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过线工具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983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设施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空过线工具及其操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将导线带过高空跨线,包括杆状结构、第一动绳和第二动绳,第一动绳与导线首端直接相连,杆状结构通过夹具与导线相连,杆状结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动绳直接相连,通过拉动重量比较轻的动绳带动大重量的导线,在高空中通过杠杆原理将导线拉过高空跨线,用最简便的操作实现将导线架起在高空导线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工具制造成本低,安装操作简单,便于广泛应用到电力领域中。

A high altitude over wire tool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and in particular to a high-altitude over line tool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is used to lead the wire over the high altitude cross line, including the rod like structure, the first moving rope and the second moving rope. The first moving rope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wire. The rod like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re by the clamp, the other end of the rod like structure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ope, and the heavy wire is driven by pulling the lighter rope to drive the large weight. In the high altitude, the conductor is pulled through the high altitude line by lever principle, and the purpose of erecting the conductor in the high altitude line is realized by the most convenient opera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manufacturing cost, simple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and is easy to be widely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过线工具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设施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空过线工具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力工程中,户外输电线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杆塔之间的电缆连接搭建是耗费时间比较长的工程。由于杆塔之间保持有一定距离,要完成电缆或其他导线完成高空中的搭建,需要逐步将电缆或导线分别逐步架起到高空中,最后再完成总连接。由于电缆或导线的重量十分大,无法直接将其往高空中拉起,往往是在空中建立多条高空跨线,将电缆或导线逐步架起在高空跨线上。但是,将电缆或导线翻过高空跨线,也是需要处理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高空过线工具及其操作方法,通过重量比较轻的动绳拉动大重量的导线翻过横架在空中的高空跨线,其中在轻绳与导线的连接位置使用硬质杆状结构辅助,避免导线卡在高空跨线上无法翻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空过线工具,用于将导线带过高空跨线,包括杆状结构、第一动绳和第二动绳,所述杆状结构一端与第二动绳连接,所述杆状结构另一端设有夹具,所述夹具与导线首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线首端还与第一动绳可拆卸连接。第一动绳与导线首端直接相连,主要作用是直接拉动导线。杆状结构通过夹具与导线相连,夹具夹在导线首端但所夹位置与第一动绳连接位置不一样。杆状结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动绳直接相连,第二动绳可通过拉动杆状结构,间接拉起导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绳与导线首端的连接方式为捆绑连接。为了方便第一动绳与导线随时拆卸,将第一动绳与导线首端捆绑连接,方便连接的同时又方便拆卸。进一步地,所述杆状结构为铝合金杆,所述铝合金杆为空心结构。铝合金杆重量轻,硬度大,在拉动的时候不会太费力,在用作杠杆的时候不会轻易被折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绳、第二动绳均为一级电力牵引线。第一动绳和第二动绳的重量相对较小,方便无人机直接拉过高空跨线,但同时需要保证足够的韧性,在拉起重量较大的导线时不至于断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绳、第二动绳的长度均大于高空跨线高度的两倍。为了保证第一动绳、第二动绳被拉过高空跨线回到地面这一过程中不拉动重量较大的导线,需要使第一动绳、第二动绳的长度足够来回高空跨线的距离,所以第一动绳、第二动绳的长度均大于高空跨线高度的两倍。一种高空过线工具的操作方法,用于将导线带过高空跨线,包括以下步骤:S1将高空过线工具与导线完成连接;S2使用设备将第一动绳、第二动绳从空中拉过高空跨线,把第一动绳、第二动绳带回地面;S3拉动第一动绳,将导线逐渐拉上高,直到导线首端到达高空跨线位置;由于导线与第一动绳之间存在连接位置,在导线自身的重量下,连接位置不可避免地被卡在高空跨线,直接拉动第一动绳无法轻易将导线翻过高空跨线。S4拉动第二动绳,带动铝合金杆与高空跨线发生接触;S5继续拉动第二动绳,使铝合金杆以接触点为支点,将导线首端拉到高于高空跨线的位置;铝合金杆充当杠杆的作用,通过第二动绳的拉动,铝合金杆以与高空跨线的接触点为支点,将另一端夹起的导线拉高,由于铝合金杆硬度较大,不易折弯,所以可以间接将导线与第一动绳的连接位置撬起,不再卡接在高空跨线。S6同时拉动第一动绳和第二动绳,将导线首端拉过高空跨线;当导线与第一动绳的连接位置被撬起后,拉动第一动绳、第二动绳可以顺利将导线拉过高空跨线而不被卡死。S7继续拉动第一动绳,直到导线首端回到地面。其中,S2所述设备为无人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杆状结构、第一动绳、第二动绳与将重量较大的导线相连,在高空中通过杠杆原理将导线拉过高空跨线,用最简便的操作实现将导线架起在高空导线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工具制造成本低,安装操作简单,便于广泛应用到电力领域中。附图说明图1是导线过线前状态图;图2是导线过线时状态图;图3是导线过线后状态图;其中,1导线,2高空跨线,3第一动绳,4第二动绳,5铝合金杆,6夹具。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空过线工具及其操作方法,用于将导线1带过高空跨线2,包括杆状结构、第一动绳3和第二动绳4,杆状结构一端与第二动绳4连接,杆状结构另一端设有夹具6,夹具6与导线1首端可拆卸连接,导线1首端还与第一动绳3可拆卸连接。第一动绳3与导线1首端直接相连,主要作用是直接拉动导线1。杆状结构通过夹具6与导线1相连,夹具6夹在导线1首端但所夹位置与第一动绳3连接位置不一样。杆状结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动绳4直接相连,第二动绳4可通过拉动杆状结构,间接拉起导线1。具体地,第一动绳3与导线1首端的连接方式为捆绑连接。为了方便第一动绳3与导线1随时拆卸,将第一动绳3与导线1首端捆绑连接,方便连接的同时又方便拆卸。具体地,杆状结构为铝合金杆5,铝合金杆5为空心结构。铝合金杆5重量轻,硬度大,在拉动的时候不会太费力,在用作杠杆的时候不会轻易被折弯。具体地,第一动绳3、第二动绳4均为一级电力牵引线。第一动绳3和第二动绳4的重量相对较小,方便无人机直接拉过高空跨线2,但同时需要保证足够的韧性,在拉起重量较大的导线1时不至于断开。具体地,第一动绳3、第二动绳4的长度均大于高空跨线2高度的两倍。为了保证第一动绳3、第二动绳4被拉过高空跨线2回到地面这一过程中不拉动重量较大的导线1,需要使第一动绳3、第二动绳4的长度足够来回高空跨线2的距离,所以第一动绳3、第二动绳4的长度均大于高空跨线2高度的两倍。该工具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高空过线工具与导线1完成连接;S2使用设备将第一动绳3、第二动绳4从空中拉过高空跨线2,把第一动绳3、第二动绳4带回地面。S3拉动第一动绳3,将导线1逐渐拉上高,直到导线1首端到达高空跨线2位置。由于导线1与第一动绳3之间存在连接位置,在导线1自身的重量下,连接位置不可避免地被卡在高空跨线2,直接拉动第一动绳3无法轻易将导线1翻过高空跨线2。S4拉动第二动绳4,带动铝合金杆5与高空跨线2发生接触。S5继续拉动第二动绳4,使铝合金杆5以接触点为支点,将导线1首端拉到高于高空跨线2的位置。铝合金杆5充当杠杆的作用,通过第二动绳4的拉动,铝合金杆5以与高空跨线2的接触点为支点,将另一端夹起的导线1拉高,由于铝合金杆5硬度较大,不易折弯,所以可以间接将导线1与第一动绳3的连接位置撬起,不再卡接在高空跨线2。S6同时拉动第一动绳3和第二动绳4,将导线1首端拉过高空跨线2。当导线1与第一动绳3的连接位置被撬起后,拉动第一动绳3、第二动绳4可以顺利将导线1拉过高空跨线2而不被卡死。S7继续拉动第一动绳3,直到导线1首端回到地面。其中,S2所采用的设备为无人机。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过线工具,用于将导线(1)带过高空跨线(2),其特征在于:包括杆状结构、第一动绳(3)和第二动绳(4),所述杆状结构一端与第二动绳(4)连接,所述杆状结构另一端设有夹具(6),所述夹具(6)与导线(1)首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线(1)首端还与第一动绳(3)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过线工具,用于将导线(1)带过高空跨线(2),其特征在于:包括杆状结构、第一动绳(3)和第二动绳(4),所述杆状结构一端与第二动绳(4)连接,所述杆状结构另一端设有夹具(6),所述夹具(6)与导线(1)首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线(1)首端还与第一动绳(3)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过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绳(3)与导线(1)首端的连接方式为捆绑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过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结构为铝合金杆(5),所述铝合金杆(5)为空心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空过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绳(3)、第二动绳(4)均为一级电力牵引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空过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绳(3)、第二动绳(4)的长度均大于高空跨线(2)高度的两倍。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江华官新威高静辉袁智斌张远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