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线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766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颈动脉线圈组件,采用脖套式结构。在成像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颈动脉线圈通过固定于两个线圈单元(201)上的上、下绑带(202、203),用粘扣连成一圈,环套在颈部周围。两个线圈单元(201)分别位于颈部左右两侧,通过各绑带粘接位置的调节来适应不同颈部尺寸的受试者,从而能够较好地增加线圈的成像范围,并且结构简洁,使用方便。

Carotid artery coil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carotid coil assembly, which adopts a neck sleeve type structure. During the imaging process, the cervical artery coil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fixed to the upper and lower bandage (202, 203) on the two coil units (201), and is connected in a circle with a clasp, and the ring is surrounded by the neck. The two coil units (201) are locat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neck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the binding position of the bandage to adapt to the subjects of different neck sizes, the imaging range of the coil can be increased well,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动脉线圈组件
本技术涉及磁共振成像
和射频线圈技术,更具体涉及一种颈动脉线圈组件。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英文为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缩写为MRI)的基本原理为:人体组织内的某些原子,例如氢原子会因自旋运动并产生磁矩,可以看作一个个小磁体,这些小磁体在固定静磁场作用下会产生定向排列并以同一个特定频率绕磁场方向进动;此时,当外加一个相同频率的射频脉冲时,这些氢原子吸收一定能量而产生共振,自旋方向在射频脉冲作用下发生偏转;射频脉冲消失后,这些氢原子都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恢复过程中,会释放出射频能量及改变自旋方向;此时对这些氢原子产生的射频信号进行采集,然后利用这些采集的信号进行图像重建,就可以得到人体组织的图像。上述过程中,射频线圈主要用来发射射频脉冲以及采集磁共振射频信号。线圈能影响图像的信噪比、分辨率和均匀性,对磁共振系统的成像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磁共振扫描时,通常由多个射频线圈单元(电路回路)采集人体一个部位的磁共振信号,线圈单元的外部包裹有绝缘材料形成一个线圈组件。采集磁共振信号的射频线圈越贴近人体组织,所采集的磁共振信号质量越好,成像的信噪比越高,因此设计出了各种适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局部射频线圈组件,例如头部线圈组件、脊柱线圈组件、手腕线圈组件、脚踝线圈组件、颈部或颈动脉线圈组件等等。现有的颈动脉线圈组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患者仰面躺于颈动脉线圈底座101上,使颈部置于两颈部线圈单元102中间,滑动线圈支架103使线圈紧贴于人体颈部。现有的颈动脉线圈组件有如下缺点:1)现有颈动脉线圈的支架103行程范围较小。如果患者脖子太细,线圈单元102不能贴合人的脖子,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如果患者脖子太粗,可能不能正常放入到线圈单元102之间。而且,线圈支架103只能水平方向上移动,不能垂直方向移动,面对千差万别的患者脖子的形状,要想保证线圈紧贴于人体是困难的。2)现有颈动脉线圈单元102尺寸偏小(尤其是头脚方向),成像区域略显不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颈动脉线圈组件,能够较好地增加线圈的成像范围,并且结构简洁,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颈动脉线圈组件,采用脖套式结构。在成像过程中,本技术的颈动脉线圈通过固定于两个线圈单元上的上、下绑带,用粘扣连成一圈,环套在颈部周围。两个线圈单元分别位于颈部左右两侧,通过各绑带粘接位置的调节来适应不同颈部尺寸的受试者,从而能够较好地增加线圈的成像范围,并且结构简洁,使用方便。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动脉线圈组件,包括两个线圈单元和连接结构,其中,所述两个线圈单元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而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是由织物材料制成的上、下绑带。优选地,所述上、下绑带通过螺钉固定在每个线圈单元的两侧,所述两个线圈单元通过所述上、下绑带上的粘扣粘到一起。优选地,所述颈动脉线圈组件进一步包括前置放大器盒子,每个线圈单元各自有一条电缆连接到所述前置放大器盒子。优选地,每个线圈单元中是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周围用柔性的发泡材料包裹。本颈动脉线圈组件在使用时,下绑带预先固定并垫于人体后颈部,所述两个线圈单元贴于人体颈部两侧,再将上绑带通过粘扣粘上。优选地,所述前置放大器盒子置于人体胸前。本线圈组件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优点:1外观美观,样式新颖。2结构简单,穿戴方便。3重量轻,易于搬运。4成像区域大,图像质量好。附图说明下面参考附图结合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颈动脉线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颈动脉线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颈动脉线圈结构侧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颈动脉线圈与人颈部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图2是本技术的颈动脉线圈结构示意图。图2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颈动脉线圈组件包含两个线圈单元201。优选地,如图2中所示,每个线圈单元201中是柔性电路板,周围用柔性的发泡材料包裹,这样使得线圈单元201在使用时可以有一定范围内的形变,既可以增加线圈对人的包裹性,提高图像质量,又可以提高受试者的舒适度。本技术的颈动脉线圈组件还包含连接结构202和203。两个线圈单元201通过连接结构202和203而连接在一起,并由此形成脖套式结构。根据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结构是由织物材料制成的上、下绑带202和203。更具体地,上、下绑带202和203通过螺钉(未示出)固定在每个线圈单元201两侧,两个线圈单元201通过上、下绑带202和203上的粘扣粘到一起。通过各绑带粘接位置的调节来适应不同颈部尺寸的受试者。此外,每个线圈单元201各自有一条电缆连接到前置放大器盒子204。图3是本技术的颈动脉线圈结构侧面示意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绑带与线圈单元的固定,以及线圈单元与电缆的连接示意。下面结合图4介绍本技术的颈动脉线圈的使用方式。图4是本技术的颈动脉线圈与人颈部配合示意图。在使用中,如图4中所示,患者仰面朝上躺在磁共振系统的病床上,头部枕在海绵头垫206上。下绑带203先大概地固定在一个位置,例如,预先将下绑带203的粘扣粘上。然后把下绑带203垫于人体后颈部,两个线圈单元201则贴于人体颈部205两侧,如图4所示。再把上绑带202通过粘扣粘上。确保绑带松紧适中,既保证线圈紧贴人体,又不能让人觉得有压迫感。即,通过绑带粘接位置的调节来适应不同颈部尺寸的患者。可以把前置放大器盒子204放于患者胸前。扫描时,患者身体要保持静止,直到扫描结束。图2、3、4中所示意的线圈结构是根据8通道的成像系统来设计的,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比如增加或减少线圈的面积,改变线圈的通道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上面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和实施情形。但是,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本技术的教导而做出更多的应用,而这些应用都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颈动脉线圈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动脉线圈组件,包括:两个线圈单元;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线圈单元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而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结构是由织物材料制成的上、下绑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动脉线圈组件,包括:两个线圈单元;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线圈单元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而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结构是由织物材料制成的上、下绑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动脉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绑带通过螺钉固定在每个线圈单元的两侧,所述两个线圈单元通过所述上、下绑带上的粘扣粘到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动脉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动脉线圈组件进一步包括:前置放大器盒子,每个线圈单元各自有一条电缆连接到所述前置放大器盒子。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康王新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影华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