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58587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为将黄曲霉置于蓝光和/或黄光下进行光照。该方法充分发挥物理技术的优势,具有无辐射污染、无需预处理,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处理量大等特点,完成污染微生物黄曲霉的抑制,为黄曲霉污染的控制提供新的途径,通过本方法可以完成黄曲霉菌的快速有效控制;进而使得其能够广泛应用到抑制黄曲霉的场合中去(如粮食、油料的保存,以提高粮食及制品食用安全性)。

Methods of inhibiting Aspergillus flavus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nhibiting Aspergillus flavu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hich Aspergillus flavus is illuminated under blue light and/or yellow light. This metho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physical technology.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 radiation pollution, no pretreatment, easy operation, no two pollution, large amount of treatment and so on. It can complete the inhibition of Aspergillus flavus contaminated with microorganism, and provide a new way for the control of Aspergillus flavus pollution.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Aspergillus flavus can be completed by this method. Thus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occasion of inhibiting Aspergillus flavus (such as the preservation of grain and oil to improve the food safety of grain and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菌抑制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黄曲霉菌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曲霉属,为需氧菌,极易滋生于粮食、油料作物、干果类食品饲料中,在肉食奶制品中也发现过黄曲霉污染。黄曲霉分泌多种真菌毒素,在化学结构上,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其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氧杂萘邻酮),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目前发现的有20余种,主要的毒素为B1、B2、G1、G2,B1为毒性和致癌最强的毒素,M1、M2一般是奶牛食用了含有黄曲霉毒素B1、B2的饲料或粮食进入体内经过羟化代谢产生的,所以其主要存在于牛奶中。其中黄曲霉毒素AFB1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毒性、致癌性最强,化学性质最为稳定的真菌毒素,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致癌性是二甲基亚硝胺75倍,被联合国确定为Ⅰ类致癌物,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不仅如此黄曲霉毒素还可产生突变,致使畸形,主要体现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影响RNA转录。还可损伤免疫系统,使胸腺发育不良,淋巴细胞减少(易中华,彭莉.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0,31(5):43-46.)。民以食为天,粮食的安全生产及运输储存关乎国民生计,必须引起相当的重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有25%的粮食作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因此寻找有效抑制黄曲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的降解、去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粮食、水果蔬菜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品,传统的抑菌主要包括化学药物方法、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具体如下:采用化学药物方法(范宇,叶淑红.银杏黄酮对苹果扩展青霉的抑制机理[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16:2;吴京平.新型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抑菌性能[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03:61-64;赵国斌.氨气熏蒸法降解花生中的黄曲霉素B1[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03):111-113;张腾霄,王斌,魏雅冬.15种药材脂溶性提取物对青霉孢子的抑制效果[J].山西农业科学,2016,09:1351-1355),其效果明显,杀菌快速,但是毒性大,污染强。生物防治技术对抑制霉菌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污染小,但是其过程复杂,资金耗费大,其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左瑞雨,常娟,尹清强,李淑丽,郑秋红,刘俊熙,王潇.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03):145-148;牛梦天.黄瓜枯萎病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及发酵[D].河北科技大学,2016)。物理防治技术是利用辐射:γ射线(张莹,朱加进.电子束辐照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3,01:236-239+258;范林林,韩鹏祥,冯叙桥,段小明,李萌萌,张蓓,蔡茜彤.电子束辐照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与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4,14:374-380;Liu,R.,etal.,DegradationofAFB1inaqueousmediumbyelectronbeamirradiation:Kinetics,pathwayandtoxicology.FoodControl,2016.66:p.151-157)、紫外线(张小勇,倪芳妍,方晓璞,蒋敏.UVA紫外灯辐照连续降解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设备[J].中国油脂,2015,12:99-101;赵建超,黄廷林,文刚,任崴,朱红.紫外-氯顺序灭活地下水源水中真菌的效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6,12:6867-6872),脉冲强光(南楠,袁勇军,戚向阳,孙智达,庄吟潮.脉冲强光技术及其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0,12:405-408)、脉冲磁场(钱静亚,马海乐,李树君,刘斌,宋健宇,郭丹钊.脉冲磁场对枯草芽孢杆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3,11:202-207.;钱静亚,马海乐,李树君,刘斌,张弨.温度、超声、nisin协同脉冲磁场杀灭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3,12:2970-2974)、红外辐射、微波辐射(Basaran,P.;ü.Akhan:"MicrowaveirradiationofhazelnutsforthecontrolofaflatoxinproducingAspergillusparasiticus."InnovativeFoodScience&EmergingTechnologies2010,11(1):113-117;BongJooPark;KosukeTakatori;YoshikoSugita-Konishi:Degradationofmycotoxinsusingmicrowave-inducedargonplasmaatatmosphericpressure,Degradationofmycotoxinsusingmicrowave-inducedargonplasmaatatmosphericpressure,2007,2019(9–11):5733–5737)、传统热风干燥等物理手段控制真菌的生长及毒素的合成。目前的γ射线、脉冲强光、脉冲磁场、红外辐射、微波辐射、紫外等物理防治技术设备要求高、成本高或者具有一定的辐射污染,不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具有无辐射污染、无需预处理、设备简便、无二次污染、安全性高、处理量大的优点;进而使得其能够广泛应用到抑制黄曲霉的场合中去(如粮食、油料的保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抑制黄曲霉的方法,该方法为:将黄曲霉置于蓝光和/或黄光下进行光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在抑制黄曲霉场合(如粮食、油料保存)中的应用。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低强度的蓝光和/或黄光对黄曲霉进行照射便能够取得理想的抑制效果,尤其是蓝光能够彻底地杜绝黄曲霉的萌发。相对于化学药物方法、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本申请具有无辐射污染、无需预处理、设备简便、无二次污染、安全性高、处理量大的优点;进而使得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粮食、油料的保存。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红光处理组(R)、绿光处理组(G)、黄光处理组(Y)、蓝光处理组(B)、对照组(CK)的黄曲霉菌落生长结果图;图2是B组中黄曲霉孢子束的三组扫描电镜图;图3是CK组中孢子束的扫描电镜图;图4是R、G、Y、B、CK组的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图;图5是B、CK组以及对比例4的透射电镜图,其中,B-孢子-1是B组透射电镜图,B-孢子-2是对比例4透射电镜图,CK-孢子是CK组透射电镜图;图6是B组中9组菌丝的透射电镜图;图7是CK组中9组菌丝的透射电镜图;图8为是Y组中孢子束、孢子梗、菌丝体以及孢子的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黄曲霉置于蓝光和/或黄光下进行光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黄曲霉置于蓝光和/或黄光下进行光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的光照强度为750-1550lx。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的光照强度为1450-1550lx。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还满足以下条件:辐射照度为40-50W/m2,S/P值为19-21,相关色温为90000-110000K,峰值波长范围为430-470nm,半波宽为19-22nm,主波长为430-47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光的光照强度为7500-15300lx。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制黄曲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光的光照强度为15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红梅方俊程翠利王翀桂清文卢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