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994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0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通信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端向接收端传输新的数据之前启动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预值为与所述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大传输时延;所述发送端在需要重传数据时向所述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停止向所述接收端发送重传数据,所述重传数据为所述数据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最大重传次数还没用尽,但最大传输时延已经耗尽,发送端却仍然在发送数据导致接收端接收过期数据的问题,能够避免冗余传输,节约传输资源。

A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 application embodiment provides a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a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 method includes starting a timer before transmitting new data to the receiving end; the prevalue of the timer is the maximum transmission delay corresponding to the service type of the data; the sending end retransmit the data to the receiving end when the data is retransmitted; the sending end transmits the data to the receiving end; When the timer is over time, the sending end stops sending retransmission data to the receiving end, the retransmission data is part or all of the data. In this way, the maximum transmission time has not been exhausted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but the maximum transmission delay is exhausted, but the transmitter still receives the overdue data from the receiving end, which can avoid redundant transmission and save the transmission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极高可靠、极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ilityLow-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未来通信网络中的一个重要场景,该场景的典型特征是可靠性高(例如达到99.999%的可靠性)且传输时延低(例如对某些业务的时延要小于1ms)。数据的重传,例如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ybridAutoReQuest,HARQ)是提高传输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因此URLLC场景下的通信极有可能引入重传技术来达到可靠性的要求,包括基于反馈的重传技术和不基于反馈的重传技术。基于反馈的重传技术即发送端发送数据后,等待接收端反馈对该数据的接收情况,如果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的负向反馈,如NACK(NegativeACKnowledgment),或者发送端未接收到接收端的正向反馈,如ACK(ACKnowledge),则发送端对数据进行重传,重传可以是前次传输的完全复制,也可以是不同的冗余版本。不基于反馈的重传技术,即发送端发送数据后,不必等待接收端反馈对该数据的接收情况,直接在后续可能的发送时机,如时隙、子帧等,对数据进行重传,重传可以是前次传输的完全复制,也可以是不同的冗余版本。同时需要注意到,重传必然增加时延,因此,为同时满足低时延的要求,不能无限制的进行重传,而需要在时延许可的前提下,进行一定次数的重传。LTE系统中,发送端在进行重传之前仅对重传次数进行判断,如果未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则进行重传,否则不进行重传。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重传方式容易导致过期数据以及冗余传输,对于通信系统带来负面影响,无法满低时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描述了一种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中数据重传时容易产生过期数据以及冗余传输的问题,提供了数据重传方法。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数据时进行时延判断的技术方案,即发送端在发送所述数据之前启动定时器,包括发送端在获取到待发送的新的数据时启动定时器,或者有新的数据到达发送端时启动定时器。发送端启动定时器之后,每一次发送数据(包括首次传输和重传)之前或者在需要发送重传数据之前,判断定时器是否还有剩余时间,如果没有剩余时间或者剩余时间不够一次数据传输时间,则停止发送数据。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最大重传次数还没用尽,但最大传输时延已经耗尽,发送端却仍然在发送数据导致接收端接收过期数据的问题,能够避免冗余传输,节约传输资源。另一方面,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的不同,其对应的最大传输时延也有差异,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最大传输时延确定最大传输次数,发送端获取到新的数据之后根据该最大传输次数来进行首次传输和重传,而不是依据由系统统一指定的最大重传次数来进行重传。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重传方法,包括:发送端确定待发送的新的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所述最大传输次数根据最大传输时延和单次传输时延确定;所述最大传输时延由所述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决定;所述发送端在需要重传数据时,基于所述最大传输次数发送重传数据,所述重传数据为所述数据的一部分或全部。其中,最大传输次数包括首次发送所述新的数据和发送所述重传数据的重传次数。一种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确定发送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包括:所述发送端根据系统配置以及所述最大传输时延和单次传输时延确定发送数据的最大传输次数;或所述发送端从来自所述接收端的指示消息中确定所述最大传输次数;所述最大传输次数由所述接收端根据系统配置以及所述最大传输时延和单次传输时延确定得到。其中,系统配置指示配置的传输资源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或者指示配置的传输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数值,例如T_Gap的值。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最大传输次数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接收端,包括:发送端在发送所述数据之前启动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预值为所述与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大传输时延;所述发送端每向接收端发送一次数据(包括首次传输数据)即将所述最大传输次数减一;在所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或所述最大传输次数为零时,所述发送端停止向所述接收端发送重传数据。所述发送端在发送所述数据之前启动定时器,包括发送端在获取到待发送的新的数据时启动定时器,或者有新的数据到达发送端时启动定时器。再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最大传输次数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接收端,包括:发送端在发送所述数据之前启动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预值为所述与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大传输时延;所述发送端每向接收端发送一次数据(包括首次传输数据)即将所述最大传输次数减一;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且所述最大传输次数不为零,如果所述定时器的剩余时间小于接收端接收并处理所述重传数据所需的时间,所述发送端停止向接收端发送重传数据。再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最大传输次数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接收端,包括:发送端在发送所述数据之前启动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预值为所述与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大传输时延;所述发送端每向接收端发送一次数据(包括首次传输数据)即将所述最大传输次数减一;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且所述最大传输次数不为零,如果所述定时器的剩余时间大于等于接收端接收并处理所述重传数据所需的时间时,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重传数据。在上述几种实现方式中,在发送端利用其预先保存的接收端为其分配的上行传输时频资源发送数据时,所述最大传输次数的计算方式为:N_MAX=Floor(Total_Delay_MAX/Single_Tx_Delay);其中,Floor()为向下取整;Total_Delay_MAX为所述与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大传输时延;Single_Tx_Delay为与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单次传输时延。在上述几种实现方式中,在发送端请求所述接收端调度上行传输时频资源发送数据时,所述最大传输次数的计算方式为:N_MAX=Floor((Total_Delay_MAX-Delta_T)/Single_Tx_Delay);其中,Floor()为向下取整;Total_Delay_MAX为所述与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大传输时延;Delta_T为请求调度资源的时延;Single_Tx_Delay为与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单次传输时延。在上述几种实现方式中,所述Single_Tx_Delay∈[(T_Tx+T_AI+T_Rx+T_Bu),(T_Gap+T_Tx+T_AI+T_Rx+T_Bu)];其中,T_Gap≥0ms,为发送上行数据的两个相邻的传输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T_Tx>0ms为发送端处理数据所需要的时延;T_Rx>0ms为接收端处理接收到的数据所需要的时延;T_Rx>0ms表示空口传输数据所需要的时延;T_Bu>0ms表示发送端的数据在缓存中等待发送所需要的时延。在上述几种实现方式中,所述Delta_T∈[(T_AI_SR+T_Gap_SR_D),(T_Gap_SR+T_AI_SR+T_Gap_SR_D)];其中,T_Gap_SR≥0ms,为发送调度请求的两个相邻的传输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T_AI_SR>0ms,为发送端在空口发送调度请求所需的时延;T_Gap_SR_D≥0ms,为发送端发送调度请求到接收端为其分配的发送上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向接收端传输新的数据之前启动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预值为与所述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大传输时延;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在需要重传数据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重传数据;所述重传数据为所述数据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所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停止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重传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向接收端传输新的数据之前启动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预值为与所述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大传输时延;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传输所述数据;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在需要重传数据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重传数据;所述重传数据为所述数据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所述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停止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重传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传输新的数据之前启动定时器包括:所述发送端获取到所述新的数据时启动所述定时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在需要重传数据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重传数据包括: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且所述定时器的剩余时间大于等于接收端接收并处理所述重传数据所需的时间,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所述重传数据。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在需要重传数据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重传数据包括: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且其所述定时器的剩余时间小于接收端接收并处理所述重传数据所需的时间,所述发送端停止向接收端发送所述重传数据。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端判断本次传输是否超过最大传输次数,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如果本次传输未超过最大传输次数,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重传数据。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端判断本次传输是否超过最大传输次数,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如果本次传输超过最大传输次数,所述发送端停止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重传数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端利用其预先保存的接收端为其分配的上行传输时频资源发送所述数据时,所述最大传输次数的计算方式为:N_MAX=Floor(Total_Delay_MAX/Single_Tx_Delay);其中,Floor()为向下取整;Total_Delay_MAX为所述与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大传输时延;Single_Tx_Delay为所述数据对应业务的单次传输时延。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端请求所述接收端调度上行传输时频资源发送所述数据时,所述最大传输次数的计算方式为:N_MAX=Floor((Total_Delay_MAX-Delta_T)/Single_Tx_Delay);其中,Floor()为向下取整;Total_Delay_MAX为所述与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最大传输时延;Delta_T为请求调度资源的时延;Single_Tx_Delay为所述数据对应业务的单次传输时延。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ngle_Tx_Delay∈[(T_Tx+T_AI+T_Rx+T_Bu),(T_Gap+T_Tx+T_AI+T_Rx+T_Bu)];其中,T_Gap≥0ms,为发送上行数据的两个相邻的传输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T_Tx>0ms为发送端处理数据所需要的时延;T_Rx>0ms为接收端处理接收到的数据所需要的时延;T_Rx>0ms表示空口传输数据所需要的时延;T_Bu>0ms表示发送端的数据在缓存中等待发送所需要的时延。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elta_T∈[(T_AI_SR+T_Gap_SR_D),(T_Gap_SR+T_AI_SR+T_Gap_SR_;其中,T_Gap_SR≥0ms,为发送调度请求的两个相邻的传输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T_AI_SR>0ms,为发送端在空口发送调度请求所需的时延;T_Gap_SR_D≥0ms,为发送端发送调度请求到接收端为其分配的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资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修强吴艺群陈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