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区背景音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0642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区背景音乐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报警发生器、传输模块和多个可调播放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报警发生器和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传输模块分别与各可调播放模块连接,各所述可调播放模块包括可调功放单元和喇叭,所述可调功放单元分别与传输模块和喇叭连接。听众可直接在可调播放模块调控音量,有利于听众更好的欣赏音乐,从而提高了背景音乐系统为听众服务的质量,可广泛应用于音乐播放领域。

A background music system in the par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kground music system of the park, which includes a control module, an alarm generator, a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a plurality of adjustable playback modules. The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larm generator and the transmission module respectively. The transmission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able playback modules respectively. The adjustable playback module includes the adjustable playback module. The adjustable power amplifier unit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the loudspeaker. The audience can regulate the volume directly in the adjustable playback modul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audience to appreciate music better, thu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background music system for the audience,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music 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区背景音乐系统
本技术涉及音乐播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园区背景音乐系统。
技术介绍
现在的住宅园区普遍安装有背景音乐系统,现有的背景系统都是由控制统一对所有的播放模块进行音量控制,由于各个播放模块中质量或环境存在着差异,当控制模块统一控制音量时,不同的播放模块播放出来的音量有较大的差别,有些播放模块音量较大,而有些播放模块音量较小,影响了听众的收听。如果听众可以直接通过播放模块来调控音量,这更有利于便听众欣赏音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听众可以调控的园区背景音乐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区背景音乐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报警发生器、传输模块和多个可调播放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报警发生器和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传输模块分别与各可调播放模块连接,各所述可调播放模块包括可调功放单元和喇叭,所述可调功放单元分别与传输模块和喇叭连接。进一步,所述可调功放单元包括第一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三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二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第四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五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园区背景音乐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区背景音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报警发生器、传输模块和多个可调播放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报警发生器和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传输模块分别与各可调播放模块连接,各所述可调播放模块包括可调功放单元和喇叭,所述可调功放单元分别与传输模块和喇叭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区背景音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报警发生器、传输模块和多个可调播放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报警发生器和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传输模块分别与各可调播放模块连接,各所述可调播放模块包括可调功放单元和喇叭,所述可调功放单元分别与传输模块和喇叭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区背景音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功放单元包括第一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三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二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第四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五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可调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一有极性电容、第一无极性电容、第二有极性电容、第二无极性电容和第三有极性电容;所述第一无极性电容的一端作为可调功放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无极性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一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有极性电容的正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有极性电容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第一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有极性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有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PNP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的分别与第六电阻的一端和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和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无极性电容连接在第二NPN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进鑫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