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599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包括鸟巢主体,所述鸟巢主体上安装有探测器、控制器、蓄电池、发电机和涡轮,所述涡轮驱动发电机转动为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为探测器和控制器供电,所述控制器接收探测器的输出信号,所述鸟巢主体的顶板上方安装有盖板,所述涡轮的轴竖直地安装在顶板与盖板之间,所述涡轮两侧分别设置有逐渐向外扩张的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隐藏在顶板与盖板之间的涡轮来驱动发电机,既不会伤害鸟类,又很难被鸟类看到,可以有效地避免鸟类被旋转的叶片所惊吓而不敢进入鸟巢,不会因此而降低鸟巢入驻率。

An intelligent artificial bird's nest powered by wind p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artificial bird nest of wind power supply, including a bird nest body. The bird nest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detector, a controller, a battery, a generator and a turbine. The turbine drive generator is turned into a battery charge, and the battery is powered by a detector and a controller. The controller receives the battery. The output signal of the det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plate above the roof of the bird's nest body. The shaft of the turbine is erect vertically between the top plate and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turbin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airway extending outward gradually.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 turbine that is hidden between the top plate and the cover plate to drive the generator. It does not harm birds and is difficult to be seen by birds. It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scare of the rotated leaves of birds and dare not enter the bird's nest, so it will not reduce the rate of nest en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
本技术涉及人工鸟巢
,具体涉及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扩建,绿化面积的减少,城市中可供鸟类筑巢的地方越来越少;当下,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日益强烈,越来越多地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得以投放人工鸟巢以吸引鸟类居住。此外,人工林普遍存在树木种类单一的问题,所吸引的鸟类种类往往难以全面克制所吸引的害虫种类,林业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搭建数量繁多的人工鸟巢来吸引鸟类居住,以防虫害大规模爆发。但是,不论是投放在公共场所,还是在人工林的人工鸟巢,都需要进行管理,对鸟类的入驻率,所入驻的鸟类种类等数据进行统计,以便更科学、合理、经济地调整人工鸟巢的数量、安装位置等。授权公告号为CN20628361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监控鸟的智能监控系统,主要由监控器、图像采集模块、储存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能源处理模块组成;监控器和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的图像传递给信号处理模块,并可储存到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可将存储的信号传输到手机等无线设备,能源处理模块对传递来的能源进行转化储存并对用电装置提供电能。根据其说明书及附图所公开的方案,其采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板和风车分别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其中风车是安装在遮沿上,叶片处于裸露状态,一方面旋转的叶片可能会伤害鸟类,另一方面,鸟类对旋转的叶片会产生恐惧,不敢接近安装有风车的鸟巢,从而会降低鸟巢的入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可以解决现有人工鸟巢采用叶片裸露的风车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导致既可能伤害鸟类,又会降低鸟巢入驻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包括鸟巢主体,所述鸟巢主体上安装有探测器、控制器、蓄电池、发电机和涡轮,所述涡轮驱动发电机转动为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为探测器和控制器供电,所述控制器接收探测器的输出信号,所述鸟巢主体的顶板上方安装有盖板,所述涡轮的轴竖直地安装在顶板与盖板之间,所述涡轮两侧分别设置有逐渐向外扩张的气道。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探测器、控制器、蓄电池和发电机安装在顶板与盖板之间,所述探测器的探头伸入鸟巢主体中。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方案是,所述鸟巢主体上还安装有朝向鸟巢主体中的摄像头,所述控制器根据探测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摄像头的工作模式,并接收摄像头获取到的图像信号。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摄像头安装在顶板与盖板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顶板与盖板之间安装有门字型的支架,所述涡轮的轴下端转动连接于顶板,上端转动连接于支架。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涡轮两侧的气道交错设置。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涡轮每一侧分别设置有两块倾斜向外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下两端分别贴合盖板下表面和顶板上表面,形成气道。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鸟巢主体由顶板、两块侧板、前板、背板及底板组成,所述前板上设置有出入孔。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出入孔下方的前板外壁设置有跳板。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方案是,所述背板上沿高于顶板,在顶板上方的背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一、采用隐藏在顶板与盖板之间的涡轮来驱动发电机,既不会伤害鸟类,又很难被鸟类看到,可以有效地避免鸟类被旋转的叶片所惊吓而不敢进入鸟巢,不会因此而降低鸟巢入驻率;二、安装在顶板与盖板之间可以对探测器、控制器、蓄电池和发电机实现防护,降低因日晒、雨淋、灰尘而造成的故障率;三、通过摄像头拍摄鸟类图像,便于近距离观察入驻鸟巢的鸟类;四、安装在顶板与盖板之间可以对摄像头实现防护,降低因日晒、雨淋、灰尘而造成的故障率;五、交错设置的气道能够有效利用鸟巢两侧的风源,同时逐渐收窄的气道能提高风速,使气流更加容易推动涡轮旋转,提高发电效率;六、跳板便于鸟类进出,使鸟类更容易接纳人工鸟巢,进一步提高人工鸟巢的入驻率;七、固定孔便于将人工鸟巢固定在树木或者建筑物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除盖板及支架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包括由顶板1、两块侧板2、前板3、背板4及底板(未示出)组成的鸟巢主体,所述前板3上设置有出入孔15,所述出入孔15下方的前板3外壁设置有跳板16,所述背板4上沿高于顶板1,在顶板1上方的背板4上设置有固定孔14;所述鸟巢主体的顶板1上安装有热释电探测器5、控制器6、蓄电池7、发电机(未示出)、涡轮8、门字型的支架13和摄像头17,所述控制器6采用的是授权公告号为CN20628361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所公开的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支架13的两个竖直部分别朝向鸟巢主体前、后两端,所述热释电探测器5、控制器6、和摄像头17安装在支架13朝向鸟巢主体前端的竖直部外侧,所述热释电探测器5的探头和摄像头17的镜头分别向下穿过顶板1朝向鸟巢主体内,所述蓄电池7安装在支架13朝向鸟巢主体后端的竖直部外侧,所述涡轮8安装在支架13的两个竖直部之间,所述涡轮8的轴10下端转动连接于顶板1,上端转动连接于支架13的水平部,所述涡轮8的两侧各设置有两块倾斜向外延伸的导流板12,在顶板1上方还安装有从背板4延伸至前板3盖板9,所述导流板12上、下两端分别贴合盖板9下表面和顶板1上表面,形成从外向内逐渐收拢的气道11,所述涡轮8两侧的气道11交错设置;所述涡轮8驱动发电机转动为蓄电池7充电,所述蓄电池7为热释电探测器5、控制器6和摄像头17供电,所述控制器6接收热释电探测器5的输出信号,控制摄像头17的工作模式,并接收摄像头17获取到的图像信号。由于人工鸟巢所安装的场所往往会有树叶等遮挡物,而且较高,在鸟巢主体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很容易因遮挡、灰尘而降低转化率,在本实施例中,可将多块太阳能电池板集中安装在空旷的低处,通过加长的导线分别连接多个人工鸟巢的蓄电池7进行供电,既不容易被遮挡,又方便清理、维护,可以有效延长蓄电池7的续航时间。当热释电探测器5检测到鸟巢主体中温度发生变化,判断有鸟类进入鸟巢主体中时,控制器6启动摄像头17进行实时拍摄,为了便于管理员观察鸟类,控制器6还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的方式将摄像头17拍摄的图像资料上传至服务器;此外,还可以将服务器上的图像资料公众开放,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能通过投放广告或付费观看等方式回收一定的成本,有利于人工鸟巢的长期、可持续投放运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包括鸟巢主体,所述鸟巢主体上安装有探测器(5)、控制器(6)、蓄电池(7)、发电机和涡轮(8),所述涡轮(8)驱动发电机转动为蓄电池(7)充电,所述蓄电池(7)为探测器(5)和控制器(6)供电,所述控制器(6)接收探测器(5)的输出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鸟巢主体的顶板(1)上方安装有盖板(9),所述涡轮(8)的轴(10)竖直地安装在顶板(1)与盖板(9)之间,所述涡轮(8)两侧分别设置有逐渐向外扩张的气道(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包括鸟巢主体,所述鸟巢主体上安装有探测器(5)、控制器(6)、蓄电池(7)、发电机和涡轮(8),所述涡轮(8)驱动发电机转动为蓄电池(7)充电,所述蓄电池(7)为探测器(5)和控制器(6)供电,所述控制器(6)接收探测器(5)的输出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鸟巢主体的顶板(1)上方安装有盖板(9),所述涡轮(8)的轴(10)竖直地安装在顶板(1)与盖板(9)之间,所述涡轮(8)两侧分别设置有逐渐向外扩张的气道(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5)、控制器(6)、蓄电池(7)和发电机安装在顶板(1)与盖板(9)之间,所述探测器(5)的探头伸入鸟巢主体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所述鸟巢主体上还安装有朝向鸟巢主体中的摄像头(17),所述控制器(6)根据探测器(5)的输出信号控制摄像头(17)的工作模式,并接收摄像头(17)获取到的图像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供电的智能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17)安装在顶板(1)与盖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飞许军倪赛华施倩雯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