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925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彼此密封相连的前箱盖和内部固设有雷达及摄像设备的后箱体,所述前箱盖开设有摄像孔及雷达探出口,所述后箱体内固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的支架,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与所述支架的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供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移动的滑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简化设备的安装过程,便于实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在交通管制监控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
本技术涉及交通管制监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枢纽以及车辆运行的日益发展,对于道路交通状况的实时掌握能力要求也愈发提高,于是大量的雷达交通管理设备应运而生,伴随的是越来越多的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目前现有的雷达交通管理装置中雷达设备及摄像设备的安装方式总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将雷达设备和摄像设备分开安置在不同的位置即处于不同的设备箱中,这种形式不仅不便于集中调试和维护,而且占用的空间较大;另一种是将雷达设备和摄像设备集成化安装于一个设备箱中。然而不管采用上述两种安装方式中的哪一种,在所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时均需整体拆卸下来,费时费力,并且安装过程复杂,拖慢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本技术能够简化设备的安装过程,便于实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包括彼此密封相连的前箱盖和内部固设有雷达及摄像设备的后箱体,所述前箱盖开设有摄像孔及雷达探出口,所述后箱体内固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的支架,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与所述支架的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供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移动的滑道。优选的,所述支架采用长条矩形板件且水平布置,所述支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前箱盖、后箱体连接配合的翻边部分,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架连接固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架中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滑槽,所述滑槽呈圆角矩形状,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的连接螺栓均固定配合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的长侧边沿着前箱盖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滑槽构成所述滑道。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摄像设备、雷达分别固定位于所述支架的上下两侧,所述滑槽包括与摄像设备连接配合的第一滑槽以及与雷达连接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支架的临近后箱体背板一侧的中部位置处,所述第二滑槽设置于第一滑槽的两侧且临近前箱盖。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箱体与前箱盖固定连接,所述后箱体的一侧设有与后箱体铰接相连的开合门,所述开合门与后箱体间设有锁紧装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采用可旋转的锁扣,所述锁扣设置于所述开合门的与铰接配合一侧相对的侧边缘中部处,通过所述锁扣的旋转使得锁扣与后箱体侧壁处于插合或者分离两种状态。优选的,所述雷达探出口的上方固设有雷达挡雨装置,所述雷达挡雨装置采用“匚”型结构,所述雷达挡雨装置覆盖雷达探出部分,所述雷达挡雨装置远离前箱盖的一面设置成斜切面状。优选的,所述前箱盖、后箱体的顶部均设置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圆弧状,所述前箱盖背离后箱体的一面的边缘处均设有坡角。优选的,本设备箱还包括固设于后箱体顶部的箱体挡雨装置,所述箱体挡雨装置采用中间高两侧低的圆弧状板件,所述箱体挡雨装置覆盖整个设备箱且向前伸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技术中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集中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占用空间小且便于设备的集中调试,所述支架上设有供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移动的滑道,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均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支架上,所述滑道采用多个开设于所述支架中的上下贯穿的滑槽,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的连接螺栓均固定配合于所述滑槽内。在所述雷达或摄像设备安装时,先将其连接螺栓卡入所对应的滑槽内,拧上螺帽,即可在不费力的推动下滑至理想固定位置,最后完成螺栓的紧固工作,安装过程简洁,操作简单;在所述雷达或摄像设备需要维护时,只需拧松其连接螺栓,再将所述雷达或摄像设备顺着滑槽滑至最前端,即可实现雷达或摄像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无需整体拆卸下来,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2)本技术中所述支架采用长条矩形板件且水平布置,在便于实现支撑作用的同时减小其占用空间,具备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特点,其两侧均设有的翻边部分则更好的完成了所述支架的支撑固定作用,加强了本身的支撑强度。(3)本技术为了保证摄像设备具有一定位置高度的同时减小后箱体内的设备占用空间将所述摄像设备及雷达分别固设于支架的上下两侧;由于雷达较重,将雷达所对应的用于连接配合的第二滑槽设有多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这无疑降低了所述雷达对支架的支撑强度要求,有利于提高所述雷达的支撑稳定性;另外通过将所述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前后错开布置,使得雷达与摄像设备间的移动干扰大大减小,便于设备安装及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4)本技术中所述后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合门,所述后箱体中的雷达及摄像设备均是沿后箱体的前后方向布置,通过所述开合门的设置,使得在设备的安装及维护管理时可以从侧面进行工作,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安装、维护、拆卸难度;在设有开合门的基础上所述前箱盖与后箱体间采用固定连接方式,简化本设备箱结构的同时,也提高了本设备箱的密封性。(5)本技术通过所述雷达挡雨装置的设置,避免了雨水直接由雷达探出口渗入设备箱中,从而出现损坏箱内设备及造成腐蚀的不利现象,所述雷达挡雨装置上斜切面的设计起到便于雨水下滑的作用;所述前箱盖、后箱体的顶部均设置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圆弧状以及后箱体顶部圆弧状箱体挡雨装置的设置一方面为雨水的冲刷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避免雨水积蓄在顶部,从而造成锈蚀,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箱体的整体柔和度,不会显得过分刚硬,提升箱体的整体美观性;所述前箱盖背离后箱体的一面的边缘处均设有坡角,即所述边缘处均呈斜面状,其用途为使得前箱盖面成一定的角度后雨水不易积蓄在表面而造成腐蚀,顺着坡面便可流下,也进一步降低了雨水渗入后箱体与前箱盖接缝处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设备箱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设备箱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打开开合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0-后箱体20-前箱盖21-摄像孔22-雷达探出口23-坡角30-支架31-滑道311-滑槽311a-第一滑槽311b-第二滑槽40-开合门50-锁紧装置51-锁扣60-雷达挡雨装置70-箱体挡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包括彼此密封相连的前箱盖20和内部固设有雷达及摄像设备的后箱体10,所述后箱体10与前箱盖20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后箱体10的一侧设有与后箱体10铰接相连的开合门40,所述开合门40呈圆角矩形状,所述开合门40与后箱体10间设有锁紧装置50,所述锁紧装置50采用可旋转的锁扣51,所述锁扣51设置于所述开合门40的与铰接配合一侧相对的侧边缘中部处,通过所述锁扣51的旋转使得锁扣51与后箱体10侧壁处于插合或者分离两种状态,进而实现所述开合门40的闭合和开启,所述锁紧装置50的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加工生产,作用明显,且容易维修更换;所述前箱盖20开设有呈上下位置关系的摄像孔21及雷达探出口22,所述后箱体10内焊接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的支架30,所述摄像设备、雷达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包括彼此密封相连的前箱盖(20)和内部固设有雷达及摄像设备的后箱体(10),所述前箱盖(20)开设有摄像孔(21)及雷达探出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箱体(10)内固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的支架(30),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与所述支架(30)的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架(30)上设有供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移动的滑道(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包括彼此密封相连的前箱盖(20)和内部固设有雷达及摄像设备的后箱体(10),所述前箱盖(20)开设有摄像孔(21)及雷达探出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箱体(10)内固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的支架(30),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与所述支架(30)的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架(30)上设有供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移动的滑道(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采用长条矩形板件且水平布置,所述支架(3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前箱盖(20)、后箱体(10)连接配合的翻边部分,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架(30)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中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滑槽(311),所述滑槽(311)呈圆角矩形状,所述雷达及摄像设备的连接螺栓均固定配合于所述滑槽(311)内,所述滑槽(311)的长侧边沿着前箱盖(20)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滑槽(311)构成所述滑道(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管制监控设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雷达分别固定位于所述支架(30)的上下两侧,所述滑槽(311)包括与摄像设备连接配合的第一滑槽(311a)以及与雷达连接配合的第二滑槽(311b),所述第一滑槽(311a)设置于支架(30)的临近后箱体(10)背板一侧的中部位置处,所述第二滑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凡禹清晨姜炎丁飞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