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定安专利>正文

火灾快速逃生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854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逃生主架,所述逃生主架位于相邻两幢高楼之间,逃生主架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滑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能在高楼发生火灾时帮助人们快速逃生,克服了我国现有的绳索类、梯类、滑道类及接跳类等类型救生,逃生过程中因高度、时间、数量、效率等限制,具有造价低、操作简单、逃生快捷、自救效率高的优点,填补了我国以自救为主的消防设备的空白。

Fast fire escap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re rapid escape rack,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The escape main frame is located between two adjacent high-rise buildings, and the escape main frame is hollow structure with a slideway inside. A fast fire escape fram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help people to escape quickly when a high building fires, and overcomes the existing types of rope, ladder, slideway and jumps in our country. The escape process is limited by height, time, quanti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process of escape, and has low cost, simple operation and quick escap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of self rescue have filled the gap of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in Chi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灾快速逃生架
本技术属于消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
技术介绍
高层火灾危险极大,在火灾救援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点困难:(1)火势蔓延快:由于高层建筑楼道、管道较多,若发生火灾时,隔火处理不好,整个高层建筑就会瞬间成为一个高耸的烟囱;若是室内可燃物较多,尤其是高级宾馆、综合楼和图书馆、办公楼等,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经计算,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着楼道、管道扩散到顶层,其扩散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十倍以上。(2)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场所的时间长;二是人员集中;三是发生火灾时由于各楼道空气流动畅通,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难度。(3)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高达数十米,甚至达数百米,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一般要立足于自救,即主要靠室内消防设施。但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技术条件所限,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还不可能很完善,尤其是二类高层建筑仍以消火栓系统扑救为主,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往往遇到较大困难。目前,当高层发生火灾时,我国一般采取绳索类、梯类、滑道类及接跳类等类型救生,逃生过程中因高度、时间、数量、效率等限制,疏散效率低下,人员伤亡仍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能在高楼发生火灾时帮助人们快速逃生,克服了我国现有的绳索类、梯类、滑道类及接跳类等类型救生,逃生过程中因高度、时间、数量、效率等限制,具有造价低、操作简单、逃生快捷、自救效率高的优点,填补了我国以自救为主的消防设备的空白。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主架,所述逃生主架位于相邻两幢高楼之间,安装在距离住户方便逃生的窗户边150~200mm左右,逃生主架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滑道。进一步的,所述火灾快速逃生架还包括有沿所述滑道向下滑动的逃生装置。具体的,所述逃生装置包括卡紧柱、导向板、安全带挂钩和旋转手柄,所述卡紧柱通过旋转手柄与导向板上部松紧式连接,所述导向板下部固定安装有安全带挂钩。具体的,所述逃生主架正对滑道外表面呈开口方向,所述卡紧柱长度大于开口长度且小于主架宽度,卡紧柱宽度小于开口长度。具体的,所述卡紧柱能沿所述滑道向下滑动。进一步的,所述逃生主架外侧等间距均匀间隔卡接有合金套环,所述合金套环为3/4圆环,合金套环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高楼墙体上,用以固定逃生主架。进一步的,所述逃生主架由聚四氟乙烯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具有以下优点:(1)主架设置在两幢高楼之间,不会占用室内面积,也不会遮挡室内光线;(2)逃生装置与逃生主架分开设置,逃生装置由高层室内人员独自采购使用自有灵活,方便;(3)对于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和小孩,可以与其他人员共用一个逃生装置,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4)整个逃生过程耗费时间较短,捆绑安全带、安装卡紧栓、逃离窗户并启动下滑过程所需时间只用半分钟即可完成,且不限制使用人数,全家人员全部出逃可在2分钟之内完成,极大缩短了逃生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避免了人员的伤亡。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2的侧视图;图4:图3俯视图;图中:1、逃生主架2、滑道3、卡紧柱4、导向板5、安全带挂钩6、旋转手柄7、合金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不用于对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图4所示,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包括逃生主架1,所述逃生主架1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逃生主架1位于相邻两幢高楼之间,不会占用室内面积,也不会遮挡室内光线。楼房建设时,同步安装逃生主架1,逃生主架1自楼底安装到楼顶,按每1~2层楼高定制逃生主架1长度,逃生主架1安装在距离住户方便逃生的窗户边150~200mm左右,在逃生主架1对应楼体混凝土位置,等间距、均匀间隔通过支架安装有预加工的3/4圆环形状的合金套环7,用以固定逃生支架1。因此,可以在每层楼混凝土梁上均安装合金套环7并卡于逃生主架1上,此时,逃生主架1为纵向受力,可按照单层楼的逃生主架1作为一个受力单元,每单元长度纵向承受力设置为3~4人重量,逃生主架1总体受力不因楼层层数多导致逃生人员多而产生重力的影响。逃生主架1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滑道2;火灾发生时,人们通过在滑道2上向下滑动的逃生装置来进行逃生,所述逃生装置包括卡紧柱3、导向板4、安全带挂钩5和旋转手柄6,所述卡紧柱3通过旋转手柄6与导向板4上部松紧式连接,所述导向板4下部固定安装有安全带挂钩5;所述逃生主架1正对滑道2外表面呈开口方向,所述卡紧柱3长度大于开口长度且小于逃生主架1宽度,卡紧柱3宽度小于开口长度;所述卡紧柱3能沿所述滑道2向下滑动。火灾发生时,如因紧急情况,高层内人员需借助逃生主架1逃生时,只需在室内绑好预先购置好的安全带,并挂在安全带挂钩5上,上半身伸出逃生窗户,由于卡紧柱3宽度小于开口长度,卡紧柱3进入端能顺着逃生主架1内置滑道2口方向沿逃生主架1开口完全插入,旋转90°,使导向板4平行于滑道2,又因卡紧柱3长度大于开口长度且小于逃生主架1宽度,所以卡紧柱3能固定在逃生主架1内侧。通过用力拧紧旋转手柄6使导向板4与卡紧柱3进入端完全压紧,逃生人员即可从逃生窗户爬出窗外将身体悬挂在逃生主架1上,对于不能独立使用逃生装置的婴、幼儿及老人,可与其他人员共用一个逃生装置。逐步松开旋转手柄6,使导向板4与卡紧柱3进入端松开,凭借人体重力使逃生人员顺着逃生主架1下滑至底面,整个过程中可在2分钟之内完成,极大缩短了逃生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避免了人员的伤亡。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火灾快速逃生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主架(1),所述逃生主架(1)位于相邻两幢高楼之间,安装在距离住户方便逃生的窗户边150~200mm左右,逃生主架(1)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滑道(2),还包括有沿所述滑道(2)向下滑动的逃生装置,所述逃生装置包括卡紧柱(3)、导向板(4)、安全带挂钩(5)和旋转手柄(6),所述卡紧柱(3)通过旋转手柄(6)与导向板(4)上部松紧式连接,所述导向板(4)下部固定安装有安全带挂钩(5),所述逃生主架(1)正对滑道(2)外表面呈开口方向,所述卡紧柱(3)长度大于开口长度且小于逃生主架(1)宽度,卡紧柱(3)宽度小于开口长度,所述卡紧柱(3)能沿所述滑道(2)向下滑动,所述逃生主架(1)外侧等间距均匀间隔卡接有合金套环(7),所述合金套环(7)为3/4圆环,合金套环(7)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高楼墙体上,用以固定逃生主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灾快速逃生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主架(1),所述逃生主架(1)位于相邻两幢高楼之间,安装在距离住户方便逃生的窗户边150~200mm左右,逃生主架(1)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滑道(2),还包括有沿所述滑道(2)向下滑动的逃生装置,所述逃生装置包括卡紧柱(3)、导向板(4)、安全带挂钩(5)和旋转手柄(6),所述卡紧柱(3)通过旋转手柄(6)与导向板(4)上部松紧式连接,所述导向板(4)下部固定安装有安全带挂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安王莞舒
申请(专利权)人:王定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