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板材件连接为板材组的设备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810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4:55
示出了用于将板材件(2)连接为板材组(3)的设备(1)和方法,其中,利用具有底模(15)和与底模(15)共同作用的切刃(13)的至少一个冲压级(17)将板材件(2)从电工钢带(6)冲裁出,对冲裁出来的板材件(2)进行堆垛,并且至少材料锁合地连接为多个板材组(3),其中,至少在堆垛的板材件(2)的第一板材件(102)与堆垛的板材件(2)的紧随第一板材件的第二板材件(103)之间设置有分离元件(22),以便使材料锁合地连接的板材件(2)分离为板材组(3)变得容易。为了在施布分离元件时改进该方法的可重复性而提出的是,在冲裁出第一板材件(102)后并且在冲裁出第二板材件(103)之前,将相应于、小于或等于底模几何形状地构造的分离元件(22)引向底模(15)且引入到该底模(15)中,并且因此设置在第一板材件(102)上。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joining sheet metal to plate group

A device (1) and a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plate piece (2) to a plate group (3) are shown in which at least one stamping stage (17) with a bottom die (15) and a bottom die (15) is used to cut out the plate parts (2) from the electrician steel strip (6), and the blanking sheet (2) is stacked, and at least the material is locked in a locke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sheet groups (3), a separation element (22)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plate parts (102) of the stacked plate (2) and the stacked plate parts (2) close to the second plate parts (103) of the first plate part (22) so that the material (2) connected by the material is separated into a plate group (3) easi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peatability of the method when the separation element is distribute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eparation element (22), which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bottom mode geometry, leads to the bottom die (15) an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bottom die (15) before cutting out the first plate part (102) and cutting out the second plate parts (103), and therefore, it is set up to the bottom die (15). Put on the first sheet (1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将板材件连接为板材组的设备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板材件连接为板材组的设备和方法,其中,利用具有底模和与底模共同作用的切刃的至少一个冲压级将板材件从电工钢带中冲裁出来,将冲裁出来的板材件进行堆垛,并且至少材料锁合地(stoffschlüssig)连接为多个板材组,其中,至少在堆垛的板材件的第一板材件与堆垛的板材件的紧随第一板材件的第二板材件之间设置有分离元件,以便使材料锁合地连接的板材件分离成板材组变得容易。
技术介绍
为了可以在冲压叠组时将经预粘合的或自身最终粘合的板材件隔开成板材组,由现有技术(WO2014/089593A1)公知的是,在两个在顺序冲压工具的实施为叠组制动器的堆垛装置中堆垛的板材件之间设置有分离元件。这以如下方式进行,即,在顺序冲压工具之前设置有分离薄膜作为平坦的分离元件,其局部层压到电工钢带上,分离元件在被冲裁出来的板材件上用作在堆垛装置中彼此相邻的板材组之间的分离辅助件。在施布分离元件时不利地需要考虑到待分离的板材件的精确定位,该板材件作为板材组的结束或作为起始被标记成板材组在组制动器中的划分。该方法在方法技术上因此是比较耗费的。因此尤其需要若干的控制和/或调节回路,以便例如可以补偿在电工钢带的进给中的偏差,这是用于得到形状准确的板材组的前提。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改进开头描绘的类型的方法,从而可简单地操作和可以特别可重复地进行分离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在方法方面以如下方式解决所提出的任务,即,在冲裁出第一板材件后并且在冲裁出第二板材件之前,将相应于、小于或等于底模几何形状地构造的分离元件引向底模且引入到该底模中,并且因此设置在第一板材件上。如果在冲裁出第一板材件后并且在冲裁出第二板材件之前,将相应于、小于或等于底模几何形状地构造的分离元件引向、引入到该底模中,并且因此设置在第一板材件上,那么就可以提供在方法技术上特别简单的且可重复的用于在两个板材件之间施布分离元件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在达到板材组的预设的堆垛高度后,在该板材组的上方的板材件上(在与之相邻的板材组的下方的板材件从电工钢带冲压出之前)可以可靠地施布分离元件。此外,该方法通过分离元件在针对一个板材组的板材件的最后一个冲压步骤与针对与之相邻的另外的板材组的板材件的第一冲压步骤之间的施布方式的这种改变可以摆脱在叠组法或冲压叠组法中可能存在的公差,例如在板材进给的过程中,这在相对于本专利技术发生的在施加分离元件的更早进行的方法步骤的情况下具有特别高的重要意义。因此,以该方式可以确保板材组的非常可靠的和准确的分离。这样制成的板材组,尤其是磁性板材组因此特别好地适用于电机以及电动的或电磁的应用。通常提到的是,分离元件例如可以是平坦的由塑料或由其他材料制成的盘。格栅状的分离元件也是可想到的,以便可以实现分离元件作为板材件之间的嵌入件的功能,这有助于使材料锁合地连接的板材件分离为板材组。通常进一步提到的是,电工钢带可以是由钢构成的半成品,其在最终退火的状态中(DINEN10106)例如实施为冷轧的非颗粒定向的电工钢带,或者在最终退火的状态中(DINEN10107)实施为颗粒定向的电工钢带。如果电工钢带从被设置成用于冲裁的底模升起,并且之后,将分离元件在升起的电工钢带下方引向底模,那么此外,将分离元件引导或引入到底模中就可以比较简单地且可靠地实现,这可以促进简化该方法的操作。当分离元件落入到底模中时,该方法可以进一步被简化。此外可以以该方式可靠地避免由于引导元件所引起的在底模上产生损坏的危险,并且在另外的结果中提高该方法的稳定性。尤其地,当引入到底模中的分离元件相对于该底模形成侧向的空隙时,分离元件在置入底模中时所发生的倾斜也可以得到避免。该方法的操作可以由此得到简化。此外,由于分离元件与底模开口相比更小,使得可以减少由于分离元件上的边缘棱边所导致的对底模的内部损坏的危险。但这也可以保护离开底模的板材组以防存在刮磨痕迹,或者也尤其以防其他的不期望的由底模带给板材件的损坏。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可重复性。如果电工钢带在冲裁出之前至少局部涂覆有可固化的聚合的粘合剂层,那么可以在冲裁时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对板材件的充分的挤压,并且因此实现将板材可重复地连接或预连接为板材组。如果从电工钢带中按顺序冲压出板材件,那么该方法能够实现特别廉价地制造的板材组。当引向底模的分离元件和电工钢带的进给方向在冲压级中水平地、彼此倾斜地延伸时,从底模升起板材带的方法步骤可以变得容易。尤其是当两个进给方向彼此正交地延伸时,待升起的带区段总体上可以保持很小,并且因此减少了由于冲压工具的一个冲压级或多个冲压级所引起的对板材带的损坏的危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引入分离元件的方法步骤因此有利地促成该方法的可重复性。为了可以使分离元件从各自的板材组简单地去除而可以设置的是,分离元件至少在其宽侧设有不粘涂覆部。不粘涂覆部可以例如实施为硅酮或特氟龙涂覆部。本专利技术此外提出如下任务,即,以如下方式在设计结构上改变用于将板材件连接为板材组的设备,即,被连接的板材件可以在预设的部位上可靠地分离为板材组,以便确保特别精确的板材组。此外,该设备应该在设计结构上简单地制成。本专利技术在设备方面以如下方式解决所提出的任务,即,使输送装置具有可相对底模来回运动的传送器,其具有用于分离元件的保持器件,传送器被构造成用于将分离元件引入底模中。如果输送装置具有可相对底模来回运动的、具有用于分离元件的保持器件的传送器(该传送器被构造成用于将分离元件引入底模中),那么就可以得到设计结构上简单的解决方案,利用该解决方案,分离元件可以可靠地设置在第一板材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因此不仅能够可重复地提供精确的板材组,而且还可以在设计结构上特别简单地实施。如果输送装置具有用于从底模升起电工钢带的升降装置,那么因此不仅能够实现至底模的安全的接近可能性,而且还可以当传送器在被升起的电工钢带下方可相对底模来回运动地构造时,将电工钢带上的由于分离元件的引入所导致的损坏危险保持得很小。当传送器具有尤其是可线性移动的带有保持器件的滑块时,该设备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得到简化。此外,滑块因此可以将底模与板材带之间的必需的间距保持得很小,这可以进一步减少电工钢带例如在冲压级中受损的危险。当保持器件由在滑块上的可形状锁合地(formschlüssig)贴靠到分离元件上的容纳部构成时,分离元件可以可靠地保持在滑块上。如果电工钢带和传送器的朝底模的进给方向水平地、彼此倾斜地,尤其是彼此正交地延伸,那么用于得到电工钢带和闭环带的分离的引导的设计结构上的花费可以进一步降低。当输送装置具有带多个分离元件的提供器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提高,提供器与用于取出分离元件的传送器连接。当底模具有至少一个分离元件并且该置入底模中的分离元件相对底模具有侧向的空隙时,可以避免分离元件在底模处的倾斜。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该设备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在附图中例如借助实施变型方案示出本专利技术主题。其中:图1示出用于根据叠组方法进行板材成组的设备的示意性的视图;图2示出图1的根据II-II的剖视图;并且图3示出根据图1的设备的不具有其上方工具的顺序冲压工具和电工钢带的被中断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中的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执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将板材件(2)连接成板材组(3)的方法,其中,利用具有底模(15)和与所述底模(15)共同作用的切刃(13)的至少一个冲压级(17)将板材件(2)从电工钢带(6)冲裁出,对冲裁出的板材件(2)进行堆垛,并且至少材料锁合地连接成多个板材组(3),其中,至少在堆垛的板材件(2)的第一板材件(102)与堆垛的板材件(2)的紧随所述第一板材件的第二板材件(103)之间设置有分离元件(22),以便使材料锁合地连接的板材件(2)分离为板材组(3)变得容易,其特征在于,在冲裁出第一板材件(102)之后且在冲裁出第二板材件(103)之前,将相应于、小于或等于底模几何形状地构造的分离元件(22)引向底模(15)且引入所述底模(15)中并因此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材件(102)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07 EP 15188851.81.用于将板材件(2)连接成板材组(3)的方法,其中,利用具有底模(15)和与所述底模(15)共同作用的切刃(13)的至少一个冲压级(17)将板材件(2)从电工钢带(6)冲裁出,对冲裁出的板材件(2)进行堆垛,并且至少材料锁合地连接成多个板材组(3),其中,至少在堆垛的板材件(2)的第一板材件(102)与堆垛的板材件(2)的紧随所述第一板材件的第二板材件(103)之间设置有分离元件(22),以便使材料锁合地连接的板材件(2)分离为板材组(3)变得容易,其特征在于,在冲裁出第一板材件(102)之后且在冲裁出第二板材件(103)之前,将相应于、小于或等于底模几何形状地构造的分离元件(22)引向底模(15)且引入所述底模(15)中并因此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材件(10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工钢带(6)从设置用于冲裁的底模(15)升起,并且之后,所述分离元件(22)在升起的电工钢带(6)下方引向底模(1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元件(22)落入到所述底模(15)中。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到所述底模(15)中的分离元件(22)相对所述底模形成侧向的空隙。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电工钢带(6)按顺序冲压所述板材件(2)。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工钢带(6)在冲裁出之前至少局部地涂覆能固化的、聚合的粘合剂层。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向底模(15)的分离元件(22)的和电工钢带(6)的进给方向(27、31)在冲压级(17)中水平地、彼此倾斜地,尤其是彼此正交地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元件(22)至少在其宽侧设有不粘涂覆部。9.一种用于将板材件(2)连接成板材组(3)的设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亨·考夫曼约亨·兰克斯威尔特海因里希·伯西
申请(专利权)人:奥钢联汽车零部件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