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UKI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双针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86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针缝纫机,其在变更在针棒抱持部的刚停止之前和刚停止之后形成的线迹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所期望的缝制图案可靠地形成希望的线迹,实现缝制物的品质提高。在利用判断单元(50)判断在针棒抱持部(5)的上下移动刚停止之前和刚停止之后变更切换部件(35)的设定位置的情况下,在使针棒(12)下降而变更后形成初始的线迹之前,使主轴电动机(3)反向旋转驱动,使与针棒抱持部(5)卡合的至少其中一根针棒(12)上升至上死点,并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以在对应于初始形成线迹时的切换部件(35)的设定位置而切换针棒(12)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卡合或解除之后,开始形成初始线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针缝纫机,其具有可以使两根针中的一根针 处于休止状态的单针停止功能,可以由两根针形成线迹或由其中任一 根针形成单针线迹。
技术介绍
目前,例如如专利文献l及专利文献2所述,使用双针缝纫机, 其在口袋的开口部边缘进行嵌条缝制时,在开口部中央的周缘部使用 2根缝针形成双针线迹,同时,在开口部的端部仅使用2根缝针中的 l根缝针形成单针线迹。这种现有的双针缝纫机具有针棒抱持部,其经由曲柄与缝纫机 主轴连结,以通过使主轴电动机正向旋转驱动而使缝纫机主轴正向旋 转,从而进行上下移动。在该针棒抱持部上,以与针棒抱持部的上下 移动联动的方式,卡合分别在下端部安装缝针的2根针棒。另外,双针缝纫机具有用于可以实现单针停止功能的结构。也 就是说,具有离合器机构,其可以切换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的卡合状态或前述卡合状态被解除的解除状态;切换部件,其进行该离合 器机构切换;以及针棒停止机构,其使利用切换部件解除由针棒抱持 部卡合的针棒在上死点附近位置卡止(停止)。该切换部件可以通过压力缸等被电气控制的选择单元的驱动, 设定在以下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使用离合器机构解除一根针棒相 对于针棒抱持部卡合的位置;解除另一根针棒相对于针棒抱持部卡合 的位置;以及使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的位置。并且,切换部件 在针棒抱持部位于上死点时,对应于切换部件的设定位置而使离合器 机构驱动,选择性地切换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的卡合和解除。并且,前述双针缝纫机根据所期望的缝制图案,使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而形成双针线迹,或一边使某一根针棒停止在上死点 附近位置, 一边利用另一根针棒形成单针线迹。另外,在这种双针缝纫机中,当由两根针或单针进行的线迹形 成结束时,或在线迹的形成过程中使针棒抱持部的上下移动停止时, 使与针棒抱持部卡合的至少其中一根针棒,在相对于上死点位于下方 的规定的针上方停止位置处停止。例如,如果使针棒在上死点(最上点)或在从下死点(最下点) 上升至上死点的过程中停止,则伴随在下一次缝制开始时使针棒上 升,插入缝针的针孔中的上线将被天秤提起,此时,上线可能会从针 孔中拔出。另外,通常,线迹是通过在下线穿过上线的线环之后,随着缝 针的上升而使天秤一下就上升至上死点,将上线提起而形成。但是, 在使缝纫机在针棒上死点附近停止的情况下,即使缝纫机重新启动而 使天秤继续上升,与天秤一下就上升至上死点的情况相比,因为无法 对上线施加足够的惯性力,所以不能充分地将上线提起,从而形成未 张紧的松弛的线迹。因此,上述规定的针上方停止位置设定为与缝针通过上死点并 开始下降,同时与天秤位于上死点附近的主轴的相位角度相当。专利文献l:特开平8 — 803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 — 952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现有的双针缝纫机中,如前所述,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的 卡合及解除,是在天秤还未到达上死点的针棒的上死点处被切换的。因此,例如在从双针线迹切换为单针线迹的情况下,在停止时, 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而两根针棒在下次启动时,两根针进行 落针之后上升至上死点,然后,在上死点利用切换部件使一根针棒与 针棒抱持部的卡合解除,在仅使另一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的状态 下下降,形成单针线迹。也就是说,在前述双针缝纫机中,在针棒抱 持部刚停止之前形成双针线迹,停止之后开始形成单针线迹的情况下,因为停止之后会首先形成双针线迹,所以在停止后的初始的线迹中,会形成非所期望的线迹。另一方面,在从单针线迹切换至双针线迹的情况下,在停止时, 某一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且使另一根针棒在上死点停止,在下 一次启动时, 一根针棒下降,在落针之后上升至上死点,以在上死点 利用切换部件使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在该状态下下降,形成 双针线迹。也就是说,在前述双针缝纫机中,在针棒抱持部刚停止之 前形成单针线迹,停止之后开始形成双针线迹的情况下,因为停止之 后最开始形成单针线迹,所以在停止之后,在初始的线迹中无法形成 所期望的线迹。如上所述,在现有的双针缝纫机上存在下述问题,即,在要在 针棒抱持部刚停止之前和刚停止之后变更形成的线迹的情况下,在针 棒抱持部停止之后,最开始形成的线迹无法按照所期望的缝制图案形 成希望的线迹,其结果,降低缝制物的品质。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针缝 纫机,其在变更线迹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所期望的缝制图案可靠地 形成希望的线迹,实现缝制物的品质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涉及的双针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其具有2根针棒,其与缝纫机主轴连结,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单针 停止机构,其针对前述针棒的上死点,可以选择性地切换至以下位置 对于前述2根针棒中的一根针棒,解除其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而 使其卡止在上死点的位置;对于前述2根针棒中的另一根针棒,解除 其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而使其卡止在上死点的位置;以及使前述 两根针棒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的位置;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包含 前述两根针棒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和解除的设定信息在内的缝 制图案,控制主轴电动机,以使得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的前述针棒,在相对于前述上死点位于下方的规定的针上方停止位置处停止,其特 征在于,具有判断单元,其在前述针棒在前述针上方停止位置停止之后,根据前述缝制图案形成初始线迹时,判断至少其中一根针棒相对 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或解除的设定,前述控制单元控制前述主轴电动机和前述单针停止机构,以对应于由前述判断单元进行的判断, 使前述主轴电动机反向旋转而使前述针棒上升至上死点,使前述两根 针棒相对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或解除,然后,基于前述缝制图案形 成初始线迹。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利用判断单元判断至少其中一根针棒的连结或 解除的情况下,在形成初始的线迹之前,使主轴电动机反向旋转驱动, 使针棒抱持部上升至上死点,对应于初始形成线迹时的设定位置,切 换针棒与缝纫机主轴的连结或解除。然后,使主轴电动机正向旋转驱 动,以开始初始的线迹形成。因此,可以依照希望的缝制图案,可靠 地形成希望的线迹。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双针缝纫机,可以防止形成不希 望的线迹或无法形成的情况,可靠地形成按照所期望的缝制图案的线 迹,所以可以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双针缝纫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要部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要部的其它斜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的状态 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针棒与停止部件卡合的状态的 剖面图。图6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与切换部件连结的气缸的斜视图。图7 (a) (c)是表示图6的气缸的气缸杆的3者之一的位置 的概略剖面图。图8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切换部件位于左位置的情况的正视图。图9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切换部件位于中间位置的情况 的正视图。图IO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切换部件位于右位置的情况的 正视图。图11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判断切换部件的设定位置的工 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l至图12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双针缝纫机的一个实 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双针缝纫机l具有针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针缝纫机,其具有: 2根针棒,其与缝纫机主轴连结,可以进行上下移动; 单针停止机构,其针对前述针棒的上死点,可以选择性地切换至以下位置:对于前述2根针棒中的一根针棒,解除其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而使其卡止在上死点的位置;对于前述2根针棒中的另一根针棒,解除其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而使其卡止在上死点的位置;以及使前述两根针棒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的位置;以及 控制单元,其根据包含前述两根针棒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和解除的设定信息在内的缝制图案,控制主轴电动机,以使得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的前述针棒,在相对于前述上死点位于下方的规定的针上方停止位置处停止, 其特征在于, 具有判断单元,其在前述针棒在前述针上方停止位置停止之后,根据前述缝制图案形成初始线迹时,判断至少其中一根针棒相对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或解除的设定, 前述控制单元控制前述主轴电动机和前述单针停止机构,以对应于由前述判断单元进行的判断,使前述主轴电动机反向旋转而使前述针棒上升至上死点,使前述两根针棒相对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或解除,然后,基于前述缝制图案形成初始线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达矢平泽裕高濑秀纪薄井彻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