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利强专利>正文

一种靠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709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8:54
一种靠背,涉及休闲椅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有靠枕,所述靠枕具有结合端和自由端,所述结合端设置有插接结构与设置在靠背本体上的承接部连接;所述自由端与所述靠背本体之间具有一个角度α,所述插接结构与所述承接部连接处具有平面与所述自由端之间具有夹角β,所述靠背本体与所述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γ;α=β+γ,0°<β≤30°,0°≤γ<9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个结构简单,支撑硬度较好的靠枕。

A backrest

A backrest, relat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a leisure chair, has a pillow. The pillow has a combination end and a free end. The connecting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inserting structure and a connecting part arranged on the back body; the free end and the back body have an angle degree alpha,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the receiving part. The joint has a angle beta between the plane and the free end, which has a angle between the back body and the plane; alpha = beta + gamma, 0 degree < < < 30 degrees, 0 degree < < 90 degrees.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provide a pillow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better supporting rigid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靠背
本技术涉及休闲椅设计制造
,尤其是一种靠背。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休闲椅带有靠枕已经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缺少的,对于长期坐着工作的现代人来说,通常需要靠枕来调节人体与座位的接触点以获得更舒适的角度来减轻疲劳;现有的靠枕缓解疲劳的时候是都是通过其本体是弹性材料或者靠枕和靠背之间设置弹性连接件来使得靠枕给脖颈提供一个弹性接触力。如果靠枕本体材料来提供弹性力的话,脖颈处感受到的支撑力不足;但是如果采用弹性连接件来提供弹性力的话其成本就增大,结构复杂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现在公开号为CN102846069B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可旋转调节式座椅靠枕,包括座椅、靠枕、移动支撑杆、转动装置、滑动导轨和折叠装置。靠枕为折叠式的,由左右对称的两个靠枕组成,设在座椅的靠背的两侧,折叠后置于座椅的靠背上的靠枕槽内,成为靠背的一部分。滑动导轨设在靠背上的靠枕槽内,滑动导轨内设有卡条,卡条上设有若干锯齿状的单向卡齿,卡条的一端固定铰接,另一端为自由操作端;移动支撑杆与靠背垂直且其后端卡接在滑动导轨内并通过卡爪与卡条的单向卡齿相配合,移动支撑杆的前端通过转动装置与一靠枕相连接。转动装置包括铰接装置和扭转装置。靠枕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多种角度的调节,有效的缓解使用者颈部的疲劳感;对比文件中还是存在制造复杂,不易维修,成本太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结构简单,支撑硬度较好的靠枕。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靠背,具有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枕具有结合端和自由端,所述结合端设置有插接结构与设置在靠背本体上的承接部连接;所述自由端与所述靠背本体之间具有一个角度α,所述插接结构与所述承接部连接处具有平面与所述自由端之间具有夹角β,所述靠背本体与所述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γ;α=β+γ,0°<β≤30°,0°≤γ<90°。通过插接设置使得靠枕能简单的固定在靠背上,固定后的靠枕与靠背之间存在角度α,当座位上的人靠在靠枕上的时候,α被压缩并产生一个弹性恢复力给人提供一个足够强度的支撑力,达到了现在人需要的一种坚硬的弹性力来对颈部按摩。α通过β和γ相加使得靠枕与平面之间的角度较小跟人体接触的更加平稳,靠背与平面之间的角度偏大使得靠枕受力后不会直接与靠背接触。作为优选,所述承接部包括设置在中部的主承接通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承接通道两侧的辅承接通道。通过主承接通道和辅承接通道的设置将受力分开支撑。作为优选,所述主承接通道左右并列设置有两条。作为优选,所述主承接通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辅承接通道的宽度;所述主承接通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辅承接通道的厚度。两侧的辅承接通道会受到更强的力,所以其结构强度需要更大,通过增加厚度来增加其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有主插扣件和辅插扣件;所述插接结构靠近所述结合端处设置有限位挡边;所述主插扣件贯穿所述主承接通道并与其卡合;所述辅插扣件贯穿所述辅承接通道并与其卡合。插接结构上的限位挡边能能限制插接结构伸入承接部的距离,端部伸出承接部并且卡合在承接部边沿。作为优选,所述主插扣件具有基体,所述基体上开设有主槽,所述基体自由端处的所述主槽侧面与底面和所述主槽外部覆盖面形成一个卡钩。作为优选,所述辅插扣件具有辅基体,所述辅基体上开设有辅槽,所述辅基体自由端处的所述辅槽侧面与底面和所述辅槽外部覆盖面形成一个辅卡钩。上述卡钩和辅卡钩设置都是为了将插接结构卡合在承接部边沿上。而且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插接结构一旦卡合在承接部边沿后是不可逆的。作为优选,所述辅槽的所述底面上开设有至少一对空槽。作为优选,所述辅卡钩具有一个操作面,便于对所述操作面的操作在所述靠背本体上开设有靠背空腔。靠背空腔内可以通过双手,通过双手作用在辅卡钩使得辅卡钩脱离承接部边沿。作为优选,所述靠枕具有基层,所述基层上螺接有可更换的面层。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申请的结合端设置有插接结构与设置在靠背本体上的承接部连接,这种结构简单,不易损坏。靠枕与靠背之间的角度设置能给座位上的人提供一个缓冲,通过这个坚硬的缓冲来给颈部提供强有力的按摩来缓解疲劳。通过设置多个主承接通道和辅承接通道可以将受力分开,保证了当其中一个损坏的时候,还可以正常的工作。本申请的固定牢固,可以通过人工方便的更换靠枕,便于适应不同的季节和自己需要的硬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靠背本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靠枕示意图;图5是突4中B处的放大视图;在上述附图1、图2、图3、图4和图5内:A-平面,1-靠枕,2-插接结构,3-靠背本体,4-承接部,11-结合端,12-自由端,13-基层,14-面层,21-主插扣件,22-辅插扣件,23-限位挡边,31-靠背空腔,41-主承接通道,42-辅承接通道,211-基体,212-主槽,221-辅基体,222-辅槽,224-空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靠背,具有靠枕1,靠枕1具有基层13,基层13上螺接有可更换的面层14。靠枕1具有结合端11和自由端12,结合端11设置有插接结构2与设置在靠背本体3上的承接部4连接。承接部4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左右并列的两条主承接通道41和分别设置在主承接通道41两侧的辅承接通道42,主承接通道41和辅承接通道42,主承接通道4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辅承接通道42的宽度;主承接通道41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辅承接通道42的厚度。插接结构2包括有主插扣件21和辅插扣件22,主插扣件21具有基体211,基体211上开设有主槽212,基体211自由端处的主槽212侧面与底面和主槽212外部覆盖面形成一个卡钩,辅插扣件22具有辅基体221,辅基体221上开设有辅槽222,辅基体221自由端处的辅槽222侧面与底面和辅槽222外部覆盖面形成一个辅卡钩,辅槽222的底面上开设有一对空槽224;插接结构2靠近结合端11处设置有限位挡边23,主插扣件21贯穿主承接通道41并与其卡合;辅插扣件22贯穿辅承接通道42并与其卡合,辅卡钩具有一个操作面223,便于对操作面223的操作在靠背本体3上开设有靠背空腔31。自由端12与靠背本体3之间具有一个角度α,插接结构2与承接部4连接处具有平面A与自由端12之间具有夹角β,靠背本体3与平面A之间具有夹角γ;α=β+γ,0°<β≤30°,0°≤γ<90°。作为更好的优选角度,β选取的角度为15°;γ选取的角度为20°,如此α的角度为35°,当人作用在靠枕1上时,α变为15°但是靠枕1的自由端12并不会跟靠背本体3接触,并产生一个弹性恢复力来按摩颈部。实施例二,自由端12与靠背本体3之间具有一个角度α,插接结构2与承接部4连接处具有平面A与自由端12之间具有夹角β,靠背本体3与平面A之间具有夹角γ;α=β+γ,0°<β≤30°,0°≤γ<90°。作为更好的优选角度,β选取的角度为30°;γ选取的角度为0°,如此α的角度为30°,当人作用在靠枕1上时,α变为10°但是靠枕1的自由端12并不会跟靠背本体3接触,并产生一个弹性恢复力来按摩颈部。其余结构跟实施例一一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靠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靠背,具有靠枕(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枕(1)具有结合端(11)和自由端(12),所述结合端(11)设置有插接结构(2)与设置在靠背本体(3)上的承接部(4)连接;所述自由端(12)与所述靠背本体(3)之间具有一个角度α,所述插接结构(2)与所述承接部(4)连接处具有平面(A)与所述自由端(12)之间具有夹角β,所述靠背本体(3)与所述平面(A)之间具有夹角γ;α=β+γ,0°<β≤30°,0°≤γ<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背,具有靠枕(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枕(1)具有结合端(11)和自由端(12),所述结合端(11)设置有插接结构(2)与设置在靠背本体(3)上的承接部(4)连接;所述自由端(12)与所述靠背本体(3)之间具有一个角度α,所述插接结构(2)与所述承接部(4)连接处具有平面(A)与所述自由端(12)之间具有夹角β,所述靠背本体(3)与所述平面(A)之间具有夹角γ;α=β+γ,0°<β≤30°,0°≤γ<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4)包括设置在中部的主承接通道(4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承接通道(41)两侧的辅承接通道(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接通道(41)左右并列设置有两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接通道(4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辅承接通道(42)的宽度;所述主承接通道(41)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辅承接通道(42)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2)包括有主插扣件(21)和辅插扣件(22);所述插接结构(2)靠近所述结合端(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利强
申请(专利权)人:毛利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