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钢构件的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039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海上建筑板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钢构件的组合结构,包括耐腐蚀的顶面复合材料板、耐腐蚀的底面复合材料板、上层纵向钢构件、下层纵向钢构件、缀条以及填充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复合材料板与钢材的有效组合,提供了一种可在海上工程中使用的新型组合结构形式,该组合结构制作方便,所使用材料为常见复合板材及常见型钢,设计、制作成本较低;且复合材料板、缀条的使用可减轻结构重量。并且,该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可应用于墙体、楼板等结构。

A composite structure of composite plate and stee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rine building plate, and provides a composite structure of composite material plate and steel structure, including corrosion resistant top surface composite plate, corrosion resistant bottom composite material plate, upper longitudinal steel member, lower longitudinal steel member, affixing strip and filling material. Through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composite plate and stee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structure which can be used in marine engineering.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is convenient to make. The materials used are common composite plates and common steel. The cost of design and production is low; and the use of compound material plates and strips can be reduced. Construct weight. Moreover,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has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can be applied to walls, floors and other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钢构件的组合结构
本技术属于海上建筑板材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钢构件的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在海上平台的设计建造中,船体和上部模块的板面、墙体等构件除了要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外,通常还有重量、防腐蚀性能等方面的考虑。请参见图1,目前的海上平台船体和上部模块的甲板、舱壁、隔板等采用钢板10上加劲肋20和型钢梁30的结构形式,然而,此类结构的板材存在以下的缺点:(1)钢板的大面积使用增大了结构的重量。(2)需要使用深度很大的钢梁以满足抗弯刚度的要求,增大了结构的重量。(3)钢材的抗腐蚀性差,需要采取抗腐蚀的措施。因此,现有的海上平台所采用的钢结构的结构形式,在减轻重量、防腐蚀等方面尚有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钢构件的组合结构,其可以解决现有的海上平台所采用的钢结构所存在的重量大,防腐蚀性能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钢构件的组合结构,包括耐腐蚀的顶面复合材料板、耐腐蚀的底面复合材料板、上层纵向钢构件、下层纵向钢构件、缀条以及填充材料,所述顶面复合材料板以及底面复合材料板分别上、下水平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内部空间,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下层纵向钢构件、缀条以及填充材料均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内;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的顶部与所述顶面复合材料板连接,所述下层纵向钢构件的底部与所述底面复合材料板连接;所述缀条安装于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与下层纵向钢构件之间,所述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内部空间的所有空隙内。进一步地,所述缀条以可拆卸或焊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与下层纵向钢构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缀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与下层纵向钢构件之间,并且,所述缀条与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以及下层纵向钢构件的相接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可调节。进一步地,所述缀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缀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竖向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部,所述下层纵向钢构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竖向间隔分布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缀条顶部的第一连接部能与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的顶部中的任一个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缀条底部的第二连接部能与所述下层纵向钢构件的底部中的任一个第二连接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面复合材料板与上层纵向钢构件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粘接或者预埋钢件焊接,所述底面复合材料板与下层纵向钢构件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粘接或者预埋钢件焊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以及下层纵向钢构件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为T型、L型或槽型。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材料为保温隔热材料、防火材料或蜂窝状夹心层。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通过复合材料板与钢材的有效组合,提供了一种可在海上工程中使用的新型组合结构形式,该组合结构制作方便,所使用材料为常见复合板材及常见型钢,设计、制作成本较低;且复合材料板、缀条的使用可减轻结构重量。并且,该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可应用于墙体、楼板等结构。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钢板上加劲肋和型钢梁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钢构件的组合结构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钢构件的组合结构,包括耐腐蚀的顶面复合材料板1、耐腐蚀的底面复合材料板2、上层纵向钢构件3、下层纵向钢构件4、缀条5以及填充材料6。上述顶面复合材料板1以及底面复合材料板2分别上、下水平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内部空间。上层纵向钢构件3、下层纵向钢构件4、缀条5以及填充材料6均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内。上述上层纵向钢构件3顶部的翼缘31与顶面复合材料板1连接,下层纵向钢构件4底部的翼缘41与底面复合材料板2连接;可选地,顶面复合材料板1与上层纵向钢构件3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粘接或者预埋钢件焊接,底面复合材料板2与下层纵向钢构件4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粘接或者预埋钢件焊接。上层纵向钢构件3以及下层纵向钢构件4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为T型、L型或槽型等形状,例如图中所示,形状为槽型。上述缀条5安装于上层纵向钢构件3与下层纵向钢构件4之间,填充材料6填充于内部空间的所有空隙内。为了提高组合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上述填充材料6为保温隔热材料、蜂窝状夹心层或者具有防火性能的材料等。本实施例通过复合材料板与钢材的有效组合,提供了一种可在海上工程中使用的新型组合结构形式,该组合结构制作方便,所使用材料为常见复合板材及常见型钢,设计、制作成本较低;且顶面复合材料板1、底面复合材料板2以及缀条5的使用可减轻结构重量。并且,该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可应用于墙体、楼板等结构。上述缀条以可拆卸或焊接的方式安装于上层纵向钢构件与下层纵向钢构件之间。优化地,为了能调节组合结构的抗弯刚度,本实施例的缀条5可拆卸地安装于上层纵向钢构件3与下层纵向钢构件4之间,并且,缀条5与上层纵向钢构件3以及下层纵向钢构件4的相接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可调节。通过增大或减小上层纵向钢构件3与下层纵向钢构件4的距离,可以简便地增大或减小整个组合结构的抗弯刚度,从而实现调节抗弯刚度的功能。进一步地,上述缀条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缀条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上层纵向钢构件3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竖向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部,下层纵向钢构件4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竖向间隔分布的第二连接部。缀条5顶部的第一连接部能与上层纵向钢构件3的顶部中的任一个第一连接部连接,缀条5底部的第二连接部能与下层纵向钢构件4的底部中的任一个第二连接部连接。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连接部可以是安装孔,两个构件之间采用螺栓穿设安装孔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钢构件的组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钢构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耐腐蚀的顶面复合材料板、耐腐蚀的底面复合材料板、上层纵向钢构件、下层纵向钢构件、缀条以及填充材料,所述顶面复合材料板以及底面复合材料板分别上、下水平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内部空间,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下层纵向钢构件、缀条以及填充材料均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内;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的顶部与所述顶面复合材料板连接,所述下层纵向钢构件的底部与所述底面复合材料板连接;所述缀条安装于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与下层纵向钢构件之间,所述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内部空间的所有空隙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钢构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耐腐蚀的顶面复合材料板、耐腐蚀的底面复合材料板、上层纵向钢构件、下层纵向钢构件、缀条以及填充材料,所述顶面复合材料板以及底面复合材料板分别上、下水平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内部空间,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下层纵向钢构件、缀条以及填充材料均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内;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的顶部与所述顶面复合材料板连接,所述下层纵向钢构件的底部与所述底面复合材料板连接;所述缀条安装于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与下层纵向钢构件之间,所述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内部空间的所有空隙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缀条以可拆卸或焊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与下层纵向钢构件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缀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与下层纵向钢构件之间,并且,所述缀条与所述上层纵向钢构件以及下层纵向钢构件的相接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可调节。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任戈彭绍源黄斯璇熊伟胡哲李艳臣魏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