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7645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1:30
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结构,包括:发射线圈总成和散热器总成;所述发射线圈总成包括:发射线圈上盖、发射线圈绕组、发射线圈护板、第一发射线接线口、第二发射线接线口;所述发射线圈上盖是发射线圈绕组的安装体,同时兼做上盖功能,其上开制有专用螺旋槽,用于安装发射线圈绕组,线圈绕组下端安装发射线圈护板用于密封保护线圈;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域、使用不同的降温介质来为线圈降温的无线充电系统,该结构采用优化的结构设计,科学的运行建模,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域、使用不同的降温介质来为线圈降温,大大降低了线圈在充电过程中的产生的热量,解决了线圈过热带来的安全隐患。

A transmission coil structure for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 transmission coil structure of a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including a transmitter coil assembly and a radiator assembly, which includes the upper cover of a launching coil, a winding coil, a transmitting coil shield, a first ray connection, and a second ray connection; the top cover of the launch coil is a coil winding. The installation body, at the same time also making the upper cover function, is made up of a special spiral groove, which is used to install the winding coil,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il winding is used to seal the protective coil, and can be used to cool the coi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using different cooling medium. The structure is optimized.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scientific operation modeling can cool the coi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use different cooling medium. It greatly reduces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coil during the charging process, and solves the safety hidden danger caused by the coil over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射线圈结构
,尤其是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结构。
技术介绍
在当今世界,汽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已经逐步普及到了千家万户,成为我们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日常的快捷出行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目前汽车使用的唯一能源为石油类产品,发动机不能完全彻底的将汽油燃烧干净,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严重污染了人类的生活环境;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含有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重金属铅等几十种有害物质,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导致呼吸系统、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对肝脏的损坏尤为严重,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汽车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使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必然是大势所趋,且国家已经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将逐步停止燃油汽车的生产,相信不久,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的时代就会到来;使用电力驱动的汽车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电动汽车以电力为能源,以电机为驱动力,没有任何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没有污染与影响,可以趋利避害,最大限度的造福人类;目前电动汽车主要以电池为储能器件,为电机提供能量,因此当电池放电到临界点时,就需要重新补充电量,即需要对电池重新充电;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有线充电,二是无线充电。有线充电:通过充电枪与汽车充电接口连接完成充电工作,与汽车加油的方法一致,只是油改电而已,因为有一条供电线缆与充电枪相连接,称为有线充电。无线充电: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为汽车充电,地面安装有发射装置,汽车安装有接收装置,之间通过电磁感应传递能量,完成为电池充电的工作,由于是非接触式充电,所以称为无线充电,是目前研发的主流技术,但是目前的无线充电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难题:汽车无线充电由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构成能量交换系统,电动汽车需求的功率大、续航能力长,配备的电池组数量多,因此要想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与出车率,需要使用大功率的充电系统来保证为电池的充电时间与效率,当充电的功率提升,作为能量传递的线圈通过的电流就会同步增大,同时线圈的温度就会相应升高,功率越大,温升越高,线圈温度的升高,除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电能为热能外,还大大增加了充电过程中的火灾隐患,如何有效的控制温度就成了无线充电线圈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结构,考虑到汽车会行驶在不同的地域与季节,其环境与温度有很大的差别,湿度、风向、海拔高度等均有所不同,环境的情况会千差万别,为了方便不同地域汽车充电的要求,同时节省资源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我公司特别开发了一种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域、使用不同的降温介质来为线圈降温的无线充电系统,该结构采用优化的结构设计,科学的运行建模,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域、使用不同的降温介质来为线圈降温,大大降低了线圈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解决了线圈过热带来的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结构,包括:发射线圈总成和散热器总成;进一步的,所述发射线圈总成包括:发射线圈上盖、发射线圈绕组、发射线圈护板、第一发射线接线口、第二发射线接线口;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发射线圈上盖是发射线圈绕组的安装体,同时兼做上盖功能,其上开制有专用螺旋槽,用于安装发射线圈绕组,线圈绕组下端安装发射线圈护板用于密封保护线圈;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发射线圈绕组:采用专用励磁线制作加工,接通电源后将发射定向电磁辐射波,为接收线圈提供辐射能量,发射线圈绕组按照一定的方向和圈数成螺旋状盘绕在发射线圈上盖的螺旋槽内,下方安装发射线圈护板用于密封保护线圈;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发射线圈护板:用做发射线圈的下盖板,用于密封保护线圈绕组,其下端安装在散热器总成上端凹槽内,并与铁氧体接触;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第一发射线接线口和第二发射线接线口是发射线圈总成上的功能结构,是线圈绕组与外接电器端子的插接部件;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总成包括:外散热片、内散热片、内回流腔、第一回流腔接口、第二回流腔接口、回流腔清洁孔、散热器安装平台、上端凹槽;进一步的,所述上端凹槽内安装有铁氧体,铁氧体之上安装有发射线圈总成,并使用内六角固定螺栓将线圈与散热器总成固定;形成完整的发射线圈功能系统。散热器总成同时为整个发射线圈总成及系统提供安装底座;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外散热片是散热器总成上的功能结构,是散热器总成上伸出的散热部件,吸收基板上储存的热量,并与空气直接接触,通过与空气形成对流进行热交换,达到散热的目的;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内散热片为散热器总成上的功能结构,是内回流腔上伸出的散热部件,吸收基板上储存的热量,并与液态或气态散热介质直接接触,通过与液态或气态散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达到散热的目的;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内回流腔为散热器上的功能结构,为一中空蛇形布局,分布在散热器体内,腔内充满高速流动的气体或液体,加快热交换的速度,达到为线圈及铁氧体散热的目的;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第一回流腔接口为散热器上的功能结构,与第二回流腔接口配合使用,用于安装专用管路,为内回流腔输送散热介质,并完成冷、热态介质的散热循环;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回流腔清洁孔为散热器上的功能结构,用于清洗回流腔,将回流腔内的灰尘及铸造时遗留在回流腔内的杂质吹洗出来,平时使用时处于密封状态;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散热器安装平台为散热器总成上的功能结构,布局在散热器的四角;有两种功能:第一用于安装散热器水平调节器,地面安装时用于调整线圈的水平状态;第二用于将散热器安装在地面结构上,增加安装的稳定性;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散热器水平调节器安装在散热器总成的四角,用于调节线圈的水平状态;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铁氧体安装在散热器的凹槽内,阻止电磁波向下辐射,同时向上反射电磁波减少辐射消耗,是主要的发热元器件;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设计原理,现简要介绍其三种冷却工作方式如下:自然冷却方式:散热器总成下部设计有暴露于空气中的散热翅片,散热翅片成一线排列,便于通风,一般使用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域或线圈功率较小的情况下,自然冷却式不需要强制循环散热的相关设备,是最节省资源和成本的一种方式;液体冷却方式:强制冷却,用于环境温度较高或线圈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在自然冷却方式或风冷方式不能满足散热要求的情况下使用,将散热器中空内回流腔里充满液体介质,同时内散热片置于液体介质中,在循环水泵的带动下,使液体介质在散热器内回流腔里流动,实现热量与液体介质的循环交换,完成散热工作;风冷却方式:强制冷却,用于环境温度较高或线圈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在自然冷却方式不能满足散热要求或不方便使用液体冷方式的情况下使用,在空气泵的带动下,将高速流动的冷空气充满散热器中空内回流腔里,同时内散热片置于空气中,使空气在散热器内回流腔里流动,实现热量与空气的循环交换,完成散热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散热器为内腔中空设计,内设散热翅片,通过控制散热介质的流量变化,来增大和减少散热器的散热能力。2.线圈与散热器相互独立设计,模块组合,在散热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多种不同发射功率的线圈与散热器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线圈总成和散热器总成;所述发射线圈总成包括:发射线圈上盖、发射线圈绕组、发射线圈护板、第一发射线接线口、第二发射线接线口;所述发射线圈上盖是发射线圈绕组的安装体,同时兼做上盖功能,其上开制有专用螺旋槽,用于安装发射线圈绕组,线圈绕组下端安装发射线圈护板用于密封保护线圈;所述发射线圈绕组采用专用励磁线制作加工,接通电源后将发射定向电磁辐射波,为接收线圈提供辐射能量,发射线圈绕组按照一定的方向和圈数成螺旋状盘绕在发射线圈上盖的螺旋槽内,下方安装发射线圈护板用于密封保护线圈;所述散热器总成包括:外散热片、内散热片、内回流腔、第一回流腔接口、第二回流腔接口、回流腔清洁孔、散热器安装平台、散热器水平调节器028、上端凹槽;所述上端凹槽内安装有铁氧体,铁氧体之上安装有发射线圈总成,并使用内六角固定螺栓将线圈与散热器总成固定;形成完整的发射线圈功能系统,散热器总成同时为整个发射线圈总成及系统提供安装底座;所述内回流腔为散热器上的功能结构,为一中空蛇形布局,分布在散热器体内,腔内充满高速流动的气体或液体,加快热交换的速度,达到为线圈及铁氧体散热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线圈总成和散热器总成;所述发射线圈总成包括:发射线圈上盖、发射线圈绕组、发射线圈护板、第一发射线接线口、第二发射线接线口;所述发射线圈上盖是发射线圈绕组的安装体,同时兼做上盖功能,其上开制有专用螺旋槽,用于安装发射线圈绕组,线圈绕组下端安装发射线圈护板用于密封保护线圈;所述发射线圈绕组采用专用励磁线制作加工,接通电源后将发射定向电磁辐射波,为接收线圈提供辐射能量,发射线圈绕组按照一定的方向和圈数成螺旋状盘绕在发射线圈上盖的螺旋槽内,下方安装发射线圈护板用于密封保护线圈;所述散热器总成包括:外散热片、内散热片、内回流腔、第一回流腔接口、第二回流腔接口、回流腔清洁孔、散热器安装平台、散热器水平调节器028、上端凹槽;所述上端凹槽内安装有铁氧体,铁氧体之上安装有发射线圈总成,并使用内六角固定螺栓将线圈与散热器总成固定;形成完整的发射线圈功能系统,散热器总成同时为整个发射线圈总成及系统提供安装底座;所述内回流腔为散热器上的功能结构,为一中空蛇形布局,分布在散热器体内,腔内充满高速流动的气体或液体,加快热交换的速度,达到为线圈及铁氧体散热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护板用做发射线圈的下盖板,用于密封保护线圈绕组,其下端安装在散热器总成上端凹槽内,并与铁氧体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线接线口和第二发射线接线口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黎明国晓军陆钧湛凤巍
申请(专利权)人:伽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