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跳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83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跳高架,升降杆贯通固定块内部,升降杆与横杆连接,升降杆侧面与传动杆铰接,传动杆下侧通过承力弹簧与支撑杆连接,传动杆一侧设有直齿轮条,直齿轮条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防护垫底板内侧设有多个第一磁铁块,第一磁铁块顶端设有防撞板,铁芯固定在第三固定板下侧,铁芯侧面缠绕线圈,线圈与控制芯片信号连接,第三固定板通过缓冲弹簧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通过波浪形缓冲板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内均匀分布多个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运动员落地情况主动接受缓冲,与传统防护措施相比效果更好,而且摄像头能够清楚的拍摄下运动员运动情况,获取数据进行分析,更利于后期针对性训练。

A vault with protective fun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jumping elevated frame with protective function. The lifting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fixed block, the lif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ross bar, the side of the lifting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rod, the lower side of the driv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rod through the bearing spring, and the side of the transmissi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traight gear bar, and the straight gear bar is meshed with the driven gear to protect the bottom of the cushion. There are a plurality of first magnetic iron blocks on the inside of the plate, the top of the first magnetic iron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collision avoidance plate, the iron core is fix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third fixed plate, the core side winding is winding, the coil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gnal of the control chip, the third fixed plate is fixed to the second fixed plate through the buffer spring, and the second fixed plate passes the wave shape buffer plate and the first solid. In the first fixed plate, a plurality of pressure sensor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fixed plate. The invention can actively accept the buffer according to the landing situation of the athletes, and the effect is bett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the camera can clearly shoot the sports situation of the athletes, obtain the data in line analysis, and be more conducive to the later targeted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跳高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器材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跳高梁。技术背景跳高作为一种常见的体育运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一种简单的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人们的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但在跳高过程中,经常发生意外,导致运动员摔伤,而且传统跳高架结构单一,不利于数据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解决传统跳高架结构性问题,在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改善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跳高架,主要包括底座、支承板、防护板、防护垫、固定块和竖杆,所述竖杆包括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所述底座有两个,且为梯形结构,两底座上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固定块与第一竖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内侧面均匀设有红外感应块,所述红外感应块与固定在底座内的控制芯片信号连接,第一竖杆顶端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控制芯片信号连接,所述左侧固定块与第二竖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内侧面均匀设有后红外光源,所述红外光源与控制芯片信号连接;所述固定块顶端内侧与升降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与控制芯片信号连接,升降杆顶端贯通固定块进入底座内部,升降杆顶端与横杆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两端均与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设有车轮,所述升降杆顶端杆的前后两侧面均与传动杆一端铰接连接,传动杆下侧承力弹簧一端与支撑杆铰接连接,所述承力弹簧另一端与传动杆铰接连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设有直齿轮条,所述直齿轮条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前侧从动齿轮转轴与支承板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后侧从动齿轮转轴与防护板顶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在支撑板一侧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控制芯片信号连接;所述防护垫主要包括外包层、缓冲棉、波浪形缓冲板、缓冲弹簧、第一磁铁块和底板,所述底板四顶角内均设有第二磁铁块,所述底板内侧均匀固定连接多个圆柱形第一磁铁块,所述第一磁铁块顶端设有防撞板,第一磁铁块中心轴线对应位置上侧,所述圆柱形铁芯均匀固定在第三固定板下侧,每个所述铁芯侧面均缠绕线圈,所述线圈与控制芯片信号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上侧均匀分布多个缓冲弹簧,所述第三固定板通过缓冲弹簧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波浪形缓冲板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内均匀分布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芯片信号连接,第一固定板上侧设有缓冲棉,所述外包层将缓冲棉、第一固定板、波浪形缓冲板、第二固定板、缓冲弹簧、压力传感器、第三固定板、铁芯、线圈、防撞板和第一磁铁块完全包裹后,外包层侧面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垫通过第二磁铁与防护板磁性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设有凹槽,且凹槽宽度略大于支承板宽度。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承板选钢制材料,并进行防腐蚀处理。作为优选的:所述防护板选钢制材料,并进行防腐处理。作为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块进行防水处理。作为优选的:所述红外光源进行防水处理。作为优选的:所述摄像头进行防水处理。作为优选的:所述承力弹簧选弹力大的拉力弹簧,确保直齿轮条与从动齿轮始终啮合。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包层选用光滑皮革材料。作为优选的:所述防撞板选韧性极好的复合纤维材料。作为优选的:所述铁芯与防撞板之间存在2CM间距。作为优选的:所述线圈进行绝缘处理。作为优选的:所述波浪形缓冲板选韧性极好的复合纤维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防护垫可根据运动员落地情况可主动接受缓冲,与传统防护措施相比效果更好。2摄像头能够清楚的拍摄下运动员运动情况,获取数据进行分析,更利于后期针对性训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打开时侧视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打开时前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收起时侧视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护垫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底座内部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竖杆内侧面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竖杆内侧面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A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中标号1底座、2支承板、3防护板、4防护垫、5固定块、6第一竖杆、601红外感应块、7第二竖杆、701红外光源、8摄像头、9支承杆、10车轮、11外包层、12缓冲棉、13第一固定板、14波浪形缓冲板、15第二固定板、16缓冲弹簧、17压力传感器、18第三固定板、19铁芯、20线圈、21防撞板、22第一磁铁块、23底板、24第二磁铁块、25从动齿轮、26直齿轮条、27传动杆、28承力弹簧、29升降杆、30控制芯片、31横杆。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9所示具有防护功能的跳高架,包括底座1、支承板2、防护板3、防护垫4、固定块5和竖杆,竖杆包括第一竖杆6和第二竖杆7;底座1有两个,且为梯形结构,两底座1上侧与固定块15固定连接,右侧固定块5与第一竖杆6底端固定连接,第一竖杆6内侧面均匀设有红外感应块601,红外感应块601与固定在底座1内的控制芯片信号30连接,第一竖杆6顶端设有摄像头8,摄像头8与控制芯片30信号连接,左侧固定块5与第二竖杆7底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杆7内侧面均匀设有后红外光源701,红外光源701与控制芯片30信号连接;固定块5顶端内侧与升降杆29底端固定连接,升降杆29与控制芯片30信号连接,升降杆29顶端贯通固定块5进入底座1内部,升降杆5顶端与横杆31中部固定连接,横杆31两端均与支撑杆9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9另一端设有车轮10,升降杆9顶端杆的前后两侧面均与传动杆27一端铰接连接,传动杆27下侧承力弹簧28一端与支撑杆9铰接连接,承力弹簧28另一端与传动杆27铰接连接,传动杆27另一端侧面设有直齿轮条26,直齿轮条26与从动齿轮25啮合连接,从动齿轮25与底座1转动连接,前侧从动齿轮25转轴与支承板2顶端固定连接,后侧从动齿轮25转轴与防护板3顶侧固定连接,底座1在支撑板2一侧设有摄像头8,摄像头8与控制芯片30信号连接;防护垫4主要包括外包层11、缓冲棉12、波浪形缓冲板14、缓冲弹簧16、第一磁铁块22和底板23,底板23四顶角内均设有第二磁铁块24,底板23内侧均匀固定连接多个圆柱形第一磁铁块22,第一磁铁块22顶端设有防撞板21,第一磁铁块22中心轴线对应位置上侧,圆柱形铁芯19均匀固定在第三固定板18下侧,每个铁芯19侧面均缠绕线圈20,线圈20与控制芯片30信号连接,第三固定板18上侧均匀分布多个缓冲弹簧16,第三固定板18通过缓冲弹簧16与第二固定板15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15通过波浪形缓冲板14与第一固定板13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3内均匀分布多个压力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7与控制芯片30信号连接,第一固定板13上侧设有缓冲棉12,外包层11将缓冲棉12、第一固定板13、波浪形缓冲板14、第二固定板15、缓冲弹簧16、压力传感器17、第三固定板18、铁芯19、线圈20、防撞板21和第一磁铁块22完全包裹后,外包层11侧面与底板23固定连接,防护垫4通过第二磁铁24与防护板3磁性连接。底座1设有凹槽,且凹槽宽度略大于支承板2宽度。支承板2选钢制材料,并进行防腐蚀处理。防护板3选钢制材料,并进行防腐处理。红外感应块601进行防水处理。红外光源701进行防水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跳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承板(2)、防护板(3)、防护垫(4)、固定块(5)、竖杆和升降杆(29),所述竖杆包括第一竖杆(6)和第二竖杆(7);所述底座(1)有两个,两个底座(1)上侧分别与固定块(5)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9)包括外套和可在外套内升降的杆部,所述固定块(5)顶端内侧与升降杆(29)外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9)与控制芯片(30)信号连接,升降杆(29)杆部底端贯通固定块(5)进入底座(1)内部,固定块(5)底端与横杆(31)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1)两端均与支撑杆(9)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9)另一端设有车轮(10),所述升降杆(29)杆部底端的前后两侧面均与传动杆(27)一端铰接连接,传动杆(27)上侧面通过承力弹簧(28)与升降杆(29)连接,所述传动杆(27)下侧面设有直齿轮条(26),所述直齿轮条(26)与从动齿轮(25)啮合连接,所述前侧的从动齿轮(25)转轴与支承板(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后侧从动齿轮(25)转轴与防护板(3)顶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垫(4)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被外包层(11)包裹的缓冲棉(12)、第一固定板(13)、波浪形缓冲板(14)、第二固定板(15)、缓冲弹簧(16)、第三固定板(18)和底板(23),所述底板(23)四顶角内均设有第二磁铁块(24),所述底板(23)内侧均匀固定连接多个圆柱形第一磁铁块(22),所述第一磁铁块(22)顶端设有防撞板(21),第一磁铁块(22)中心轴线对应位置上侧,所述圆第三固定板(18)下侧均匀设有与第一磁铁块(22)对应的圆柱形铁芯(19),每个所述铁芯(19)侧面均缠绕线圈(20),所述线圈(20)与控制芯片(30)信号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18)与第二固定板(15)之间均匀设置多个缓冲弹簧(16),所述第二固定板(15)通过波浪形缓冲板(14)与第一固定板(13)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3)内均匀分布多个压力传感器(17),所述压力传感器(17)与控制芯片(30)信号连接,所述外包层(11)侧面与底板(23)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垫(4)通过第二磁铁(24)与防护板(3)磁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跳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承板(2)、防护板(3)、防护垫(4)、固定块(5)、竖杆和升降杆(29),所述竖杆包括第一竖杆(6)和第二竖杆(7);所述底座(1)有两个,两个底座(1)上侧分别与固定块(5)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9)包括外套和可在外套内升降的杆部,所述固定块(5)顶端内侧与升降杆(29)外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9)与控制芯片(30)信号连接,升降杆(29)杆部底端贯通固定块(5)进入底座(1)内部,固定块(5)底端与横杆(31)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1)两端均与支撑杆(9)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9)另一端设有车轮(10),所述升降杆(29)杆部底端的前后两侧面均与传动杆(27)一端铰接连接,传动杆(27)上侧面通过承力弹簧(28)与升降杆(29)连接,所述传动杆(27)下侧面设有直齿轮条(26),所述直齿轮条(26)与从动齿轮(25)啮合连接,所述前侧的从动齿轮(25)转轴与支承板(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后侧从动齿轮(25)转轴与防护板(3)顶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垫(4)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被外包层(11)包裹的缓冲棉(12)、第一固定板(13)、波浪形缓冲板(14)、第二固定板(15)、缓冲弹簧(16)、第三固定板(18)和底板(23),所述底板(23)四顶角内均设有第二磁铁块(24),所述底板(23)内侧均匀固定连接多个圆柱形第一磁铁块(22),所述第一磁铁块(22)顶端设有防撞板(21),第一磁铁块(22)中心轴线对应位置上侧,所述圆第三固定板(18)下侧均匀设有与第一磁铁块(22)对应的圆柱形铁芯(19),每个所述铁芯(19)侧面均缠绕线圈(20),所述线圈(20)与控制芯片(30)信号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18)与第二固定板(15)之间均匀设置多个缓冲弹簧(16),所述第二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朝杰邱伟蒋广涛千惠李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