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复合水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40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弹复合水刺布,其特征在于:结构分为三层,上下两层为普通纤维纤网,中间层是氨纶弹性网格,氨纶弹性网格与上下层纤网叠合后制成高弹复合水刺布。(*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行业非织造(无纺)领域,涉及一种水刺布,尤其是关于一种伸缩性能优异的复合水刺布。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弹性水刺布主要是用弹性纤维经水刺工艺制成,由于弹性纤维本身长度比较短,纤维伸长率仅比普通纤维高出2倍左右,再加上水刺工艺缠结能力的因素,制成的弹性水刺布的伸长率和弹性回复率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布面拉伸时容易变形,回复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伸缩性能优异的高弹复合水刺布。本技术提供的高弹复合水刺布,结构分为三层,上下两层为普通纤维经梳理制成的纤网,中间层选用伸缩性能优异的氨纶弹性网格。氨纶弹性网格的网孔呈长方形或椭圆形,白色或乳白色,网孔大小为纵向1~4mm,横向1~5mm,网格纵向和横向的伸长率非常高,均高达1000%,而普通纤维的伸长仅为30%左右。对氨纶弹性网格施加一定张力后与上下层纤网叠合一并经过水刺工艺制成高弹复合水刺布。本技术提供的高弹复合水刺布,由于原料及生产工艺的原因,最终制成的布面纵向呈波浪形,中间的氨纶弹性网格隐约可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在氨纶弹性网格的作用下,即使布面拉伸到上下层纤网缠结结构遭到破坏的程度时,该水刺布仍能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布面依旧能保持良好的均匀性。而这是一般水刺布或弹性水刺布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由于该种高弹复合水刺布的优异特性,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绷带、膏药底布、紧身衣衬料、松紧带等领域。附图说明图一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二为氨纶弹性网格示意图。在图一和图二中,“1”表示上层纤网,“2”表示中间层氨纶弹性网格,“3”表示下层纤网。纤网1和3可以是涤纶、粘胶、脱脂棉等原料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经过梳理工艺制得,氨纶弹性网格2夹在纤网1和3之间,组成三明治结构,经过水刺复合工艺即制得高弹复合水刺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用纯涤纶纤维经梳理工艺分成上下两层纤网,与夹持其中的氨纶弹性网格叠合后通过水刺复合工艺制成高弹复合水刺布。实施例2 用粘涤混纺比例为70∶30的混合纤维经梳理工艺分成上下两层纤网,与夹持其中的氨纶弹性网格叠合后通过水刺复合工艺制成高弹复合水刺布。实施例3 用纯脱脂漂白棉纤维经梳理工艺分成上下两层纤网,与夹持其中的氨纶弹性网格叠合后通过水刺复合工艺制成高弹复合水刺布。权利要求1.一种高弹复合水刺布,其特征在于结构分为三层,上下两层为普通纤维纤网,中间层是氨纶弹性网格,氨纶弹性网格与上下层纤网叠合后制成高弹复合水刺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水刺布,其特征在于中间层氨纶弹性网格的网孔呈长方形或椭圆形,白色或乳白色,网孔大小为纵向1~4mm,横向1~5mm,网格纵向和横向的伸长率高达10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水刺布,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选用的纤维原料可以是粘胶、涤纶、棉等原料中的任一种或其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水刺布,其特征在于布面纵向呈波浪形。专利摘要高弹复合水刺布,包括三层结构,上下两层为普通纤维经梳理制成的纤网,中间层选用伸缩性能优异的氨纶弹性网格。氨纶弹性网格与上下层纤网叠合后一并经过水刺工艺复合制成高弹复合水刺布。布面纵向呈波浪形,产品伸缩性能优异,强力好,应用于医疗绷带、膏药底布、紧身衣衬料、松紧带等领域。文档编号D04H5/02GK2575128SQ0224695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郭开铸, 陈喆, 陈龙敏, 陈华芳, 葛广政 申请人:海南欣龙无纺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开铸陈喆陈龙敏陈华芳葛广政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欣龙无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