和装饰板本体与装饰体相接触的接触平面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板,包括装饰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板本体的一侧为榫槽固定件公部(2),另一侧为与榫槽固定件公部相锁合的榫槽固定件母部(3);所述的装饰板本体、榫槽固定件公部以及榫槽固定件母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榫槽固定件公部的截面结构为:左侧为向左突出的第一凸榫(22),其第一凸榫的下方平面长于上方平面,第一凸榫下方平面的尾部为向上凹陷的第一凹槽(23),第一凹槽右侧为向装饰本体延伸的板延伸部(24),该板延伸部呈阶梯状结构,包括第一阶梯面(241)、第二阶梯面(242)以及第三阶梯面(243),其第一阶梯面平行于第三阶梯面,第二阶梯面垂直于第一阶梯面和第三阶梯面,第三阶梯面的尾部为向下突出的与装饰体相接触的第一接触平面(244);所述的榫槽固定件母部的截面结构为:左侧上半段的上半部分为向右突出的第二凸榫(31),左侧上半段的下半部分为与第一凸榫相锁合的向左凹陷的第二凹槽(32),左侧下半段的最下方为向下突出的与装饰体相接触的第二接触平面(33);所述第二凹槽的下方平面长于上方平面,第二凹槽下方平面的尾部为与第一凹槽相锁合的向上突出的第三凸榫(34),第三凸榫右侧下半部分为向右延伸的延伸块(35);所述的第一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从文袁灿光郑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磐石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