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渗非织造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31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的速渗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构成非织造布的每条纤维表面包覆一层活性剂,在非织造布表面设有无数漏斗型的导流孔。(*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织造布,特别是一种速渗非织造布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婴儿尿片、妇女卫生巾、成人护理垫等一次性卫生用品的非织造布,为了增加表面的液体渗透速度,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利用由上层亲水布和下层塑料薄膜复合面料上的多个漏斗形微型网孔,增加液体的渗透速度;二是利用单层非织造布上多个圆锥形或棱形的三维结构孔,并在三维孔底部约1/3-2/3孔高处的内外表面进行涂料,使孔形成具有表面能梯度的三维孔,从而增加液体的渗透速度;上述两种方法虽然能达到增加表面液体的渗透速度效能,但加工工艺复杂、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速渗型非织造布中存在的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的速渗非织造布。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速渗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构成非织造布的每条纤维表面包覆一层活性剂,在非织造布表面设有无数漏斗型的导流孔。由于在这些导流孔里的每条纤维都完全包覆活性剂,所以在活性剂强大的廷伸性作用下,附着在导流孔内壁的液体的表面张力就会在瞬间被破坏,从而使液体瞬间迅速从导流孔表面渗透到孔底。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非织造布生产后,向非织造布表面雾化喷淋活性剂,使非织造布上的单条纤维表面包覆活性剂,然后用热压的方法在非织造布上压出许多漏斗形的导流孔,从而使孔壁光滑,有利于非织造布表面的液体迅速经导流孔渗透到非织造布的内侧,所以,这种速渗非织造布不旦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且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所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速渗非织造布,其构成非织造布的每条纤维表面包覆一层活性剂,见附图,在非织造布1的表面压制出无数漏斗型的导流孔2,在打孔时的热压制过程中,将导流孔2内壁处的纤维表面的活性剂挤压而使导流孔2的内壁光滑,当非织造布1的上表面加入液体时,在活性剂强大的廷伸性作用下,附着在导流孔2孔壁的液体的表面张力就会在瞬间被破坏,从而使液体瞬间迅速从导流孔2孔壁渗透到孔底21。本实施例所述速渗非织造布的单条纤维上包覆的活性剂,是在非织造布生产后,直接向非织造布表面雾化喷淋上去的。打孔工艺是采用特有的加热形式,所以导流孔的孔壁具有轻度塑化的光滑效果,从而使孔壁成为高效的导流壁。本实施例中,导流孔由于是上宽下窄就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力差,使得液体能够迅速从孔口向孔底定向流动,并瞬间渗透非织造布表层到达(婴儿尿片、妇女卫生巾、成人护理垫等)内部的吸收芯体,使非织造布表面达到干爽、无湿滞的效能。权利要求1.一种速渗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构成非织造布的每条纤维表面包覆一层活性剂,在非织造布表面设有无数漏斗型的导流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的速渗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构成非织造布的每条纤维表面包覆一层活性剂,在非织造布表面设有无数漏斗型的导流孔。文档编号A61F13/51GK2832860SQ20052006449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5日专利技术者周炎堂 申请人:开平市开德利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速渗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构成非织造布的每条纤维表面包覆一层活性剂,在非织造布表面设有无数漏斗型的导流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炎堂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开德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