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淑缎专利>正文

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75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包括:不同长度的长型或短型的弧形或平面编织片,每种编织片均于其片体上、下缘间设多数只针目套扣突部,各该针目套扣突部均设为断面概呈扁“凹”字型的板体,使于外面两侧分别形成一条纵向突楞,并于该两突楞约中间位置分设一卡槽,以卡住编织线用;于各该片编织片片体两侧(端)分设第一偶合部和第二偶合部,于其一偶合部上设一阶层承缘,并于该阶层承缘上至少设一只以上的“T”型突柱;而于其另一偶合部上对应设一阶层含缘,并于该阶层含缘上至少对应设一“钥匙孔”型孔,以此种构造的编织片拼扣组成手编编织器,十分牢固、不易脱落,且便于作编织动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尤指提供一种并扣组合十分牢固、不易脱落,且上、下两面皆可便于作不同针目规格编织使用,同时,更便于作并扣组合或拆解动作者的组合式子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
技术介绍
按,组合式手编编织器为2001年5-10月间,由日本手工艺编织业者所研发出的新产品,并在日本公开展览及发行刊物介绍、推广给世界各国的同业。在我国于91年1月间,即有一同业引进申请新型专利并核准在案(公告日期92年1月21日;台湾公告号码519136号)。然而,该常用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1如图5所示,因仅于顶(上)缘设有多数针目套扣突合11,故只能作单面单一针目规格的编织动作,用途较局限,常为一般使用者所垢病;其次,该常用编织片1在作并扣组合动作时,是于该编织片1一侧至少设置的一“倒L形”状钩片12为第一偶合部,以“钩扣”至该编织片1另一侧对应位置所设的第二偶合部长形扣孔13中,以达到并组成“矩形”(如图6所示)或圆形(图中略)的手编编织器,以供使用者徒手作编织毛线或其相类编织线用。而因该编织片1作并扣组合动作时,须由各该“例L形”状勾片12“钩扣”入长形扣孔13中,才能完成作并扣组合的动作,在并组成如图6所示的“矩形”手编编织器时,因尚可使于作“钩扣”组(结)合动作;但,要并扣组合或串接后再并扣组合成“圆形”手编编织器时,则即极不便于作并扣组合动作;尤其,在用毕为便于收藏要作拆解动作时,更是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其除可两面皆可作编织动作外,还可作不同针目规格的编织动作;同时还可便于作拆卸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编织片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编织片立体图。图3为以第一种实施例的“长型”编织片并扣组成圆型手编编织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以第二种实施例编织片并扣组成矩型手编编织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常用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立体图。图6为常用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并扣组合“矩型”手编编织器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1a(以下简称编织片),一般设为各种长度的长型或短型平面片体10a或弧形片体(图中略),每种编织片1a均改良于其片体10a上、下缘间设多数只不同间距、大小的针目套扣突部11a,以在并扣组成一圆形或矩形编织器(如图3、4所示)时,乃可分别以上、下各面的针目套扣突部11a作编织工作。并再将各该针目套扣突部11a的板体110a,改良设为断面概呈扁“凹”字型的板体,使于各该针目套扣突部11a外面两侧,分别形成一纵向突楞111,并于该两突楞111约中间位置设一卡槽112,以在套置毛线或其相类编织线时,能卡住该编织线,以较便于作编织动作。本技术改良编织片1a片体两侧(端)亦分设第一偶合部和第二偶合部,惟改良于其一偶合部上设一阶层承缘14,并于该阶层承缘14上至少设一只以上的“T”型突柱15;而于其另一偶合部上则对应设一阶层含缘14a,并于该阶层含缘14a上至少对应设一“钥匙孔”型孔16,将一长型本技术改良编织片1a圈成“圆形”,再将其一侧(端)偶合部的阶层承缘14与另一侧(端)偶合部的阶层含缘14a相互搭叠,并令该阶层含缘14a上的每一只“T”型突柱15,套入该阶层含缘14a上的“钥匙孔”型孔16的大孔161中再移入其小槽孔162内扣定,即可让该两偶合部并扣结合成一体,而使该长型改良编织片1a圈成如图3所示的圆型编织器,以供徒手做编织工作用。若是采用如图1所示的短型平面或弧形编织片1a,打算并扣组成如图3所示的圆型编织器时,则可同依前述方式先将数片或多数片短型编织片1a串接成长型编织片后,再圈成圆型并将首末端仍依前述方式并扣结合,同可并扣组成如图3所示的圆型手编编织器。请再参阅图2所示,为第二种实施例的编织片1b。此一实施例的编织片1b主要为并扣组成如图4所示的“矩型”编织器而设计。一般设为平面片体10b,于其片体10b上、缘亦间设多数只不同间距、大小的针目套扣突部11a;而于其一侧(端)的偶合部上乃与前述实例一样,设一阶层承缘14,并于该阶层承缘14上至少设一只以上的“T”型突柱15;但于其另一侧(端)的偶合部上,则于设一与其片体11b垂直的垣片17后,再在该垂直垣片17上对应设置一只以上的“钥匙孔”型孔16,如是,以四片该第二种实例的编织片1b围成矩形,再依序将每一片编织片1b的阶层承缘14与相邻另一片编织片1b的垂直垣片17外侧相靠合,并同依前述方式将各该阶层承缘14上的各“T”型突柱15均扣定于各该垂直垣片17上的“钥匙孔”型孔16中,即可并扣组成如图4所示的“矩形”手编编织器。不论是前述圆型或矩型手编编织器,在用完后拟作收藏或携带动作时,只要依序将各“T”型突柱15,由原扣定在“钥匙孔”型孔16的小槽孔162移至大孔161中,迅即可作拆卸分解的动作,故作拆解动作十分简便、迅速。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包括该每种编织片均于其片体上、下缘间设多数只针目套扣突部;及于各该编织片片体两侧分设第一偶合部和第二偶合部,于其一侧偶合部上设一阶层承缘,并于该阶层承缘上至少设一只以上的T型突柱;而于其另一偶合部上对应设一阶层含缘,并于该阶层含缘上至少对应设一钥匙孔型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层含缘为与其片体垂直的垣片,再在该垂直垣片上对应设置一只以上的钥匙孔型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于其片体上、下缘间所设的各针目套扣突部,设为断面概呈扁“凹”字型的板体,使于各该针目套扣突部的外面两侧,分别形成一纵向突楞,并于该两突楞约中间位置分设一卡槽。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包括不同长度的长型或短型的弧形或平面编织片,每种编织片均于其片体上、下缘间设多数只针目套扣突部,各该针目套扣突部均设为断面概呈扁“凹”字型的板体,使于外面两侧分别形成一条纵向突楞,并于该两突楞约中间位置分设一卡槽,以卡住编织线用;于各该片编织片片体两侧(端)分设第一偶合部和第二偶合部,于其一偶合部上设一阶层承缘,并于该阶层承缘上至少设一只以上的“T”型突柱;而于其另一偶合部上对应设一阶层含缘,并于该阶层含缘上至少对应设一“钥匙孔”型孔,以此种构造的编织片拼扣组成手编编织器,十分牢固、不易脱落,且便于作编织动作。文档编号D04C7/00GK2679194SQ0320487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淑缎 申请人:刘淑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手编编织器的编织片构造,包括:该每种编织片均于其片体上、下缘间设多数只针目套扣突部;及于各该编织片片体两侧分设第一偶合部和第二偶合部,于其一侧偶合部上设一阶层承缘,并于该 阶层承缘上至少设一只以上的T型突柱;而于其另一偶合部上对应设一阶层含缘,并于该阶层含缘上至少对应设一钥匙孔型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缎
申请(专利权)人:刘淑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